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哩乡

咪哩乡 咪哩乡地理环境 咪哩乡自然资源 咪哩乡历史文化 咪哩乡人口卫生 咪哩乡新农村建设 咪哩乡农村经济 咪哩乡基础设施 咪哩乡文化教育 咪哩乡经济 咪哩乡民风民俗


咪哩乡是 元江县的一个行政乡,以 山区为主,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建筑风格的李和才故居、培养军政干部遗址。地处元江县的西面,交通方便,县乡公路为水泥路,距县城34公里。咪哩乡位于元江县西部,总土地面积190.13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321米,最低海拔966米,乡政府所在地咪哩村距县城33公里。咪哩乡境内均为山地,山势西南高,东北低,河流属哀老山西东走向,南北最大距离22公里,东西最大距 离15公里,辖区面积190.13平方千米,整个地形平面,形若火炬,森林覆盖率23.4%。主要山脉有 马鞍山、土堆山、 观音山、大兴老林梁子、土地谷主、金矿梁子,其中大兴老林梁子最高,海拔为2321米,最低海拔是漫沙田,为966米,全乡平均海拔为1400米。主要河流有:瓦纳河,境内流长13公里;南掌河,5公里;小庙河,8公里; 养马河,境内流长15公里。全境被横向河流切割为三部分,东面边缘...

详情

咪哩乡地名网_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咪哩乡资料简介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咪哩乡介绍

咪哩乡是 元江县的一个行政乡,以 山区为主,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建筑风格的李和才故居、培养军政干部遗址。地处元江县的西面,交通方便,县乡公路为水泥路,距县城34公里。咪哩乡位于元江县西部,总土地面积190.13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321米,最低海拔966米,乡政府所在地咪哩村距县城33公里。

咪哩乡境内均为山地,山势西南高,东北低,河流属哀老山西东走向,南北最大距离22公里,东西最大距 离15公里,辖区面积190.13平方千米,整个地形平面,形若火炬,森林覆盖率23.4%。主要山脉有 马鞍山、土堆山、 观音山、大兴老林梁子、土地谷主、金矿梁子,其中大兴老林梁子最高,海拔为2321米,最低海拔是漫沙田,为966米,全乡平均海拔为1400米。主要河流有:瓦纳河,境内流长13公里;南掌河,5公里;小庙河,8公里; 养马河,境内流长15公里。全境被横向河流切割为三部分,东面边缘为清水河环绕,两岸高山逼近河流,坡度陡急,水土冲刷严重,土地利用受到局限;中部多高山深谷,瓦纳河横断其间,南北两侧溪流网布,全乡二分之一的人口、耕地集中在这一带;南面属拉斯茶勒(山)、金矿梁子的分支扯卡忽梁子和 背阴山,南掌河自西向东横贯其间,河床狭窄深切,耕地和村落分散在群山半坡或山梁子上。咪哩乡气候温和,冬季受西北面的老窝底、观音山、南溪老林(山)影响,最冷(1月)平均气温不低于7—8℃,夏季受元江河谷热空气影响,最热(7月)平均温度达20—21℃,平均气温16—17℃; 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集中在5—10月;干湿季节明显,无霜期达10个月以上。

境内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黄豆、蚕豆、小麦、荞子等粮食作物,亦适宜种植油菜、花生、茄子、辣子、洋葱、大蒜、洋芋、瓜类等,还适宜种植核桃、板栗、梨、桃、柿子、桔子等果木;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甘蔗等。咪哩乡境内有丰富的蛇纹石,还有少量的镍矿和铁矿。

历史沿革 咪哩乡在解放以前叫崇善乡。1949年8月—1950年2月崇善乡属元中区临时人民政府,1950年2 月—1950年3月把崇善乡改为崇善区。1950年9月崇善区与定远区合并为三区。咪哩境内有咪哩、 哈罗、大黑铺、大新、瓦纳、甘岔6个村委会,40个农业合作社,40个自然村。1958年8月,由于成立人民公社的需要,崇善乡又从三区分开,成立建设公社。建设公社辖咪哩、小柏木、下龙塘、孟鹏、哈罗、南掌、大黑铺、大兴、堕谷、瓦纳、甘岔、新安寨、12个管理区,40个自然村,40个农业合作社。1958年12月,取消革命化的公社名称,恢复以公社驻地为称呼的公社名称,建设公社改称为命利公社。咪哩公社辖命利、下龙塘、孟鹏、南掌、大黑铺、大兴、堕谷、瓦纳、甘岔、新安寨12个管理区,42个农业合作社,42个自然村。1963年1月命利公社改为七区。七区辖命利、哈罗、大黑甫、大兴、瓦纳、甘岔6个小公社,4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42个自然村。1968年10月成立七区革委会。七区革委会辖命利、哈罗、大黑铺、大兴、瓦纳、甘岔6个大队革委会,74个生产队,42个自然村。1970年4月,根据省委云发(70)30号文件精神,恢复公社制,把七区革委会改称为胜利公社革委会。胜利公社革委会辖命利、哈罗、大黑铺、大兴、瓦纳、甘岔6个大队革委会,74个生产队,42个自然村。1970年10月胜利公社革委会改称咪哩公社。咪哩公社辖命利、哈罗、大黑铺、大兴、瓦纳、甘岔6个大队,74个生产队,42个自然村。1981年5月咪哩公社改称为咪哩公社管委会。咪哩公社管委会辖命利、哈罗、大黑铺、大兴、瓦纳、甘岔6个大队革委会,4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43个自然村。1984年1月咪哩公社管委会改称为咪哩区公所。咪哩区公所辖命利、哈罗、大黑铺、大兴、瓦纳、甘岔6个乡,42个农业合作社,43个自然村。1987年11月进行区乡体制改革工作,1988年1月体改工作结束,改区为乡,咪哩区公所改称为咪哩乡。咪哩乡辖咪哩、哈罗、大黑铺、大兴、瓦纳、甘岔6个村公所,4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43个自然村。1999年撤村建委后,咪哩乡辖咪哩、哈罗、大兴、大黑铺、瓦纳、甘岔6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村。

人民生活 解放前,咪哩乡广大人民群众过着饥寒交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吃的是瓜菜杂粮,住的是茅草房和烂土掌房。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干活出工不出力,多劳不多得,搞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水平下降,农村经济受到挫折,许多村社的农民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日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逐渐好转,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农民的生活开始由原来的玉米、土豆等杂粮为主食转变为大米为主食,由吃饱到吃好;由住茅草房、土掌房转变为住瓦房、钢筋水泥房。1982年,全乡实行联承包责任制后,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倾向,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加工业和家庭副业,1990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由1980年的192元增加到322元。农民建房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多,出现了建国以来的兴旺景象。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全乡农村已初步形成了议小康、干小康、奔小康的局面。全乡广大农民感到现在这点水平仅仅是基本解决温饱,离小康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还要不断地努力。乡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的文件精神,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首位,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200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40元,比1998年增加155元,增16.6%。2002年底,全乡99%的农户告别了叉叉房、垛垛房、茅草房,60%的农户建盖了土木结构的住宅,30%的农户建盖了砖瓦房,6%的农户住上了钢混结构的水泥楼房,人均占有住宅面积达20余平方米。电视普及率达80%以上。农民拥有载重汽车、小货车、手扶拖拉机的数量逐年增加,全乡有各类车辆有44辆,许多农户拥有摩托车,部分农户拥有电冰箱、洗衣机、音响等家用电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达到286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002元。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全乡90%的自然村街道铺筑成了水泥路面。共有338户1567人用上自来水。享受人畜饮水设施的有3324户14375人;全乡共建有三位一体沼汽池47口,正在建的有42口,建有公厕52个。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矛盾,2002年未发生群体性事件,为全乡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多数农民过上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日子。

风景名胜 瓦纳温泉位于元江县城西南18公里,昆洛公路292公里处、清水河西岸,海拔889米,地处北纬23.30º、东经101.53º;出水量0.01平方/秒,水温88℃,透明无色,硫化氢气味,含硅酸90毫克/升,硫化物3.6毫克/升,总硬度0.4度,总碱度13.05度;旁有蒸气喷孔一处,气温40℃,内有天然洞;蒸气对风湿及皮肤病均有一定疗效。

瓦纳温泉位于向北西倾向北东60至70度的衰牢山深大断裂带的变质岩接合部。东属 寒武系千糜岩,糜棱岸;西属中三选统绢云石英片岩、 砂岩。此温泉的形成与衰牢山深大裂带有直接关系。

为了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积极招商引资。计划投资1500多万元建盖一个集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娱乐活动场所。

人口民族 咪哩乡以 哈尼族为主体民族,其语言属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 彝族有密切的历史渊源,明 代至中华民国时期称“窝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哈民族”。哈尼族先民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条江边上的“ 努美阿玛”平原,公元前三世纪至六世纪,逐渐向南边迁徙至 大渡河、 金沙江一带。至魏晋时期,又分两路继续向南迁徙,其中一路南下到新平、元江、建水等地区,咪哩乡哈尼族就是在这一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哈尼族居住的山区一般水利条件较好,梯田层层,溪水潺潺,适宜种植多种作物。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乡总人数为7350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乡总人数为7413人,比1953年增加63人,平均年增加不到6人。人口增长率为8.57‰;1949年至1957年,由于人民安居乐业,医药卫生状况逐步改善,瘟疫次消减,死亡率较低。到1958年至1960年,人民公社化,大办伙食团,违背中央“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方针政策。在大跃进“放高产卫星”生产运动中,社员加班加点过度劳动,人体疲惫不堪。加之饮食不足,睡眠不够,以至营养不良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乡总人数为12590人,其中哈尼族10208人,占总人数的81.1%。从第二次人口普查到第三次人口普查相隔14年的时间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当时的“按人口分口粮、生娃娃供红糖”等意识影响,人口增长过快,1982年比1964年增加5177人,平均年增加近288人,人口增长率为698.3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政策,同时,严格执行新《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2002年结婚登记内共有75对,离婚登记5对,而且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宣传的力度,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1985年全乡总人口达13166人。2002年末,全乡总人口为15256人,其中少数民族(哈尼族、 拉祜族、彝族等)13532人,占总人口的88.7%,(其中哈尼族12815人占总人口的84%)。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13719人。

卫生 解放前,咪哩辖区内医疗条件差,只有本地的草药医生和 江湖郎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行医者。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逐渐得到发展。到1962年7月,正式成立了咪哩卫生所,有7名专职医务人员;1969年建立合作医疗站11个,赤脚医生遍布全乡各村。1984年初,卫生所正式改称为卫生院,大队合作医疗站统一改称为卫生所,赤脚医生改称为乡村医生。卫生院管辖6个卫生所。2002年,全乡有一个中心卫生院和6个卫生所。现在医疗条件有所改善,乡卫生院设有药房、门诊、注射室、有住院病房,有病房床位7张。六个村委会中有工作用房的3个村委会,无工作用房的有3个村委会。卫生院有职工11人,村卫生所有乡村医生20人。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务工作人员的增加,以及医务工作者医疗技术的提高,除重大疑难病外,一般常见的病可以在当地治疗,彻底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状况,为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看病和治疗提供了方便,健康有了保障。2002年,咪哩卫生院处方合格率达96%,诊疗人数达4358人,住院10人,治愈率达75%。

新农村建设工作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性文化生活和科技文化含量,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积极发挥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成立了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确保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2)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由市县挂钩我乡相关单位出资16万元投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农村试点咪哩村文明街道建设2000米,包括排水沟、沟底、涵洞、挡墙、球场等已重新建设并完工,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3)积极发展2131工程(农村电影放映事业)。为发挥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围绕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以满足全乡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为加快咪哩乡新农村建设和“三个文明”的建设步伐,我乡在启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正式启动了2131工程,“村村通、户户看”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二是从2006年9月份起,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乡6个村委会全面推开,电影放映达到100场次左右,内容以加强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农村科教影片为主的放映;方式采取定点、流动、录像放映等多种形式;三是在2006年11月份由市、县、乡共同组织人员广泛听取意见,开展检查总结,为制定、实施下阶段工作做好准备。2006年,全乡共组织放影32场;组织群众性业余文艺演出5场。(4)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为使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村村通、户户看”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确保3至5年时间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的目标。乡党委、政府在市县各挂钩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向贫困家庭捐赠电视机81台,切实解决了部分群众看电视难、看不起电视的问题,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大力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业余生活。在市、县各部门的支持下,已投入资金6.5万元加强了文化活动室、体育场所设施建设,配备了适合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民的各类书籍10000册;电视、音响设备齐全;各种制度已全部上墙,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建成了以娱乐、培训、学习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现已投入使用,不仅解决了群众看书难、科技推广、科普培训、文艺演出、体育活动无阵地的问题,使多功能活动室成为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的场所,为广大农民群众原本枯燥乏味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乐趣,也为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打造“哈尼王”文化品牌。以李和才人力资源,小柏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第一批军政干部培训遗址)为依托,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革命精神;再次挖掘农村民族文化酒歌、民族舞蹈、民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品等工作正在收集整理中,将把李和才故居建设成民俗民风展示馆。我乡已投入50多万元修复了李和才四合院寺庙,在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中投入3.5万元进行挖掘、整理哈尼族民间文化,在进入村口大门两侧的墙上使具有哈尼特色的文化上墙,使咪哩乡新农村试点建设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新农村。(7)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林果业,从而带动我乡生态旅游产业。以专业协会为依托的小柏木林果业产业(大杨梅种植)目前已在我乡种植完毕,共投资5万元从石屏引进的8000株优质大杨梅已落实种植面积150亩;并且要以小柏木大杨梅为示范点,在上、下龙潭、咪哩小组下半山发展杨梅种植。把林果业培植为继烤烟、甘蔗、畜牧业后的后继产业,带动我乡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集体福利 1958年后,在全乡农村建立了“五保”制度,以生产队为单位,对无依无靠的老弱病残者实行吃、穿、住、医、葬“五保”。1989年6月,投资23万元建盖了一所敬老院,并动员“五保”老人到敬老院,由乡政府安排2个工作人员护理他们的生活;咪哩乡认真落实上级抚恤,定期补助政策,按时按量发放救济物资,2002年发放救济粮1.64万公斤,共救济406户1416人,发放救济款1100元,其救济63户175人;建盖和修复倒、损坏民房26间;支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43400元;全乡共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10人,各村民小组分散供养的有6个,共开支供养费10800元;补助精减退职生活费5904元;发放抚恤金和补助金51544元;兑现32户军烈属优待金34050元。到2002年,瓦纳、咪哩、小柏木三个村子办起了老年协会,为老年人创造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条件。同时,2002年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众的帮扶工作,为5户残疾户排除了危房,建盖了新房,共投入残疾人帮扶资金2万元,解决了困难残疾人的住房和生活。

综合经济状况 咪哩乡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状况得到一定改善。1993年税收完成21.1万元。1994年咪哩乡农村社会现价总产值963.15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现值)1384万元,农业总产值1325万元,工业总产值5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08.0221万元,财政总收入26.97万元,比上年增27.8%。第三产业总产值714.85万元。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之比为35:1:5。2002年,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3432.2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814.23万元,工业总产值11万元;2002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2元;第三产业总产值607万元。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之比为255:1:55。

解放前到20世纪80年代末,咪哩乡的小城镇建设非常滞后,乡境内仅有咪哩村民族上层人士李和才先生铺的200多米石铺道路,其他40个自然村的街道都是土路,天干时灰尘满天飞,下雨时成烂泥潭。人畜难于行走。广大农民群众的房屋有50%是土掌房,45%是茅草房,瓦房只占5%。

199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有部分农户建盖了瓦房。1995年后,在各级党 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咪哩乡的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起来。同年,先后投资250万元,解决了乡属机关单位和4个村、组的人畜饮水,水管网长11公里,架设了小黑铺、新田两社电网等。1996年完成组织实施了计划的新寨、大鱼塘、小柏木、孟鹏、中寨、大锡厂的6项人饮工程,管道长6.44公里改善了2100亩的灌溉面积和3400人的人饮问题。1997年,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组织了甘岔、大兴两个村公所拆迁建盖,完成了乡政府老大院职工住宅的排危,水管站的建盖和农贸市场以及乡党职技校综合楼的建设。同年,还完成了堕谷、干田寨的人畜饮水工程。1998年投资65万元,投工投劳12000个完成了朱堕、朱堕小寨、小芭蕉、瓦纳、桐洞、垤塔、甘岔社的人畜饮水和玉灯河大沟的修复,改善了2740人和459头牲畜的饮水问题。1999年投资18.17万元,完成了南掌、朱堕、咪哩社的人畜饮水工程,管道长3531米,分管道长1936米,受益群众投工投劳达3000个工日。2000年,社会公益事业总投资160万元,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了中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实验楼的建设,建筑面积2133平方米,加强了校内道路建设;新建了新田、小紫驼骆、大兴、大旧、紫哈人饮管池,改善了水源卫生状况;投资100余万元,乡政府职工住宅楼竣工通过验收,机关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2001年投资28745元,完成了新田、新房村、新安寨及紫哈4个村小组17004米的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了5个村民小组总长2000米的文明街道(水泥路面)。以“普九”、“普实”为契机,总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咪哩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和甘岔、大黑铺村完小教师宿舍楼及中寨、小柏木小学教学楼建设。2002年建成甘岔村委会、小紫驼骆、新寨和咪哩村委会上龙塘及哈罗村委会、国塔、大锡厂5个村民小组的自来水工程;建成孟鹏村民小组人畜饮水170米遂道工程。解决了251户1196人的饮水和43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在政府关心支持下,2002年小紫驼骆村异地搬迁,使村民住宅楼房化;科学合理地规划了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建设的远景蓝图。截止2002年全乡44个自然村有39个自然村(占90%)铺筑成水泥路面街道,2002年投资2.5万元修复了咪哩主街道的排水沟120米,集贸市场两侧的排水沟80米,同时绿化了集贸市场。集贸市场占地2.5亩,赶集日人口多达3000人以上,乡基础设施改善后吸引12家个体工商户(其中外省的有5家)来咪哩经商;中小学硬件条件改善;电信和邮电实现分设;电话进了许多村寨家庭。土地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土矿行政执法和监察职能,年内完成村庄地籍调查登记2987宗,总面积为269382.77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260678.26平方米)。

咪哩乡借用 世界银行信贷资金,实施“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营造了4000亩经济林木。经过宣传、动员和教育,2000年退耕还林652亩。到2002年底,全乡森林覆盖率为23.4%,经济林种植10200亩,有力地保护了生态。

旧时咪哩乡境内甘岔、瓦纳、咪哩、大黑铺、三板桥、大锡厂是思茅、普洱的通衢,没有设人马客栈。解 放后,修通了昆洛公路,其过境段长14公里,小坂碧至大黑铺的乡村公路长19公里;咪哩至飞云桥公路与昆洛公路相接,长13公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快咪哩乡的发展,根据“经济要发展,公路要先行”的指导思想,按照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重点抓好公路建设。1995年投资120万元修通了甘岔、大兴、大黑铺三条乡村公路;1996年完成了原计划的甘岔河和甘岔小寨2条蔗区公路,全长34公里;1997年,完成了南掌水库至朱堕小寨、朱堕、南掌、堕咪、新田社5条乡村公路,全长25公里,总投资27万元;1998年投资21万元新挖了桐洞公路、葫芦田和裸裸城蔗区公路,总长16公里;2000年投资70万元,新建蔗区公路24公里;2001年8月,投资600万元咪哩水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全长13.3公里,在全县山区乡(镇)率先实现了公路水泥化,全乡境内通公路里程达303公里。2002年修通了甘岔村委会、甘岔箐、店房、石头寨、新寨、小紫驼骆5个村民小组的乡村公路,瓦纳至紫驼骆的连接公路建设全线完工并通车,小芭蕉和垤塔两个村民小组的乡村公路正在建设中,到2003年内实现村村通公路。

1970年前,咪哩还没有电力,用菜油灯和松明等进行照明;农副产品加工主要靠人力、畜力。1970年在咪哩玉灯河建了一座小型水电站;接着又建了紫驼骆电站、瓦纳电站、堕谷电站、甘岔电站、新寨电站、大兴电站共7座。这几座电站都是小型电站由于水量小,发电量少,电力供不应求,后因机器损坏而停办。1978年后到2000年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全乡的电力事业有了快速发展。同时在县电力公司的支持下进行了咪哩村民小组182户的农村电网改造。2001年投资36.26万元,完成了咪哩、甘岔、紫驼骆等村民小组600多户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新寨、石头寨、漫沙等村民小组135户一次性就位的电网建设。2002年架通了甘岔村委会小紫驼骆、甘岔箐、店房、大鱼塘,瓦纳村委会垤塔共5个村民小组的电网,全乡实现了村村通电。解决了照明和农副产品加工用电,解放了生产力。

解放前,水利设施建设较差,全乡没有一座水库,水沟也很简陋。咪哩乡没有建过一座水库,到栽插时干 田全靠老天下雨。解放后,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大力修建水库、水沟,先后修建大小水库6座,有草坝水库,是1957年7月动工,1959年7月竣工,均质土坝,坝高15.5米,坝体容积14.15万立方米,库容13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435亩,土坝,属县管水利工程;南掌水库,1958年10月动工至70年代初又继续修复,并开始少量蓄水,直到1979年才基本竣工,配套工程有50千瓦水电站一座,水库流经境内三板桥、滑石板、清水河、龙洞等电站均受其益;上龙塘水库,1957年始建,1958年竣工,土坝,灌溉面积1200亩;下龙塘1955年始建,1957年竣工,土坝,灌溉面积0.04万亩;咪哩水库,1975年竣工,土坝,灌溉面积0.04万亩,,还有中部的密林水库(1964年始建1975年完工)可灌溉面积达350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1993年,投资35万元,群众投入义务工2.24万个,完成兴修水利工程3件,瓦纳、小柏木、堕咪大沟共长24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84亩;1994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义务工3.15万个,投资11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建设4件,支砌三面光沟渠19.55公里(其中孟鹏大沟4.8公里,咪哩大沟3.55公里,紫驼骆大沟8.5公里,小柏木大沟2.6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240亩。1995年,投资250万元,投工投劳30.1万个,举修三面光大沟总长14.51公里(其中甘岔大沟5.8公里、大兴、大旧大沟5.3公里,裸裸城大沟800米、草坝水库进流沟1.6公里,下龙塘低改排涝沟800米)。1996年,全年完成和组织实施了计划的第三期水利示范乡的新寨母的大沟,瓦纳大沟、堕谷东西沟、小柏木三道沟等5条沟的三面光支砌,全长15.8公里,共投资110万元,改善了2100亩的灌溉面积。2002年建设完成总长15.16公里,总投资110万元的草坝大沟三面光工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加强了水利设施建设,水利设施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截止2002年,新修11条三面光大沟,全长45公里。使全乡的耕地面积增加了2170亩;同时改变了过去栽种庄稼靠老天下雨的状况。

咪哩乡是以哈尼族为主体的贫困山区乡,经济贫穷,文化基础差,到1968年前都还没有一个正规的文化活动室,但人民群众的文艺活动从不间断,他们用传统的民间文艺,如唱老革命歌曲、 唱山歌、跳棕扇舞等来活跃农村文艺生活。1968年成立了 电影队;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电影队承包给放映人员经营。1970年成立广播站;1970年末,咪哩、大兴、大黑铺、甘岔、瓦纳、哈罗6个村公所驻地搞小片广布网点,1971年在全乡铺开,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喇叭,有事在广播里通知,方便快捷;1973年,根据“村村挂银幕,户户看电影,人人受教育”的号召,咪哩、哈罗、甘岔、堕谷相继建立了电影队,电影队经常在各村社巡回放映,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年,在6个村公所驻地和村子较大的紫驼骆、孟鹏等4个村子组织了业余文艺宣传队,农闲季节和重大节日时,经常调来乡上会演。社与社之间也相互交流演出,活跃了农村文艺生活,同时加强了相互间的往来和友谊。1982年成立文化站,从此就有了文化活动场所,站内有图书阅览室,订有《人民日报》、《云南日报》、《玉溪日报》还订有《半月谈》、民族画报等刊物,1976年咪哩乡开始使用电视,1997年6月架通了闭路电视线。2000年在县广播电视局的支持下,咪哩乡有线电视光缆在12月20日与县联网开通,电视频道由原来的10套增加到30套,2000年,全乡基本普及闭路电视并实现网络一体化,在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也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截止2002年,全乡有9个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

咪哩乡各种教育形式起步较晚,1919年,紫驼骆和下龙塘村创办了乡立国民学校,各校在校学生分别为25 人、32人;1925年,瓦纳开办乡立国民学校,在校学生36人;1933年,甘岔、大芭蕉开办乡立国民学校,在校学生分别为22人、16人;1944年咪哩开办乡立国民学校,在校学生42人。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有限及思想意识的落后,教育投入少,办学条件差,加之社会动乱,以上5所学校开办不久即先后停办。

建国后,贯彻“学校为工农开门,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51年9月,咪哩、瓦纳、紫驼骆、甘岔、下龙塘五所学校得到恢复,又新办了几所学校,这时辖区内共有小学7所,12个班,在校学生286人,教职工有12人。1956年前,咪哩乡只有小学(一至四年级),没有设高小(五六年级),读高小要到外乡镇;1956年开始设高小。1958年提倡群众办学,兴起了群众办学的高潮,首次在大兴、大旧、堕谷、小柏木村办起了民办小学,学校由原来的7所增加到11所,31个班,在校学生965人,教职工21人,(其中公办教师17人,民办教师4人)。1965年至1966年3月办起半日制、早晚班,巡回教学等形式的耕读小学21所,25个班,在校学生420人。耕读小学在校生占34.1%。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畸形发展,一方面“停课闹革命”,另一方面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扩增。1966年底,紫驼骆、咪哩办起巡回农中2个班,在校学生36人,教师1人(民师)。1969年,咪哩小学办起附设初中班1个班,学生30人,教职工3人。到1976辖区内有小学29所,51个班,在校学生1852人,入学率达89.8%,教职工52人,其中公办教师30人,民办教师22人。毕业生180人,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调整、整顿,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1982年,建立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制,加强对所属小学的领导管理,实行县、乡、村三级分管教育。为了使边远村寨的适龄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1984年咪哩乡小学校发展到32所,在校学生1912人,毕业生135人,入学率达90.5%。毕业率95.6%,巩固率95.9%。有教职工63人,其中公办51人(代课27人),民办12人。同年在咪哩中心小学和甘岔完小开始设半寄宿制班4个班,在校学生185人,占乡内在校学生的1.2%。1986年,改5年制为6年制,对学校布点、规模作了调整,1997年实现了六年制普及义务教育。2002年全乡有8所完小,22个校点,91个班,在校学生1802人,教职工125人(其中公办教师104人,民师3人,代课18人;小学高级教师有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7.7%,毕业率为100%。

解放前至1990年前咪哩未办过幼儿教育。1990年开始办学前班2个班,在校学生42个,到2002年学前班9个班,在校学生106人,教师9人。

2002年,设半寄宿制4个点10个班,有学生450人,占在校学生数的24.9%。学校硬件建设得到改善,全乡22个校点中19个校点已建成钢混结构房占87%,只有3个校点没有建钢混结构房(将要撤并范围)占13%,凡是有学校的地方,现在人们一进村就可以看到高大漂亮的钢混结构房,哪里有高大漂亮的钢混结构房哪里就是学校。

建国初期,辖区内没有开办初中,小学毕业后读初中要到县办中学,学习成绩较好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才能入学,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升初中的机会。到1969年9月公社驻地咪哩中心小学开始办附设初中班后,大部分小学毕业生可以在当地附中读书。1975年,咪哩附中有2个班,在校学生94人,教职工有6人,其中公办14人,民办1人,工人1人。1976年,在“学习朝农经验”的影响下,兴起了办初中的高潮,咪哩乡境内的紫驼骆、甘岔、堕谷、孟鹏小学也办起了小学附设初中班,咪哩乡的附中由原来的1所发展到5所,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8人。把小学教师当做中学教师使用,既抽空了小学的骨干教师,又严重影 响了小学教育质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恢复了招生考试制度,学制由原来的2年制改为3年制。中学规模也进行了调整,把其它4所并入咪哩附中,到1979年,咪哩附中在校学生达215人,有教职工14人。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1995年,咪哩中学分设建制,办学条件和教师的配备都得到较大的改善。1995年到2000年,开展青壮年扫盲工作;同期开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2000年9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了省、市、县验收。咪哩中学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现已建成了花园式的中学,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教师的合格率逐步提高。到2002年,咪哩中学共有15个班,在校学生537人,教职工有49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12人,二级教师20人,三级教师6人,未评的2人;大专学历的有37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有3人,中专学历的有1人)。

20世纪50年代,成人教育主要是开展扫盲工作。农村开展学文化活动,开办夜校,识字班,在青壮年、干部层中基本扫除文盲。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文革”前,全乡大部分村都办夜校,开展学习文化运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大部分学员都能读书看报,有的还会写作。1990年5月,咪哩乡党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次年6个村委会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也相继建立,为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青壮年科技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学以当地实际相结合,以短为主,以长为辅,长短结合。到2002年止,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绿色证书”的学员共有215人。培训汽车驾驶员5期共50人,通过考试50人都已取得驾驶执照。

解放前,学校没有学生活动的场地—球场,没有体育教师,不上体育课,学生为读书而读书。农村没有体育活动的场地和活动项目,人们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加之生活贫困,寿命力严重下降。解放后,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全体人民中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在学校教育中,把学习文化课和体育课都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乡有22所小学、1所中学,共有球场25块;各学校坚持上早操、课间操和体育课,并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考核。2002年,全乡三年级以上的在校小学生有1088人,体育达标的有1064人,占97.8%;在校初中生537人中,体育达标的有521人,占97%。有专职体育教师5人。在每年的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会;2002年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会2次,参加人员450人次。开展项目有篮球、拔河、乒乓球、橡棋、赛跑等。群众体育活动还有打陀螺、秋千等。

解放前,咪哩乡境内无科研机构,农民群众都是用旧的生产方式种植、养殖,产量低,效果差。但在生产实践中,一些民间工匠自发地在纺织、编织、食品加工等方面进行过一些技术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推广缓慢。

解放后,乡境内的农业科技逐渐得到发展。1974年3月年成立了农科站,有了一名农科员,1971年又成立了兽医站,有一名兽医员,从此,咪哩乡就开展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推广、普及受到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研工作得以恢复,乡、村、社相继建立了农科网络。全乡6个村公所先后配备了农科员6名,兽医员6名,林业员6名,同时各组也相应配备了农科、兽医、林业联络员,他们积极地在农村开展工作,为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2002年,全乡共有科技人员51人;每年都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60%的科研项目均达到验收标准。如今农村已兴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并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咪哩乡是农业为主的贫困山区乡镇,是云南省少数民族特困乡之一,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坝区和半山区乡镇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烤烟和甘蔗种植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农业以种植、养殖为主,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有烤烟、甘蔗、油菜、蔬菜等;养殖业以猪、牛、羊、鸡等为主,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条件的养殖户。乡内工业欠发达,乡镇企业起步较晚。咪哩乡原来乡企业有铁工厂、创办于1959年,主要加工锄头、砍刀等农业生产工具。1972年创办面条加工厂、粉丝加工厂。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承包给私人经营,后来由于经营不善,资金短缺等因素,特别是市场竞争激烈而被淘汰。1990年以后,随着全县乡镇企业的兴起,咪哩乡的矿业、建筑业、制酒业及部分小型加工企业才逐渐发展起来。2002年,境内有工商企业110家。农业以发展烤烟为重点,稳定粮食和甘蔗。第三产业借便利的交通,发展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及旅游业。

咪哩是典型的农业乡,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解放前,土地属于私有,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产量较低。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等,水稻亩产仅为106公斤,粮食不能自给。1952年土地改革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出现了“高指标”、“浮夸风”等现象,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下降。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六十条,调整了经营体制,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文革”中由于受“左”的干扰,按工分分红,干多干少或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劳不多得,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发展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清除了农村中“左”的思想影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1982年,粮食总产量达359.35万公斤,人均285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29.65万元,人均纯收入86元,1992年,农村社会总产值807.0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690.86万元。粮食亩产268.5公斤,总产368.01万公斤。近年来,由于大力兴修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推广各种农业科技,引进优良品种,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02年农业总产值提高到2814.23万元,粮食亩产达到388公斤,总产435.86万公斤。

咪哩乡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曾种植烤烟,但种植面积小,产量低,质量差,大部分为自己吸食,少部分拿到市场交换、出售。

2000年以后,咪哩乡加大了调整种植结构的力度,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对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进行了调整,1992年以前,经济作物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几乎为零;2000年以来,乡内全面推广各种科学技术,从扩大烤烟种植面积、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摘、烘烤等各项环节下功夫,认真落实各项科技措施,烟叶产量和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烤烟成为全乡主要的经济支柱。到2002年烤烟、甘蔗两大支柱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烤烟种植面积达2300亩,收购有效烟叶40.23万公斤,产值达379.8万元,仅烤烟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249元。20世纪80年代初,咪哩乡的甘岔村、咪哩村、紫驼骆村就开始种植甘蔗,还有部分农户到元江坝租地种植甘蔗,但面积小、产量低,1992年产甘蔗近1.4万吨。2000年后把甘蔗作为咪哩乡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号召和动员通公路,气候条件适合的村、组农户种植甘蔗,并在资金(贷款)、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经过10多年的种植,到2002年甘蔗种植面积达7004亩,砍榨甘蔗3.4万吨,产值为512万元;近几年来,咪哩乡加大了调整种植结构的力度,压缩传统种植业,调整优化粮经比例,过去种小春单纯地以种小麦为主,现在转为以种油菜为主的方向发展。其它经济林果也得到相继发展,有部分农户经济林果年收入达2万元,全乡经济林果年产值达23.8万元,经济作物在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32.53%。

解放前,咪哩乡农户养殖大牲畜、生猪、家禽等主要是用于耕田种地,造肥及自家食用,而且养殖数量很少,各种传染病多,难于发展。解放后,特别是1990年以来,咪哩乡十分重视养殖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乡畜牧兽医站的作用,进行畜禽疫病防治和检疫工作,积极引进和改良品种,推广科学养殖技术,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咪哩乡的养殖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1995年1月,县委书记杨世华率元江县11个乡(镇)4个农场的领导到咪哩召开新法养猪技术现场会,对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传统养殖转向科学养殖,养猪从传统的熟喂改为生喂,猪长得快,养的时间短。以牛、猪、鸡、羊为主的养殖业呈现出较快增长的发展势头,改变了过去养牛为耕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自食的状况。肉食由过去供不应求变为自给有余。2002年末,全乡大牲畜存栏3580头,出栏菜牛481头,生猪存栏4666头,出栏4098头,出售和自家宰杀家禽10100只,禽蛋产量1.91万公斤。

咪哩乡工业有史以来发展都较为缓慢,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山高、箐深、坡陡,自然条件恶劣,投资环境差;二是文化基础差,群众观念守旧,经济基础薄弱,办厂意识不高,实力不足;三是农副产品未形成一定规模,建厂办企业成本较高;四是咪哩乡村、组多,居住分散,人口不集中,严重制约了小集镇的发展。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咪哩乡工商企业在1992年仅有92个,工业总产值仅为19.26万元。1995年以后,建筑业、矿业及小型加工企业有所发展。2002年全乡有大小工商企业110家,工业总产值达11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86万元。(因2002年,咪哩建筑公司上划县级管理,停止乡级管理,蛇纹石厂因影响县乡主干道而停止开采,咪哩乡的工业发展进入低谷。)

解放前,咪哩乡没有私营商业,老百姓买盐巴、火柴、糖果等要到三、四十公里外的元江或墨江城,有时靠外地私营商人挑来卖。解放后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咪哩乡没有个体商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体和私营商业、服务业开始兴起。1992全乡共有个体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经营户88户,从业人员185人,全年营业收入420.39万元。1995年以后,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推动下,以市场建设为导向,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认真开展集体企业改制,明晰产权,鼓励发展个私经济,贸易市场逐步繁荣兴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1年,经过装修、完善后,乡政府所在地集贸市场铺面正式向社会出租,并把赶集天从原来的逢10街改为逢5、逢10街,加大了人口流动量,加速了零售产品的流通,促进了个私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引进外来个体户在咪哩租房营业。2002年全乡共有大小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120个,从业人员210人,年创产值607万元,实现利润69万元,第三产业总收入已占到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8%。

咪哩乡以哈尼族为主体民族,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与彝族有密切的的历史渊源,明代至中华民国时期称“窝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哈尼族”。哈尼族先民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条江边上的“努美阿玛”平原,公元前三世纪至六世纪,逐渐向南边迁徙至大渡河、金沙江一带。至魏晋时期,又分两路继续向南迁徙,其中一路南下到新平、元江、建水等地区,咪哩乡哈尼族就是在这一迁徙中形成的。

祭龙节是我乡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农历二月间,我乡的哈尼族村民放下农活,家家户户杀鸡、杀猪或杀牛,供奉神灵,举行祭龙活动,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哈尼族农家备办美味佳肴,兴高采烈的迎接节日的到来,到天黑,举着火把丢出村外,意为送走鬼神,祈求上苍保佑平平安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农历十月间,哈尼族分批“过冬”,意为串亲访友,互相走访观察、学习各村生产生活、收成情况,相互交流,以来年更上一层楼。

周边医疗

元江县咪哩乡卫生院 地址: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316乡道咪哩乡政府附近
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316乡道咪哩乡政府附近

周边景区,

元江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南掌水库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咪哩河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周边乡镇

咪哩乡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周边村庄

南掌 地址: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大黑铺村 地址: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