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仪镇

会仪镇 会仪镇乡镇介绍 会仪镇地理地貌 会仪镇综合发展 会仪镇发展“三农” 会仪镇特色农业 会仪镇人文地理 会仪镇民风民俗 会仪镇人口卫生教育 会仪镇发展方向 会仪镇基础设施 会仪镇企业风采


会仪镇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境东部,东与水富县云富镇新寿村接壤,南与水富县太平乡相连,西与该县新滩镇毗邻,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屏山县相望。昭通市绥江县会仪镇,行政区域面积102.0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477人(2017年)。位于绥江县境东部,属向家坝电站库区第一镇,是绥江县的东大门,东与水富县向家坝镇接壤,南与水富县太平乡相连,西与本县新滩镇毗邻,北与四川省屏山县相隔于金沙江,距向家坝坝址27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平均气温18摄氏度。会仪镇会仪村大河片区位于东南面,地处会仪镇东北部,境内乡村公路贯穿4个小组, 运输十分方便。该片区辖22、23、24、25共4个小组,旱地1074亩,水田495亩,海拔670—1100米,年平均气温15℃, 无霜期250—265天,气候温凉,土质沙壤弱酸,肥力中下等,具有发展产业的地理、气候条件。按照镇党委政府提...

详情

会仪镇地名网_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会仪镇资料简介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会仪镇介绍

会仪镇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境东部,东与水富县云富镇新寿村接壤,南与水富县太平乡相连,西与该县新滩镇毗邻,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屏山县相望。

昭通市绥江县会仪镇,行政区域面积102.0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477人(2017年)。位于绥江县境东部,属向家坝电站库区第一镇,是绥江县的东大门,东与水富县向家坝镇接壤,南与水富县太平乡相连,西与本县新滩镇毗邻,北与四川省屏山县相隔于金沙江,距向家坝坝址27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平均气温18摄氏度。

会仪镇会仪村大河片区位于东南面,地处会仪镇东北部,境内乡村公路贯穿4个小组, 运输十分方便。该片区辖22、23、24、25共4个小组,旱地1074亩,水田495亩,海拔670—1100米,年平均气温15℃, 无霜期250—265天,气候温凉,土质沙壤弱酸,肥力中下等,具有发展产业的地理、气候条件。按照镇党委政府提出的打造千亩果园的发展思路,已种植果园650亩,但由于群众观念尚未完成转变,粗放经营、管理不善,导致果树长势较差。针对存在问题,决定在“千亩果园”项目区实施科学管护样板林建设,达到示范带动、全面发展的目的。

全镇辖会仪村、和平村、黄坪村、三渡村4个村民委员会,30个自然村,10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0477人(2017年)。行政区域102.03平方千米。通讯方便, 交通便捷,水源丰富,有丰富的 砂石、页岩、青石、煤矿资源。有近60万立方米的峰顶山水库,旅游资源潜力大。境内有会太路、绥水路会仪段2条柏油路,有三黄路、大茶路2条乡村公路。

1、大春作物种植情况。计划种植 水稻7000亩,完成7157亩,占任务数的102%;计划种植 玉米14500亩(其中包衣种4400亩),完成14660亩(其中包衣种4510亩),占任务数的101%;计划种植蔬菜300亩(其中冷凉蔬菜200亩),完成315亩(冷凉蔬菜212亩)。

2、小春作物完成情况。小春作物播种面积为1405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 面积为9530亩,预测粮食总产量为111.9万公斤,110.2万公斤增产1.5%,油菜籽播种面积为3500亩,预测产量18.83万公斤,16.3万公斤增产15.3%。

3、冬季农业开发情况。全镇共落实冬季农业开发推广任务11100亩,完成11480亩,占任务数的103.4%。冬玉米任务2000亩,完成2134亩,占任务数的107%,冬蔬菜任务5000亩,完成5124亩,占任务数的102%,冬洋芋任务2200亩,完成2305亩, 占任务数的105%;冬大豆700亩,完成711亩, 占任务数的102%,冬饲草任务1200亩,完成1206亩, 占任务数的101%。其中各项中心样板任务435亩,完成510.3亩,占任务数的112.7%,其中冬玉米任务30亩,完成32.8亩,冬 蔬菜任务200亩,完成203亩, 大棚50亩,完成51.5亩,冬大豆任务35亩,完成41亩,冬洋芋任务110亩,完成118.5亩;冬饲草60亩,完成63.5亩。

1、截止6月中旬止,大 牲畜出栏96头,占任务数的32%, 生猪出栏6442头,占任务数的41%,家禽出栏34460羽,占任务数的41%, 肉蛋奶总产量740吨,产值达962万元。2、春防免疫注射情况: 猪9558头, 牛911头,羊974只,禽20138只;免疫反应猪222头,牛1头,羊13只,其中导致猪死亡8头,处理了3头,已兑现到农户手中。3、加强市场监管。到目前为止,共检猪肉524份,仔猪290只,检疫收费2650元。4、积极做好精品农业“13332”工程,和平2户存栏商品猪142头,其中母猪11头,已出栏94头。在大大河新农村示范点落实养殖户5户,家禽户5户。5、其它工作。一是加强疫情监察的力度;二是积极做好长江禁鱼宣传工作;三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上半年共接待群众咨询1230人次,四是完成693头惠农母猪补贴,涉及农户516户。

1、全镇完成春季造竹9700亩,占上级下达任务指标的108.98%,其中林业工程造竹7350亩,扶贫整村推进造竹500亩, 企业造竹1400亩,县直挂钩部门帮扶造林400亩。2、充分发挥林管员、护林员这支队伍的力量,加强巡山护林力度,维护林区安全,巩固镇天保工程成果。3、森林防火工作,抓好痕迹资料管理,监管野外火源,加大了火险隐患排查力度,加大森林防火宣传、知识培训的力度,加大对林区内精神病人的监控,在全镇范围内尚未发生一起重大的 森林火灾。同时加强 野生动物保护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产地植物检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通过市、县级验收。

一是继续实施完善2007年的整村推进项目,并于5月通过县级验收。2008年我镇省级整村推进项目计划 4 个,项目建设内容涉及 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培训三大类,项目总投资 71.1 万元,国家补助 60万元,群众自筹11.1万元。覆盖会仪、和平、黄坪三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430户2266人其中贫困户204户965人。完成情况:基础设施已实施约70% 工程量,其中水渠(三面光)火盆1500米,红中800米,莲花850米;人行道路硬化红中600米,人行便桥3座,莲花850米,人行便桥1座;完成05年柏香整村推进项目结余资金投资1.85万元,完成柏香梅子沟渡槽 水利工程、梅子沟堰三面光改造(严格按水管站设计要求施工)。

二是今年上半年全镇 劳务输出4200人,占计划的87%,实现收入2230万元以上,外出务工纯收入1254万元,完成任务的78%。其中:全镇有序劳务输出2246人;县内476人、县外省内520人、省外3204人;开展大规模培训7次,培训850人次,其中技能培训450人,

会仪镇水利工程

三是积极做好社会扶贫工作。1、动员65名机关工作人员(含上划人员),结对帮扶75户贫困户,累计捐助贫困户现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4700元,用于购买 农资籽种。共为贫困户提出致富的意见和建议150条,2、积极协调 9家县直挂钩部门在会仪镇四个行政村义务造竹450亩;3、三渡7个煤矿业主各出资7000元,共出资49000元,在茶林片区连片种植1400亩。

四是抓好小额信贷工作。2008年已争取到贴息 贷款指标220万元。已回收07年贴息贷款本息150万元。同时完成三渡村少数民族示范点、三渡村灾后重建安置点相关上报的材料,及安置的规划工作。

5、水利工作。去冬今春全镇计划新修维修各类水利工程217件,动工223件,完工214件。累计投工18.4483万个,完成总投资52.2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1.5万元,群众集资8.73万元,企业 投资2万元。全镇共完成夏修各类水利工程70件,完工56件,其中,人饮安全工程动工45件,完工31件,解决了350人的 饮水安全问题。认真配合县水利及发计局,搞好锁水堰的测量设计工作,现已完成外业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内业测算,预计在10月分可正式动工。同时积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推广使用了旱地龙300公斤;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我镇防洪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是突出惠农政策的落实。要求全镇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认真落实 退耕还林、粮食综合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补助、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惠农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经营。

二是突出新农村建设。继续以会仪大河、三渡西坪及会太路、三黄路两点两线为重点,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打造特色村容;立足实际,扶持培植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切实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落到实处。

三是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认真实施《移民安置区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 生态农业和精品农业计划,力争全年新造竹1万亩以上,稳定生猪出栏率;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以新科技、新措施规范管理现有的竹园、果蔬园,全力培植肩挑两站的菜篮子基地和果蔬基地。

四是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以扶贫整村推进、整乡推进和易地扶贫项目为重点,认真做好“百千万帮扶”工程和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尽早摆脱贫困。

五是突出农民工培训和就业工作。围绕移民迁建有针对性地制定就业计划,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制定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在县内充分就业,鼓励和帮助有想法有干劲懂技术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力争全年完成劳务输出5000人次以上,实现务工收入1600万元以上。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946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663亩,粮食总产量4852吨,比上年减少18.94%,农民人均有粮285。l公斤(含退耕还林补助粮1617.9吨)。主要粮食作物产量: 稻谷产量1608.85吨,玉米产量2037.5吨,小麦产量995.59吨,薯类产量为44.4吨,大豆产量30.1吨,杂粮产量0.1吨。年产魔芋0.2吨,芭焦74.1吨。

全年播种油菜子1913亩,产量92.3吨, 甘蔗438.5亩,产量为680.8吨,蔬菜产量711.33吨。年产油桐子6.7吨;乌桕籽20.5吨,五倍子1.42吨,棕片0.65吨,竹笋0.7吨,核桃2.7吨,板栗0.55吨。全年采伐木材160立方米,竹材271万根。退耕还林造竹5142亩,荒山造林1000亩。年产茶叶92.2吨,柑橘98吨,香蕉0.3 吨,龙眼0.4吨。年内出栏大牲畜92头,年末存栏898头。年末生猪存栏8921头,年内生猪出栏10339头,年内羊存栏1160只,出栏328只;全年产肉类950吨,禽蛋产量61吨,水产品产量34吨。全镇村村通 公路、通电、通自来水, 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全镇有移动手机站1座,联通手机站3座,4个村均通无线电话。境内有会太、绥水公路会仪段油路,三渡村委会至黄坪村委会有乡村公路,自来水受益村4个。有乡村劳动力 资源!1933人,除农业外,有工业从业人员376人,建筑业156人,交通运输业165人,批发零售407人。镇、村办电站3个,装机容量5lO千瓦,发电量99万千瓦时,农村用电15.8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351吨,氮肥189吨,磷肥122吨,钾肥16吨,复合肥24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8吨,其中地膜2.8吨,地膜覆盖面积80公顷,农药使用量6.3吨。

会仪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境内有观音庙,东汉古墓,民间艺人,金江奇石等。观音庙位于会仪镇和平村火盆片区10组,曾是会仪人民 宗教信仰的一个聚集点,内有文人墨客的题词、对联,有着较浓的文化氛围,为会仪历史文化书写了浓浓的一笔。东汉古墓位于黄坪村黄坪片区8组,曾吸引了省、市、县考古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反映会仪镇人民在东汉时期的历史文化生活水平,对研究会仪的历史有较强的作用。金江奇石是绥江特有的非文化遗产资源,其中以会仪的奇石最具特色,造型各异,形态万千,那是大自然给会仪人民的厚礼。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仪的民间艺术也蓬勃地发展起来,成立了黄金文艺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会仪镇的民间艺人以何培忠最为有名,他是和平村炮桐片区6组村民,因擅长男扮女装饰演老婆婆而得名“何老婆婆”,从17岁起开始了他的文艺生崖,现年近六十,先后接受过市、县广播电台 记者专题采访报道,他的一生,为会仪镇党委、政府培训了许多文艺爱好者,参加了义务宣传演出上千场,受到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

和平砂厂位于和平村官田片区24组,自20世纪以来,和平砂厂始终成为会仪镇地方经济、集体经济、村民收入的一项主来经济来源,成为会仪镇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平船队曾是会仪镇交通运输的主要渠道,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陆路设施少,交通不便,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便是通过黄金水道,靠 船舶运输,和平船队在当时历史背景下,自然成了会仪镇人民群众与外界交往、通商的桥梁和纽带。镇内还有许多百年黄桷,树下常成为人们休闲、 娱乐、谈心、交流的去处,凝聚和反映了会仪镇历史上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也为会仪镇生态建设增添了力量。

老远以来,会仪镇人就作兴麻糍。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会仪镇人打麻糍,平时是一家一户悄无声息地打,打的数量也少,只打几升米甜甜嘴。可是到了每年除夕,就家家动手,热热闹闹地打起来。“年三十打麻糍”成为不成文的乡规,似乎不打麻糍不像过年,乡里人家里有专打麻糍的石舂和粗大的麻糍棒槌。打麻糍颇要几分力气。打时,把蒸熟的糯米,倒进 石舂,三个人各握紧一根棒槌交替猛捣,捣烂糯米后,再用力打一阵,使它烂无米烂,即可做麻糍了。

除夕打麻糍,是专为新春正月待客“煮碗”用的。会仪镇人正月里待客“煮碗”一律用麻糍。所以就有讲究,每个麻糍必须是圆的。麻糍打好后,家主毫不厌烦的一个一个做。做时用左手食指与中指捏紧烂熟的糯米泥,用力挤成鸡蛋般大小的圆球,然后再一个一个地用手压扁,五个或六个层成一叠,有行距地排在桌面上,再压上平整的大锅盖,锅盖上加上适量的重物,压一晚后便定型为大小、厚薄相差无几的圆麻糍了。乡民们过年过春最讲吉祥,因此麻糍要做成圆的,取一家团圆之义。

会仪镇一带至今还流行着打春锣的习俗。相传, 乾隆皇帝下江南,为体察民情,私下带了几个侍从,打扮成生意人,来到了湖南长沙。快到年三十了,却见满街冷冷清清,大小店家关门闭户,百姓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片凄凉景象。乾隆皇帝又饥又渴,走遍通街,也没有买到饭。转了半天,寻进一条小巷,只见一个小茶馆半开着门,看样子也好久没做生意。乾隆挤身进去,见屋内只有一位老倌人,便向老人买饭吃。老倌子见是外乡生意人,便把自己吃的红薯丝饭端给乾隆。乾隆一边吃,一边问了些云南的情况。乾隆皇帝亲眼看到老倌人家里很清贫,临走时,便在身上撕下一条长红带,题了几个字。并告诉老人,正月初二日披着红带,到各衙门里去讨些钱粮。初二那天,茶馆老人真的身披过膝长红带,到各衙门乞讨去了。衙门里见老倌子身上披的红带,有当今皇上的题字,便拿出钱粮送给老人。这一下,老倌人家里便发了财。初四日,老倌子家里来了一位亲戚,见老人突然发了财,便问原由。老倌人也不相瞒,高高兴兴地把原由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亲戚听了,借了红带,也去衙门里讨,果然也讨了许多钱粮。于是,左邻右舍都来借红带,还有的仿造红带。衙门里见来的人多了,而且有真有假,于是便开始躲避。而行乞的人,为了让衙门里面的人听到乞讨之声,便配上 小锣,唱曲子,这便是打春锣了。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年就传到了会仪镇。不过,会仪镇人打春锣,很少有披红带,而是手拿《送春图》,每到一户递上一张,以便换来钱财。

全镇常住人口20477人(201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计划生育率达86%,多孩率2%。

计生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重心下移到村,责任包干到人;二是实施风险金、党政领导、机关站所干部职工挂钩联系村委会工作制度,严肃奖惩制度,坚决执行 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三是以计生部门和计生助理员、宣传员为骨干,加强与村组干部、村民联系与沟通,核实台帐,挤干水分,加强台帐管理;四是加大医学监护力度,认真落实一胎放环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办证,认真兑现奖优免补政策;五是加大计生立案查处力度,突出多孩生育、早婚早育、非婚生育几个重点;六是齐抓共管,积极与周边乡镇、其它部门配合,加强 流动人口管理;七是积极发挥服务所“四功能”作用,加强孕前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全镇1761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8%。有一个中心卫生院,在职医务人员16人,配有B超、X光机等设备。4个村卫生所有乡村医生16人,可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会仪镇现有小学13所,在校生2563名,教职员工144名;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925名,教职员工49名。教育党总支辖6个教育党支部,有中共党员97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全镇师生的共同努力,会仪镇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验教学,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成会仪镇中学实施室、围墙建设、院坝建设,配备农村远程教育和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并增设了2门新课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完成大河小学围墙、院坝修缮。方家小学围墙、院坝修缮工程于2006年完成。多年未解决的大田小学 危房得以改造,晃三田小学。

07年度,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莲花小学改造完毕。教育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教育教学工作制度日益完善,让制度管人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确,广大师生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全镇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的氛围已经形成。

以移民工作为中心,以新集镇建设为龙头,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坚持农业稳镇、生态立镇、竹畜强镇、旅游兴镇、以城带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打造库区绿色经济带,建设湖滨生态旅游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树立移民工作就是抓好 经济工作的思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大力培植休闲经济。

(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宣传教育活动,坚定发展信心,树立好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解决各级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的工作作风、工作状态、思想观念等问题。

(二)整合政策、人力和 自然资源、酬集资金,加大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投入,建立健全技术指导、市场营销、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科适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解决好技术人才,技术装备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实施建设。

(三)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

(四)认真总结经验,落实政策,搞好林权制度改革。

(五)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整村推进,加快产业结构产整。

(六)认真做好大春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工作。

总之,确保农业增产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0年实现1亿4千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0年突破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收150元,到2010年达到2000元,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非婚生育、计划外生育得到全面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实现基本无多孩乡镇;民主 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水利设施:会仪镇境内有57万立方米的峰顶山水库1个,有东西干渠、黄坪堰、锁水堰、兔饵嘴堰等主要灌溉用水设施。集镇饮水从峰顶山黑洞子沟引出。

二、交通设施:会仪、和平、黄坪、三渡四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境内有绥水油路会仪段、会太路柏油路会仪段、大茶路、三黄路、大板乡村公路等主要交通干道。会仪、和平、黄坪三个村紧靠金沙江,可依托黄沙水道搞大型运输,交通网络逐年改善。

三、电力通讯等设施:全镇30个自然村通电、通 电视、通 电话;镇内有文化服务中心,移动、联通、电信服务站点;会仪村启动农网改造。

四、文化娱乐设施:沿江三个行政村通电信宽带网;全面完成数字转星工作,方便群众收听、收看电视节目。

一、全镇企业概况

会仪镇有企业51个,从业人员713人。其中酒厂6个,煤厂9个,砖厂3个, 茶厂3个, 电厂3个, 码头1个,其它企业27个。年产砖790万块,产酒104吨,产煤18.83万吨,发电245万千瓦,产茶84吨。

二、峰顶山茶厂

峰顶山茶厂位于会仪镇会仪村大河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风景优美,气候怡人,交通便捷,信息畅通。茶厂占地500平方米,有从业人员34人,引进先进设备从事茶叶制造,初见成效。茶厂始建于1994年,座落于茶园之中。茶园共种植优质茶叶1800亩,年产茶量33吨,茶香而情浓,喜迎八方宾客。

三、锁水煤矿

会仪镇锁水煤矿一二号井是会仪镇煤矿中的龙头企业。由 绥江县华倡公司负责经营,企业注册资金180万,从业人员28 人。厂址位于三渡村锁水片区,交通方便,三黄公路途经此地。锁水煤矿的开采,为会仪镇政府财政增税、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在锁水煤矿的带动下,2003年5月四川德兴公司投资技改的三渡村九社石煤厂等煤矿相继进行技改,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了年产量,主要销往省外。境内9个煤矿年创税收65万元,能解决了350余人的就业问题。

四、酒厂

会仪镇酒厂主要分布在会仪集镇、和平炮桐片区桥头、官田片区等地。其中专业酿酒厂1户(会仪集镇供销门市),配套规模养殖5户。会仪镇官田酒厂,从事酒类酿造和销售,酒醇而香美,远销各地。多数酒厂将醇酒与养殖结合起来,将酒渣用于养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率。

五、砖厂

会仪镇有会仪众城页岩砖厂、和炘页岩砖厂和黄坪兴隆页岩砖厂等三个砖厂,交通便捷,距沿江公路均不足1公里,分别座落于会仪片区、官田片区、黄坪兴隆片区,且都是处于向家坝电站建设淹没线以下,是会仪镇抢抓机遇,抢救式开发非煤矿山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3个砖厂的正常运转,不仅为会仪镇企业发展增添了光彩,更主要的是为用户提供了就近的建材,增加了村民就业岗位,解决了当地剩余 劳动力就业问题,年产砖可实现790万块,能提供就业岗位158个。

周边政府机构

绥江县会仪镇三渡村役孓军人退垅枸服务站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

绥江县会仪镇和平村廒嶷军人役退服务站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水绥二级路

周边文化宫

绥江县会仪镇文化站 地址:昭通市绥江县政通路4号
昭通市绥江县政通路4号

周边乡镇

会仪镇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

周边村庄

会仪村 地址:昭通市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