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村

海龙村 海龙村地理环境 海龙村改革与发展 海龙村科学发展


海龙村位于重庆以西的城乡结合部,是一个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 小村。2001年以来,海龙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破解“ 三农”问题,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经过八年打拼,2009年,工农业产值实现11亿元,村集体经济由负债累累到年收入逾4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不足2000元到近万元、村民储蓄余额由510万到上亿元、利税由零向年上交2500万元等历史性转变,先后被确定为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推进村、城乡统筹发展示范村、中小企业 创业基地。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宽阔的广场上,一群男 女老少和着欢快节奏跳起“坝坝舞”;不远处,一幢幢联排别墅错落有致,一片片厂房仓库整齐划一……这样的场景,不是在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而是呈现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村——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 海龙村的一道亮丽风景。海龙村的改革...

详情

海龙村地名网_重庆市市辖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资料简介
  海龙村是重庆市市辖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500107105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00107。海龙村与黄金社区、驿站社区、驿都社区、松岭社区、太慈村、牟家村、新店村、九里村、三多桥村、真武村、高峰寺村、高田坎村、大河村、清河村相邻。 还有12个地名与海龙村同名


重庆市市辖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介绍

海龙村位于重庆以西的城乡结合部,是一个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 小村。

2001年以来,海龙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破解“ 三农”问题,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经过八年打拼,2009年,工农业产值实现11亿元,村集体经济由负债累累到年收入逾4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不足2000元到近万元、村民储蓄余额由510万到上亿元、利税由零向年上交2500万元等历史性转变,先后被确定为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推进村、城乡统筹发展示范村、中小企业 创业基地。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宽阔的广场上,一群男 女老少和着欢快节奏跳起“坝坝舞”;不远处,一幢幢联排别墅错落有致,一片片厂房仓库整齐划一……这样的场景,不是在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而是呈现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村——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 海龙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海龙村的改革

海龙村的快速崛起,昭示了中国西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2009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海龙村视察时指出:“从海龙村,我们看到了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希望所在,更看到了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方向和未来。”

“没有‘能人’挑大梁,

一切都无从谈起”

海龙村由两个典型的纯农村——海螺村、龙台村合并而来,村民世代以种地为生,生产经营粗放,生活方式落后。受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渴望“发家致富”的村民纷纷离土离乡,加入打工行列,其中70%以上是年富力强、素质较高的青壮年。

2001年12月,合并后的海龙村举行第一届选举。由于“留守”人员年龄老化、能力弱化,村“两委”后继乏人、青黄不接,加之村里“宗派”矛盾激烈,村党支部连续4次均没能选出书记。镇党委为保持稳定,在得票未过半情况下,任命前龙台村书记担任海龙村第一任书记。为此,群众议论纷纷,党员上访不断。

正当这时,重庆市开始在农村基层组织推行“六个一批”选人措施、实施“能人治村”工程。由于上有要求、下有需求,镇党委决定,重新选举海龙村党支部书记。一个名叫鄢静的年轻人进入大家视野。

鄢静走南闯北10余年,代过课、打过工、经过商,有着15年党龄。在村民们看来,鄢静在全村第一个“操”“大哥大”、第一个买“125”摩托、第一个盖小洋楼、第一个安程控电话,是“响当当”的“大老板”。

2001年12月底,海龙村党支部举行第五次选举。经过“公推直选”,鄢静被推上海龙村“舞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临危受命的鄢静深知穷家难当,但因好意难却,无奈怀着“干一届算了,大不了少挣三年钱”的心态走马上任。

上任第一天,正值村里开展春节慰问活动。由于村集体安排不出一分钱,鄢静带头掏空腰包,与其他村干部好不容易凑足800元,给全村每位80岁以上老人送上10元慰问金。很多老人拉着鄢静的手老泪纵横:“我儿子过年也没给我10元钱,你比我儿子还孝顺!”这让鄢静内心深处受到极大震撼。他没想到,买不到一包好烟的10元钱,乡亲们却看得如此之重。

他感叹道:曾去打工的烟台、青岛“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早就让老百姓住上小洋楼,为什么家乡多年仍“涛声依旧”、面貌不改?同样是在党的领导下,为什么别人在发展,我们不发展?鄢静一下子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他在日记中写到:“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要写好一个村庄的历史,就要像写好中国文字一样,一横一撇写端庄,字正方圆。”

当干部就要苦多吃一点、气多受一点、名和利看淡一点。上任不久,鄢静带领村民修建第一条进村公路。但是,村民樊开容死活不同意调整“自留地”给公路让道,并带着全家老小堵在修路的推土机前。村、社干部反复去做她思想工作,都被骂得无功而返。

为尽快打通公路,鄢静“扑通”一声当众给她下跪。就是这一跪,跪出了海龙村的发展,跪出了海龙村的希望。不到3个月时间,村民集资38万元、投劳12000多个劳动日,顺利打通4.6公里长的致富路。有人讲,书记给村民下跪,太伤“面子”。他却说,只要能发展,“面子”算什么?不发展才最伤“面子”!

鄢静上任后召开第一次村“两委”会。他布置完工作宣布散会后,大家却呆在会议室不肯离去。经“点拨”,原来是等着他按惯例安排“搓”一顿。当时的海龙村,村里已欠付招待费3470多元。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们还想着吃吃喝喝。

通过这件“小事”,鄢静看到,干部们不仅缺“经济”,更缺“思想”。不打造一支敢于挑起大梁、担当责任,处处把群众的事想在前头的干部队伍,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将无从谈起。为此,他接连使出“怪招”、“狠招”。

——劝退一批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干部,采取面向社会招聘、本村能人公推、辖区企业优选、上级机关选聘、外出务工回请“五线选才”方式,公开招聘9名大学生,实现由“泥腿子”干部队伍向知识型精英团队转变。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由48岁下降到40岁、文化程度由初中以下占83%上升到大专以上占69%。

——聘请部队官兵,组织全村52名妇女小组长以上干部,开展军训。习惯自由散漫的村干部,被严格执行的不准请假、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喊累等“三个不准”约束到操场,在教官严厉喝斥下,喊起“一二一”,学起“正步走”。

一开始,干部嘻嘻哈哈,队伍松松跨跨……两周后,干部腰杆直了、精神足了,更重要的是发展劲头上来了、步调一致了。

——立规矩、树正气,严格管理党员干部。4社社长王朝富在土地流转中,仗着自己是民选干部且不是党员,对村“两委”决策软顶硬拖。2003年,村党组织提请村委会将其依法罢免,引导干部树立“只要是党领导下的干部,不管是不是党员,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找出科学发展路子,

就是大恩大惠”

“村官”虽然是共产党领导下最小的“官”,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决定着一个村庄的命运,一个村庄的前进方向。

有富民强村的想法,还得有富民强村的路子。

海龙村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的一个缩影。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5亩,其中,坡地、林地和宅基地占70%。实行第二轮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来,群众温饱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但人多地少、分散经营,投入高、收入低,土地撂荒现象严重,村民持续增收困难。

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面对缺乏资源的窘况,面对大量青壮年外出的实际,海龙村何去何从?从哪里“挖出个金娃娃”?鄢静和村“两委”一班人伤透了脑筋。

放眼全局看一域,思路才能清;对比先进找差距,措施才会明。鄢静与村“两委”干部自掏腰包,先后赴小岗、华西、大寨等50余个全国有名村庄实地考察。

从小岗村“一夜跨过温饱线、30年未过小康门”中,大家体会到“只有思想不断解放,发展才不停步”、“持之以恒地谋取发展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单纯依赖有限的土地资源很难实现质的飞跃”;从大寨村在任何条件下坚持抓农业生产的经验,得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展绝不能放松”;从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发展历程中,悟出“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村里这个大家庭富裕了,村民小家庭才会跟着长期富有”……

通过对比借鉴、分析讨论,村“两委”认识到,海龙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唯一选择是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但这条路怎么走,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一些干部和群众认为,重庆主城扩张加速,城乡统筹推进加快,海龙村早晚会被城市“吞并”,把村民往城镇转移,就能融入城市,只要种好“一亩三分地”就行了,“面包自然会有的”。

另一些干部和群众认为,应抓住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重庆市主城实施“退二进三”和毗邻工业园区的机遇,把村民土地流转过来集中经营,走工业强村之路,以此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富裕农村,让村民过上“城市生活”。

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村民意见,海龙村最终选择了后者。

可是,土地不种庄稼、改“种”企业,这对祖祖辈辈与土地打交道的村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村“两委”在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其他省市进行调研基础上,出台“全村所有土地不分远近、肥薄,每亩每年一律补偿1200元”的土地流转政策。先后召开100多场院坝会、座谈会,广泛宣传发动,总算流转土地33亩,修建起第一批厂房、门面。

——2002年,全村第一家企业、重庆正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入驻,海龙村迈出工业化第一步。

——2003年,村“两委”成立经济发展中心,组建10人专业招商队伍,实现招商引资由量到质变化,当年引进企业13家,实现产值6200万元。

——2005年,企业发展到89家,实现产值7.6亿元。海龙村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小企业创业基地,开始步入工业化、城镇化快车道。

——2006年,成立海硕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搭建全村优化管理、转变职能、延伸产业新平台,三产业开始起步。

——2008年,注册“西部海龙”、“西部海龙人”商标,斥资120万元,编制完成重庆市第一个村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确立“发展集约化、居住社区化、保障市民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海龙村发展站到新的更高起点,开始迈向品牌化。

——2009年,入驻企业达153家,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仍实现产值10.6亿元。实施强村带弱村“牵手行动”,帮助大河村强班子、建阵地、优产业,拓宽海龙村发展现代农业之路。

经济发展不仅留住了本村人,同时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到海龙就业创业。海龙村本村户籍人口只有1951人,2009年外来人口已超过10000人,是户籍人口的5倍。

海龙村在置疑、挫折中成长,在敢先、敢为中奋进,走出一条适应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既发展农业,也发展工业和流通业,一、二、三产业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

“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让群众共享成果的过程”

海龙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村集体银行负债64万元,欠工程款13.8万元,欠村干部的工资1680元,干部说话没有“底气”,群众“不听招呼”,全村一盘散沙。

对比华西、大寨等村,村“两委”敏锐地意识到,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下,土地全部分包到户,集体经济归零,失去动员和组织群众的物质基础,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必然削弱。要改变这一切,首先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按照“在土地流转中形成的量差归社集体所有,产生的价差归村集体所有”办法,村、社集体掘到“第一桶金”。为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蛋糕”,村“两委”妥善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期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制定村、社集体经济分配和使用基本原则:村、社集体按年纯收入的15%提取发展资金用于滚动发展,60%用于基础设施、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教育培训等社会事务。2004年底,集体经济实现扭亏为盈。

2005年9月,采取“村委会+公司+股民”运作模式,通过修建标准化厂房、商业门面、职工住宿等出租,组建有30余人的建筑安装、治安巡防、环卫保洁等专业化、有偿化服务队伍,拓展服务范围,延伸产业链条,集体经济由原始积累型向公司化资本运作型转变。村集体经济节节攀升,2009年实现412万元。

“猪儿”喂“肥”后,不少村民开始担心村“两委”一班人不干不净,要求把集体经济分光吃尽。村“两委”多措并举,以实际行动赢得村民信服,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喊出“天下乌鸦‘非’一般黑”。

一方面,坚持以铁的制度管集体的钱。通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建立财务审批管理、重大事项决策等制度,明确规定:财务报销必须通过经手人、验收人、财务主管、村主任、村党组织书记、出纳、理财小组等7道关口,缺一不可;每年1月,召开全体股民大会,将入股项目的财务状况详实公开,并兑现上年红利,把集体经济亮出来、决策权力还出来,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2003年4月,村经济发展中心动员群众第一次入股,应者寥寥。2008年12月,在村集体第二次入股筹资时,因村民十分踊跃,不得不限时限量入股,仅2天就集资89万元。

另一方面,坚持用集体的钱办群众的事。投资900余万元,分3期建成97套农民新村康居房,形成农民新村康居街,村民由脏、乱、差的散居向集中社区转变;投资1300万元,修建共计8公里的海安、海康、海德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向“三天不擦鞋、出门有轿车”转变;每年按不低于村集体收入20%的比例,建立民生关爱资金,为村民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覆盖全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村民由怕老恐老向老有所养、老有所用转变;建立功能完备、设施配套的医疗站,由看病难看病贵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的转变;新建集办公会议、教育培训、商务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面积逾5400平方米的海龙广场以及警务室、幼儿园等,让村民享有城市人待遇,过上城市人生活。

发展目的是为了群众,只有群众收入不断增长才能激发他们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

为解决农民非农业收入低、资产性收入几乎没有的问题,村“两委”牢牢抓住土地作文章,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流转方式,累计引导村民自愿流转土地1480亩,先后两次动员群众现金入股,成立发展基金,大力发展服务业。

为推动村民就业由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村“两委”筹集创业资金60万元,扶持村民发展餐饮、开办超市;定期举办就业技能培训,在“一站式”社会保障平台公布企业用工信息,帮助600余人由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

通过以上措施,村民收入来源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拓宽为股金、薪金、租金等“六金”收入,人均年纯收入比八年前增长了4倍,27%的农户拥有小轿车。

“党组织是引领发展的主心骨,

党员是构建和谐的顶梁柱”

海龙村每个发展足迹,无不闪烁着党徽光芒。

建村之初,海龙村党支部只有46名党员,平均年龄57.6岁,且56%在外打工,党组织活动难组织,党员作用难发挥,战斗堡垒不强,党员形象不好。连续2年,没有一个人申请入党。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海龙村出现村级组织与新经济组织共存、本村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互融局面。原有依靠自然村和经济主体独自设置党组织的方式已无法有效整合各类组织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为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切实维护好各方利益,海龙村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

2005年,海龙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2007年,采取村域统建、区分党员年龄、工作行业和党组织功能的“一统三分”方式,建立“村+社区+企业”模式的海龙村·海龙中小企业党委,下设改革发展、综合服务、青年创业、夕阳红4个党支部和机械、木业2个行业党总支;2009年,依托农业产业链,探索建立海龙村·大河农业联合党总支,实现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党员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候、危难时刻,海龙村共产党员总是干在前、冲在前。

2002年3月,海龙村因欠8万余元农税被镇党委点名批评。鄢静立即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喊出“我们平时把党和国家比做妈妈,不交农税就是不给母亲的孝顺钱”,要求党员务必带头交足农税,并带领干部、党员挨家挨户做村民工作。3天后,欠款全部交齐,在全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海龙速度”。

2004年4月初,重庆靖悦机械有限公司开始落户海龙村前的土地征用工作。为多得青苗及土地附作物赔偿,不少农户甚至党员连夜突击栽树种菜,一夜之间,荒地“绿树成荫”、菜园密密匝匝。村党支部迅即作出一条规定:党员不拔去树苗,组织就“拔”去其党籍。

靖悦公司看到村“两委”的诚意,打消撤走念头,欣然入驻海龙,迅速发展成白市驿镇最大工业企业。“党员群众是投资环境、村社干部是发展资源”理念因此成为海龙人的自觉行动。

2006年4月2日,一家入驻企业在自建厂房时发生垮塌,导致2死3伤重大安全事故。一时间,各路新闻媒体蜂拥而至,社会各方广泛关注、议论纷纷。海龙村党群携手,村企同心,沉着应对,妥善处理事故。海龙村失去了一座厂房,却凝聚起一片人心!

党的路线就是群众路线,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基层的国家大事。海龙村在各种矛盾交织中艰难起步,在妥善化解矛盾中和谐发展。村“两委”探索建立了以畅通渠道“说事”、落实责任“理事”、民主决策“议事”、整合力量“办事”、公开反馈“评事”、巡查回访“督事”为内容的“六事”民情工作法,认真落实书记接待、成员走访、办理反馈等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凝聚了人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海龙村八年的实践与探索有力地证明: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必须结合实际,将科学发展观具体化、实践化,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特别是要提高农村发展水平;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闯敢干,积极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有鲜明特点的发展路子;物质条件是号召和服务群众的“实基础”,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实惠,增强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加强党的建设是事业成功的“硬保障”,必须始终抓好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各项事业具有正确方向和强劲动力。

“回头看,有进步;朝前看,要跑步!”海龙村正以海一样的胸怀、龙一般的志向,积极寻求二次创业之路,力争到2015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村集体经济超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实现西部海龙新的飞跃!

海龙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县鸣音乡,海龙村委会位于鸣音乡南面,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29千米,东与洪门村委会接壤,南与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相邻,西与鸣音村委会接壤。村委会所在地海拔1800米。

下辖11个村民小组,有纳西族、僳僳族等少数民族。全村总户数 286户,总人口1254 人。全年经济收入209.7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079元。全村粮食总产348.1吨,人均有粮 277.6千克。有 耕地 1833亩,人均耕地面积1.45亩。耕地中,旱地和坡地占62%。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海龙村.海龙中小企业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康居街2期-1单元

周边行政单位

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社会保障服务站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海龙村康居街

周边乡镇

白市驿镇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

周边村庄

海龙村三社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龙华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