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镇

中和镇 中和镇简介 中和镇景点 中和镇文化 中和镇民间艺术


中和镇,原名黎梓卫,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辖镇,东与猛虎乡、维的乡为邻,南与宜就、大姚县相连,西与大姚县桂花镇接壤,北与永兴乡毗邻。距离永仁县城区57公里,辖区面积435平方千米。中和镇位于 永仁县城西部,距县城56公里,东与猛虎乡、维的乡为邻,南与宜就、大姚县相连,西与大姚县桂花镇接壤,北与永兴乡毗邻。境内山高、坡陡、箐深,平均海拔2155米,年平均气温17.度,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全镇共有国土面积435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常住人口11065人(2017年)。素有“三溪交汇地,茶马古驿道,夏氏古故居,彝族刺绣、彝族戏剧、赛装节诞生地,《梅葛》故地”之美誉。境内居住着彝、汉、傣、壮、僳僳等民族,各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有赛装节、火把节、泼水节、插秧节、杀猪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中和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民族,他们随乐而歌,随歌而舞,火把舞、芦笙舞、...

详情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中和镇所有乡中心区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中和镇介绍

中和镇,原名黎梓卫,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辖镇,东与猛虎乡、维的乡为邻,南与宜就、大姚县相连,西与大姚县桂花镇接壤,北与永兴乡毗邻。距离永仁县城区57公里,辖区面积435平方千米。

中和镇位于 永仁县城西部,距县城56公里,东与猛虎乡、维的乡为邻,南与宜就、大姚县相连,西与大姚县桂花镇接壤,北与永兴乡毗邻。境内山高、坡陡、箐深,平均海拔2155米,年平均气温17.度,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全镇共有国土面积435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常住人口11065人(2017年)。素有“三溪交汇地,茶马古驿道,夏氏古故居,彝族刺绣、彝族戏剧、赛装节诞生地,《梅葛》故地”之美誉。境内居住着彝、汉、傣、壮、僳僳等民族,各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有赛装节、火把节、泼水节、插秧节、杀猪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中和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民族,他们随乐而歌,随歌而舞,火把舞、芦笙舞、跌脚舞,舞姿翩翩、婀娜多姿。

中和老街清光绪年间(1893年)所建街,为夏氏族人夏匡周所建。整条街占地约100亩,街长300多米,宽4米,南北走向,顺山势伸展,街面由规整的四方长条石铺砌而成,共有古宅院13院34幢117间,占地约12250平方米,现存7院18幢52间,占地约8620平方米。中和老街建筑溶西洋、汉、彝、白族为一体,土木结构,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沿街两面所建13套四合大院,院院相连,走马转角,峭壁飞檐,雕梁画栋,每梁必雕,每石必刻,精雕细刻,诗清画明。院内附设茶坊、酒馆、客栈、马店,是来往客商入住、休憩的好去处。中和老街历史悠久,街面奇秀、古朴幽深,系历史上茶马古道上的一颗明珠。

夏氏故居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所建,民国时期,中和老街是大姚县北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由夏氏家族管辖。房主夏告(字成禹)是核心人物之一,利用权势,一面发展集贸,一面坐收赋利,建筑豪宅。夏氏故居坐东向西,占地500平方米,由正房、面楼、南厢房和北壁组合成一个院落,正房南侧是厨房和天井。整体建筑在四级不同阶梯的台阶状地势上,建筑在第一级阶地上的面房二层楼与第三级阶地上正房、南厢房平行连通,使二级阶地成为庭院,四级阶地建一平房与正房之间留出夹道通向后门。

夏氏故居建筑构思十分精妙,它随山起势,在台阶状的山坡地势上,采用木架歇山式的建筑风格,吸收西洋文化和外来文化民族之长,融于彝族建筑文化之中,把彝族聚居地山高坡陡的山区地理环境加以扬长避短,巧妙设计,第一阶梯吊脚阁楼连通正面正房二层楼,高低错落有致,浑然一体,从里到外既美观又舒适。从街道拾级而上是檐坎,面房为三层吊脚阁楼,底层正中为穿堂。院落两边有上下石阶,正房和南厢房回廊连通面房吊脚阁楼二层楼廊,使回廊四方贯通呈走马转角楼,楼道雕有珠玑纹饰的栏柱,栏杆穿逗衔接。庭院用卵石铺垫,青砖嵌壁,边沿植上香花藤蔓,一棚叶叶红在院空盘旋缠绕,花木扶疏。西厢房南壁开有西洋教堂式窗户,紧靠西壁下有一长方开形地窖,墙壁仅开一道小窗,室内昏暗潮湿。夏氏故居采用整体木架结构,楼层壁均用木板镶嵌而成,镂空花木窗,壁上饰以朱漆几何纹及山水风光图,在花木的映衬下,显得灵气清幽,古色古香。是近、现代永仁彝族集聚区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夏氏故居的建筑风格把彝族人民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始终,把自然的地理结构与优美的装潢艺术和舒适的居所环境融为一体。它吸收融合了民族建筑文化,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巧妙构思设计,创造性发挥,使这一私宅建筑赋予了艺术性、民族性和科学性,是彝族聚居地区优秀建房文化的代表,是反映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建筑文化发展进程的一个窗口,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夏家大院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占地1244平方米,系中和地区富户夏云、夏信共同修建,户主原宅是中和老街下方的老房子,另立门户后迁此建盖。夏家大院座北向南,建筑结构严谨,大院分为东院和西院两个部分组成,以中阁楼为对称轴,结构相同的两个四合院,中阁楼一分为二,成为两院的东厢和西厢,正房、面房和厢房的结合处均由耳房相衔接,每一组接合部有一个天井,两院廊道互通,共用一道大门。

夏家大院以四合院建筑形式为基础,把走马转角楼的特点加以发扬光大,采用方中见方的矩形结构框架和优美雅致的造园装潢加以完美结合,使得庭院回廊曲转,窗棂框景别致,结构严谨。夏家大院的造园艺术体现出彝族人民崇尚天圆地方之说,香花秀木,蝴蝶纷飞寓为幸福吉祥,龙柱虎纹瓦档寓为繁荣昌盛等,无不把崇拜龙虎、崇拜自然的彝族建房文化贯穿于始终,渗透出浓郁清香的民族建筑文化氛围,反映出彝族人民勤劳智慧,善于巧妙构思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精湛的技艺,是本地区彝族造园文化精品之作。

夏家大院整体布局采用矩形方正式,土木结构,前面外墙体开有西洋教堂式圆顶和尖顶小窗,正侧外壁上饰有水墨诗画,大院内以大门正对中阁楼为中轴,采用对称组合的建筑结构,将整座庭院分为东西两个四合院,中阁楼最高,共三层,屋壁、楼面用木板制作,壁上镂以几何花纹装饰,青灰色泥鳅瓦脊盖顶,抖拱飞檐。阁楼二层木构楼廊四角均与两院的正房和面房楼廊相接,形成走马转角式。正房、面房、厢房均为一脊两厦,一楼一底,楼廊、屋架全采用木构榫铆连接方式,两院地道互为贯通,楼上楼下,回廊曲转,四通八达,正房与厢房和面房的结合处由耳房和照壁相连接,房与房的结合处均空出一个天井,使每个院落形成四合五天井,西角耳房留一道角门,屋檐下,门眉门坊,板壁上都配饰精美绘画。整座大院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造园艺术。

夏家大院反映了彝族人民善于吸收多民族建筑文化,并与本民族文化融会贯通,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自始致终,夏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中渗透了彝族人民对花木、蝴蝶、龙虎及天地的喜爱和崇拜,把崇拜自然的思想用艺术手法融在建筑之中,寓意吉祥幸福,兴旺发达。

夏家大院结构严谨,运用数学、力学原理,采用轴对称手法,木构榫铆连接方式,并把美学、生态学巧妙用于房屋修饰和布局之中,集数字、力学、美学、生态于一体,是地区建筑艺术精品的代表作,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和镇他地苴花桥建于民国1914年,全长16米,宽2.4米,为中和镇大地主夏匡周集资,附近村民出义务工所建。整座桥采用栗木打底,松木板铺桥面,松木做柱搭椽盖瓦,在河的两面用巨石镶砌,撑以四棵方形栗木。桥的两当头用土基砌成两座长方形样的房子,这两座房子既连接桥的瓦屋架,又可当大门用,在桥的两面用围栏镶护,防止人畜跌落河中。

此桥建在直苴河的河面上,是连接中和街区与他地苴地区的主要通道,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座过水桥和风雨桥,虽经几十年的风蚀雨打,潮涨潮落,依旧傲然屹立,神采飞扬,为中和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地苴花桥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青山、绿水、古桥,构成了中和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它也是历史古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我们研究古桥梁艺术具有很大的价值

赛装节的由来:在很早以前,直苴并没有人烟,有兄弟二人朝拉若和朝里若追猎到此,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古木参天,鸟语花香,便从箭筒里倒出三粒谷子种于泥涿之中。到了秋天兄弟二人又到此一看,三粒谷种长出三大丛谷子,每丛穗长杆粗,金黄饱满,便知道这个地方适宜种植,是生存的好地方。回去后二人便把整个部落“月利巴拉”迁往直苴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由于兄弟二人发现这块风水宝地,拯救了整个部落,加之兄弟二人英勇善战,英俊潇洒,使得所有的姑娘都爱上他们,娶谁为妻呢?长老便要求“谁家姑娘能把这里的山山水水、花鸟树木绣在衣服上,就娶谁为妻”。比赛日子定在正月十五那天,于是所有的姑娘便忙于采摘野花、野麻、紫草纺线织布,精心刺绣。果然,正月十五那天,所有的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美若天仙,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从此穿花衣赛服选妻的传统便流传至今,也便成了今天的“赛装节”。

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几十几百里外的彝族同胞,特别是姑娘小伙(俚么、俚婆),男的穿羊皮褂,系麻布围腰,女的穿自制、自绣的花衣服、花裤子、花鞋子、系花围腰,戴公鸡帽,成群结伴的涌入古树参天的山凹里,欢度一年一度的赛装节。

在那一天,整个赛装场人山人海,五颜六色、歌乐动天。红红绿绿的花衣、马缨花一样的公鸡帽把整座山映得通红。唱山歌、对调子、文艺演出、拨河、顶肩、跳脚,人声鼎沸,一派祥和。姑娘小伙会心地笑,一对对,一圈圈尽情地跳脚,三天三夜通宵达旦。正月十五也是彝族人过大年,他们不但赛装、打跳、娱乐,而且要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摆宴席,供奉祖先。

每年的“赛装节”都要吸引大批的中外游客和记者。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四川、云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曾争相报道,楚雄大型电视系列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也有专集播放,同时也被确定为北京二00八年奥运会楚雄州彝族外宣镜头。美国人类学博士穆尔克先生从美国远程到直苴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研究考察,美国、法国、日本、荷兰、韩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多国的专家学者也前来研究考察过。“赛装节”真正蜚声国内外,是彝族人民值得弘扬骄傲的节日。

火头田在直苴人心目中是一块象征着彝族权威的田,它和一般的农田没什么两样,但它却是一块神秘的田,一块不可小视的田,它来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说的是直苴从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某一年却飞来很多麻雀,把金黄的谷子啄得颗粒不剩,无论人们怎样赶撵也制止不住,有一个年轻人就勇敢地举着火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追呀撵呀,想把麻雀赶跑、烧死。可是会飞的麻雀不但赶不跑烧不死而且成群地向他扑来,把他的眼睛啄瞎了,鼻子啄掉了,人啄昏了,最后他被自己点燃的火把活活烧死。有人看见他死后化作一只火鸟飞上了天,以后每年当谷子黄了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红红的火鸟飞来把麻雀撵得远远的,这样直苴的谷子就再也没有麻雀啄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感谢他,便把他家的田立为火头田。火头,意为彝族头人,而火头田说的就是彝族头人的田。

说到火头田不得不提栽秧节,在每年的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时,直苴彝族也开始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而此时他们要祭火头田,也称“栽秧节”。每年栽秧时节全村人都要杀猪、宰羊端到火头田头请毕么师打卦,火头主带领全村人跪地祈神拜佛,祈求一年中风调雨顺,无灾无祸,粮食增产。祭祀完毕,火头主在火头田头插上火把,每人到田里载上几株秧。只有火头田的秧栽种结束,其它的田才能栽秧,如果火头田不栽秧谁家也不敢栽,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火头田制是直苴彝族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民俗风貌的再现,是一个民族图腾的象征,它表现了彝族人民对天、地、神的崇拜,对邪魔灾害的恐惧,以及对美好日子的向往,是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

在中和,彝族的婚俗嫁娶有它独特的一面,当姑娘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父母就在自家的面房上修一间屋子给姑娘独住,此房称为“姑娘房”,也称“草楼”、“女儿房”。一旦姑娘独住就预示着她已“成人”,可以随意地挑选心上人,父母不得有半点干涉。这时所有未婚男子便可以成群结队吹着树叶、笛子、芦笙、拉着二胡、弹着响蔑来串门子,也叫串姑娘房或爬草楼(因为楼上一般是装草,楼下关牲口)。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姑娘长大成人,找到合适的心上人,并互赠绣花荷包、枕套、鞋垫等信物为止。此时便宣告串门子结束,双方老人便为其置办婚事,不用媒人提亲说媒,婚事既简单又冷清,双方只请三亲六戚摆上几桌宴席后,新郎背上新娘回去就是。

彝族小伙的多才多艺就在这时得以展现,当他遇到心爱的姑娘,想上姑娘的姑娘房串门子时,为了征得姑娘的同意,第一次去的时候,他得吹着笛子去,如果姑娘同意和他结婚,就会打开门让他上姑娘房,如果不同意,那么即使他在外吹一夜的笛子,姑娘也不会理他。第一次碰了灰,可他还是很喜欢姑娘,于是他就会第二次去串姑娘房,这一次,他得弹着三弦去,姑娘还是不理他的话,第三次,他得弹着响篾去,并且在姑娘房外唱一夜山歌,这些都无法感动姑娘,那么他就从此死心,重新寻找心上人。

姑娘房是彝族嫁娶礼仪的体现,是彝族姑娘小伙谈情说爱的地方,当你走进中和彝家,都能看到修在每户人家中的姑娘房,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串姑娘房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但它留给我们的依然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中和彝族办丧事的场面和仪式是各民族难以相比的,他们不分死者是男、女、老、幼一律装棺材后抬于院坝中间,并向四周各放四四一十六火抢,四邻八镇的乡邻听到枪声后就纷纷拉猪、牵羊、抱鸡赶往死者家中(不分男女情仇否)排队把牵来的畜口送入“刀斧手”上宰杀(不计帐),几十个血盆,几十个“刀斧手”忙忙碌碌,几百只牲口杀后,退回送者自己开剥褪毛,并掏出心用长竹棍串上插于棺前,尔后把打整好的动物摆在棺前让所有人各自去割一小块回去食用,(意在食死人,让死人升天),剩下的便煮熟后共同食用。各种祭奠活动结束后,几百人便围棺跳脚三天三夜,方能把死者抬于山中埋葬。埋后还要摆大宴祭奠九天九夜,在这九天九夜中每隔两个小时便有二十人来传烟敬酒。这样大凡死了人的家便要耗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

艺术来源于民间,在中和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有以下几种最为有名:

民间器乐:在众多的器乐中,中和彝族的响篾、毕鲁、三弦、五眼笛、葫芦笙、单弦“二胡”等属本民族独创器乐,他吹弹起来悦耳动听。毕鲁和响篾是本民族传达爱情的信符,一般非正式场合不得使用。

民间剪纸和手工刺绣:中和的民间剪纸和手工刺绣工艺品是十分精湛和罕见的,村中女子仅凭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把花、鸟、虫、草、山川、树木活灵活现地剪下来,并绣在衣服、挎包、鞋帽上。每朵花、每只鸟兽都是那么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这一技艺代代相传,其产品选销国内外。

音乐舞蹈:直苴彝族的音乐分为祭祀音乐、民间音乐和舞蹈音乐。在“赛装节”、“火把节”、“载秧节”婚嫁、串门子、过大年中用的是欢快激悦的舞蹈音乐。在祭祀、送神、办丧中用的是哀碗悲沧的祭祀音乐。在唱山歌、梅葛中用的是民间音乐,它有向天、地、神、鬼、祈求保佑的意思。

音乐和舞蹈是一对孪生兄弟,中和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民族,她们随乐而舞,随乐而歌。只要音乐一响她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跳起火把舞、芦笙舞、跌脚舞,舞姿翩翩、婀娜多姿。在这些舞蹈中尤以跌脚最为动人,有一二三跺脚、背脚、甩脚、叠脚等。译意有“背把子”、“踏月亮”、“狗辇羊”、“串门子”等。一九四七年直苴进步教师李守仁就是根据这一音乐舞蹈创编了《委员下镇》《光棍会县长》《猩猩吃人》等剧节目形成了楚雄彝剧的雏形。后来李金、李必荣改创了《半夜羊叫》《青年人的心》在大理演出被国家文化部正式确定为新兴剧种一彝剧,至此楚雄彝剧便在中和诞生了。

周边乡镇

中和镇 地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

周边村庄

中和村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

直苴村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

他的苴村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

万马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