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镇

牛郎镇 牛郎镇建制沿革 牛郎镇行政区划 牛郎镇地理环境 牛郎镇自然资源 牛郎镇经济 牛郎镇旅游资源 牛郎镇地方名士


牛郎镇位于 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向, 地处 松桃苗族自治县、 江口县、碧江区交界处,距松桃苗族自治县65公里(经大兴——迓架二级公路到达松桃县城);距铜仁市区30公里(经小江口到达铜仁的捷径);东与 大兴镇接壤,西接 江口县桃映乡,南靠 铜仁市和平乡,北抵本县 沙坝河乡和 盘信镇行政区域总面积9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5公顷。 地理 位置处于东经109°06'51″—109°09'27″,北纬27°52'50″—27°53'57″之间。全镇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88个自然寨97个村民组,4849户24607人,是一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居住有汉、苗、侗等民族,其中苗族人口较多,占全镇总人口的52.41%。牛郎镇原属铜仁县(今铜仁市)管辖。1949年11月铜仁解放后,牛郎划为铜仁县第五区。 牛郎镇风光 (6张)1950年1月,...

详情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所有村庄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介绍

牛郎镇位于 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向, 地处 松桃苗族自治县、 江口县、碧江区交界处,距松桃苗族自治县65公里(经大兴——迓架二级公路到达松桃县城);距铜仁市区30公里(经小江口到达铜仁的捷径);东与 大兴镇接壤,西接 江口县桃映乡,南靠 铜仁市和平乡,北抵本县 沙坝河乡和 盘信镇行政区域总面积9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5公顷。 地理 位置处于东经109°06'51″—109°09'27″,北纬27°52'50″—27°53'57″之间。全镇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88个自然寨97个村民组,4849户24607人,是一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居住有汉、苗、侗等民族,其中苗族人口较多,占全镇总人口的52.41%。

牛郎镇原属铜仁县(今铜仁市)管辖。

1949年11月铜仁解放后,牛郎划为铜仁县第五区。 牛郎镇风光 (6张)

1950年1月,成立铜仁县第五区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为铜仁县第五区人民区公所。

1955年8月,改称铜仁县牛郎区公所。

1957年1月8 日,牛郎区所辖的牛郎、木寨、大鹏溪、中寨、介牌、银岩、大兴、沙坝8个乡正式划归松桃苗族自治县管辖,2月,大鹏溪乡并入牛郎乡。

1959年1月,建立区社合一的牛郎人民公社。

1961年7月下旬,调整人民公社规模,撤销区社合一的牛郎人民公社,重新设立牛郎区公所。

1967年12月12日牛郎区公所被夺权,成立了牛郎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4月,撤销牛郎区革命委员会,恢复设立牛郎区公所,下辖牛郎、木寨、大兴、银岩、沙坝五个乡级政权组织。

1992年,我县进行撤区并乡,撤销区级政府,合并原牛郎、木寨两个小乡镇区划组建现牛郎镇。现有桐花之乡----铜仁后花园之称。

2016年,牛郎镇辖15个行政村,88个自然寨,103个村民组,4420户,人口2180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326人。

15个行政村为:牛郎村、大鹏溪村、木寨村、凯保村、黄腊溪村、岑朵村、大河沙村、贵阳溪村、格老溪村、松江村、矮红村、红卫村、四茶园村、中寨村、开门洞村。

镇政府所在地为牛郎村,政府在职干部职工共有75人,其中公务员18人,机关工勤2人,事业单位单位57人。镇政府由党委、政府、6个办公室、9个事业单位组成。6个办公室为党的建设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9个事业单位为农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村镇规划建设站、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水务站、林业环保站、财政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

牛郎镇是 贵州高原向我国江南丘陵过渡地段,系沅江水系,长江中上游的木寨河流域,属于砂页岩低山沟谷地 貌。

牛郎镇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旅游资源丰富,有雄伟的伏魔山,神奇的织女洞。镇内大部分为荒山,面积占40%以上,有10%的油桐林,树龄在10—20年。其次有少部分松、杉林及灌木林地,红卫村尚有几棵上千年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及大量古大名木。全镇森林覆盖率在30%左右。

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山峦起伏,七沟八梁,沟壑纵横,平均海拔约600米;常年平均气温低于铜仁2-5摄氏度。

辖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有钒矿、锰矿、铁流矿、水晶矿、磷矿,矾矿已得到开发。著名地方产品有优质的珍珠花生、桐油、糯米酒等。牛郎青山绿水、民风淳朴、拥有待开发的农村原生态和人文环境旅游资源。

全镇主要生产水稻、玉米、大豆、土豆、红薯等粮食作物和油菜、花生、葡萄、油茶等经济作物。

2010年全镇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814万元,同比增长15%;第一产业实现总产值6743.8万元,同比增长4.3%;其中粮食总产值为3019.9万元,占44.7%;畜牧业总产值2738万元,占40.5%;林业总产值938.7万元,占13.9%;渔业总产值67.2万元占0.9%。农民人均纯收入2432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8921元,同比增长15%,集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集镇新增就业53人,转移农村人口873人。其中田451.6公顷,土443.4公顷,荒山6955.37亩,有林地7409.3亩.全镇有2个支部,义务教育初级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村级小学11所。

牛郎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耕地面积:13425.0亩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和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油桐、大豆,境内交通便利,公路村村相连,“大普”油路穿境而过,东与铜仁大兴机场相通,南连榆怀铁路铜仁站,西接沙坝至普觉寨英古镇。2011年牛郎镇至铜仁小江口公路(牛江公路)通车,牛郎镇到铜仁市城区的距离缩短为30公里,极大的方便了牛郎镇与铜仁市的联系。

苗族是牛郎织女故事的重要源头,她迁徙到哪里,经常在那里留下富有苗族和地域特色的牛郎织女故事。牛郎镇一半的人口是苗族,他们也流传着富有特色的牛郎织女故事。而牛郎镇、牛郎村、银河街、织女洞。。。。等等名称的由来,就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伏魔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遥山沟和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大鹏溪交界处。距离牛郎镇区3公里,距离铜仁市区30公里,大鹏溪村就位于伏魔山下。伏魔山历史悠久,开山于明代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建伏魔庵,开山始祖为尹明镇和尚,传受白虎之托而开山。后为纪念开山祖,凿明镇和尚像于伏魔山石壁,有后人凿去石像不久石壁又显现石像,尤为神奇。今石壁仍有一尊石像清晰可见。伏魔庵遗址,位于伏魔山顶,面积400平方米,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建。山门有“云山独秀”四字。山门坐南向北,进山门后,沿石阶而上,东西山顶建有四合院建筑,由正殿、后殿、厢房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西面山顶建有两座小庙,均以山上块石就地取材砌成墙。 伏魔山海拔750米,比周围的山都要高,似高入云端,山清水秀,方圆百里,惟她独秀,故有云山独秀之美称。在伏魔山残缺的碑文上依稀可见:“有山焉,名伏魔,双溪绕膝,两柱擎天。脉由梵净传来,千山摇翠,万壑朝宗。下有良田百亩,桐茶千顷,其势蔚然。左联六转,其情若谒,莫甚于此。凡有过其都者,莫不羡焉……”。此山乃伏魔山,双溪即一为大鹏溪,一为外溪(即遥山沟)。两柱擎天是谓伏魔山金顶一分为二,山门就是连接两峰的桥梁,这与梵净山极为相似,说是微缩梵净山,小梵净山也不足为过,梵净山金顶海拔2400多米,气温低,土壤稀缺,植被很难生长;伏魔山金顶恰恰相反,比梵净山金顶更加生机勃勃。伏魔山海拔750米,气温适宜,土层厚,适于植被生长,原本葱葱郁郁,古木参天,无数奇花异草。半个世纪以来已被不法分子或砸或伐或挖或焚,现已破坏殆尽。 伏魔山开山立庙后屡有毁建,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夏天。今山门保存较为完好,山门上“云山独秀”四字依旧清晰如初。1950后土地改革,伏魔山僧人被迫还乡,原伏魔山寺庙所属天地尽归人民。70年代伏魔山下兴教育兴土木,遂上伏魔山拆庙伐树,后山下民众亦自发伐树,不足半年伏魔山已成秃山空山,伏魔山已成伏魔山千年古树毁于一旦。2009年伏魔山又遭遇毁灭性火灾,大火已烧至山顶,伏魔山历史上古木参天植被极为丰富,未曾遭遇火灾。2001年以来响应国家退耕还林,伏魔山下退耕还林数年成果亦毁于一旦伏魔山下大鹏溪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大鹏溪从村子中间流淌,数百幢瓦房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不少吊脚楼,还有数幢保存完好的明国时期四合院,古香古色,入村者无不称赞。随着村民在外务工致富,部分瓦房已被洋房取代。 2011年伏魔山(伏魔庵遗址)已被列入铜仁市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地处偏僻,伏魔山未曾得到实质性保护。如今伏魔山留给人们的只有记忆和遗憾,远在他乡的游子就是在网上看看伏魔山的照片也是一种奢望,因为没时间去造访伏魔山,而离伏魔山很近的人却又不屑于造访伏魔山。所以伏魔山的影像很少,也很珍贵。

传说织女曾经住过的洞府——织女洞,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境内,仙女洞府一直扑朔迷离。2015年10月21日当地政府组织队伍入洞探景,发现其洞内有洞、上下有洞,下洞景观尤为宽阔奇美,暗河潜流,由于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加上缺少专业人士指导,所到之处仅是洞中一角,走到需潜水前进之处只好止步。据曾潜过暗河的当地群众介绍:潜过暗河景观更美,内瀑成群,顺着暗河可走到下洞出口。

十二湾地处牛郎镇牛郎村,以道路凶险壮观为名。

吴向必,苗族。1926年12月生,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人(牛郎1956年前属铜仁县,1956年12月成立苗族自治县时划给松桃)。

1935年至1949年给地主放牛当长工、雇工。1948年至1949年为中共地下党(黔东纵队)送信。1949年至1952年历任贵州省铜仁县牛郎第二村村长、土改工作队队长、乡长、区长、区委书记。1952年10月入党。1952年1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52年任贵州省松桃县牛郎区牛郎乡民政干事,牛郎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书记。1956年任铜仁县委副书记,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第2书记、书记。1967年任松桃苗族自治县革委会副主任、第1副主任、县委书记、第1书记、贵州省委委员。参加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整风运动结束后,周恩来总理宣布吴向必同志回贵州工作,实行三三制:三分之一时间参加贵州省委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工作,三分之一时间抓面上工作。1973年9月任贵州省委书记。1978年12月-1982年7月任中央民院副院长、党委常委。5-8届全国人大代表,5、6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中共10-12届中央候补委员。1981年因患脑血栓曾全身瘫痪,卧床不起,住院疗养。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按摩和运动,力战顽疾,逐步恢复健康。

在病休中他仍有豁达情怀,以学画为志趣,描绘身边事物和祖国大自然,锤炼身心,抒发豪情。创作出各种题材的书画作品200多幅,有北京的玉兰、泰山劲松、川贵碧竹、西南山水、青岛肥蛙、黄河大鲤,还有兄弟民族风情和老一辈革命家画像。可谓“所画皆所爱,质朴又天真”。他的事迹和作品得到海内外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赏,他的名字被载入1987~1988年第51版《世界名人录》中。曾任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第三理事会顾问;中国《桥》杂志社顾问;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书画社顾问;中国翰园碑林顾问;英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永久会员和美国世界名人传记研究协会顾问、理事会顾问。

1997年4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田沛发,男,1945年生,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共产党员。曾任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格老村小学的校长、民办教师。

30年来,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们成才,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他依靠群众,艰苦办学,培养了七百多名学生,使这大山深处的苗寨有了众多的文化人。当学校困缺乏师资学生将要失学的时候,他让大儿子放弃在外地做工的丰厚收入回乡代课,当学校财产遭受破坏的时刻,他和大儿子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自己身负重伤,大儿子英勇牺牲;当学生再次因无教师而面临停课的时候,他又召回在外地打工的三儿子接过哥哥的教鞭。身患癌症后及坚持不懈地工作,为教育事业和山乡面貌的改变尽了自己的力。他多次被评为地、县教育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党的十五大代表和四化建设标兵及全国师德标兵。

周边行政单位

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牛郎村退役帏廉军人服务站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X576

周边派出所

松桃苗族自治县公安局牛郎派出所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牛郎村一组248号

周边中学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中学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牛郎村一组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牛郎村一组

周边生活服务

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开门村臆役军退人髯燹服务站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周边乡镇

牛郎镇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委(鸭子洞街南)

周边村庄

牛郎村 地址: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松江村 地址: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贵阳溪村 地址: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中寨村 地址: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