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

白沙镇 白沙镇基本信息 白沙镇主要产业 白沙镇基础设施建设 白沙镇社会福利保障 白沙镇非公有制经济 白沙镇文化、教育、卫生 白沙镇财政金融 白沙镇新农村建设 白沙镇旅游资源


白沙镇位于 石阡县西南部,距县城38千米,总面积129.81平方公里,地处北纬27°28′,东经108°01′东与龙井乡、 国荣乡相接,南与聚凤乡、 甘溪乡接壤,西与 本庄镇为邻,北与思南县 瓮溪镇相交,久铜公路穿镇而过,是县内经济发展重镇之一。白沙镇位于 石阡县西南部,距县城38千米,总面积129.81平方公里,地处北纬27°28′,东经108°01′东与龙井乡、 国荣乡相接,南与聚凤乡、 甘溪乡接壤,西与 本庄镇为邻,北与思南县 瓮溪镇相交,久铜公路穿镇而过,是县内经济发展重镇之一。1993年1月,白沙镇由撤区并乡建镇前的白沙区白沙乡、均田乡、 琵琶乡合并建制而成,除党委、政府班子健全外,人大、 政协、纪委、人民武装部机构已建立,内设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工会、 共青团、 妇联、社会事务办、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等群众团组织,1994年...

详情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白沙镇所有镇中心区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白沙镇介绍

白沙镇位于 石阡县西南部,距县城38千米,总面积129.81平方公里,地处北纬27°28′,东经108°01′东与龙井乡、 国荣乡相接,南与聚凤乡、 甘溪乡接壤,西与 本庄镇为邻,北与思南县 瓮溪镇相交,久铜公路穿镇而过,是县内经济发展重镇之一。

白沙镇位于 石阡县西南部,距县城38千米,总面积129.81平方公里,地处北纬27°28′,东经108°01′东与龙井乡、 国荣乡相接,南与聚凤乡、 甘溪乡接壤,西与 本庄镇为邻,北与思南县 瓮溪镇相交,久铜公路穿镇而过,是县内经济发展重镇之一。

1993年1月,白沙镇由撤区并乡建镇前的白沙区白沙乡、均田乡、 琵琶乡合并建制而成,除党委、政府班子健全外,人大、 政协、纪委、人民武装部机构已建立,内设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工会、 共青团、 妇联、社会事务办、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等群众团组织,1994年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合并为党政办公室,辖区内共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35个。设三个管理区并建立了党的工作委员会,白沙管理区辖8个村1个居委会,均田管理区辖6个村,琵琶管理区辖9个村。2003年,全镇撤管理区并大村,将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7个村民组合并为5个 行政村、1个居委会,157个村民组。2005年全镇6883户,26288人,其中 农业人口25600人,劳动力16811人,其中少数民族12679人,占48%。人口较多的 少数民族有 侗族、 苗族、 彝族、 土家族和 仡佬族,土地面积129.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110亩(田14115亩,土4995亩)。

镇内粮食作物主要有: 水稻、 玉米、 马铃薯、红薯、 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 烤烟、油茶、 辣椒,主要经济林木有茶叶、水果、 五倍子、 山茶、漆等。主要矿藏资源有重金石、马蹄花大理石、铁、铀、汞、铜等,尤以重金石品位较高,矿藏集中丰富已探明储量500万吨。储量丰富的马蹄花大理石,加工成各种艺术品和建材后,深受世人青睐。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100—1250毫米,无霜期286天,地形以丘陵及河谷地带分布,海拔高度在600—1365米之间,森林覆盖率为34%。

1986年—1992年先后由李子江、梁兴贵、杨纯、史勋良、候守尧任区委书记,唐德胜、杨纯、谢常飞任区长,唐福州任人大联络员,周来胜任政协联络员。1993年—2005年先后由谢常飞、扶文元、廖益奎、陈长均、申尚文任镇党委书记,扶文元、赵江、鲁朝明、申尚文、甘德清任镇长。

粮食:全镇以农业为主,有耕地面积1274公顷(田941 公顷、土333公顷)。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小麦、马铃薯、红薯为辅,1980年以来,先后引进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脱毒马铃薯等良种,推广两段育秧、旱育浅植和玉米肥球育苗等先进技术,耕地面积虽有减少,但粮食年产稳步增长,1986年全镇粮食产量为10530吨,2002年,受气候影响,水稻较大面积绝收,2005年全镇粮食产量11228吨,人均粮食为425公斤。

烤烟:烤烟是镇内主要经济作物,全镇85%的耕地适宜种烟,1985年前,烤烟由供销社发展、收购,当时生产水平低下,品种杂劣,所占经济比例地位不高。1986年以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烟草行业成立专门的生产、收购机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品种不断优化。到1990年,烤烟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财政收入的主要财源。1996年,全镇种植面积达6600亩,在当年遭受特大洪灾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产量137万斤,产值604.5 万元,完成特产税89.3万元,有着与粮食生产等同地位。但由于收购政策不稳定,烤烟种植出现起伏现象;2005年,烤烟生产已从过去的零星种植向集中连片转移,小户种植向大户、专业户转移,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烤烟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烤烟已达到烟兴财政兴,烟衰财政衰的地位,烤烟成为镇内不可取代的经济支柱产业。

茶叶:1965年,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由当时的大队分成小组开荒,建大岩、新山、岩上茶场,总面积500亩,当时用茶种直播,茶苗长出后管理技术跟不上,产量很低,1970年,大岩村120亩茶叶产量1000公斤,亩产只有8.3公斤。1980年土地承包到户,其三个茶场基础承包到私人,由于管理不善,岩上茶山逐年减少至今全无,大岩、新山茶场面积也逐年减少。2005年,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全镇茶园面积1650亩。

林业:1997年10月,国家长江防护林工程在白沙全面实施,2000年8月,国家“天保”工程全面实施,实现专人管护,2002年1月,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4年,全镇面积达6541.5亩, 2004年8月,退耕还林林权证发到农户手中。2005年,全镇森林面积4315公顷。

畜牧业:80年代前,畜牧业发展相对落后,牛主要以劳役为主,由于缺乏养殖技术、饲料,猪的品种老化,生猪发展缓慢,居民吃肉靠食品站统一供应。1980年土地承包到户,农户开始大量养猪,但每年必须向国家交售“毛猪”任务。到1986年全区牛存栏11053头,猪存栏23232头。 1998年,畜禽商品市场流通,全镇大规模发展养殖,引进优良种猪大约克猪,引进优良牧草红三叶、黑麦草。2000年,引进优良种猪杜洛克猪和优良种羊波尔山羊1只。2001年4月,实施订单畜牧业,在琵琶沟村、小岩村大力发展瘦肉型商品猪,被贵州日报登载。2002年4月,实施牲畜挂免疫标识。2004年4月,牲畜防疫首次用“三联苗”防治。2005年,全镇大牲畜存栏6885头,猪存栏19805头,羊存栏11365头,实现牲畜产值2497万元。

集镇建设:1985年前,集镇内只有一条长600米,宽4.5-5.5 米的泥沙路面街,雨天稀泥淋漓,用电只能靠月亮岩小型发电站每天下午8点至晚上12点供电,煤油灯是家庭必备用品,少数富裕的家庭购有黑白电视机,通电时也只能看到贵州一台,邻居好奇前来观看,室内拥挤不堪。除久铜公路外,只有琵琶沟至三塘和白沙至均田两条公路,雨天车辆无法通行,集镇自来水经常中断,遇到天干时,人畜饮水困难。1993年撤区并乡建镇后,白沙被列为全省“双百”小城镇建设之一,首届党委政府立即请专家及当地有识之才一起商讨,共同规划白沙发展。1996年动工双桥街,长160米,宽14米,混泥土路面。到2001年建成,共投资16.5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1.8元,镇直机关单位筹助4.7万元。2002年,国家投入40万元,硬化文笔山—各林沟千米省道路面,11月镇人民政府与劳少红广东品中元(集团)股分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分公司邱泽宝签约,引资开发文笔街,投资285.24万元,开发区点地面积20000平方米,征地15407平方米,征地补偿41.8万元,拆迁民房8户,拆迁补偿32.5万元。开发区2002年9月动工至2005年,完成投资185万元,街道两旁已建民房8幢,砖混结构,二至三层不等,建筑面积2190平方米,投资86.4万元。全镇1995年至2005年间,建砖混结构公共建筑房屋13幢,建筑面积13223平方米,建砖混结构民房70幢,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

农田改造:1986年至2005年,实施坡改梯面积1170亩,国家投入15.7 万元,1993年,实施均田村均田坝冷烂锈排涝工程,国家投入18万元,实施河堤改造600米,其中:集镇河堤改造250米。

能源建设:1986年至2005年,全镇共建沼气池545口,国家投入87万元。

交通:1986-2005年,通过国家投入30万元,部门资助10万元,群众集资20万元和投工投劳,共修建通村、通寨公路38条,152千米,基本结束群众肩挑背驼的历史。

水利:1980年12月,黑山沟水库工程完工。1988年修建干渠8千米,开始实施灌溉,灌溉面积1600亩。1992年修建左右支渠17千米并投入使用,灌溉面积5000亩。2003年12月,全县水利体制改革现场会在白沙召开,对镇内大堰塘、糠家沟塘等4口小山塘进行现场拍卖。2004年,国家投入360万元对黑山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附带修建16万元看管房1幢,并投入20万元改造干渠。

1999年建自来水厂,取犀牛洞水为水源,建高位水池1座,容积74立方米。2004年进行扩建,国家投入28万元,引大岩响水洞水源,在粮管所后面改建储水池,容积为114立方米,供集镇机关单位、学校、居民4384人生产、生活用水。到2005年,全镇农村群众集资及国家补助45万元建简易自来水128处,可供16500人饮用。

电力:1994年12月崎峡岩和月亮岩两个水站站并网,装机容量300千瓦,基本解决集镇照明用电,1997年10月,35KVA变电站建成,用上国家电网。2000年全镇农村电网实施改造,由供电局实施,国家投入70万元。2003年实现全镇最后一个村寨笔架山与琵琶交界处的河底下通电。2005年,全镇用电量达成195.6万千瓦时。

通讯:1986年镇内各公社有磁式电话(手摇电话)10部,1997年,国家投资200万元开通程控电话,当年装机76门。1999年分设邮政支局与电信支局,电信支局开通无线寻呼。2001年7月,建移动通讯信号发射塔,开通移动电话。2005年4月,开通ETS网络,当年装无线电话200门,年末共建移动通讯发射塔5座,总投资580万元。

1993年,成立镇民政民族股,主要负责婚姻登记、受灾及贫困人口的救济供应和五保户的供养。到2005年,全镇得到社会救助6000人次,救助金额为60万元,民政建房21户,金额为10万元。2004年,成立镇劳动保障所。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培训350人次,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起,涉及金额4500元。

1986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发展,2004年,贵州省五矿(石阡明美有限责任公司)与县人民政府买断经营权,投入1500万元,并建加工厂在白石龙开挖。到2005年全镇有自办酒厂3个,预制厂2个,沙石厂4个,个体工商户256户,营业额达1000万元。

教育:白沙在清朝就办起私塾和小学堂,民国时期开办过女子初级小学、国民小学、中心小学和保校。从1950年开办完小起,出现过村办校(点)、村级完小设初中班、公社完小设初中班、高中班的办学热。1972年,成立石阡县第二中学。1982年起白沙小学开办学前班,以后几年完小陆续开办。1984年,石阡第二中学与白沙中学合并为白沙初级中学。1985年,白沙中学11个班,646名学生,2001年,将1992年底的19个完小,9个教学点,调整为6所完小,12个教学点。2005年,全镇有7个学前班、学生395人,小学83个班、3241名学生,中学23个班,1297名学生、1986年以来,白沙镇获得“两基”攻坚,省地危改,“贫四”,“义教”,“党建扶贫”,“希望工程”引资、集资经费460.95万元,自筹95万元全部用于办学设施的改建。

广播电视:1972年,白沙区广播站建立,1976年全区始建有线广播,各公社配备专职广播员,1978年全区实现户户通喇叭。1983年起,在大坪坡、大岩头两处建电视差转台,收转贵州电视节目。1990年电视差转台从大岩头移建在区政府后面小山上,收转卫星电视节目,1992年有线电视开通,传输3套电视节目,1995年电视节目增至6套。2000年实施“村村通”工程,石牛寨、桃子坪、化塘三个点落成。次年阡口站落成。2003年11月,实施“村村通”工程模拟数字工程;2005年,全镇有地面接收器3200个,电视机3500台。

文化:白沙镇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区乡组织过湘戏、京剧、地方戏曲参加过地县汇演,并到乡村巡回演出,电影队曾在六七、八十年代活跃在村寨放映,花灯、茶灯、龙灯、狮子灯闹元宵连年不断,山歌、玩灯说唱、婚丧等红白事乐曲演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1992年,石牛寨村的王维忠随师傅进京表演“上刀山、下火海、杀铄”的武戏。

卫生:1973年8月,白沙区8个乡、53个大队全面建立起农村合作医疗,1998年10月,新增300毫安照光机1台、分析仪等医疗设备,2002年,改建面积768平方米,总投资78万元的白沙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内设病床35张,开展下腹部手术、儿科、妇产科、内科、外科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2005年,中心卫生院有职工15人,中级职称2人,全镇有村卫生室23个,医生25人。

1992年撤区建镇,同时建立镇财政所,负责镇财政的收支管理,并负责农税的征收工作。2005年农业税全免后,财税来源逐年减少。

金融:1960年,农村“三社”成立,白沙信用合作社随之成立,主要负责存款、贷款及代收代缴业务。1996年与农行分开独立开展业务,1986年存款余额12万元,贷款余额20万元, 2005年末有存款余额960万元,贷款贷款余额1350万元;白沙邮政支局储蓄余额为1180万元

2003年起,白沙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2004—2005年柿坪村瓦窖嘴、琵琶沟村的楼房、白沙村的小岩四组,国家投资7万元,群众投劳,将房屋全面进行改造,连户路面硬化,家家户户修建沼气池,使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焕然一新。

月亮岩、崎峡岩风景

月亮岩、崎峡岩位于白沙镇西南方向的笔架山村,距集镇10公里。月亮岩、崎峡岩所到之处,皆有山水相伴,险山、净水、怪石、森林融为一体。

在月亮岩大穿洞和崎峡岩黄金树中两个地方有两个工堰,在这里70年代曾有月亮岩、崎峡岩水电站,景区远看一线天,俯看是深渊。峡岩、险滩,堪称月亮岩一绝,两面险峰森林密布,谷底怪石嶙峋、激浪拍石、浪花飞溅,远处一条白练飞泻而下,身临其境时,山、水、人是那么的自然、和谐,令人乐不还归。特别是春耕插秧之后,周围有不少好垂钓者到此垂钓,每天都收获不少、兴尽而归。

黑山沟水库风景:黑山沟水库风景区位于白沙镇南面的柿坪村,距白沙集镇11公里,水库始建于1958年,历时30多年于90年代初才建成,水库坝高28.5米,坝顶长227米,水库积雨面积13.63平方公里,最大库容量172万立方米,水库群山环抱,库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 交通十分方便,水库边是有名的老雷坡林场,同样有一条3米多宽的乡村公路从白聚公路通往林场纵深,林场内时有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景区清山绿水、风景秀美、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是一处游玩、野炊、垂钓、休闲、避暑为一体的风景胜地。

周边行政单位

石阡县白沙镇财政所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财政局白沙镇分局(中国邮政东南150米)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财政局白沙镇分局(中国邮政东南150米)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石阡县白沙镇委员会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白沙镇政府白沙镇委

周边诊所

白沙镇中心卫生院 地址:铜仁市石阡县

周边乡镇

白沙镇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

周边村庄

白沙镇白沙村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白沙镇政府(305省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