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子土家族乡

磨子土家族乡 磨子土家族乡历史沿革 磨子土家族乡经济发展 磨子土家族乡基础设施 磨子土家族乡科教卫生


磨子土家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为磨子山场,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头枕方斗北麓,东南与石柱县万朝乡接壤,西北与忠县乌杨镇、东溪镇相连,幅员面积31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13个乡属单位,现有11365人(2017)。有磨子、白河两个集贸场。磨子土家族乡得名于境内磨子山,因此处山石坚硬,人们常在此取石为磨,俗名磨子山。2018年12月29日,磨子土家族乡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忠州道光志》记载:“磨子山场,距城40里,二、五、八集期。”关于磨子场的由来,据传,在刚兴场时,场上两侧各有一庙,场中有一房象磨蕊,小巷子(场上巷子路)像磨槽,两庙像人推磨,由此人们称该场为磨子场。清道光《忠州直隶州志》记载:“民国20年建磨子乡,民国24年并入‘彭磨联保’,次年改为‘磨子联保’,民国29年并入乌杨乡”。 19...

详情

磨子土家族乡地名网_重庆市县忠县磨子土家族乡资料简介

重庆市县忠县磨子土家族乡介绍

磨子土家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为磨子山场,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头枕方斗北麓,东南与石柱县万朝乡接壤,西北与忠县乌杨镇、东溪镇相连,幅员面积31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13个乡属单位,现有11365人(2017)。有磨子、白河两个集贸场。磨子土家族乡得名于境内磨子山,因此处山石坚硬,人们常在此取石为磨,俗名磨子山。

2018年12月29日,磨子土家族乡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忠州道光志》记载:“磨子山场,距城40里,二、五、八集期。”关于磨子场的由来,据传,在刚兴场时,场上两侧各有一庙,场中有一房象磨蕊,小巷子(场上巷子路)像磨槽,两庙像人推磨,由此人们称该场为磨子场。清道光《忠州直隶州志》记载:“民国20年建磨子乡,民国24年并入‘彭磨联保’,次年改为‘磨子联保’,民国29年并入乌杨乡”。 1953年划为6个小乡,1956年复并为磨子乡。磨子土家族乡少数民族人口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首先从地缘关系上看,磨子土家族乡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接壤,所辖7个村中,有万福、白河、中塘、堰口、石梯5个村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朝乡交叉分布,部分村社原属石柱县管辖,1952年才划归忠县管辖,世居土家族人口较多。其次,磨子土家族乡与毗邻石柱县互通婚姻,从石柱县婚嫁迁入的土家族人数较多。三是历史记载我乡土家族先民成份较多。以中塘村马冲马高祠堂保存的族谱和有关文史资料记载判断,我乡马姓、谭姓等确属土家族。同时,磨子土家族乡土家族人口具有浓厚的土家族民俗,至今残存着大量土家族词汇和民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的民族政策逐渐落实,各民族之间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渝边地区的土家族,同鄂西、黔东北地区的土家族一样,已经由封建民族发展成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磨子土家族乡的土家族和其他地方的少数民族一样,看到了本民族的希望,纷纷要求回到自己的族体,恢复民族成份。磨子土家族乡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曾多次在县、乡人代会、政协会上提出议案和提案,要求恢复其少数民族的本来面目,设立民族乡,以促进磨子土家族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3年3月21日, 忠县人民政府 转发 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2〕231号《关于同意撤销忠县磨子乡,设立磨子土家族乡的批复》,撤销忠县磨子乡,设立磨子土家族乡,其行政管辖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正式批准设立忠县磨子土家族乡,是忠县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镇。

磨子土家族乡自然资源丰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低山地。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山河纵横,水源充足,忠石大堰横灌,土壤肥沃,农林并茂,盛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高粱等多种粮食作物和西瓜、水果、蔬菜等。

临巴彭路,交通便利,各村有简易公路与场镇相连,乡村道路总长60公里。在建沪蓉高速公路垫利支线忠石路从境内穿过,进出口距场镇2公里。有磨乌公路与乌杨港连接。场镇街道全部硬化,并新建磨子乡供水站、马耳供水站、长春供水站,解决了场镇及周边村社的人畜饮水。

磨子土家族乡耕地面积1310公顷,林地面积9000亩。2010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12641万元,增长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0万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00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4115元,人均增收925元,增长22.5%。

全乡共有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687人。其中土家族人口5656人、苗族14人、壮族3人、彝族3人、回族6人、藏族1人、朝鲜族1人、布依族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2.5%。土家族人口主要是世居人口以及从石柱县婚入或迁入,其它几个民族人口是从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北等地婚迁入。

磨子土家族乡总人口11365人(2017)。

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完成总产值6470万元,实现增加值1950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100万元,实现增加值752万元,新发展民营企业2个,个休工商户50个,新增从业人员460人,种养大户35户,专业村1个。全年招商引资完成900万元。

重点发展柑橘、蔬菜、西瓜、花卉苗木、大豆五大特色产业,实现增收1100万元。建设3000亩市级高标准柑橘示范园。成片种植林下蔬菜1000亩,散种蔬菜3500亩。种植西瓜4000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磨子山”牌商标,打造成为全县知名的“西瓜之乡”。引资建设花卉苗圃基地30亩,培育金桂100万株。种植优质大豆4000亩。通过发展产业,2010年全乡5269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436户增收10000元。

规划土家一日旅游开发项目:吃土家饭菜,喝土家杂酒,跳土家摆手舞,唱土家歌曲,观土家山水,赏土家风情,品磨了瓜果,尝土家特产,购土家工艺品,穿民族服装,拍纪念照,钓淡水鱼,划游乐船,度双休日。

在堰口村修建具有土家族风格,集土家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民族服饰,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村。建设民族文化中心,组建一只有民族特色的锁呐队,葫芦丝乐器队,开发土家摆手舞蹈,使之成为磨子土家族乡最具特色的文化中心和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开发杂酒、老腊肉、糍粑等具有土家族特色的饮食,编制土家民族艺术品,逐步形成以观赏、娱乐、吃、住、行为主要内容的土家一日游项目 磨子水库位于中塘村,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中塘村7社有保存较完整的土家族乡马家祠堂,有较高的游开发价值。

磨子土家族乡村村通公路,有村社公路7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16公里,白河场、磨子场硬化,磨白路、城黔路完成硬化。沪蓉高速穿境而过,沿江高速开工建设,“半小时”忠县实现。社社通电话,有电话3654部,7个村完成农网改造,户户通有线电视,建有磨子乡供水站、马耳供水站、长春供水站、白河村供水站,人畜饮水池15个, 全乡40.5%的农户饮上了卫生的自来水,新修磨子民族医院, 建设了磨子政府新办公楼,乡文化站。7个村都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磨子土家族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磨子土家族乡中学于1995年10月建校,占地14亩,建筑面积5338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300余人,教职工核编26人,实有23人,其中:一级教师10人,大专以上学历18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网上办公,有电子音像馆一所,配备有学生计算机34台。有独具特色的唢呐、葫芦丝、土家族摆手舞表演。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初级中学校系忠县唯一一所少数民族初级中学,也是重庆市八所民族中学之一。学校占地四十多亩,校园风景怡人,校风淳厚朴实。是莘莘学子求学的好地方。

忠县磨子土家族乡中心小学校地处长江南岸离忠县25公里的边远丘陵山区,与石柱县接壤。学校始建于民国29年(1940),校址老湾刘氏祠。次年迁至磨子场西头善堂和文庙,即今址。民国31年2月更名忠县磨子乡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4月,改名忠县磨子乡中心学校。1984年改名为忠县磨子乡中心小学校。2002年改名为忠县磨子土家族乡中心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5016平方米,建筑面积6455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863人,其中土家族学生755人,占全校总人数的87.5%。现辖基点校3所,村小2所,教学班级24个,其中村小教学班12个。教职工64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2人,中专学历18人,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小学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31人,其中有2名县级骨干教师。

磨子土家族乡卫生院占地1709.39㎡,建筑面积3546.45㎡,其中业务用房1970㎡。在职职工24人,其中大专学历4人、中专学历18人,医师2 人、中医士3人、医士6人、护士2人、中药士1人、检验士1人、财会1人、后勤2人。设中、西、外科诊断室和放射、心电、脑电、B超、妇、牙、肛肠、检验、防保、清毒供应、手术、骨、抢救、护理办等科室,开放病床19张,并在白河场上设分诊所。乡卫生院除能进行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外,还能开展心、肺、上消化道出血、多类急性中毒、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和胃修补、脾切除、肠切除吻合等较高难度手术。全年门诊达43200人次,住院4300人次。业务收入88万元。初级卫生保健率达95%。经万管卫医〔2000〕8号文批准为“一级乙等”医院。2003年,被命名为县级最佳文明单位。

周边政府机构

忠县磨子土家族乡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地址:重庆市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磨子山86号

周边乡镇

磨子土家族乡 地址:重庆市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