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科乡

宗科乡 宗科乡历史沿革 宗科乡经济发展 宗科乡旅游景点


宗科乡是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壤塘县辖乡。宗科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49.5公里。面积543.21平方千米,人口2866人(2017)。辖加斯满、卧龙、伊冬3个村委会。1957年置绰斯甲县宗科乡; 宗科乡1958年划归壤塘县;1966年改红星公社;1981年复宗科乡。宗科乡农业主产 小麦、 青稞、 豌豆、 蚕豆、 马铃薯。牧业以牛、马、羊为主。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日斯满巴碉房。日斯满巴碉房位于四川省壤塘县宗科乡加斯满村石波寨,建于加斯满山前台地边沿,坐西向东,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日斯满巴碉房是阿坝州现存年代最久、层数最多的典型藏族传统碉房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2006年,日斯满巴碉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藏区的市井城镇、山庄村寨,到处可见一...

详情

宗科乡地名网_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宗科乡资料简介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宗科乡介绍

宗科乡是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壤塘县辖乡。宗科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49.5公里。面积543.21平方千米,人口2866人(2017)。辖加斯满、卧龙、伊冬3个村委会。

1957年置绰斯甲县宗科乡; 宗科乡

1958年划归壤塘县;

1966年改红星公社;

1981年复宗科乡。

宗科乡农业主产 小麦、 青稞、 豌豆、 蚕豆、 马铃薯。牧业以牛、马、羊为主。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日斯满巴碉房。

日斯满巴碉房位于四川省壤塘县宗科乡加斯满村石波寨,建于加斯满山前台地边沿,坐西向东,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日斯满巴碉房是阿坝州现存年代最久、层数最多的典型藏族传统碉房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2006年,日斯满巴碉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藏区的市井城镇、山庄村寨,到处可见一种崇尚凝重、沉稳和崇高的民居风格。藏族的民居建筑,大部分为二三层的石木结构,主要依据山形地势而修筑,建筑格式为方形平顶,平面略为错开造成体块搭接,各翼以厚实的矩形的块体为基调,耸立而上,逐次收合。色彩上习惯大片石墙上粉白或涂红,嵌上梯形黑框的小窗,具有鲜明的线条和整齐的韵律,既表现了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律动,又表现了沉思的理性和脱俗的风度。在青藏高原,藏族人民创造了不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碉房是藏东地区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藏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分布广,在阿坝州和甘孜州都有,其中以阿坝碉房最为典型。

这种碉房一般是三到四层的楼房,朝向大多是南向或东南向,平面方正,外墙坚实。以四层碉房为例,其典型布置是:底层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二层为灶房和贮藏室,三层为卧室,顶层设经堂和晒台。楼上主要房间敷设地板,人席地而坐,屋中间有一小天井贯通楼层,作通风采光之用,各层之间以独木梯相连。底层一般无窗。只设通气孔,二层以上窗口既少又小,且排列不齐。墙身上窄下宽,厚实内部结构粗重,有明显收合。整座碉房外形简朴,很少装饰,在山区中显得比较活泼和富有生气。这些碉房,有的临街临河,有的傍山偎翠,特色鲜明,犹如灿烂的山花,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

日斯满巴碉房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规模最大、层数最多、建筑最高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因此,它被誉为“藏族民房之王”。碉房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左右两则是乡村公路、农田和石波寨,且坐西向东依山顺势而建。墙基北高南低,平面布局为长方形。碉房共分九层,下大上小,通高25米,自二层起层层靠北内收成台,北石墙自底直通顶部,顶层面积仅为底层的六分之一。因而无论侧观或正看均如拾级阶梯一般,十分精美壮观。碉房底层是牲畜圈,二层北为厨房,南为客厅,三四层为寝室,五层为佛经堂,六层以上为杂物库房。自二层起各层均置木质走廊,用于晾晒粮食或乘凉。三四层还建有木质吊脚楼厕所,二层以上每层皆开有一扇大窗户和若干小窗孔,作通风或了望之用。日斯满巴碉房系该地土司为其画师修建的,现已传承使用十三代。根据当地传孙不传子的习俗计算,其建筑年代应在元末明初。

在灿烂的民居建筑星河之中,日斯满巴碉房反映了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崇高的审美意识,堪称藏民族建筑艺术宝库里一颗耀眼之星。

周边政府机关

壤塘县宗科乡政府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壤塘县宗科乡人大主席团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宗科乡政府

周边景区,

宗科沟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宗科沟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周边小学

壤塘县宗科乡中心校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宗科乡中心校(壤塘县宗科乡政府附近)

周边乡镇

宗科乡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周边村庄

加斯满村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阿吾村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阿吾村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