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州镇
旧州镇 且兰古国 旧州镇地理位置 旧州镇行政区划 旧州镇历史文化 旧州镇自然条件 旧州镇经济发展 旧州镇经济产业 旧州镇生产总值 旧州镇所辖村落
旧州古镇隶属于 贵州省 黄平县西北部,距州府凯里79公里,距省会 贵阳市204公里。全镇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84米,平均降雨量1121毫米,平均气温15.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润宜人,旧州古镇地势平坦开阔,万亩大坝一望无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洋芋、油菜、花生、水果、畜禽等,自古以来便是贵州东部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禽基地。全镇辖15个村,2个社区,有16513户,54994人,其中 少数民族人数为31635人。 旧州古镇商业发达,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史可考已达2300余年。在周、春秋战国时为“且兰”国古都,秦汉置牂牁郡,三国时置牂州,以后历代王朝相继在此建郡、州、府、司、卫、县等治所。因地处水陆交通的交汇点,作为连接西南边陲与沿海发达地区航运线的最后一个 水码头,自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百姓富有,为黔东商业文化重镇。悠久的历史...
详情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旧州镇有3个社区
旧州古镇隶属于 贵州省 黄平县西北部,距州府凯里79公里,距省会 贵阳市204公里。全镇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84米,平均降雨量1121毫米,平均气温15.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润宜人,旧州古镇地势平坦开阔,万亩大坝一望无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洋芋、油菜、花生、水果、畜禽等,自古以来便是贵州东部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禽基地。全镇辖15个村,2个社区,有16513户,54994人,其中 少数民族人数为31635人。 旧州古镇商业发达,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史可考已达2300余年。在周、春秋战国时为“且兰”国古都,秦汉置牂牁郡,三国时置牂州,以后历代王朝相继在此建郡、州、府、司、卫、县等治所。因地处水陆交通的交汇点,作为连接西南边陲与沿海发达地区航运线的最后一个 水码头,自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百姓富有,为黔东商业文化重镇。悠久的历史给 旧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古城的街区与建筑群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文物古迹众多,在面积约1.4平方公里古城内,曾有"九宫、八庙、三阉、四堂"之谓,现保存完好的有西上古街、文昌宫、仁寿宫、万寿宫、等文物古迹,有铜鼓山等历史遗迹。 旧州古镇素有“金盆——万亩大坝、银碗——舞阳湖、玉带——舞阳河”之美誉,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舞阳景区的著名景点—— 舞阳湖、朱家山原始森林景区、 且兰古城人文景观等。
旧州镇古建筑群建筑之一天主教堂 (3张) 旧州镇位于贵州省黄平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5公里,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省十大文化古镇之一。处于东经107°39′至107°51′,北纬26°51′至27°26′,全镇总面积222.77平方公里。
镇内辖30个行政村,2个社区,394个村(社区)民小组(其中,村352个,社区42个),全镇现有14956户,56844人(其中农业人口50472人,非农业人口5372人;少数民族人口3079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5.13%;劳动人口31468人)。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32999.5亩,其中:田24449.4亩,土8550.1亩。全镇草地面积67800亩,林地面积88831亩,水域面积5.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44.6%,森林覆盖率32.6%,全镇平均海拔744.5米,山地面积占全镇面积的70%左右。
旧州镇所辖村:川心,白子桥,校场,东门,西门,老里坝,文峰,平西坝,平东,小村,桂花,何家榜,么罗,波洞,重木,青杠树, 大碾房村,草芦坪,寨碧,射潭,天官寨,寨勇,白水寨,勤坡,石牛寨,岑花,巢虎屯,拖船坡,石板河,里洞。生产总值:19497.0 万元
旧州镇古街 (4张) 旧州镇素有“金盆、银碗、玉带、圣水”之美誉,镇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突出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舞阳景区的著名景点——舞阳湖、旧州万亩大坝田园风光、朱家山原始森林景区、且兰古城人文景观等。旧州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古时建制郡、府、州,是舞阳河上游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属牂牁国地和且兰国。公元前298年,楚将庄乔率军溯沅水( 舞阳河)至黄平(旧州)登陆灭且兰后伐夜郎。宋理宗宝佑六年(1258)建古城,因掘土为黄,取名为黄平府;元代改为黄平安抚司;明朝又改制为黄平州;民国曾为县治。
1950年建旧州镇至今。境内有(湄)潭(黄)平、(黄)平(瓮)安、(福)泉(黄)平公路过境。抗日战争时期修筑的大型军用机场,现可供农用飞机起降。2007年6月19日旧州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古建筑较多,现保存的有文昌宫、仁寿宫、天后宫以及福众桥、平播桥、擂鼓山、西上街古建筑群。
改革开放以来。旧州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镇级财政收入、交通、通讯、电力、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事业等都得到了长促的发展。全镇30个村2个社区354个组已通公路,通车里程183.6公里,全镇安装电信电话6300余部,宽带用户780户。全镇手机移动用户2万余户,联通移动用户2500余户,全镇通讯发展迅速。全镇现有变电站1座,自行发电站4座,年用电量达280万度。
2006年,旧州成功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住建部评为中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成功,让旧州闪亮登场,古镇古韵古风吸引八方来客 。2016年1月,经贵州省黔东南州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和审定,贵州省黄平县旧州古城被批准授予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 。
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268天,属 亚热带湿润气候。 资源: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矿藏资源,农副产品,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
旧州镇的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镇乡镇企业325家,实现企业增加值2890万元,从业人员4500人。旧州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盛产玉米、油菜、 洋芋、红薯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旧州是贵州省商品粮食盛产基地之一,并列为农业综合开发试点。蔬菜生产可供周边县(市),是当地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经果林发展较快,全镇现有经果林达10000余亩,其中柑桔、梨子、桃子、李子等以其价廉物美丰富了镇内市场和远销县内外,并已逐步发展为水果大镇。甘蔗、西瓜等经济作物已逐步形成规模化种植。养殖业经过多年扶持。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紧紧围绕“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生态立镇”发展战略,秉承“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始终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保证。旧州镇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1—2004年度“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贵州省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州“五个好”乡镇党委、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旧州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率的关系,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了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古镇旧州,正以夺目的光彩步步走向辉煌!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牛老大,绿色蔬菜,双低油菜,脱毒马铃薯,豆腐干,泥哨,古琴,荸荠,李子,椪柑
办公所在地:旧州镇马靛街
201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9496.98万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56.55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3018元,人均占有粮食510公斤。
座落于旧州镇西南面,距镇行政经济中心0.2公里。辖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九个村民小组,居住着385户,1291人。劳动人口994人,其中男劳动力670人,女劳动力621人,党员30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村现有耕地田860亩,土600亩,且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主产水稻.玉米.油菜.水果.。有加工业,个体运输业,个体建筑业(生产材料和修建),个体经营饮食业等多种经营促进老里坝村经济发展,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村三大干电话公示给群众,便于群众办事,有固定的公开拦,定期一季度不得少于一次公开内容,向群众公开村里大小事物,接受群众监督。
座落于旧州镇西南面,舞阳湖出口处。距镇行政经济中心2.5公里。辖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十六个村民小组,居住着579户,2122人。劳动人口1359人,其中男劳动力706人,女劳动力653人,党员20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村现有耕地101.8亩,且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主产水稻.玉米.油菜.水果.鱼类畜禽等多种生植物。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村三大干电话公示给群众,便于群众办事,有固定的公开拦,定期一季度不得少于一次公开内容,向群众公开村里大小事物,接受群众监督。
位于旧州镇东南部,距黄平县城25公里,辖17个村民组,田土面积1631亩,林地面积16000多亩,全村有700户,共2304人。全村共有党员44名,6-15周岁未成年人有437人,7-15周岁儿童有702人,16-35周岁青壮年有786人,18-45周岁妇女有1122人,18至49岁 育龄妇女有651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63人。
近几年,由于外出务工人增多,东门村的 留守儿童有27名, 空巢老人有25人。这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其中,苗族有621人、革家族4人、布依族2人、侗族6人。东门村东西相距5公里,风光秀丽,土地肥沃,是素有“鱼米之乡”旧州镇第一村。
位于旧州镇北部,距旧州镇城区6公里,东邻本镇岑花、石牛两村,南与寨勇村相接,西界白水村和浪洞乡大巴村,北靠十万营大山,全村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4公里,全村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唐家屯、李家湾、毛仁坝、老英坡、码头、上岩、下岩、台上、古哨坝、上勤、下勤、周田坝、老英岩),11个自然 寨,567户,2667人,居住着汉、苗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全村共有耕地面积约1985亩,其中田1224亩,土761亩。共有林地面积约3000亩,荒地1000余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同时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共有柑橘种植面积300余亩,茶叶种植面积200亩,肉用牛600余头,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勤坡村现已初具规模。
坐落在距离旧州镇13公里处依托在美丽的舞阳湖畔风景区景内,东接美丽的舞阳湖风景区;南接么罗村;西邻瓮安县朱家山原始森林风景区;北接寨碧村;平均海拔110米、无霜期156—181天、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降雨量520豪米、波洞村有13个村民小组。353户、农业人口1358人、苗、汉族杂居,党员有25人、其中女党员2人。总劳动力785人,现有耕地面积1340亩、田580亩、土760亩。人均耕地面积0.98亩、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人均收入1200元,森林6千余亩、村辖区覆盖面积13平方公里。
村内平房、楼房林立,13个自然村已通上公路,户户通电话,家家有照明电,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0人,波洞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较强、社会治安情况良好,村两委班子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积极抓好村级建设和发展。养殖等特色产业和传统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00余人次,活跃在养殖、建筑、加工等各个领域,为村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位于旧州镇城区以西,离县城25公里,是舞阳河上游,有驻名的二战机场。社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主要街道;西上街.福众街.老里坝大街.老里坝新城。主要院落; 黑神庙.川祖庙.月台上.上码头.老里坝新街.城门洞.癞子湾.新西门街等院落。主要单位,车站.林业站.电站.三帮农场.军区农场.网吧二个,中学1所,小学9所[含村级完小].医院1所.幼儿院1所等单位。
社区分为十二个居民小组,社区户数为1089户,人口2289人,中学生为2385人,教职工为136人,小学生为1139人[城区内,三小],教职工[城区内,三小]为89人.社区总户数为1089户,总人口为2289人。低保户147人,残疾人23人,流动人口89人,60岁以上的老人304人,其中百岁老人1人,16岁以下未成年人258人,社区现有干部6人,初中文化2人、高中文化2人、中专文化2人,社区主要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劳动保障、卫生服条、关心下一代、残联、民政等方面的工作。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30名,其中退休党员17名,下岗失业党员6人,-党员4名,大学生未分配党员2名,在职党员4名,支部设有书记1人,支委2人。
坐落在贵州省著名的旧州万亩粮田大坝西侧,村旁有且兰古国都—旧州古镇,有抗日战争时期留下来的飞机场,古镇—飞机场—朗洞森林温泉的旅游公路816县道直穿而过,是重要的形象窗口。全村有28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寨,1087户,3734人(其中少数民族1623人、劳动力2251人、外出劳动力1280人),200人以上连片村寨10个,100户以上1个;全村土地总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10亩(其中水田3418.5亩,旱地1291.5亩)。村的东南部及中部是粮田,西北部是山地和丘陵,有主要河流红梅河和德浪支流,水资源比较丰富,地处舞阳河上游,属洞庭湖水系,平均海拔675.0米,多属平坝,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211㎜,年平均气温15.7℃,降水充足,光照条件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兼种玉米、洋芋、油菜等。全村森林总面积5368亩。村内矿产资源有石膏矿,旅游资源有天然溶洞数个,最具典型的有冲三组的滴水岩风景点为代表,四周植被良好,适合旅游开发。
草芦坪村曾先后获得中央、省、州、县表彰40多个,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康村”,成为我省首批命名的小康示范村;2005年三月被授予“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2010年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2007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2008年被评为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
位于旧州镇万亩大坝东北面,距镇政府约4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共306户,1302人,全部为农业人口,民族成分由汉族和苗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占98%,耕地面积共689亩(其中田462亩,土227亩)下辖排方、河坝、院子、花墙、马溪屯五个小组。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经济产业为果树种植,名特产品为早熟蜜橘,农业种植以马铃薯和油菜为主。
位于旧州镇西南面,距旧州镇1公里,全村总面积为764亩,其中田634亩,土130亩,共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5户,总人口1518人,其中男798人,女720人,全村由5种民族组成,由汉,苗,侗,革,西5种。文峰村主要以种植、经商为主的经济来源。全村人均收入到1850元,人均粮食达400公斤,基本进入小康水平。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的西北部,东邻船坡村,西连浪洞乡,北接里洞村,南抵平溪镇,全村总面积为7.8平方千米,共划分为6个小组(尧上,从秧坳,竹林边,大坪红岩口,老罗坪)。村委会设在尧上组。
石板河村总人口887人,有苗,汉两种民族。其中苗族占有总人的48%,汉族占52%。。
石板河村的地形是梯级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海拔1500米,最低点海拔900米,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23C°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是一个居家避暑的好地方。
石板河村耕地面积为1020亩。其中田有710亩。土有410亩,林地有2000亩,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达40%有国家一级植物红豆杉。
石板河村目前以发现有重金石,硅。重金石储存量很大,易开发,有待于开发。石板河村有一条小溪,水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小型水电站。
石板河村土地肥沃,气候好适应种植太子参。面前有很多的农户已经大面积种植,取得了很大的经济价值。
现在石板河村交通方便,每个小组都通了公路,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已经覆盖了全村,为石板河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位于贵州省著名的旧州万亩大坝东部,村旁有且兰古国都—旧州古镇。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寨,921户,322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00亩(其中水田2400亩,旱地1200亩)。村的北部及中部是粮田,东北部是山地和丘陵,有主要河流冷水河,水资源比较丰富,地处舞阳河上游,属洞庭湖水系,平均海拔675.0米,多属平坝,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211㎜,年平均气温15.7℃,降水充足,光照条件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玉米、洋芋、油菜。全村森林总面积1200多亩,其中生态林800多亩,经济林230多亩,宜林荒山5300多亩。
在2004年12月底成立。乐源社区位于旧州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县最大社区之一,由五街四巷一中心组成。本社区地属旧州镇城关,面积为1平方公里,主要街道:北门街、东门街、西大街、等9条街道巷道。又有黄平至余庆、黄平至福泉、黄平至翁安三条公路穿过。社区设有党支部1个,党员:51名,居委会1个,成员5名,驻警务办公室1个,社区共有住户1185户,总人口2348人,有普通高级中学1所,小学校2所,幼儿园2所,医院2所。
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舞阳河上游,距县城2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总面积11.36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寨,30个村民小组,997户,354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527人,占总人数的69.3%,劳动力1980人,全村现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4个,共有党员68名。耕地面积2089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6亩。寨碧村是黔东南州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远程教育示范村、贵州省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以及贵州省民族村寨建设示范点。
改革开放30年来,寨碧村人靠党的富民政策,靠勤劳智慧,靠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坚强领导,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村经济总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人均粮食和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截止2010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7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95元,人均粮食达680公斤。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有了10多万元的积累。村办公室安装了电脑和电话,几年来,寨碧村先后被各级党委和政府授予“全国先进经层党组织”、“全国法制示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五号基层党组织”、“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州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全州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及“全县五好党支部”等30多个荣誉称号。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中,旧州镇寨碧村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自己,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开创了村级党组织创建学习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位于旧州镇北部,是全镇产粮村之一。全村共有毛荒、寨勇、麦地、杨柳树四个大自然寨,15个小组(杨柳树,上河坝,下河坝,甲石,麦地,碾坊边,扬上,扬下,中勇,毛荒,大院坝,学堂边,雕边,寨勇,棑方),526户,1938人。其中又移民136人,低保人口364人,贫困户169户。耕地面积为1167.63亩,林地面积为零。全村以种植水稻、荸荠、马铃薯、油菜、玉米为主。寨勇村具有种植荸荠的优越条件,当地群众有种植荸荠的经验和传统,全村很多人都种有荸荠,产出的荸荠汁甜、味好、产量高。寨勇村还具有种植枣树的优越自然条件,当地群众有种植庭院枣树的经验和传统,全村几乎家家院里都有枣树,产出的红枣汁甜,肉厚,产量高,闵菊兰家院里有100多棵枣树。
全村共有18个村民组,有学校一所,有农户718户,总人口2781人。其中男1396人、女1385人;少数民族人口1314人,苗族1271人;16岁以下未成年621人、16岁以上35以下的青年人977人、60岁以上273人,“五老”人员15人、往年常年外出务工262人。今年返乡农民223人,农民工回乡创业2人,村留守儿童91人。村总面积82平方公里,有田1848亩,土539亩,山林321亩,荒6200亩,湖泊水面20亩。
位于旧州镇东面,全村共有465户,人口1849人,包括15个村民小组(上关组,下关组,蒿菜坪组,半坡组,瓦厂坪组,唐家湾组,牛昌坡组,风楿组,上芩花组,下芩花组,芩白组,滚龙坡组,元坪组,韩家榜组)和8个自然寨,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东抵冷水沟、南抵舞阳河、西抵勤坡村、北抵十万营)。自然寨占地直径3.2公里,耕地面积1070.42亩,平均人口0.57亩。岑花村距旧州镇7.5公里,这里的特色产品有:土鸭蛋、土鸡蛋、菜籽油和优质稻米,这里还有丰富的旅游和矿产资源:龙洞观光和石膏矿开采。岑花村气候温和、环境宜人、土地肥沃、适宜人居。
位于旧州古镇西南面,距县城29公里,距旧州政府4公里。办公所在地:大碾房至洋码头移民区。自然条件:平均海拔680米,森林和坝区分布明显,村寨错落有致。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1210mm,年平均气温15.7度。降水充足,无霜期300天,平均日照时数1157小时,年积温4780度(3月28日–11月14日间隔232天)光照条件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全村总共有21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寨。835户、总人口3150人,其中:农业人口3120人非农业人口30人,由汉族苗族相组成,苗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80%汉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0%,村适龄劳动力1656人,占总人口的53%,农村劳动力总给量1567人,仅占劳动力供给总量的38%农村富余劳动人口达927人,占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的62%。
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77.5亩,其中水田1577.5亩,土400亩,森林面积6184亩,其中生态林5139亩,经济林260亩,宜林荒山785亩,现有森林覆盖率42.4%;土壤类型:以黄壤土,紫黑土,黑色石灰土为主。主要产业有马铃薯、香米、稻田养鱼:特产品:马铃薯和香米;资源:水资源(黑塘河从北面横穿而过,洋码头支连汇入回家级风景区舞阳湖)、森林资源、旅游资源。大碾房村在十二五发展口号“打造一个绿色、生态、文化、和谐大碾房”。
周边乡镇
旧州镇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周边村庄
波洞
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木江村
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旧州--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