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营镇

龙场营镇 龙场营镇名称来历 龙场营镇乡镇概况 龙场营镇行政区划 龙场营镇自然资源 龙场营镇基础环境 龙场营镇经济发展


龙场营镇位于 毕节市东北部,距市中心106公里,金(沙)海(子街)公路穿境而过,东与金沙县 马路乡接壤,南接 大方县长石镇,西北分别接本区 大屯乡、田坎乡。全镇 平均海拔1075米,其中海拔最低点为610米,最高点为1540米,上半镇与下半镇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降雨量950毫米, 日照率约30%, 无霜期250天左右,具有夏天酷暑,冬无严寒的特点。全镇总面积57平分公里,其中耕地18790亩,草坡2850亩,水域1700亩,主要粮食作物有 玉米、水稻、 小麦、洋芋、 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蚕桑、核桃、花生等,全镇森林覆盖率为18.3%。明属水西夷目辖地,付友德征南,于龙场设营屯守,名龙场营,以夷目管辖,为八夷屯之一,今犹存南门、校场坝等遗址。《毕节县志》“龙场,明天启三年朱燮元拨永宁,五月奢崇明父子率余众走水西龙场客仲坝,倚其女弟奢社辉以守,即此地”康熙二十六年裁赤水卫...

详情

龙场营镇地名网_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资料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介绍

龙场营镇位于 毕节市东北部,距市中心106公里,金(沙)海(子街)公路穿境而过,东与金沙县 马路乡接壤,南接 大方县长石镇,西北分别接本区 大屯乡、田坎乡。全镇 平均海拔1075米,其中海拔最低点为610米,最高点为1540米,上半镇与下半镇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降雨量950毫米, 日照率约30%, 无霜期250天左右,具有夏天酷暑,冬无严寒的特点。全镇总面积57平分公里,其中耕地18790亩,草坡2850亩,水域1700亩,主要粮食作物有 玉米、水稻、 小麦、洋芋、 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蚕桑、核桃、花生等,全镇森林覆盖率为18.3%。

明属水西夷目辖地,付友德征南,于龙场设营屯守,名龙场营,以夷目管辖,为八夷屯之一,今犹存南门、校场坝等遗址。《毕节县志》“龙场,明天启三年朱燮元拨永宁,五月奢崇明父子率余众走水西龙场客仲坝,倚其女弟奢社辉以守,即此地”康熙二十六年裁赤水卫归并毕节县。雍正五年置龙场汛后属平定里管辖。雍正七年“割拨”后龙场属平定里,隶属于毕节县。民国设乡公所于此,为龙场乡。1950年建村设区,为十七区辖地,旋改龙场区,区政府驻地龙场。1953年建乡,1958年建龙场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避地名重复,公社、区名之龙场均更名为龙场营。一九九二年“撤区并乡建镇”,设龙场营镇。——吴其吉更新

龙场营镇辖12个行政村,112个村民组,总户数5931户,总人口25725人,其中农业人口23232人,占总人口97.5%,少数民族683户,2875人,占总人口的12.1%,居住着汉、彝、苗等民族。龙场营镇属原龙场营县六乡镇的交汇处,交通发达,商业繁荣,政通人和,是南来北往商品交易集散地。

龙场营镇下辖以下9个行政村:龙场营村、者把村、卧牛村、安顶村、上黄村、黄金村、南坡村、元岩村、川山村。

全镇所辖9个村都有煤矿,其中黄金、上黄两村储量最大。同时,黄金、上黄两村贮量丰富、品位较高的硫磺矿,适宜建硫磺厂及硫金沙厂。河流主要有卧牛河,水流量及落差较大,适宜水电梯级开发,目前已建成安顶电站,投资3000余万元的关渔塘电站正在建设中,预计投资6400万元的郭家岩电站已纳入 毕节市电力“十一五”规划。

全镇9个村已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移动电话,4个村通固定电话,全镇已全部通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有8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有中学1所,完小及教学点9所。全镇有集镇人口6000人,集镇化水平达24.5%,因近邻马路、大屯、田坎没有集市,群众购物需到龙场,因此商贸相对较繁荣。从龙场至贵阳,龙场至金沙,每天各有两辆大客对跑,龙场至毕节、普宜客运车较多,交通便利。

全镇经济收入主要靠务工、畜牧养殖、酿酒、养蚕、核桃、花生生产、集镇贸易等。2006年,全镇人均收入达1753元。乡镇企业除安顶电站和关渔塘电站外,正筹建年产15万吨的龙场营镇煤厂,建成后,能年创税收300万元以上,解决劳动力就业100人以上,解决周边镇乡生活用煤。全镇5000亩蚕桑开始进入盛产期,2006年,农民养蚕总收入约200万元,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养殖,力争三年内突破500万元,产鲜茧达300吨。卧牛、者把两村共有核桃500余亩,年产值40余万元,产品远销四川、贵阳,根据适宜的气候条件,准备3年内发展1000亩。

龙场营白酒远近有名,现已大量销往贵阳、毕节及周边乡镇。原龙凤曲酒厂生产的青龙窑酒曾获过全国白酒博览会银奖。

名称来历 明属水西夷目辖地,付友德征南,于龙场设营屯守,名龙场营,以夷目管辖,为八夷屯之一,今犹存南门、校场坝等遗址。康熙二十六年裁赤水卫归并毕节县。雍正五年置龙场汛后属平定里管辖。雍正七年“割拨”后龙场属平定里,隶属于毕节县。民国设乡公所于此,为龙场乡。1950年建村设区,为十七区辖地,旋改龙场区,区政府驻地龙场。1981年地名普查,龙场更名为龙场营,避复。一九九二年“撤区并乡建镇”,设龙场营镇。《毕节县地名录》 七星关区扶贫开发办公室WuQiJi 摘抄2013年10月27日。

当地凄美传说

嘉庆年间,七星关区龙场营镇一个用簸箕赛银子的龙大地主家,就为了一桩婚姻人命案,历时三年包一座坟,光吃辣椒面一千余斤,光喝白酒三万余斤。耗尽全部家产,这个家庭从此败落。

“剖腹验孕否,以命鉴贞洁”这个凄美的故事发生在嘉庆年间,其故事在毕节市龙场营镇相传了190多年。带着对这个故事的景仰之情,2010年5月1日,我们特意到当年的受害者墓地和龙地主家作详细的调查。

一到墓地,见碑文已感大悲,对联曰:“冤枉丧生念尽千声弥陀佛 超度屈死只求一个报应神”,对联间的内容为:“新故龙门陈氏正性之墓前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岁夏五月朔日立”。当年耗尽一个用簸箕赛银子的龙大地主家的全部家产,历时三年修的墓,可想当年有多壮观。据当地知情的老人称:其墓由于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曾经遭受三次盗墓和一次人为的大毁坏,把石头搬去修硫磺厂了。如今见到的惟有一块残缺的墓碑和几块砌墓的石头,以及墓周围的一片荒林。在几只鸟儿的哀啼中,使这景象和当年的女子一样凄凉。

当地流传:当年在黔西北的地主进行的一次赛银活动中,龙场营镇的龙地主以300张簸箕装银子,大胜一个叫“黑种”地主的故事,在整个黔西北都是出名的。于是金沙县清池镇陈大地主家就慕名前往龙地主家做客,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人如同亲兄弟般相互来往着。在嘉庆年间,龙地主的儿子龙门和陈地主的女儿陈正性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由于当时的社会风俗是婚事讲究门当户对。于是龙陈二家在娶与嫁的问题上巧合成谱,在媒人的穿针引线下,这桩婚事就在闪电般的时间里圆满完成。在轰轰烈烈的婚事后三天,按当时的风俗要回媒(意思就是新婚夫妇要回后家拜望老人和谢媒人),于是龙门和爱人就以骑杆压马(形容当时很光彩很气派的样子)的方式去后家回媒。

在后家期间,由于龙门的大姨夫的一个玩笑就导致这个悲剧的发生。

龙门的爱人陈正性天生就是一个罗汉肚。于是陈正性的大姐夫就戏谑她说:你看小姨妹刚过完几天的蜜月生活就有孕在身了!这话让在场的龙门怀恨于心,立刻大怒道:贱女人!不要了!并要求陈地主家还他的清白(因为当时二婚男子不好找对象),龙门发怒后并警告陈地主家限期三天之内到龙地主家赔罪,话一说完就骑马走人。这一走,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陈地主家不见龙地主家回来接人。于是陈地主家带着一定要讨回女子“贞洁”的思想和满腔愤怒之情,请一千多位保镖护送女儿上龙地主家的门,找龙地主家理论。到龙地主家后,两个名门家族就为了“贞洁”和“清白”,是谁家对谁家不仁不义的理论而剑拔弩张,双方争执无果后,其女在万般无奈中只有选择以命来讨回自己的贞洁。于是双方立下契约,意思为:请水师(当时有名气的医生)剖腹,若剖腹有孕,陈地主家包休龙地主家其子的一切重婚事,并拿陈地主家的全部家产陪给龙门。若剖腹无孕,龙地主家用全部家产给其女包坟立碑,并请先生来做三个月的法事。

待水师剖腹后,一切都鱼腐刺出,无孕。于是龙地主家一个用簸箕赛银子的家庭,就因为这桩婚姻人命案,从此败落。

包这座坟,历时三年,耗尽龙地主家的全部家产。光吃辣椒面一千余斤,喝白酒三万余斤。最后留得千古名:“冤枉丧生念尽千声弥陀佛超度屈死只求一个报应神”。这个凄清的故事让我想到嘉庆年间的社会背景:一个无法律的社会,一个无高名医术的社会,为了讨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贞洁”,丧命是唯一的选择。

周边行政单位

琚七煤芋星关区龙场营镇卧牛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X740

周边

营搡场掳练龙镇营搡场掳练龙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周边政府机关

龙场营镇人民政府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村十一组

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川山村委会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周边中学

龙场营中学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村十一组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村十一组

周边政府机构

龙场营镇元岩村公所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周边乡镇

龙场营镇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龙场镇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

周边村庄

龙场营村 地址:七星关区毕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