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镇

毛尖镇 毛尖镇内容简介 毛尖镇行政区划 毛尖镇地理环境 毛尖镇自然资源 毛尖镇基础设施 毛尖镇经济状况 毛尖镇人口民族 毛尖镇民族风情 毛尖镇历史文化 毛尖镇风景名胜


都匀市毛尖镇(由 江州镇, 摆忙乡合并组成,镇人民政府位于 江洲村)位于 贵州省都匀市西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都匀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江洲镇下辖以下地区: 江洲村、 凌湾村、江边村、富溪村、 摆桑村, 摆忙及各村等。2014年,撤销都匀市江洲镇、摆忙乡建制,设置新的毛尖镇,以原江洲镇、摆忙乡地域为新设置的毛尖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江洲村。毛尖镇/ 江洲镇位于 都匀市西部,距都匀市中心44公里,全镇5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60.28平方公里。总人口12341人3057户;居住以布依族、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2010年末耕地面积8122 亩,其中田7682亩。位于都匀市西部,距 都匀市中心44公里,全镇5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60.28平方公里。总人口12341人3057户;居住以 布依族、 苗...

详情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毛尖镇所有镇中心区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毛尖镇介绍

都匀市毛尖镇(由 江州镇, 摆忙乡合并组成,镇人民政府位于 江洲村)位于 贵州省都匀市西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都匀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江洲镇下辖以下地区: 江洲村、 凌湾村、江边村、富溪村、 摆桑村, 摆忙及各村等。

2014年,撤销都匀市江洲镇、摆忙乡建制,设置新的毛尖镇,以原江洲镇、摆忙乡地域为新设置的毛尖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江洲村。

毛尖镇/ 江洲镇位于 都匀市西部,距都匀市中心44公里,全镇5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60.28平方公里。总人口12341人3057户;居住以布依族、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2010年末耕地面积8122 亩,其中田7682亩。

位于都匀市西部,距 都匀市中心44公里,全镇5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60.28平方公里。总人口12341人3057户;居住以 布依族、 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2010年末耕地面积8122 亩,其中田7682亩。

位于 江洲镇政府所在地,2004年行政村改革后,由原来的江洲村、凌江村、介牌村合并成现在的江洲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769户,总人口3160人,其中农业人口3005人,居委会1个,总220户,386人,以布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数96%。耕地面积2510.7亩(其中田1989亩),人均占有耕地0.84亩,人均平均吃粮326公斤,江洲村缺乏企业支柱产业,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劳动输出和发展第三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近2796元,居全镇上游。

江洲村借助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辖区内有寄宿制中学和完小各1所;有中心幼儿园1所;有镇卫生院1所,教育和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市场广场功能逐步完善,小城镇建设规模已日益凹现,全村98%组已通路、通电、通水,基本实现组组通,通信网络覆盖率为100%。区位优势给江洲村经济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江洲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江洲村位于江洲镇所在地,是江洲镇主要产粮区,有坝子田806.27亩,大季主要以产水稻为主,小季以种黑油菜经济作物和蔬菜为主,是江洲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大力发展农业优尤其重要,但是,目前灌溉江洲村539.28亩坝子田的沟渠严重遭到两方面破坏,使粮食严重减产,损失严重。一方面是江洲村大石沟灌溉面积438.18亩,因受富溪村矿区煤水污染和运输煤车压坏沟渠,无水灌溉因而多次引发矿群矛盾纠纷;另一个方面,江洲村位于江洲镇所在地,境内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开石打砂量大,毁坏沟渠严重,例如,狮子桥大沟灌溉面675亩(包括江边凌湾村)沟渠毁坏加上年久失修,供水满足不了需要,因而常引发水势纠纷。因此,给江洲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不和谐因素。因此迫切需要规划治理设施水利,从大石沟和狮子桥两条农业命脉着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规划如下:

一是狮子桥主要对沟渠拓宽加固补修。

二是大石头沟煤矿污染治理难度相当大,群众通过测量,建议在江洲村水头寨组修沟引水,代替部分大石头沟解决灌溉问题。

以上规划项目如得以实施,将极大解决江洲村水利设施落后导致引水困难而引发矿群矛盾纠纷化解矛盾,构造和谐江洲具有重大意义。

地处 摆忙乡街上,行政区划面积34平方公里。村委会位于922县道(都惠公路)33公里处,距乡政府0.5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寨,居住有布依族,汉族、苗族等民族,其中以布依族为主。2010年底总人口为3238人。摆忙村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零下9℃,无霜期254天,年均降雨量1429毫米,境内多大山、峡谷,平均海拔1360米。气候属中亚热湿润气候,特征是温凉、湿润,多秋风,四季分明,湿度较大,日照偏少。主要生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野生天麻、海花草等。

位于 毛尖镇/ 江洲镇政府所在地,辖6个村民小组,共431户,总人口1701人,以布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数96%。耕地面积1231.9亩(其中田1177亩),人均占有耕地0.72亩,人均粮食876公斤,凌湾村缺乏企业支柱产业,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劳动输出和发展第三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近3510元,居全镇首位。现有茶园面积759.04亩。

地处 毛尖镇( 江洲镇)东北面,以癞-为界,与小围寨办事处团山村相邻,南邻 凌湾村,西与 江洲村、摆忙乡的坪阳接壤,北与 甘塘镇绿荫湖村、小围寨三道河村相连。耕地面积1178亩,有大寨庙脚坝子、大寨、平寨坝子、摆忙冲坝子是水稻主产区。辖区有岩上坪塘、瑶仁山段河流,摆忙至大寨段河流两条河流贯穿全村境内。全村属高山地貌,有杨梅坪和岩上千亩草原,草原风光绚丽多彩。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独坡至岩上脚河谷、博望山落水函、坪塘水电站小库、坪塘壁画山、坪塘瀑布、坪塘竹海、瑶仁山河谷、庭家寨小瀑布、-河大峡谷、大寨共青山石塔、大寨土著人大小营盘等。

全村辖有九个村民小组,一组(偏坡寨)、二组(大寨)、三组(摆忙冲)、四组(半坡)、五组(杨梅坪)、六组(丫口寨、栗木寨)、七组(石板寨、坪塘)、八组(瑶仁山、庭家寨)、九组(岩上)。全村共有1864人,478户,有汉族、苗族、水族、布依族等,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98%。

全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外出务工。

距离江洲镇政府所在地十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共688户,总人口2974人,以布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数96%。耕地面积1954亩(其中田1845亩),人均占有耕地0.66亩,人均粮食1127公斤,富溪村缺乏企业支柱产业,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劳动输出和发展第三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近2126元,居全镇首位。现有茶园面积708亩。

位于江洲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2004年行政村改革后,由原来的摆喜村、摆桑村合并成现在的 摆桑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502户,总人口2117人,以布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数96%。耕地面积1728.02亩(其中田1650.02亩),人均占有耕地0.82亩,人均粮食1024公斤,摆桑村缺乏企业支柱产业,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劳动输出和发展第三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近2010元,居全镇收入下游。摆桑村预计明年新增1000亩茶叶种植面积,且现有茶园面积400亩,需要建设茶叶加工厂一个,面积500平方米。

地处摆忙乡东部,行政区划面积25平方公里。村委会位于922县道(都惠公路)25公里处,距乡政府2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寨,居住有汉族、苗族等民族,其中以汉为主。2010年底总人口为1593人。村设总支部1个,支部下设党小组5个,党员58人。

双堡村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9℃,无霜期254天,年均降雨量1429毫米,境内多大山,平均海拔1360米。气候属中亚热湿润气候,特征是温凉、湿润,多秋风,四季分明,湿度较大,日照偏少。主要生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

行政区划面积27平方公里。村委会位于 双新村翁刚组,距乡政府4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寨,居住有布依族、苗族等民族,其中以布依族为主。双新村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9℃,无霜期254天,年均降雨量1429毫米,平均海拔1450米。气候属中亚热湿润气候,特征是温凉、湿润,多秋风,四季分明,湿度较大,日照偏少。境内多大山。煤炭矿藏储藏量大,质量优良。主要生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野生天麻、海花草等。

地处摆忙乡东部,行政区划面积35平方公里。村委会位于922县道(都惠公路)25公里处,距乡政府8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寨,居住有汉族、苗族等民族,其中以汉为主。2007年底总人口为1593人。村设支部1个,支部下设党小组9个,党员73人。

坪阳村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9℃,无霜期254天,年均降雨量1429毫米,境内多大山、峡谷,平均海拔1460米。气候属中亚热湿润气候,特征是温凉、湿润,多秋风,四季分明,湿度较大,日照偏少。主要生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野生天麻、海花草等,境内主要有硫铁、重晶石等矿产资源。

自2014关于都匀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黔府函〔2014〕80号》。原 江州镇和 摆忙乡合并为毛尖茶镇。 都匀市由原来22个乡镇(办事处)调整为10个乡镇(办事处)。

毛尖镇位于 都匀市以西33公里,东面是都匀市 甘塘镇,西面与 贵定县猴场堡镇相邻,南面是都匀市 平浪镇,全镇总面积212.3平方公里。毛尖镇交通便利,922县道横穿毛尖镇25公里, 夏蓉高速公路与 贵广高速铁路从 毛尖镇山脚穿过,其中 厦蓉高速公路 都匀北闸道口距 毛尖镇22公里, 贵广高速铁路 贵定站距 毛尖镇24公里。

毛尖镇位于都匀市螺丝壳山顶处,地貌以高山丘陵地势为主,属喀斯特地形典型环境,海拔980—1720米之间,平均海拔1480米。毛尖镇南面紧靠国家级自然风景区斗篷山山脉,东面是都匀石门坎水库的水源发源地,整个镇型恰似一个硕大无比的螺丝。毛尖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8—14.9℃,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常年多雾,全年日照时数1480小时,无霜期213天。

全镇有林地97630亩,茶园地90560亩,其中可采茶园20500亩,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茶园共有8片,最大茶园连片面积10100亩。森林覆盖率达74%,是名副其实的茶中带林,林中有茶。

都匀市 毛尖镇地处一个山水交融、山清水秀的天然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没有任何污水排放;茶区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未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旅游资源和游览气氛;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保护手段科学,措施先进,能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保持了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毛尖镇海拔高,常年云雾缭绕,气候冷凉,是难得的避暑胜地。毛尖镇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源远流长的布依民俗风情。近年来与旅行社联合开发了茶山生态旅游线路,单线长48公里,全程为混泥土硬化路面,茶区交通便捷,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沿途有各种引导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线路所经之地全是茶园、茶场、茶庄,游客可以自己采茶、制茶、品茶,临走再带上一些手工鞋垫、背带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吃住玩购一条龙,让游客最大限度感受最美茶乡旖旎秀美风光和浓浓的茶叶文化。

毛尖茶镇盛产毛尖茶,是都匀毛尖的主要生产地区,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 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 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产于贵州都匀市,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十五”期间 毛尖镇( 江洲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平江公路穿镇而过,全镇5个村实现村村通公路,通乡、通村、通组公路里程达62公里;争取市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53余万元硬化江洲村、江边村、富溪村七条全长4.9公里公路。摆甲公路全线贯通,乡村公路网络已经形成。建成综合贸易市场1个,面积近2000平方米,满足了目前市场交易需求。引资40余万元,建成江洲集镇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集镇20120人的日常用水。新建镇政府办公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修建完成镇计生站办公用房;投入0.1万元维修改造集镇市场沟盖板;投资20000余元修建镇民族广场舞台;实施完成23户82人的移民搬迁。集镇建设初具规模。
  全镇5个行政村46个村民组实现组组通自来水,村村通电话和广播,认真落实电视“村村通”工程,落实到农户1424套已全部完成安装,使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传输到千家万户。农村电网改造全部结束,户户通电,通讯事业长足发展,建成移动通讯机站3个、联通机站4个,全镇现有电话用户 1050门。
  全镇现有小学4所,全日制中学1所,其中寄宿制小学1所。全镇在校学生1957人,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初中入学率104.97%;全镇现有卫生院1所,医疗点2个,从业医生16名。

镇党委、政府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结合地域优势大力发匹经济,农业总产值5039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19200万元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57元。 镇政府以“185”工程为重点,组织实施“稻-鱼-菜”“185”工程示范300亩,实现每亩产值5000元,着力做好样板示范。2010年,牛存栏2457头,马存栏2824匹,生猪存栏9108头。有规模养殖户3户,每户存栏都在20头(匹)以上;2010年实现肉类产量1343.9吨,畜牧业产值3177万元。积极发展劳务输出,2010年,全镇新增对外输出农村劳动力684人,其中有组织输出80人,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两广和江浙一带。经统计2010年务工汇回资金约881万元,劳务输出以成为江洲镇农民增收重要渠道之一。2011年,江洲镇将大力发展茶叶种植项目,联系富农茶叶有限公司,组织江洲镇富溪村、江洲村、江边村群众新增集中种植3600亩茶叶。
   江洲镇素有都匀市“西部煤都”之称,现有持证开采煤矿企业2个,煤产量达9万吨,乡镇企业年产值19200万元,镇企业从业人员1321人,2010年完成财政税收625万元。  (此部分是关于2012年以前的相关信息)

布依族、 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总人口12341人3057户。

1.服饰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

2.居住

布依族居住的显着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木板房。当地布依族大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木板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住房。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朴实淳厚,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性好,只是采光较差。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3.丧葬


  因为相信祖灵能保佑子孙,故重视丧葬礼仪。一旦老人去世,丧家要立即去舅父和亲友家报丧,同寨同族多来协助为死者梳洗换装,筹办丧事。举丧之日,亲友都要带纸钱、纸幡以及米和猪羊肉等前来吊唁,谓之“祀信”。丧家置办酒席,款待吊唁宾客。一般须请巫师或道士念经2~3天。出殡时由其子或近亲在棺材之前“引路”。下葬后,由其子首先铲土掩埋,随后参加送葬的诸亲友轮流铲土垒坟。坟堆成形后,上撑伞一把,再立墓碑。

4.年节食俗

布依族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有些则为本民族所专有,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 三月三(地蚕会节)、 四月八(牛王节)、 六月六(祭盘古)、吃新节等。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六月六吃“煮鸡”等,大都与民族传说和乡风教育有关。
   三月三是布依族祭社神、山神、扫墓、祭祖或举行社交活动的节日。但各地的具体活动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除祭社神、山神外,有的地方侧重扫墓,有的地方侧重祭祖,有的地方侧重唱歌、摔胶等娱乐活动。有的地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进行社交活动。供祭之日,有禁止外人入村的习俗。过三月三这个节日,含有迎接新的耕种季节来临和祈求丰收的意味。
   四月八,也称牛王节、牧童节或开秧节,是与农耕活动有关的节日。节日这天,要祭“牛王”和慰劳耕牛。祭记时,要做彩色糯米饭,备好酒肉、抬到耕牛面前去祭,并用青草包糯米饭喂牛,让牛休息一天。此外,有的地方还举行祭祖或别的娱乐活动。
   六月六也是祭社神和山神的节日,内容同三月三相似。这个节日规模的隆重仅次于春节,许多地方称之为“小年”。除祭社神和山神外,各地都举行大规模的歌会。有的地方还利用这个机会祭青苗、祭大田、祭水、修订乡规民约或举行一些纪念性集会,纪念传说中的事件或人物。

5.宴客食俗


   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必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宴席中还《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一唱出,表现出他们的心智和才华。

1 、少数民族的茶具

毛尖镇少数民族冲泡茶叶时使用的茶具为带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原始器具,多由陶土制成。

2 、少数民族的茶艺

在布依族家庭中,男女老少天天都要饮茶,茶是他们生活中最为普遍和必不可少的基本饮料。火塘上的茶壶,终日热气腾腾,他们相互往来,相互敬茶,品评茶味,说古论今,无拘无束,享受着天伦之乐。布依族的茶艺讲究茶叶品质、冲泡技艺、茶具玩赏和品茗的自然环境等。做法是先把黄豆、玉米、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入在茶碗里,然后用油把茶叶炒香放入少量的姜、葱、盐,水煮直到沸腾,去渣后倒入茶碗拌匀即成打油茶。布依族同胞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之说。可见这种茶俗深入人心。

3 、传统加工工具

毛尖镇少数民族传统的手工加工工具为密封式的锅灶。密封式锅灶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室内部分是把灶台和铁锅用水泥完全密封起来,室外部分是烧火的灶口,这样在炒制茶叶时就能把烟火味和茶叶分开来,防止茶叶串味,火的大小则由人工在室外根据炒制的要求控制起来。

4 、布依姑娘茶

在布依族聚居的毛尖镇,有一种不仅味道别具一格,名字也十分好听的茶,这就是布依“姑娘茶”。姑娘茶是布依族未出嫁的姑娘精心制作的茶叶,清明前夕,布依未婚姑娘上山采回毛尖嫩茶,热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把茶叶一片一片叠成圆锥体,晒干,再经过加工,就做成一卷一卷圆锥体的姑娘茶了。姑娘茶不仅形状优美,而且质量精良,是茶叶中的精品。制好的这种茶叶都不拿出来出售,而只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或在谈恋爱或订亲时,由姑娘家作为信物送给情人,意思是用纯真精致的名茶来象征姑娘的贞操和纯洁的爱情。

1 、茶历史遗存

毛尖镇茶山通天台位于原摆忙乡坪阳村茶山之颠,海拔1600余米,站在通天台上展望,触目尽是茶园,满眼都是苍翠,可将摆忙乡半数茶园尽收眼底,景色极为壮观。2010年,毛尖镇将通天台建成了一个圆形平台,供茶农凭吊埃朗和秧歌。通天台也成为了外来游客观赏和品味摆忙美景的一个观景台。

2 、通天台的传说

咸丰年间,清兵将领巴杨阿率部2000于人攻打摆忙,摆忙石板寨布依民族英雄罗维率领摆忙布依青年与之抗战。罗维元帅在与清兵的激战中受伤,退至摆忙鱼洞山中医治。摆忙石板寨一对布依难女青年埃朗和秧歌冒险为罗维元帅四出寻医,得到平山冲(今通天台崖下)一老茶农相助,采来中药。由于此味中药要求要用甲林山上的老泉水(今供销茶场逍遥亭下的泉水)作药引,用平山冲山上(今高寨水库茶园)的老茶树根架火慢慢熬制。埃朗和秧歌悄悄躲在平山冲里老茶农家为罗元帅熬药。3天后,疗伤的药熬好了,埃朗和秧歌按照约定,爬到平山冲高崖上(今通天台)燃起烟火通知义军。哪知此时,远在10数公里的鱼洞山上亦是烽烟大作,义军已被清兵围困在鱼洞山的一处洞穴里,被清兵用火攻入洞中,活活烧死,至今该洞穴里尚残余大部分人体头、股骨的那个残骸及刀枪棍棒等兵器。埃朗和秧歌得知消息,悲痛不已,喝下熬好的中药,双双从通天台上跳下了平山冲万丈深渊。有人说,埃朗和秧歌在通天台上升入了天堂,一直在庇佑着当地的茶农,不信你看通天台附近的茶叶就是比别处茂盛比别处绿;也有人说,埃朗和秧歌喝下了老茶农配下的中药后跳下了没有死,有被老茶农救回去了,医治好后隐姓埋名跟随,老茶农学习种茶和炒制茶叶,现在平山冲的茶农就是他们的后代……不管怎么说,从那以后,平山冲山上便四处长出了茶树,并且那里的茶叶叶分外香甜。后人为纪念埃朗和秧歌,把当初两人跳下来的山崖叫通天台。

3 、都匀毛尖茶艺、茶歌舞、茶剧目表演

都匀毛尖茶艺一共有十二道工序。第一道:点香,焚香除妄念。第二道:洗杯,冰心去凡尘。第三道:凉汤,玉壶养太和。第四道:投茶,清宫迎佳人。第五道:润茶,甘露润莲心。第六道:冲水,流水静无声。第七道:泡茶,碧玉沉清江。第八道:奉茶,观音捧玉瓶。第九道:赏茶,春波展旗枪。第十道:闻茶,慧心悟茶香。第十一道:品茶,淡中品致味。第十二道:谢茶,自斟乐无穷。

由于很多的历史文化没有被记录,对于很多的故事我们都无从考量,但是在这里还有一些被保存下来的国共时期对抗的遗迹和故事。

毛尖镇(江洲镇)位于 都匀市西部,距 都匀市中心44公里,属于全市海拔较高的乡镇之一,旅游景点有江边凌山齐和尚古庙遗址,江边平塘天下第一龙风景区(包括平塘瀑布),江洲村石庙冲景点,崖寨溶洞,摆桑草原等。

百里毛尖茶场是当地最为直接观赏的,也是这里最为重要的,在这个大山环绕的小镇有美丽的平塘瀑布。也有云雾缭绕的高山云海。同时这里也可以看到屹立在高山上的核电-风力发电的大风车。

周边政府机关

都匀市毛尖镇政府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904县道东50米

周边舒适型

都匀毛尖精品度假酒店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都凯大道茶博园内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都凯大道茶博园内

周边景区,

高寨水库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

周边村庄

毛尖镇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

摆忙村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向阳路(摆忙村)

沙寨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

江州村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

毛竹冲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

总阳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