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镇

马鞍镇 仪陇县马鞍镇 四川仪陇县马鞍镇 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 马鞍镇政区介绍 马鞍镇自然条件 马鞍镇交通状况 马鞍镇旅游产业 马鞍镇产业结构 马鞍镇基础设施建设 马鞍镇城镇建设管理 马鞍镇社会事业 马鞍镇基础设施 马鞍镇镇区市政建设 马鞍镇基层组织建设 马鞍镇发展目标 马鞍镇名胜旅游


马鞍镇隶属四川省南充市 仪陇县,是以县级城市定位的镇,是国家级重点旅游城镇、红军总司令 朱德的故乡、“ 川北大木偶”发源地。全镇幅员面积53.63平方千米,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68320人(2017),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流动人口近万人。 马鞍镇距老县城(金城镇)34公里、新县城( 新政镇)50余公里,通过南充融入成都 、重庆两小时经济圈。仪陇县第一条国道G245直通马鞍,成巴高速公路与巴南广高速公路纵贯仪陇南北,即将开工建设的营仪阆高速公路及规划建设的绵达高速公路横穿仪陇东西。马鞍镇称之为“西部第一客家古镇”,集镇形成于明末清初,1998年被列为四川省第四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6年被列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授予全省“乡村旅游示范镇” ,201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辖区有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 朱德故居纪念馆,国家AAA...

详情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所有镇中心区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介绍

马鞍镇隶属四川省南充市 仪陇县,是以县级城市定位的镇,是国家级重点旅游城镇、红军总司令 朱德的故乡、“ 川北大木偶”发源地。全镇幅员面积53.63平方千米,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68320人(2017),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流动人口近万人。 马鞍镇距老县城(金城镇)34公里、新县城( 新政镇)50余公里,通过南充融入成都 、重庆两小时经济圈。仪陇县第一条国道G245直通马鞍,成巴高速公路与巴南广高速公路纵贯仪陇南北,即将开工建设的营仪阆高速公路及规划建设的绵达高速公路横穿仪陇东西。

马鞍镇称之为“西部第一客家古镇”,集镇形成于明末清初,1998年被列为四川省第四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6年被列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授予全省“乡村旅游示范镇” ,201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辖区有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 朱德故居纪念馆,国家AAAAA级风景区—— 琳琅山风景区,具有客家风情的民俗古街—— 红军街,有具有特殊意义的红九军政治部遗址,是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基地,四川省红色旅游“36836”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称来历古称荒山场。清康熙时,湖广、江西移民倡议建场,择地于候家梁形似马鞍的山脚下,故名马鞍场(同治年间,改称永安场)。因镇政府驻马鞍场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6°34' 29"~106°40' 38",北纬31°26' 17"~31°31' 01"。地位仪陇县东北部,东与柳垭镇接壤,东南与杨桥镇为邻,南连石佛乡,西邻周河镇,北接义路镇。人民政府驻地南海路131号, 南距县城59公里、南充市区123公里,北距巴中市区100公里。

历史沿革民国初,建永安乡。1933年,设马鞍区及第一乡苏维埃政府。1940年,改联保为乡。1950年1月,建永安乡。1953年3月,设永安镇。1955年撤镇建乡。1958年9月,建马鞍人民公社。1983年改名马鞍乡。1985年5月,建马鞍镇。1992年9月,铁山、旭日2乡并入马鞍镇。1994年9月,旭日(改名石佛)乡复置。1997年5月,铁山乡复置。2006年6月,铁山乡再次并入马鞍镇。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大井、金山、石坝、瓦子坪、席庵、南海、永安、险岩等26个村民委员会和文琳、永兴2个社区。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149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100人,城镇化率 39.8%。另有流动人口3000人。总人口中,男性约21264人,占51.24%;女性20231人,占48.76%;14岁以下10522人,占16,00%;15~64岁36261人,占55.14 %;65岁以上18978人,占28.86 %;总人口中全部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7.12‰,死亡率6.37‰,人口自然增长率1.71‰。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5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38千米,总面积53.6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53.63平方千米,水域2.5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3.75人。

总人口68320人(2017)。

地形地貌 境内大部为低山和浅丘,地势略为东低西高,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80~500米,最高点龙呈寨山顶海拔500米,最低点玉兰村玉兰河出口处海拔380米。

水文 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有4条小河流,主要河流沙溪河从夜鹤村流入,由西而东,从沙溪村流出,境内河道长8千米。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为砖用页岩。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灾、霜冻、冰雹等。旱涝、风灾基本年年发生,霜冻、冰雹10年难遇。洪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8月19日,农作物受灾面积1320亩,减立粮食7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

马鞍镇交通条件十分方便,仪平(仪陇— 平昌)、潆马(南充市 潆溪镇—马鞍镇)公路在马鞍镇交汇,又是连接仪陇东部的桥梁,也是连接川陕革命老区的枢纽。全镇公路总里程167.6公里,县干道16公里,其它均为乡村公路,全镇26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晴雨畅通。境内有1个变电站,即10000千伏安容量,全镇通电率达100%,户通电率达100%,程控电话安装达1793户,占全镇总户数的15%,已实现 村村通电话,光纤电网有线电视已覆盖全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街道安装300余盏路灯,栽植绿化树木1000株, 街道绿化达100%,铺设彩色地砖26000平方米,设立垃圾箱120个,建排污、 下水道4.5公里。建成镇通村油路、水泥路167.7公里,农村改建村社道路151.6公里,马鞍融入南充2小时、成渝4小时经济圈,基本解决了马鞍人民的“出行难”问题。 巴广渝高速公路于2016年底正式通车,并设置仪陇马鞍互通出口,并与 245国道琳琅山段连接;且2013年初建成的 成巴高速,从日兴出口驶出后,仅半小时即可到达马鞍。阆仪营高速于2013年7月通过省政府批准,将缩短与周围县市距离。规划中的绵达高速也将马鞍囊括在内;已通过环评的汉巴南城际铁路于2019年底正式开建,并设有马鞍火车站。到时,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游客前往马鞍会更加方便快捷 。

马鞍镇称之为“西部第一客家古镇”,集镇形成于明末清初,1998年被列为四川省第四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6年被列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辖区有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 朱德故居纪念馆,国家 AAAAA级风景区—— 琳琅山风景区,具有客家风情的民俗古街—— 红军街,有具有特殊意义的 红九军政治部遗址,是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基地,四川省红色旅游“36836”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湖广移民马鞍落户者渐多,在侯家梁一座形似马鞍的山脚下建场,因之名为马鞍场。马鞍场东邻柳垭、义路两镇,与张思德故居 隔山相望。南接杨桥、 石佛两乡;西邻 周河镇;北连红军旅长陈光弟烈士的家乡 福临乡和 巴中的 群乐乡。全镇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镇西北多山,最高山为三墩坡,海拔617.9米,次为三星寨,均源于大巴山脉,经 铁山、八庙坪、烟洞山南下。镇西的琳琅寨与三星寨隔河相望,两山支脉纵横交错,地势凹凸不平;南有顺天庵、董家梁。

朱德故居纪念馆

朱德故居纪念馆坐落在 仪陇县马鞍镇琳琅山下。距县城36公里,为清嘉庆末年修建的三合院农舍。朱德故居纪念馆于1978年12月1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1982年8月1日落成开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1988年,国务院公布朱德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且又是“西部第一客家古镇”。随着 琳琅山风景区的开放,集镇更进一步快速发展,各种商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到此参观、旅游者骆绎不绝,餐饮业生意兴隆,以 小南海大酒店、天马大酒店、清和大酒店、 和平大酒店、帅乡 农家乐等为代表的餐饮业每天门庭若市。全镇从事第三产业人员达1800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4938人,第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35%,第三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琳琅山风景区

琳琅山风景区是一个神奇的国家AAAAA级原生态风景区,核心面积2.94平方公里。有森林面积1469亩,水面493亩。风景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朱德同志纪念馆、朱氏祠堂、 朱德诞生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德父母故居、 朱德故居、朱德父母墓地、丁氏庄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柏杨湖等景点分布其中。

琳琅山风景区包括22个自然景观和21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突出“名”和“绝”,自然景观突出“奇”和“秀”。 琳琅山山势雄伟,遍山苍松翠柏,中峰突兀,五条小山梁均匀向五个方向延伸,鸟瞰此山,恰似一枚硕大的五角星,所以人们称琳琅山为五星琳琅山,是景区内七大自然奇观之一。无独有偶,刚才大家参观纪念馆时是否还记得一根横断面呈红五星的杨树枝,这是从 朱德在延安时手植的杨树上摘下的枝条。如此巧合,不得不叫人张开想象的翅膀去遐想其中奥谜。

风景区幅员面积52.5平方公里,一次性接待客量为2330人,日游人客量为4600人次,年游人客量为140万人次。琳琅山核心景区包括朱德故居、 朱德诞生地、 丁氏庄园和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面积将近3平方公里,以“朱德精神”为主题,以 红色文化为主线,以自然生态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朱德同志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场景。

红军街“五宫一庙”

五宫,即: 文昌宫、 禹王宫、广圣宫、 龙母宫、 万寿宫、 关帝庙,均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修建的 歇山式穿逗 木结构建筑,建筑物之间设 封火墙,街拱门设计严谨、工艺精细。古街区犹若一条巨蟒横卧在 马鞍山下。老场街道狭窄,蜿蜒曲折,古朴清雅。沿街南北两端,各有庙宇一座,北端是三层重檐式的张爷楼(已毁),相传此楼为纪念蜀汉刘、关、张 桃园结义中的三弟 张飞的功绩而修建的。穿过张爷楼行约50米,则见四堵突兀壁立的封火墙,每墙只有三丈来高,两墙之间分别建有 湖南会馆和 广东会馆,湖南会馆建有“禹王宫”、广东会馆建有“龙母宫”。每堵风火墙下的中部,有一圆拱形石门,街道从石门中穿过。场南端是 关帝庙,是后人为缅怀 蜀汉昭烈皇帝 刘备的二弟关羽而修建的。关帝庙左侧是一道是后人为缅怀蜀汉照烈皇帝刘备的二弟关羽而修建的。关帝庙左侧是一道栅栏形的木门,越过此门,步入场尾小巷,是通向骑龙场的路径。从关帝庙向左转走入另一条小巷,便到了 江西会馆,又名“ 万寿宫”,这是一座清工晚期建造的会馆,庙堂合一的建筑。这些建筑都是 歇山式穿逗木结构,设计严谨,工艺精细。整个古街区长约500余米,建筑岁月以清代为主,材质以木结构居多,兼有石材和土筑墙。

1. 马鞍工业区

马鞍现正准备开发工业集中区,向场镇东部方向发展,规划15平方公里,其中3.5平方公里属于工业集中区。马鞍镇的建设是以一个县级城市来定位,努力打造为宜业、宜居、宜游的区域重镇。仪陇有“ 中国气都”的美誉,马鞍镇恰好临近 龙岗气田,其储量规模将远超目前国内最大的 普光气田。马鞍设有龙岗气田输气管网在 仪陇县内唯一的分输门站,新规划的工业区同分输门站的直线距离仅几百米。“计划未来在工业区内,依托应用龙岗气田的资源优势,推动加工型企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2. 马鞍农业

该镇围绕“主抓兔业,积极发展生猪养殖,大力发展小家禽和水产养殖”的发展思路,将 獭兔、生猪、中药材、经果林、中药材、劳务输出等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骨干产业来抓。

(1)獭兔业

全镇规划建设琳琅、梁山、 玉兰、蔡家坪、千垭、永安为獭兔养殖基地村,新建 兔笼3600孔,增养种兔1000只,出栏 商品兔22.36万只,产值670.8万元。至年底圈存兔122893只。在发展方式上,继续实行典型引路,大户带动,按照“支部+协会”、“公司(哈哥兔业)+农户”的运作模式,培育獭兔基地村6个,成立獭兔养殖协会6个。

(2)生猪业

培植千垭、南海、瓦子坪、金山、大井等村为生猪养殖基地,建立圈舍1000平方米以上的生猪养殖场2个,培育养殖大户34户,其中出栏2000头生猪的大户5户。全镇出栏生猪30067头,实现产值9388.5万元,能繁母猪保险1784头,补贴金额17.84万元。生猪保险3500头,理赔309头,获偿17.8万元。

(3)小家禽

落实琳瑛、钢铁、高坡等村为小家禽发展基地,年出售小家禽5万只。

(4)渔业

钢铁村为 水产养殖基地,年出水产品2万公斤。

(5)中药材、果业

按照“因地制宜、政府引导”积极发展经果林和药业,确定险岩、大垭、川石、夜鹤等村为药业发展基地,种植药村1000亩, 瓦子坪、琳琅、蔡家坪、玉兰等村为经果林基地,引入技术人员抓好现有果树管护,使其早日见效。同时结合退耕还林适时补植、增植扩大经果林面积。

(6)蔬菜业

确定席庵、南海村为菌类生产基地,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搞出特色和品牌。确定险岩、大垭、千垭、席庵、南海、高坡等村为蔬菜基地村,种植蔬菜1000亩。

(7)劳务输出业

通过乡友联合、亲友联谊,建设同乡会等形式建设劳务基地,对口培训劳务人才,搞好外输劳务,实现全镇外输劳动力6000人,劳务产值达到1.5亿元,劳务收入达到5000万元。

2008年,打通了土垭、夜鹤、险岩村5.1千米毛坯路,硬化了川石、龙呈、夜鹤等村的水泥道路。协助县项目办进行马立公路改造,包括路基拓宽、路面铺平、弯道拉直等工作。在公路维护上,重点维护利用率广、急需整治的村道公路,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发动群众投劳8900余个,整治了8条村主干道,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落实23处安全饮水工程,惠及56户、234人,领取国补资金22159元。筑牢加固了光明、团结2座小Ⅱ水库,整治石河堰、 山坪塘等病害水利工程8处,群众自筹资金3万余元,投劳150多个,解决了8个村,12800人、5300头牲畜饮水困难。

按照建成“ 川东北旅游精品城镇、 仪陇东部区域经济中心、巴中、平昌、仪陇三县交汇地商贸中心”的建设思路,致力拓展新区、扩张城镇规模、提升城镇档次。马鞍镇将开工建设四星级宾馆和10万平方米高品质商住小区,启动改造2个棚户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客家步行街的景观建设和风貌改造 。3月,在城镇开发上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经过历时6个多月的停工整顿,开发区建设终于在11月正式开工复建,经过短暂的缓冲、调整、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客家民俗一条街再次启动,全年市政工程完成投资1400万元,客家民俗一条街主体已浇筑完毕,部分房屋开始封顶,即将进行外观设计和街面铺装。硬化场镇面积18000余平方米,其他市政设施建设在年前全面完成。为解决场镇垃圾处理问题,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 垃圾填埋场的规划、选址及征地手续。在城镇的管理上,聘请了5名退伍志愿兵成立了专门城管执法队伍,配备了执法车辆3台,有效地规范了场镇秩序,提升了场镇形象。南海 新农村综合体(拆迁安置区)的平整土地工程已经完工 。 仪陇县马鞍镇客家广场即将竣工 。

1. 教育

马鞍镇现有 马鞍中学(初中、高中)、 马鞍小学、马鞍二小、铁山小学、博达私立学校(小学、初中)。教育工作围绕调整布局,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健康协调发展,落实了马鞍小学新校区的选址、规划和设计方案,拟定了马鞍中学的增班扩容计划,全面落实“ 两免一补”政策,全镇7190名学生享受专项补贴175万元。

2011年末有幼儿园5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1所,在校学生13056人,专任教师590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9%。

2. 计划生育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围绕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做文章,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宣传教育,拓展服务内容,严格依法行政,计生基础得到巩固,生育秩序稳定,群众满意率提高。

3. 医疗卫生

镇内现有综合性医院3所,仪陇县第二人民医院(马鞍中心卫生院)、 仪陇宏济医院( 仪陇县马鞍镇红十字医院)、铁山卫生院。其中公立医院2所,有国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2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90人,病床500余张。2015年底,全面完成22个村级卫生站阵地建设,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 文化事业

以旅游产业为平台,大力挖掘客家文化、书法、剪纸、篆刻,老体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马鞍镇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广播事业实现了社社通。

马鞍场镇的文化活动,从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立民众教育馆开展文体活动开始,一直很活跃。解放后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50—1966年,这一时期活动主要是几个客家会馆的庙会、节日灯会、川剧坐唱、龙灯狮舞、外来剧团演出,看“西洋镜”等为主。第二个时期是“文化大革命”十年至1985年。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红卫兵组织革命文艺宣传队,唱“语录歌”,跳 忠字舞,排溃样板戏。庙会、灯会、龙灯狮舞、川戏坐唱等被视为“四旧”而被迫停止。文化大革命后至1985年,文化活动处于恢复调整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电影,节日学校、单位短小节目演出。第三个阶段是1985—2002年,尤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场镇文化发展的最好时期。

5.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3个。1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6.广播电视

有镇广播电视网络公司1个,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入户率98%。

7. 交通运输

马鞍交通便利,仪平(仪陇— 平昌)、国道G245潆( 南充市顺庆区 潆溪镇)马段公路在马鞍镇交汇,仪陇东部交通枢纽。巴南广高速马鞍互通和国道G245琳琅山隧道的竣工,为仪陇东部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马鞍互通出口与琳琅山连接线的完成,全面提升朱德故居服务质量,重点规划马鞍城区成为新一轮任务。同时马鞍距成巴高速日兴出口仅20余公里。

8.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42户,人数990人,支出195.33万元,月人均8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11户,人数2141人,支出167.95万元,月人均61元;医疗救助31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68人次,共支出23.0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3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15.77万元。社会福利费84.3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7人。社区服务设施1个。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08万元;基金支出298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65万人,参保率98%。

9、民政优抚

民政事业健康发展,敬老院达到市级模范敬老院标准,享受 农村低保653人,享受总金额达26.12万元,享受城镇低保620人,金额达74.4万元,五保对象187人,优抚对象271人。

交通运输 境内县道仪(陇)平(昌)、潆(南充市潆溪镇)马(鞍)公路交汇。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91千米。

邮政通讯2011年末有邮政局2处,电信服务网点35个。信息通讯网络全覆盖,通讯便捷。

水利设施 2011年末有水库7座,山平塘185口,蓄水池275口,年总蓄水量15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0.23万亩;有集中供水站2处,卫生井750口,解决了1.3万人的饮用水困难。

公共交通 1999年建成马鞍镇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和过客运汽车60班次。

给排水1984年建成马鞍镇自来水厂,年供水36万立方米。

供电辖区有供电所1个,通电率100%,年用电量12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98%,供电可靠率99.92%。

供气 2011年有天然气输气管道8.3千米,天然气用户5560户。

园林绿化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5个,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

红色旅游胜地,爱国教育基地

我镇朱德故里景区是全国百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16年升为AAAAA景区,辖区景点包括 朱德诞生地、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纪念馆、 朱德父母故居等一系列的旅游链;整个景区占地数十平方公里,游客接待量大。

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文化突出

仪陇县是清朝时 湖广填四川的重要迁入地之一,是我国西部仅次于成都 洛带的最大 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的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建筑等至今保存相当完整。客家人是我镇的主要居民,至今保留着较多的客家民风民俗和地主建筑。主要景点包括 丁氏庄园和“五宫一庙”。丁氏庄园:位于 朱德父母故居东南500米的轿顶山下,始建于民国元年,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有房屋108间,前后修建了18年。院内门庭对称,雕梁画檐,布局雅致,结构巧妙,是川东北第一大地主庄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浓郁的三乡文化

仪陇素以书法、剪纸、篆刻的“三乡文化”著称,被 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景区农民和马鞍镇居民大力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剪纸、篆刻、书法、川北大木偶为主题内容的旅游文化纪念品和客家竹篾器具等传统手工艺品。马鞍是闻名全国的川北大木偶发源地,景区内不少民间艺人能为游客现场表演献艺。景区居民建筑的窗花雕刻、 门楹对联无不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

镇党委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已举办培训班6期,受训人员达780多人次。全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36名,发展新党员45名,预备党员转正19名。在琳琅、玉兰、蔡家坪三个村搞点示范,然后在全镇25个农村农村支部全线推开,在农村无职党员中推行了以“身份职责明亮化、教育培训常态化、议事决策制度化、监督评价立体化、关爱服务人本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建设,以增强了党员主体意识,保障其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全镇28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和镇党委签定了廉勤承诺书。

今年,马鞍镇的朱德故里景区正在积极争创国家5A级景区,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朱德故居为核心景点,重点发展以瞻仰、纪念为主的红色旅游文化。
  7月9日,记者在朱德故里景区看到,指挥平台已经建好,门禁和抓拍系统正在完善,2.5公里景区环线公路也在加紧施工,将在8月完工,新游客中心和导视系统正在进行施工设计。
  针对特有的客家文化,该镇打造了“客家民俗一条街”。这里所有的建筑均体现客家文化和客家风格,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400米长的古街配合旅游景区建设,展示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风情。目前,“客家民俗一条街”主体建筑已经完成,街道、景观塑造等后续工作正有序推进,即将启动弘德广场至北门广场沿街的风貌打造。
  随着巴南高速公路与在建的巴南广高速公路纵贯仪陇南北,即将开工建设的营仪阆高速公路横穿仪陇东西,马鞍镇的区位优势凸显。据镇长李义介绍,按照城镇规划,到2030年马鞍人口达10万,场镇面积10平方公里 。

马鞍镇被称之为“西部第一客家古镇”,集镇形成于明末清初,不但诞生了伟人朱德,还形成了300多年的客家文化。有5A级琳琅山风景区(内有朱德故居纪念馆)和老街“五宫一庙”(文昌宫、禹王宫、广圣宫、龙母宫、万寿宫、关帝庙,均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修建的歇山式穿逗木结构建筑,建筑物之间设封火墙,街拱门设计严谨、工艺精细。整个古街区长约500余米)、红九军政治部遗址等旅游景点。旅游者年逾100万人。全镇从事第三产业人员1800人,第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35%,第三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周边政府机关

仪陇县马鞍镇人大主席团 地址:南充市仪陇县南海路131号
南充市仪陇县南海路131号

茹村乡人民政府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中国邮政西150米

周边乡镇

马鞍镇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南海路97号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南海路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