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舟镇

牙舟镇 牙舟镇镇情简介 牙舟镇人口民族 牙舟镇经济发展 牙舟镇资源状况 牙舟镇集镇建设 牙舟镇文化传统 牙舟镇著名人物


牙舟镇位于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4194人(2017) 。1998—2002年,5年中,牙舟镇由于大力发展烤烟生产,拉动和促进了全镇经济的迅速增长。该镇经济为农业为主,陶瓷是牙舟的经典,挤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牙舟镇位于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平塘县境中部,东及东南与白龙乡、 卡罗乡,南与 摆茹镇、 西凉乡,北与 谷硐乡、掌布乡,西与大塘镇、 通州镇接壤。镇政府据地长寨村距县城27公里,册三公路穿过镇境。所辖的边兰、卡腊等村有公路与册三公路相接。全乡辖14个行政村:新寨村、长寨村、永忠村、高寨村、陈家弯村、白云村、甲先村、白岩村、甲本村、白沙村、丰坡村、石笋村、边兰村、王宋村,127个村民小组,有118个自然村寨,4780余户。全乡有12个村用上了自来水,14个村通电,14个村通公路,5个村通电话,8个村通邮件。 详情


牙舟镇地名网_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牙舟镇资料简介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牙舟镇介绍

牙舟镇位于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4194人(2017) 。1998—2002年,5年中,牙舟镇由于大力发展烤烟生产,拉动和促进了全镇经济的迅速增长。该镇经济为农业为主,陶瓷是牙舟的经典,挤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牙舟镇位于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平塘县境中部,东及东南与白龙乡、 卡罗乡,南与 摆茹镇、 西凉乡,北与 谷硐乡、掌布乡,西与大塘镇、 通州镇接壤。镇政府据地长寨村距县城27公里,册三公路穿过镇境。所辖的边兰、卡腊等村有公路与册三公路相接。

全乡辖14个行政村:新寨村、长寨村、永忠村、高寨村、陈家弯村、白云村、甲先村、白岩村、甲本村、白沙村、丰坡村、石笋村、边兰村、王宋村,127个村民小组,有118个自然村寨,4780余户。全乡有12个村用上了自来水,14个村通电,14个村通公路,5个村通电话,8个村通邮件。

2002年,全镇人口2.0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85人,比全县平均数少21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01万人,占97.1%,少数民族人口8020余人,占38.69%,有布依族、苗族等9个少数民族;布依族人口5100余人,占总人口的24.59%。苗族2820余人,占总人口的13.59%。

2017年,总人口24194人。

该镇经济为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谷、 玉米、小麦、高粱、 大豆、蕃薯、 辣椒、烤烟、花生、 油菜籽等。烤烟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县第一位。水果有梨、桃、李、柑桔等。林产品有洞桐籽、 五倍子、棕片、木材等。农村非农行业开展的项目主要有采煤、陶瓷、运输、建筑、商业、饮食服务等。

1998—200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4647.5万元(90价,下同),其中:农业产值8277.93万元,占69%;林业产值978.18万元,占10.18%;牧业产值4585.41万元,占20.73%;渔业产值6.89万元,占0.09%。2002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93.71万元,比上年增长7.56%,比1998年增长43.55%。粮食总产量5年累计完成2.35万吨,其中稻谷1.6万吨,玉米4493多吨,大豆443多吨,小麦1861多吨。

5年中,牙舟镇由于大力发展烤烟生产,拉动和促进了全镇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建了人畜饮水大山塘6个,完成坡改梯785亩,新修村级公路10条28公里,扩修村级公路16公里,拓宽镇政府至册三公路口宽9米的水泥路面公路1公里,安装路灯10盏。同时,该镇还安装了容量为128门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为了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将经济管理机制引入村级干部管理轨道,在全县率先实行奖惩相结合的村级干部月薪制。

牙舟镇是全县烤烟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烤烟生产已逐步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1998年,镇党委、政府从提高烤烟质量上狠下功夫,当年烤烟生产实现了面积、产量、产值、斤价、税收、户均收入、上等烟叶、种烟大户等8个增长。在全县范围内第一次出现了烤烟产值超万元的种烟大户6户,当年全镇种烟10755亩,产量1116吨,产值360.75万元,创利税111.83万元。

1999年,在全县烤烟生产大滑坡的形势下,果断地实行集团承包和分片包干责任制,由于措施得力,激励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出现了烤烟产值超万元的大户13户。其中烟农杨昌华被评选为贵州省劳动模范和贵州省种烟能手。全镇当年种烟5500亩,产量465吨,产值260万元,创税52万元。2000年,烤烟生产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涌现了王宋、白云、永忠3个创税20万元的村和上坝、垭口、翁拉、马口硐、谷己、牛场、大冲等7个创税10—20万元的村民小组。全镇户值超1万元的烟户已上升到43户,并出现了产值超2万元的烟户2户。当年全镇种植烤烟6000亩,产量540吨,产值350万元,创税72.5万元。

2001年,烤烟创税在镇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50%上升到75%,牙舟也因此跨进了黔南州的烤烟种植“十强乡镇”之列。在种烟的2192户烟农中,户均收入达4959元,产值在1.5万元以上的烟农就有132户,产值在4万元以上的就有6户。当年种烟9000亩,产量468.25吨,产值808.04万元,创税88.7万元。2002年,烤烟生产虽受到烟叶市场销售困难的影响,牙舟镇仍坚持种烟的信念,烤烟种植面积仍达9678亩,产量860.4吨,产值848.54万元,创税169.7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担均价达493元,比上年增加38.62元,增长8.5%,烟农产值在2万元以上的有11户,产价在1-2万元的180户。

牙舟气候宜人,群众热情好客,是通往克度国际天文大射电选址、塘边天坑和掌布景区以及甲茶风景区的必经之路,处于交通要道上;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储量达30万吨以上;现有劳动力资源13680人;可利用荒山达1.5万亩,建有110千伏安变电站一个,能保障外来投资商投资兴办企业用电;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新寨、甲先、长寨三个坝区,可用土地达2000亩,是外来客商投资办企业的理想场所。

近些年来,牙舟镇加投资项目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10月,从卡罗乡引水,修建牙舟水厂,解决集镇周围6000多人及禽畜安全饮用水问题。完成了甲本村提灌工程、水落洞水库及引水工程、边兰村羊肠提灌引水工程、王宋和白云村引水工程,解决甲本村、陈家湾村、卡腊村、王宋村、白云村、边兰村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基本完成了各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全镇除白沙村的杨柳井组未公通路外,其余村寨均已通公路,交通条件较好。集镇街道实现路面硬化,安装街道路灯等基础设施,亮化集镇环境。

古朴的牙舟古陶, 陶瓷是牙舟的经典

牙舟陶器产于牙舟镇,距县城26千米,境内丰富的陶土资源和独特的制釉原料,是陶瓷制作的理想环境。据载,牙舟陶始于明洪武16年,距今已近700年历史。明末初具规模,清初已发展到40多座陶窑,清末后产品远销南洋及法国等地。民国时期最为鼎盛,有100多家制陶小作坊,产品靠人背马驮大量销往四川、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并有传教士将牙舟陶带到欧洲。

牙舟陶工艺精湛,以造型古朴敦厚著称,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牙舟陶属自然龟裂的玻璃釉型工艺,主要分为餐具、用具和玩具3大类。其中,杯、盘、壶、虎、牛、狗、马等可供家庭摆设、装饰用,又称美术陶。中国美术馆民间部已经先后收藏了100多件牙舟陶作品。牙舟陶以黄、白、绿、紫、棕、褐色为基调色,以玻璃为基础釉,各色互相配合。产品多为生活用具及陈设品、动物玩具和祭祀器皿,造型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在设计上选择蜡染、刺绣、桃花图案,以浮雕的手法体现,富于装饰性,凡鱼、兽、虫、鸟等玩具,色彩自然,玲珑剔透。时至今日,牙舟还以古老的轮制法制作,并沿袭着以龙窑烧制的传统。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牙舟陶多次作为贵州陶瓷工艺的代表作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展出。1978年在北京“全国第二次工艺美术展览会”上,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梅建鹰教授把牙舟陶誉为“全国工艺美展陶瓷展品中最有特色的展品”;1983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旅游会上,经44个国家一千多名代表推荐,“鸡纹双耳罐”被评为旅游纪念品优秀作品,获轻工部发给优秀作品证书及金质奖章;1984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品评比中,“方纹奶罐”产品又获轻工业部优秀作品奖;1985年、1986年,“鸡纹双耳罐”和“方纹奶罐”分别获国际旅游奖、轻工部百花奖和贵州省“黄果杯”奖;2006年获“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三等奖等;2008年“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我国十大名陶之一,所产双鱼罐、孔雀插屏、瓶、碗、笔筒、台灯、壶、盘等,多次出国参加展出。

牙舟陶艺挤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塘牙舟陶以其古朴、典雅、敦厚而享誉国内外,多次作为贵州陶瓷工艺代表选送参加全国陶瓷展览会,并在日本、朝鲜、丹麦、芬兰等国际展览会上展出。具有较高的开发、观赏价值。近几日,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审核,牙舟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全省91个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

盲目搬迁毁了牙舟陶

有些东西离开了原产地进行生产就会变样,特别是那些名贵的特产,茅台酒只能产于茅台镇,上小学就能读到的历史故事“南橘北枳”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但却仍有人犯这个忌。已有600多年历史、曾辉煌一时的牙舟陶器就因一次盲目的决策、搬迁厂址而毁于一旦。

牙舟陶产于平塘县牙舟镇,明洪武年间开始生产,以造型古朴敦厚著称,工艺精湛,极具观赏价值。在烧制过程中,玻璃釉表面会出现自然裂变现象,形成各种和谐的裂纹,有如蜡染、刺绣中的美术画面。它的制作一般不用翻型,以手捏为主。手捏小动物形象逼真生动, 千姿百态,神韵别致。牙舟陶工艺品因此在中国陶瓷工艺上独树一帜。

在辛亥革命前牙舟陶就已远销东南亚,到民国期间则发展到100多家小作坊,有陶窑48座。新中国成立以后,牙舟陶发展更快。1955年生产产品35种,产量19万件;1965年产品增至70种,产量19万件;1978年产品增至120多种,产量增至25万件。数量增加了,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20世纪60年代起,牙舟陶器多次被选参加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的“全国工艺美展”及“全国陶瓷展览”展出。后又被选送日本、朝鲜、丹麦、芬兰等国展出。1978年在北京展出时,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梅建鹰教授把牙舟陶誉为“全国工艺美展陶瓷展品中最有特色的展品之一”。截至1981年,牙舟陶因展出、订购等关系与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有交往。1983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旅游会上,经44个国家1000多名代表推荐,牙舟陶“鸡纹双耳罐”被评为旅游纪念品优秀作品。1984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品评比中,“方纹奶罐”产品又获轻工业部优秀作品奖。牙舟陶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可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牙舟陶瓷业 日渐式微。61岁的张福忠曾任牙舟陶瓷厂厂长,他说,牙舟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1984年将厂从25公里外的牙舟镇迁往县城,盲目搬迁,盲目上规模,技术跟不上,造成成本高,机械生产烧制不过关,而老厂又无资金投入,技改搞不过来,生产工艺、规模上不去,最后两败俱伤,老厂新厂全部倒闭。“就像人不服水土一样,离开了这个地方是不行的!”在原牙舟陶瓷厂厂长刘朝辅眼里,牙舟陶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土不服”。两位老人说,他们当时都坚决反对搬迁。

如今,牙舟街上坚持做陶的只有7户人家,他们都是原牙舟陶瓷厂解散后无地耕种的老陶工;陶窑也只有两个,已十分陈旧。不说在平塘,就是在牙舟镇,也很难见到牙舟陶的踪迹。刘朝辅记忆中牙舟道上处处见挑陶人身影的情形已成遥远的过去。

田君亮,男,原名景奇,汉族,1894年8月生,贵州平塘牙舟镇人,中共党员。1919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 1921年回国后,在广西桂林见到孙中山,参加中华革命党,在上海、广东活动。 1923年回贵州后任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兼教务长,贵州军事善后督办署参议。 1924年任贵州省大塘县知事。一年后先后任四川石柱县县长,贵州务川县县长。愤于时政日趋腐败,遂弃官从教,先后任贵阳毅成中学、贵州省立师范学校、省立高级中学、省立女子中学、贵阳中学教员,大夏大学讲师,贵州大学教授,讲授国文和人生哲学。贵州解放后,历任贵州大学教授、校委会常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文教厅副厅长,贵州省教育厅厅长兼贵阳师范学院院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大学校长,贵州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五届省人大代表。1955年任贵州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 20世纪80年代后在家静养。有诗词若干首集为《病牛遗诗》存世。 1987年2月15日因病在贵阳逝世,骨灰撒于贵阳东山之巅。

周边幼儿园

牙舟镇幼儿园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G552

周边医疗

平塘县牙舟镇卫生院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牙舟镇农村信用社对面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牙舟镇农村信用社对面

周边收费站

大悟收费站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

周边乡镇

牙舟镇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

周边村庄

卡罗村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

命芹村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

陈家湾村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

翁片村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