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渡镇
流渡镇 流渡镇地理环境 流渡镇特产 流渡镇人口 流渡镇名迹 流渡镇历史传说
流渡镇,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镇内风景秀丽,景观别致,有清代抗粮首领郑光耀古墓一座,解放前建造的古木桥6座,东门朝原始森林1000余亩,杨柳溪沟古壁画一处等,很有旅游观赏价值。流渡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城东南56公里,东邻中观镇、市坪乡,南与谢坝乡、绥阳县大垭毗邻,西靠土坪镇,北与和溪镇接壤。全镇总面积176.76平方公里,耕地33480亩,山坡及可开发荒地面积22135亩,辖8个行政村,98个村民组,共9156户,42177人,其中劳动力21643人,是国家武陵山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区域。流渡镇位于 贵州省遵义市 正安县城东南58公里,东邻中观、市坪,南与谢坝、 绥阳县大垭毗邻,西靠土坪,北与和溪接壤。全镇最高海拔达到1400多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镇中心海拔968米。2006年底,全镇总面积176.76平方公里,耕地23480.1亩。<...
详情流渡镇,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镇内风景秀丽,景观别致,有清代抗粮首领郑光耀古墓一座,解放前建造的古木桥6座,东门朝原始森林1000余亩,杨柳溪沟古壁画一处等,很有旅游观赏价值。
流渡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城东南56公里,东邻中观镇、市坪乡,南与谢坝乡、绥阳县大垭毗邻,西靠土坪镇,北与和溪镇接壤。全镇总面积176.76平方公里,耕地33480亩,山坡及可开发荒地面积22135亩,辖8个行政村,98个村民组,共9156户,42177人,其中劳动力21643人,是国家武陵山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区域。
流渡镇位于 贵州省遵义市 正安县城东南58公里,东邻中观、市坪,南与谢坝、 绥阳县大垭毗邻,西靠土坪,北与和溪接壤。全镇最高海拔达到1400多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镇中心海拔968米。2006年底,全镇总面积176.76平方公里,耕地23480.1亩。
流渡镇所辖8个行政村、98个村民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玉米、 土豆、 红薯;经济作物: 油菜、 辣椒、优质烤烟;畜牧产品:养猪,养牛,养羊;另外所辖区生态保护完美,野生动物丰富,到处野鸡横飞,出处 白鹭集群, 刺猬, 野猪等也随处可见。流渡镇资源丰富,一条清澈透底的河流横穿境内6个村,总长达30多公里,沿河一代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发展优势。镇内中药材品种有1000多种,有大理石、氟石、粘土等矿藏10余种,开发价值极大。流渡还有“茶叶之乡”的美称,现有林关茶场,规模2000余亩,生产加工一体化,茶叶品质优良,远销省内外。
流渡地形多为山地,流渡河发源于与 市坪乡交界处的龙塘沟,那里山清水秀,淙淙长流水,处处小瀑布,自然景观美轮美奂,更为可观的龙塘沟观音壁画和古人商道,美名山水如画。流渡河呈东西走向,贯穿全境,境内流程38.3公里,水量1.75m3/s。支流有丁家沟、小寨河、楠木湾等七条,盘旋迂回流入芙蓉江。全镇多为岩溶地带,喀斯特地形,溶洞较多,著名的有田坝、村台等地溶洞,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正(安)湄(潭)、流(渡)中(观)公路为交通主干线,各村和大多数组都通公路。年平均气温16.2℃, 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052mm,年均日照时间1080小时。
流渡镇境内山多矿产资源,有 大理石、 铝土矿、氟石矿等,古城村尚有部分原始森林, 1994年全镇有森林面积7036亩,2004年以来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大规模的植树,森林总面积大有增加,2006年森林总面积为87206.1亩,林场覆盖率42.3%。1983年以来,先后创办了3个林场,分别是:东门朝林场、孤家咀林场,山梨林场,总面积3316亩。古城村东门朝有原始森林,保护较好,林中树种较多,林中心有一山塘,水清澈见底,塘中鱼儿穿梭,再加上部分悠闲的自然景观,在那里垂钓独享自然恩赐的那份清闲和清静那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植物品种繁多,乔木以松杉柏为主,松有马尾松、华山松,主要分布在林关村境内。珍稀、古老、特色树种也较多。最具特色的是境内杜仲树木的栽种面积分布较广,遍及全镇8个村,数量达100余万株。在九十年代杜仲曾是农民的经济来源。全镇有古老珍稀保护树木154棵,小寨坝有古老的银杏,村台较大的桂花树,最出名的是流渡村院子组境内的一棵郁郁葱葱的岩鳞,胸径200厘米,冠幅450平方米,树龄500余年,生长茂盛,四季常青,极富顽强生命力,几百年来,该组村民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拿着酒肉祭拜它。
镇内矿藏分布在和平一带的大理石和林关村烂坝组一带的铝土矿,另外新桥村、星光村、流渡村一带的氟石矿在全县也较有影响和开采价值。野生动物,兽类有山羊、野猫、狐狸、猟猫、松鼠、拱猪、野兔、刺猬、野猪等。鸟类有老鹰、岩鹰、猴面鹰、野鸡、竹鸡、红腹锦鸡、喜鹊、八哥、野鸭、长颈鹤、白鹤、布谷、麻雀、画眉、阳雀、燕、黄莺、灰斑鸠、麻斑鸠、啄木鸟、秧鸡、水丫雀等;山岔,大嘴乌鸦等已消失。爬行类有:乌梢蛇、菜花蛇、松花蛇、竹叶青、水蛇、五步蛇、壁虎等。昆虫类有蜻蜓、蝴蝶等。水生动物有鲢鱼、白鱼、鲤鱼、鲫鱼、黄鳝、青鱼、泥鳅、黄鱼、白鱼、甲鱼(团鱼)、水獭、胡子鲶鱼、螺、虾等。
石磨辣椒酱由正安县香仡佬石磨辣椒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该公司坐落于流渡镇街上,成立于2005年10月,占地1400平方米,有厂房1300多平方米,总投资150余万元,2006年投入生产,当年加工鲜辣椒60余吨,产品按照绿色食品CB2715—81国家标准生产,原料以当地老品种为主,肥料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原材料产品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为了保为了保持传统的民族(仡佬)风味,仍采用石磨配置电子传动系统加工,经过发酵后,以300g/瓶、24瓶/箱、6瓶/袋装等形式无害保鲜防腐的包装。当年投放广东、浙江、重庆、上海、贵阳等市场,受到消费者的好评,其味感较现今市场上的产品更具有特色。
该公司现现今生产能力300吨,能解决60人就业。当前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与之配套的糟辣椒、泡椒两产品,并在本镇建立相关的生姜、大蒜、花椒、八角等调料基地。2007年可望实现辣椒酱、糟辣椒、泡辣椒三产品投入市场的工作目标,原材料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农民可获利60万元,实现利税十万元。
2006年,流渡街上居民王其干经多次试验,研制生产洋芋粉丝,可谓流渡优质特产,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现今停产,但为流渡的加工业开劈了一条路子。还有1997年重庆人赵云联办的长富牛肉干,质量与长富厂生产的完全一样,产品投放市场,远销全国各地,受到顾客好评,年产量15—20吨,年创税5万元以上。后来因外出务工人员太多,肉牛基地尚未建立,原料短缺等原因,2000年3月停办。
茶叶加工,流渡林关茶场海拔高度1203米,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8公里,整个茶场期间有零星荒地夹杂,风景秀丽优美,该茶场是1991年冬由县武装部牵头,流渡镇武装部具体实施开展的民兵茶场,1993年,投产茶园1500亩,产茶3.25万斤,更名为林关茶场,经茶为主,1993年流渡镇专派4名干部驻进林关茶场进行管理投产,茶叶产量、产值不断上涨,到1995年收入余80余万元。当年交税16.3万元,利润14万元。
茶场实力增强,建起了职工宿舍楼,茶叶加工厂房、商店、职工娱乐场所,篮球场等。所产茶叶远销省外,经专家评定,质量优良,19年由于茶场体制的改革,流渡镇把茶场承包给了个体,私人老板经营管理。当地剩余劳动力为茶场私人老板管理茶场,帮助茶场的劳动,这样,林关茶场为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发展致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去处。
1978年,流渡区辖谢坝、市坪两乡、和溪的米粮村以及现今的流渡镇全部区域,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面积较大。1992年建镇时总人口33568人,人口密度为193人/平方公里,境内和平管理区人数最多,人口密度最大;林关管理区人口数最少人口密度最小。和平管理区为11663人,面积48.7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39人/平方公里,林关管理区3847人,面积为38.2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00人/平方公里。
2006年末统计总人口38623人,人口密度199人/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集镇,平坝和公路沿线低海拔区域,聚姓聚族而居,人口密度大,村寨居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林关村、白花村等高山边远贫瘠的地方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近些年来逐渐都往镇公所驻地及主要公路干线搬迁,或是外出务工迁移。
境内人口汉族比例占98.22%。由于婚姻关系促成部分少数民族等,人口交错居住,分布全镇,其服饰、居住、饮食、生活习俗方面都已汉化。境内少数民族主要有: 仡佬族、 苗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壮族、 布依族、 侗族、 黎族等。姓氏有119种,主要姓氏是郑、王、李、杨、严、潘、陈等人口居多。
2006年末,全镇人口中有小学文化以上15860人,其中初中文化6850人,高中文化以上2540人。
人口结构历来是男多女少,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基本趋于平衡,但近几年来人口性别比又有失衡,各年龄阶段的人口比例中女性比例总是比男性少。2006年末男女性别比为100:154。
但有一特点的是在85周岁以上的活着的女性比男性多,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流渡居民主要是农业人口,其农村劳动力为主体。2006年全镇有农村男性劳动力3857人,女性劳动力3092人。
人的寿延普遍提高,2006年,境内90周岁以上活着的老年人有18人,其中男性7人、女性11人。
龙塘沟观音阁建在半山的峭壁凹型石隙间,整个壁画面积大约400余平方米,距离沟面高约400米,是不知哪个年代久远的宏大雕刻巨献,现今只是残缺不全的塑雕壁画,但却令人叹为观止。
观音阁壁画中最大的雕塑是观音佛像,大约横宽3米,体态形象逼真,很是庄严肃穆。观音塑像周围雕刻有各式各样的石雕,上边一条黄龙,张牙舞爪,雕刻细腻辉煌,龙耳长约16米,鳞甲遍竖,气势磅礴,整个一幅石壁画的雕刻,人在下面仰望,一种久远阴深的气派让人不寒而栗之感。观音阁石壁画的宏大气势和它久远不可考究的历史价值上很多远方的游人叹为一绝妙奇。石壁画上各形各态的石雕塑像同时体现在远古时代流渡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文化底蕴的丰富内涵量,如有机会光临流渡的客人,不妨到龙塘沟一睹石壁画为快。
龙塘沟的观音阁巨壁石雕体现在它的“三绝”。一绝是雕艺精湛中的“险”,整个区域壁画是依岩石而建,岩壁无一寸草木,距地约30米的高度,古人是怎样精雕细琢呢,至今也是个险中的秘。二是古人建造的“奇”巨石壁画上雕刻的各式造型和气势,形态至今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是观者心中的一个秘和“奇。三是巨石雕刻物上用的颜色涂料,古人以石灰和壁涂制成红、黄、紫、蓝为搭配的颜色,年代这么久远,无人管理,经历了多少岁月的风风雨雨,至今还是那么的艳丽,却是让人深感这又是巨石壁画的一绝。石壁画中各种错落有致,大小适当的摆布与合理自安排,也会自然的让观者深感一绝。此巨石壁画不但让观者深饱眼福,还具有很多的传闻趣事色彩。据市坪乡刀塘村75岁高龄的吴静太老人和65岁的吴承刚老人介绍:龙塘沟发水源地处为龙穴,前些年常有蛟龙的出没,危害人畜,后来被观音觉察后,便制作巨石镇守于石壁之上,后来这一带的人畜才得以安宁。
据介绍此处还有一传闻,曾有一老人是市坪人名,叫吴碧太。老人在龙塘沟砍柴,其妻已在家中病床不起多年,一直不见好转可自他在那儿砍柴的时候,他知不觉入睡,在梦中见观音佛祖开他讲,天已晚了,早点回家,你妻子已经在家起床为你煮好饭菜在等你呢!他猛然惊醒中深感有跷蹊,便急匆匆的赶回家,果见其妻已病好起床煮好了饭菜,吴碧太老人深感观音的灵验,便在此巨石壁画边建了三层亭式楼阁,现年代已久远,但仍可依稀见到破旧的遗址。
据乾隆年间《正安州志》记载,渔塘河,已达数百年之久,故名思意有“黄鱼”居于塘中,地处流渡河上游,五华里有一碧波深塘,其水清澈透底,游鱼成群,塘的左边有一石岩,绿树成荫,遮荫盖于塘面上,石岩上有一观音楼阁,倒影塘中,与对面的九龙阁相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风景画,塘的右侧一条细长小道连接公路(县道:流渡到中观)行人来往穿梭。热天男女在塘中游泳洗澡、嬉戏,给两岸人民带来无穷的欢乐。传说:数百年前,有一阴阳先生给一位郑的官员看地,离此百余米的茶堡龙穴落成,掘墓时,见一石板,便撬开石板,一对黄鱼展翅飞腾,落于此塘中后形影无终,故此人们便改名叫此塘为黄鱼塘。现还留有当时郑姓的坟墓遗址。
黄鱼塘上游200余米处的九龙庙建于清道光年间,其形如“宝”、“堡”左依河畔,右靠稻田,四周有九座青山环绕,形如九条青龙,龙头都向“宝”地伸展,象似抢吞此“宝”之势,由此得名九龙庙,庙中有木雕的神佛像,每到祥庆之日,庙中热闹非凡,来往祈拜之人不断,庙中钟鼓声齐鸣,烟火不断,人们常说,由于有了九龙庙和黄鱼塘的灵气,两岸人家千余户如同一家人,和睦共处,共建美好家园。
因此、黄鱼塘两岸人民也时常经九龙庙、黄鱼塘的美丽和灵气而自豪、骄傲。
流渡的小寨坝奇山环抱,向东远眺,有犀牛、白虎两山对峙,顺东一线摆开,有形象逼真的金鸡山、凤凰山、羊头山、猪头山、各具特色。羊头山是小寨坝的文峰,坐落于小寨坝中心,东靠犀牛山,南邻猪头山、金鸡窝,西接象鼻子岩,北有夫子店。山顶有80多平方米的坝子,古时就有观音阁,古庙建于明末清初(1668年),古树参天,山顶有一道清纯的泉水流出,善男信女香客来来往往,庙有前厅后亭,厅前有一大鼓,鼓响时山内能听到响声,阁前有口大铁钟,口径约一米,十里外都能听到清脆的撞钟声,庙门上有一幅对联:“平地拔石自成山,山头山羊头,云天慈航临佛地,地灵地显灵”。可惜,上世纪“文革”中全毁,幸运的是到二00五年初,小寨郑氏族人耗资六仟多元,重修观音阁,古历六月十九日完工,并修好上山路道,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仙女蜂古庙位于流中公路同心段左侧,其山独特,从公路上望去,恰是隆起的乳蜂,相传为仙女乳蜂而得名。在很早以前,有个为财主放牛割草的牧童,一日放牧到山下的河边,拾得一件华丽衣衫,正在踌躇之际,但见一妙龄美女羞涩地来到面前,牧童会意地将衣衫拱手归还了她。后来这姑娘常在山上与牧童幽会,帮他割草放牛,意笃情真。殊不知被财主发现,即欲霸占为妾,岂料这姑娘乃上天仙女,巧施锦囊妙计将财主诛灭,化为乳蜂屹立悬岩之顶,以示贞节。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仙女,在仙女蜂山顶修建观音阁,分为上殿下殿,设仙女真身,供人们观赏朝拜,可惜上世纪文革中被毁。现有古庙为1999年重修,几乎相似。
流渡村瓦桶坝犀牛山,山脚有一干洞,离桶坝河大约150米,洞外杂草丛生,平时只有很小的一股水流出。前些年,在干旱天,不见一滴雨的时候,洞内境泛出水桶大的一股洪水流出,浑浊的洪水要持续流2——3小时后才消失。当地村民多次见状,传说是犀牛滚水,有两位书生观后,各写下一副对联,分别为:“犀牛伏圣水人杰地灵,骆驼驾奇蜂水秀山明”;“犀牛滚水水流流渡,双龙吐雾雾入龙孔”。如今干洞泉眼如故,随时可观。
金鸡窝位于小寨坝东南,对面有一寺庙,传说寺庙内香火常年不断,夜晚击鼓擂钟时,就惊动了金鸡窝睡眠的雌雄鸡不停蹄叫,使猪头山和羊头山的山神坐立不安,山神就挥动神鞭,对准寺庙使劲鞭打,整个寺庙轰隆一声,全部倒踏。从此,寺庙消声灭迹,只剩擂钟的声音,雌雄锦鸡安稳修验。万没想到来了一位德道仙人,慧眼一观,雌雄金鸡快已成精灵,怕危害四方百姓,便抽出仙剑,口中念念有词,只听哗哗两声,金鸡双头落地,一道毒光,仙人驾云而去。后来,人们为纪念仙人,在羊头山顶立一寺庙,塑仙人尊身像,南来北往的游客都要上羊头山,古刹敬拜仙人。从此,小寨坝与周围村寨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后人给金鸡修精的方取名“金鸡窝”。
金鸡窝俗呼地名“坟岭岗”,自郑绍昆、郑绍菕与其母杨氏三人同穴插作艮山坤向为茔后,坟后金鸡叫,坟前猪嘴翘,四宝殿转圈,地脉龙抬头,古银杏开花,吹啸又鼓乐,怪事多端,闹得沸沸扬扬,惊动上方,怕出“反王”,就组织挖龙脉,白天挖个小口,晚上又长拢,千军万马长年累月劳而无功,只好告知天师,派员夜查究竟,却听地下有人说话“不怕千挖万挖,只怕铜钉铁插”。由此破解挖不断龙脉,就铜铁打桩,深插龙颈。其实龙脉深埋,直贯“坟岭岗”。只是被挖的山口不再长拢,如今为一大田。从此一切正常,平安生活,繁荣富强。
从和平到流渡要经过一地势险要之地,名叫举子岩。解放前,此地只有一羊肠小道,由于道路狭窄,不管是人、畜凡从此地掉下去的,从来无一生还。但人们对此地却没有恐惧,憎恶,有的却是更多的怀念、感慨。相传,在明末清初时期,有位秀才叫杨文进,此人从小聪明可爱,读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的喜爱。不到15岁的杨文进就取得了秀才资格,但他却丝毫不曾骄傲,而是更加苦读诗书,想博取功名。文进由于个性待人诚恳,对人礼貌,又加之他文采飞扬。因此,招来了不少年青女子的倾慕,杨家的门坎都被说媒的人踩烂了,但杨文进却不理不睬,把心思和精力全放在学习上。
杨文进17岁那年,有一天他拿着书,口中朗朗有词,信步走到屋后小山上,边走边读书,不料被脚下石头摔倒,旁边树林里传来一声轻笑,杨文进抬头一看,见一身着白衣,背着背篼的美丽姑娘正在含笑,注视着他。杨文进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此女子名叫李之翠,她父亲是当有地有名的算命先生,学识过人。在她父亲的影响下,李之翠也读过几年读书,但由于父亲算命得罪当地一位土霸,不幸被活活打死。从此,李之翠家便陷入了困境,李之翠也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她对有学识之人和读书十分想念和向往,更是对杨文进这样有士之人倾心爱慕。李之翠虽家境贫寒,但人去长得貌若天仙,杨文进自那次在林中与她相识后,发现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学识见解都有独到之处,更是增添了杨文进对她的爱慕之心,俩人便偷偷相爱了,并协订了终身。
不久,杨文进与李之翠相爱的事被传开了,杨文进父亲身闻此事后,坚决反对,并强迫杨文进与当地一富豪家的女儿订了婚事。杨文进为此便整日闭门不出,精神委靡,常在梦中惊醒,口中念着李之翠的名字。事隔两年,杨文进19岁,省府招考举人,杨文进参加了考试,可是,他父母怕杨文进考取功名后与李之翠背着他们远走高飞。就在杨文进考试回来的第二天就安排他与富豪的女儿婚事,强迫举行婚礼。李之翠得知此事,觉得自己与杨文进成为夫妻已经无望,哭得死去活来,不顾家人的劝阻,便纵身跳于举子岩下身亡。杨文进知道李之翠跳崖身亡之后,更是悲痛欲绝,在痛哭声中喊着李之翠的名字,跟随着纵身跳下山崖。
两个月后,杨文进中举的消息传来了,当地人们都为此而深感惋惜、悲痛。为纪念这美丽而伤感的故事,人们把杨文进与李之翠跳崖的地方取名为举子岩。
巨石手印三块石
张果老,是人们所敬仰的八洞神仙之一,与吕洞宾、 韩湘子、蓝菜和、曹国舅、铁拐李等齐名,至于张果老何许人也,生活于何年代、何时修道成仙,无法佐证,人们为什么尊他为神仙无法考究,现将有关巨石手印张果老的传说献给读者,供茶余饭后聊聊。传说一,流渡和平三角塘(芙蓉江支流)下游段经常遭受水灾,老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是由于三角塘内有水妖,兴风作浪,作怪所致。于是便天天焚香,禀报天庭,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后,便召集各路神仙商议,让何人来到凡间治理水妖,各路神仙议论纷纷,无计可施,张果老有事耽误,就没有按时到天宫议事,玉帝一怒之下,便派他到人间收拾水妖。一是对他进行惩罚;二是对他修道仙法的考验,于是张果老接旨,只身一人,心中带有怨气,没来得及武装,就驾着祥云,沿天楼山到凡间。由于路径不熟,只好手半遮着眼,察看水妖藏身何处。当行至大梯岩时,不小心登云靴(俗称草鞋)挂着大梯岩,靴被挂坏,岩被挂松,至今大梯岩经常发生泥石流(垮岩)。于是便在三块石停下祥云,重造登云靴(打草鞋),由于用力过猛,打草鞋的绳子被拉断,跌了个仰八叉,反手一按,便按在巨石上,留下了深深的手印痕迹,这就是巨石手印三块石,如今手印的小地名亦用张果老名字命名,双腿一伸,蹬成了2个洞,一个老木洞,一个哨空洞。屁股坐成了一块约五亩大的田,至今只要你沿湄汶公路经过三块石,便可看张果老的脚印、手印,以及脚蹬的2个洞。三角塘的水妖一见张果老神通如此广大,便逃之夭夭,三角塘下游的百姓从此安居乐业,福及毗邻。
传说二:张果老为人诚恳,憨厚、老实,家庭比较贫穷,但他乐善好施,靠一双勤劳的双手打草鞋卖整个家庭,家有老母,多病的妻子及年幼的子女,偶尔卖得多余的便买成粮食救济他人,他打的草鞋耐磨,穿起舒适,且价格便宜,人们都买他的草鞋。由于做工精细,一天卖来只能维持一天,只要哪一天不打草鞋,家里便无着落,至今都流传着他的一句话,“一双草鞋一碗米,不打草鞋饿死你”。一日他拿着木马(打草鞋的工具)打草鞋,由于用力过猛,绳子被拉断,失去重心,便反手按在一块巨石上,形成手印,双脚蹬成一个洞,一个老木洞,一个哨口洞,屁股坐的大田还养活了几十口人,人们为了感激他,便把巨石手印的地方取名为“张果老”,也是对他的怀念,这也有可能是他修道成仙的要件之一。如今,人们只要进入三块石,都要去看他的手印、足迹,且哪家有小孩染上夜哭症,都要去他的手印前焚香、烧纸、祭拜,寻求他的保护,手印前四季香烟不断。
周边医疗
正安县流渡镇卫生院
地址: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和平村328县道附近
周边乡镇
流渡镇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
周边村庄
流渡村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政府(360县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