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概况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地域简介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旅游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环境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文物及基础设施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经济发展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教育与卫生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 水城县,位于水城县南部,距市中心沿水盘中线98公里沿鸡龙公路147公里。龙场乡是一个汉、苗、白、彝、布依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7%。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位于 水城县南部,东邻顺场乡,西接 营盘乡,南接 盘县的 普古乡和 坪地乡,北与 新街乡隔江相望。境内山峦起伏,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2250米,最低海拔8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是一个 苗族、 白族、 彝族、 汉族等多民族居住的民族乡,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友好、热情好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近年来,抓住国家改革开放和国家新时期扶贫政策的良好机遇,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历届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努力发展经济、社...

详情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地名网_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资料简介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介绍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 水城县,位于水城县南部,距市中心沿水盘中线98公里沿鸡龙公路147公里。龙场乡是一个汉、苗、白、彝、布依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7%。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位于 水城县南部,东邻顺场乡,西接 营盘乡,南接 盘县的 普古乡和 坪地乡,北与 新街乡隔江相望。境内山峦起伏,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2250米,最低海拔8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是一个 苗族、 白族、 彝族、 汉族等多民族居住的民族乡,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友好、热情好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近年来,抓住国家改革开放和国家新时期扶贫政策的良好机遇,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历届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努力发展经济、社会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位于水城县南部,距市中心沿水盘中线98公里沿鸡龙公路147公里。辖14个村99个村民组,4812户共20120人。境内居住着苗、白、彝、汉等民族。全乡总面积101.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其中旱地3.01万亩,水田4815亩。平均海拔155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5℃,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267天,土地壤为酸性黄壤;境内适宜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洋芋、荞子等粮食作物和 生姜、 烤烟、水果、药构等经济作物。全乡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美;境内上法酿造的白酒被称为“六盘水小茅台”而享有成为盛名。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有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人民群众,有清新的空气、丰富的水资源和纯净的饮用水,有让人放心食用的绿色科技成果,有醇香可口的“龙场老白干”,有风光旖旎的“八·一”水库,有古老悠荡的铁索桥……是个旅游开发的圣地和旅游的好地方。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之地,全乡现有耕地3.5万亩,人均耕地1.3亩,其中人均占有基本农田0.7亩。全乡辖14个行政村:龙场村、期戛村、挖营村、箐脚村、碗厂村、娱乐村、水碾村、鱼塘边村、地麻窝村、茅草地村、瓦厂村、锅波村、雨落村、发堤坎村,总面积101.36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6%。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属于典型的纯农业乡,境内比较适宜种植玉米、水稻、小麦、 洋芋、 荞子等粮食作物和生姜、烤烟、水果、药材等经济作物;境内土法酿造的龙场白酒被称为“凉都.六盘水小茅台”而享有盛名。

北盘江流经水城县的7个乡镇,在境内形成了一条100公里长的大峡谷,为属于贵州的峡谷之最。这条峡谷集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于一体,既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险峻,也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壮美。在这一段峡谷中,还萦绕着远古壁画、古城遗址等夜郎文化之迷,以及铁索桥、摩崖石刻、古驿道等人文景观。可以说,北盘江大峡谷是贵州西部旅游线上的一个新的亮点。

普济桥又名龙场乡高家渡铁索桥,横跨于北盘江中流段,地处水盘中线公路旁,距乡政府驻地约13公里。该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七月十日。桥长61米,宽3米,距水面高约31米,由15棵铁索组成。铁索桥历经百年风雨,几经洪水冲击,至今依然寒光闪闪,岿然不动。据桥旁碑序记载(作者系当时普安直隶军民府段、水城理民府陈会禀):“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七月十日,秋水涨,有船没,死者四十余人,水普官绅庶士感奋启,建桥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十月,举念于三十二年兴工……”,后因大雨冰雹袭击,铁桥未完工便被暴风摧毁,后重兴土木,实际完工于清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铁索桥两岸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桥两岸多溶洞,洞内多钟乳石。两岸没有茂密的森林,却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伫立桥上,一边感受喀斯特地貌,一边领略百盘江峡谷风光,对于旅游观光者而言,这是一道风景。这里山势峻峭,连绵不断,水势平缓,默默流淌,当地的民歌是这样唱的:“群山巍巍入云烟,流水奔腾不分边。问君难比风光好,北盘景色醉神仙”。

这座桥原是连接水城和普安的纽带,两岸居民依靠这座桥进行贸易往来,可以说她记载了两岸人民的交往历史。1993年水盘中线开通后,高家渡铁索桥便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如今从桥上走的人已经很少了,这里便逐渐冷落下来,铁索桥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文物而存在了。然而如今铁索桥两岸伫立着四座记载修桥历史的石碑,倒可以让人回味一下久远的历史,抒发一番思古之幽情。

除铁索桥外,还有离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的“八·一”水库,“八·一”水库位于贵州省龙场乡南部,修建于1962年,1980年改建,于1982年竣工,水库总容量28万m3。气候条件较好,常年平均气温15℃。水库四周有茂盛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松树,连片面积达3000亩之多,林内有小兔、山鸡、松鼠、斑鸠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特别还有保护动物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狐、香獐等。水库交通条件好,龙普路从水库旁经过。每天到此来的游客不少于100人,特别每逢过节气人更是上千。是一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另外,该乡境内还有深沟水库、大消洞等多处可旅游景点。

龙场乡属于典型的纯农业乡,境内比较适宜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洋芋、荞子等粮食作物和生姜、烤烟、水果、药材等经济作物;境内土法酿造的龙场白酒被称为“凉都.六盘水小茅台”而享有盛名。

近年来,龙场乡各族人民发扬红军长征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省、市的指导和社会各界支持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使龙场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515.62万元,比2004年的1380.43万元增加了135.19万元, 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8元,比2004的1418元增加了110元,增长7.8%;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达391公斤,比2004年的376公斤增加了15公斤,财政总收入完成74.2118万元

以“两基”为重点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成绩显著。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8所。2003年以来,乡投入教育经费108.5万元,新增教师46名,完成农村现代远程教育9所,新建中小学校舍2469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99.51%,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16.86 %。

以“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卫生事业真正做到为农服务,取得长足发展,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稳中有进。在千载难逢的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中,全乡人民正以高昂的斗志,扎实的作风,抢抓争上,为建设一个富裕、文明、进步的新龙场乡而努力奋斗!

周边行政单位

水城县南部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水城县龙场白族风情园) 地址:六盘水市水城区G246贵州省水城县公安局龙场派出所西南侧约180米
六盘水市水城区G246贵州省水城县公安局龙场派出所西南侧约180米

周边政府机关

水城区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政府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龙场乡龙场村一组

周边村民委员会

娱乐村螈村民访委员会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

村波戈谮蓿村民委员会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

周边乡镇

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

周边村庄

龙场村 地址:六盘水市水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