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村

隆里村 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村 隆里村基本信息 隆里村历史发展 隆里村建筑特色 隆里村文化发展


隆里村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距县城45公里。南与黎平县敖市接壤,距黎平,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筑是王昌龄边塞诗派、京城建筑及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合体现。隆里村,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隆里人也叫“客家人”。隆里村,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距县城45公里。南与黎平县敖市接壤,距黎平,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筑是王昌龄边塞诗派、京城建筑及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合体现。中国贵州省东部与湖南省接壤处有个县叫锦屏,出县城往南走车程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一个有600年历史的古城——隆里。隆里人也叫“ 客家人”。隆里原本只有苗侗等少数民族居住,唐代以来便有汉人从中原和江南地区搬来。不过,城池却是迟至明朝初年才建。究竟这里的客家人与主要居住在 广州,...

详情

隆里村地名网_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果瓦乡隆里村资料简介
  隆里村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果瓦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0521216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0521。隆里村与上寨社区、果瓦村、蓑衣村、五星村、光明村、庆阳村、新林村、鹅塘村、茶元村、大寨村、上寨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隆里村同名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果瓦乡隆里村介绍

隆里村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距县城45公里。南与黎平县敖市接壤,距黎平,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筑是王昌龄边塞诗派、京城建筑及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合体现。隆里村,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隆里人也叫“客家人”。

隆里村,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距县城45公里。南与黎平县敖市接壤,距黎平,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筑是王昌龄边塞诗派、京城建筑及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合体现。

中国贵州省东部与湖南省接壤处有个县叫锦屏,出县城往南走车程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一个有600年历史的古城——隆里。

隆里人也叫“ 客家人”。

隆里原本只有苗侗等少数民族居住,唐代以来便有汉人从中原和江南地区搬来。不过,城池却是迟至明朝初年才建。

究竟这里的客家人与主要居住在 广州, 福建和 江西的客家人有什么异同?

隆里人说,他们唱的是客家山歌,演的也是汉戏。

走入古城隆里,立即察觉它果然还保留不少旷古风味,十来条道路全由卵石铺成,还砌有图案,整齐美观,即使下大雨路也没烂泥。

全城街道不开十字,都是丁字。

“十与失同音。设丁字路则盼望人丁兴旺。”

原来隆里是在1386年开始修筑土城,并在十多年后明成祖继位后施行军屯制,以便随时镇压叛乱的少数民族。

根据当地学人编纂的《隆里古城集》明朝皇帝从中原调来这里驻守的常备军有360人,还有千户等各级官员13名,还下令“一官不得擅调,一军不得擅差,子孙世袭其职。”据说,清代也依袭明制。

隆里人的处境实在不容易,据说这里土地富庶,林业发达,几百年来民族之间的纷争不断,历史上已有几次屠城的记录。难怪他们还真盼望人丁兴旺。

隆里古城是用卵石框边筑成的土埂,周长1500米,高4米,宽3米。这里街巷纵横交错,建筑整齐和谐。隆里城设 置东、南、西、北四方城片。城门设置虚虚实实,让人感到“明通暗塞,暗通明阻”。隆里古城建筑的风格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它超前、合理的规划布局,令现代人望尘莫及。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筑是王昌龄边塞诗派、京城建筑及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合体现。隆里古城虽经数百年风霜侵蚀和火灾的劫难,但整座貌仍保持完好,是中国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后人一直怀念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所以在隆里的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都是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而建的。张应昭墓、土司墓、龙里花桥、碑刻龙溪,真武山等景点融观赏和考古为一体。古城隆里是本书,一本读不尽看不完的书。国内外文物专家曾多次到这里考察,对这里的每街每巷无不着意观览,惊叹它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无价之宝。

隆里现流传下来的文北,以汉文化为主,特别以江南文化最为厚重,同时揉杂当地苗、侗丈化的内容,数百年 来,与当地苗.侗民族文化相互撞击、融合,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化杜区.以民间为载体的玩花脸龙、迎故事、唱戏等,均颇具特色,隆里岁时节日内容丰富,饮食制作精致。

龙标书院

相传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因一首《黎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庭贬谪龙标尉。其好友著名诗人李白同情其遭遇,遥赠一首:"扬花落尽子归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来到隆里之后,王昌龄又写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并创立了龙标书院,伶教授学,以变风俗。为封建时代培养了不少人才,旧时为黎平府八大书院之首。

隆里习俗

隆里东南西北门的用途是有讲究的,东门是财门,南门是喜门,西门是水门,北门是鬼门;隆里迎亲、出殡等,只从东门进出,是不走北门的。迎亲时也不正面迎着庙的大门走,据说这样才吉利;出殡时很热闹,出殡的队伍要在城内游一圈,抬棺的人要走三步退一步,要放铁炮,亲属们还要在街口跪接出殡队伍,孝子们要回跪,热闹一番,才出东门上山土葬。

隆里人文-----姓氏分布

南门大街有很多“窨(印)子屋”,主要是胡、姚、王、江、杨、廖姓人家的祖业,江姓人家主要分布在南门大街、“上(下)头小街”和南门城外,是隆里大姓之一,“上头小街”也有一座江家的“江家祠堂”;江家文武双全的人很多,隆里有很多老学究都出至江家,他们有的文武双全,有的才学和书法出众,很受隆里人敬佩,多数人家的墓碑碑文出自江家学究之手,但他们因年岁过高,存世的不多了。

西门大街、“木马街”、“背街”主要分布的是王、陈、陶、胡姓人家,在西门大街中部,有陈家的“陈家祠堂”,王姓人家也是隆里的大户人家。

“张所街”大多是张姓人家,也有夏姓人家和王姓人家,听老人说,张家出过状元,传说张状元说家乡隆里了不得,有一首打油诗:“龙标有条火焰冲,九天九夜走不通,蚊子有母鸡大,蚂蝗有扁担长,人去人死,鸟去鸟亡”,皇帝喜欢陈状元,后来皇帝派人来隆里跟陈状元家用铜尺测量地基修房子。按老人们说,用铜尺测量了的地基,人就发不起来了,但感觉隆里陈家虽然不是大姓,但也有很多人口,张家现在还有老学究,他们文化很高,毛笔字也写的很好,算隆里的老一代文人了。

周边行政单位

果瓦乡隆里村综治中心 地址:毕节市大方县果瓦乡715县道隆里村上寨组

周边村庄

隆里村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