葛坡镇
葛坡镇 葛坡镇基本简介 葛坡镇行政区划 葛坡镇资源优势 葛坡镇农业发展 葛坡镇经济发展 葛坡镇社会事业 葛坡镇医疗卫生 葛坡镇生产自救 葛坡镇民族风情 葛坡镇人口概况
葛坡镇位于县城北部,东与石家乡交界,南与福利镇和富阳镇相连,西和城北镇接壤,北同麦岭镇相邻。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葛坡镇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北部,距县城14公里,东邻石家葛坡镇地理位置 乡,南与 富阳镇和福利镇交界,西与城北镇 接壤,北与麦岭镇相邻,总面积93.56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7810人(2017年) ,葛坡镇有耕地面积22287亩,其中水田15437亩,旱地6850亩。于1984年从麦岭乡分立,1996年撤乡建镇至今。葛坡镇辖12个村委,一个社区, 64个自然村,161个村民小组,基层党总支1个,支部22个,党员733人,2005年末总人口20299人。葛坡镇属丘陵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气候宜人、交通便利,207国道穿镇而过,富麦二级 公路纵贯南北,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葛坡镇土地总面积91.87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
详情广西壮族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有1个社区
葛坡镇位于县城北部,东与石家乡交界,南与福利镇和富阳镇相连,西和城北镇接壤,北同麦岭镇相邻。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
葛坡镇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北部,距县城14公里,东邻石家
葛坡镇地理位置 乡,南与 富阳镇和福利镇交界,西与城北镇 接壤,北与麦岭镇相邻,总面积93.56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7810人(2017年) ,葛坡镇有耕地面积22287亩,其中水田15437亩,旱地6850亩。于1984年从麦岭乡分立,1996年撤乡建镇至今。葛坡镇辖12个村委,一个社区, 64个自然村,161个村民小组,基层党总支1个,支部22个,党员733人,2005年末总人口20299人。葛坡镇属丘陵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气候宜人、交通便利,207国道穿镇而过,富麦二级 公路纵贯南北,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葛坡镇土地总面积91.87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64170亩,林业用地28690亩,水域2335亩,耕地面积22287.6亩。目前,葛坡镇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建立了极乐烟菜基地、合洞特优水果基地、合洞上洞万亩速生桉基地、楼村黄花梨基地、白牛生态文明村等五个有葛坡特色的农村经济新亮点。初步形成了以“粮、菜、果、烟、林、水牛品改及瘦肉型猪养殖”为主的六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白牛脐橙”、“野猪楼黄花梨”、“葛坡 蜜枣”等 品牌响誉区内外。
辖:葛坡街社区;林桂、宅祥、极乐、山塘、斑竹、岐山、深坡、马坪、上洞、合洞、马槽、楼村12个村委会。
葛坡镇葛坡镇 土地总面积93.56平方千米(2017年) , 农业用地64170 亩, 林业用地28690亩,水域2335亩,耕地面积22287.6亩。葛坡镇属丘陵地区、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交通便利, 207国道穿镇而过,富麦二级公路纵贯南北。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自然资源
葛坡镇位于东经 115°5′—111°28′,北纬24°37′—25.9°9′,属于典型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均气温为19℃,年极端最高温度38.5℃,极端最低温度—3℃,全年≥10℃的活动积温为6072℃;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年相对湿度75%;土地肥沃,富川以沙壤土和红壤土为主,P、K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属都庞岭山脉、海拔1000——1870米的西岭山,自北到南,贯穿整个富川的西部;东南部是萌渚岭山脉余脉;中部是平地,海拔250米。
境内矿产、水电、 森林等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锡、金、铅、锑、锰、磷、稀土、铁、花岗岩等30多种,其中藏量丰富的有铁、锡、铜 、锰、花岗岩等十多种。
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及富民兴富新跨 越的目标,抓好农业产业调整,建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优质稻生产基地、 无公害蔬菜和精细蔬菜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万亩速生林基地和畜牧水产基地等六大商品基地,打造了极乐烟菜基地、合洞特优水果基地、合洞上洞万亩速生桉基地、楼村 黄花梨基地、白牛生态文明村等五个有葛坡特色的农村经济新亮点。招商引资取得了新突破,引进2600万元建立茶花基地、引进1800万元建立上洞药材基地。葛坡镇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建立了极乐烟菜基地、合洞特优水果基地、合洞上洞万亩速生桉基地、楼村黄花梨基地、白牛生态文明村等五个有葛坡特色的农村经济新亮点。初步形成了以“粮、菜、果、烟、林、水牛品改及瘦肉型猪养殖”为主的六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白牛 脐橙”、“野猪楼 黄花梨”、“葛坡 蜜枣”等品牌响誉区内外。
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及富民兴富新跨越的目标,抓好农业产业调整, 建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优质稻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和精细蔬菜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万亩速生林基地和畜牧水产基地等六大 商品基地,打造了极乐烟菜基地、合洞特优水果基地、合洞上洞万亩速生桉基地、楼村黄花梨基地、白牛生态文明村等五个有葛坡特色的农村经济新亮点。招商引资取得了新突破,引进2600万元建立茶花基地、引进1800万元建立上洞 药材基地。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673万元;有以蜜枣加工为龙头的761家乡镇 企业,2002年总产值4510万元;财政收入309万元。人均收入1540元。
文化广播、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现葛坡镇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群众性的 文娱 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各村都设有村部卫生医疗点;葛坡镇现有普通中学1所,13所小学,在职中小学老师232人,在校学生4011人。
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 卫生院,入住该院的孕产妇死 亡率为零,普通产妇顺产个人要花费350元,其中可报销200元,获得补助100元,实际上个人只需花费50元,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该院还为住院病人建立了营养食堂,提供吃住一条龙服务。谈到今后还希望哪些方面需要改善的时候。
新农合制度的有效实施,越来越多的参合 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农民的医疗负担不断减轻,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状况,为农民的健康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葛坡镇是瑶乡 富川北部的一个农业大镇,受前段时间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受灾人口达2.1万人,经济损失惨重。为了做到灾害损失灾后补,葛坡镇党委政府停止了所有与春节有关的节庆活动,把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镇里组成了13个工作小组共100多人,分赴各受灾村屯对灾情进一步做地毯式的核查,协调解决生产自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组织动员300多名村民,配合电力部门对镇里输电线路覆冰断线倒杆进行抢修,确保了电力供应迅速得到恢复,同时发动群众对损毁的水渠、水井进行维修,避免人畜饮水困难和影响农业用水;二是会同县 农业、科技、水果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传授农作物防冻抗寒技术,指导员农民及时采取灾后补救措施,如对破损倒塌的烟苗大棚进行维修,对柑橙等果树进行枝叶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三是发动群众加快早春蔬菜生产,采用盖膜保温等措施,种植莴苣、生菜、芥菜等速生蔬菜,以供应市场,增加收入。据初步统计,目前葛坡镇已落实早春蔬菜种植面积3600多亩;四是抓紧春节旺季帮助联系广东等地果商,把广大果农滞积的柑橙尽快运销出去,回笼资金,投入生产自救中。
上洞村属瑶族山区,村民亲切好客,勤劳朴实,饮酒交友。主要收入靠农业,无乡镇企业。近年外出打工人员增多,人均收入也逐年增长,现劳务工日均在30元左右葛
芦笙长鼓舞翩跹
芦笙长鼓舞是富川瑶族独有的民族舞蹈,一般在富川瑶族祭祀盘王
、还盘王愿等大型节日和祭祀活动中所用。富川瑶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强烈团结、进取意识的民族,它的舞蹈文化和其他民族一样,是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诞生的。富川瑶族的芦笙长鼓舞经历了最初的由无意识向有意识审美舞动的进化过程。它是融"巫"、"祭"、"娱"为一体的集体祭祀舞,对加强民族团结、发展富川瑶族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据考证,富川的 瑶族居民的祖先, 隋唐时期由会稽山、千家峒及浙江一带沿潇贺古道搬迁到富川县境内居住。故此,他们的生活习俗都还有古道遗存的痕迹。如婚丧、年节、食宿等方面,与湖南、广东、省内布努、白裤瑶的内容大同小异。即使是芦笙长鼓舞,也与八步区土瑶的长鼓舞、湖广苗族的芦笙舞在内容、形式上有相近、相似的地方。只不过是富川的芦笙长鼓舞集这两种舞蹈的精华融汇入自身的特色,编创出这种瑶乡独有的民族民间舞蹈。
富川过山瑶喜跳三十六套做屋长鼓舞和七十二套赶羊长鼓舞,把瑶族筑房建屋及盘王猎羊丧生、儿女杀羊制鼓、击鼓为盘王报仇申冤等过程痛快淋漓地展现出来。而平地瑶却喜欢跳芦笙长鼓舞,与过山瑶所跳的长鼓舞同出一源,只不过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长鼓、 芦笙、 小锣这些乐器和它们的演奏形式、内容。
富川瑶族的芦笙长鼓舞,亦是瑶族为祭祀盘王而演跳的一种宗教性民族舞蹈,从中仍可看到"叩槽为号"的痕迹。在师公的引动下,舞队中二至八人的纯真少女,在音乐的伴奏下,身着五彩民族服装,挥动霓裳长袖,翩翩起舞,跳着美女双双,将敬仰和祝福奉献给盘王,以求人兴财旺,安康于世,从中仍然可见瑶民族原始图腾崇拜的影子。农历十月十六夜,师公事先挑选出来的四个纯洁少女授予长鼓后,寨中盛装的村民便抬着用竹木和彩纸扎成的大花轿,抬着丰盛的供品,系上象征瑶家圣地"千家峒"的特大稻谷、牛角,到盘古庙前焚香烧纸,请神接福,师公和手执长鼓的少女在芦笙、竹笛和小锣、长鼓的音乐伴奏下,先拜"九州",请神还愿,以表达后人对先祖虔诚至尊的心情。芦笙长鼓舞除师公和伴舞的少女外,一般由两人执芦笙,两人执小皮鼓,两人执小锣,拜神后围跳,三个或更多的大长鼓在旁边围着,由六个壮汉用砂包边舞边击打,竹笛在旁边吹奏边呼号,节拍和谐,音乐悦耳,舞姿优美动人。此舞在祭祀活动中,一般至少十二人跳,象征时而姓瑶人,多可至四十八、六十四人群跳。人不论几多,但必须成双。现有的芦笙由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制成,内装自制的响铜簧片,可奏出六个音,大小长鼓借以泡桐木为原料,内中挖空,两头大中间小,蒙上羊皮或牛皮彩绘而成。大长鼓因鼓身长鼓皮厚,为加强音响效果而在鼓内装上簧纸助响。历史上的大小长鼓均用羊皮作鼓皮,但现在大多数瑶寨中都有用牛皮精致莱蒙鼓的。现存的大小长鼓初步考证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大头口径30多厘米,小头口径25厘米,鼓身长240厘米,重达十多二十公斤。小长鼓一般长56厘米,两端口径9厘米,且鼓身绘以象征性的图案点缀,古朴美观,十分好看。芦笙长鼓舞既是祭祀性仪式,也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它也常与"羊角舞"、"铜铃舞"、"绣球舞"、"采茶舞"等民间舞蹈择其相间而舞,与之相得益彰,引人入胜。
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情节生动, 舞姿刚健粗犷, 曲调旋律宽广、优美、抒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舞蹈动作七十二套又叫七十二变,经过长期的历史变革,至今在富川瑶乡的各个舞队中还保留得比较完整的有十多套,经常表演的有九套:一、头拜上四拜(又名头拜鼓);二、美女双双;三、坐堂齐;四、竹鸡爬泥;五、左边七;六、五足尖;七、三人舞;八、堂堂上;九、东北鼓。这些舞蹈动作不但体现了富川瑶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保留着古老淳朴的艺术风格和散发强烈的泥土芳香,它与它的道具长鼓和芦笙一样,成为富川瑶族世代流传并引以为自豪的 民族艺术瑰宝。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瑶族人民用赶庙会、吹笙击鼓、歌舞笙箫等方式来祈求始祖盘王显灵,降福呈祥,庇佑瑶乡民众风调雨顺,世代昌荣。但是千百年来瑶族人民仍然摆脱不了流离迁徙、受尽欺凌压迫的厄运。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像阳光一样普照瑶乡,瑶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芦笙长鼓舞也获得了新生。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队多次赴邕晋京参加全国、全区的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一获奖并得到各级领导的赞誉和亲切接见。这不但使富川的芦笙长鼓舞饮誉海内外,为富川县瑶族人民争了光,而且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潇贺古道对瑶乡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及推动、传播作用。
17810人(2017年) 。
周边行政单位
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林桂村役退躲朦军人服务站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
周边政府机关
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合洞村民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
周边中学
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初中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街121号
周边政府机构
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厩楼贵退役村狷军人服务站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
周边乡镇
葛坡镇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