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村

白云村 白云村自然资源 白云村基础设施 白云村基层组织 白云村经济社会 白云村脱贫攻坚 白云村人口卫生 白云村历史沿革


该行政村隶属 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 弥渡县 苴力镇,地处苴力镇东边,距苴力镇政府所在地7 公里,到苴力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8公里。东邻白邑,南邻先锋,西邻苴力,北邻寅街栗树。辖罗腊、西村、小村等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2017年年末总户数1114户,有乡村人口3688人,其中农业人口3688人,劳动力243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97人。、全村国土面积18.08 平方公里,海拔1440米,适合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总面积2081亩(其中:田1494 亩,地587亩),人均耕地0.55 亩,主要种植水稻、大麦等作物;拥有林地面积1547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1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6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08亩,其中养殖面积108亩;荒山荒地2923亩,其他面积6535.7亩。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石。...

详情

白云村地名网_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苴力镇白云村资料简介
  白云村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苴力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2925105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32925。白云村与苴力村、白邑村、栗子园村、先锋村、水田村、五台村相邻。 还有150个地名与白云村同名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苴力镇白云村介绍

该行政村隶属 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 弥渡县 苴力镇,地处苴力镇东边,距苴力镇政府所在地7 公里,到苴力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8公里。东邻白邑,南邻先锋,西邻苴力,北邻寅街栗树。辖罗腊、西村、小村等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2017年年末总户数1114户,有乡村人口3688人,其中农业人口3688人,劳动力243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97人。、

全村国土面积18.08 平方公里,海拔1440米,适合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总面积2081亩(其中:田1494 亩,地587亩),人均耕地0.55 亩,主要种植水稻、大麦等作物;拥有林地面积1547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1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6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08亩,其中养殖面积108亩;荒山荒地2923亩,其他面积6535.7亩。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石。

白云村国土面积18.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81亩、林地面积15477亩,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

1. 土地资源:白云村民委员会国土面积18.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81亩、林地面积15477亩。人均占有耕地0.56亩,人均林地面积4.2亩。

2.水利资源:白云村地处山间河谷,辖区内有白云河,但水利资源贫乏,旱季无水灌溉、雨季排水困难,而且泥石流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

3.矿产资源:白云村境内东边有无烟煤资源,西部有石灰石资源。

4.气候土壤:年平均日照10小时,年平均晴天日数为296天,年平均阴天数为69天,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土壤多为中性,适宜种植粮食、蔬菜、瓜果,养殖生猪、牛、羊等家等畜。

截止2017年底,全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6个自然村已通路;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6个自然村已安装路灯。农户住房大都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13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8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到镇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为硬化的水泥路面;有乡村客运车站1个,新建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151辆,拖拉机36辆,摩托车269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00亩,有效灌溉率为52.8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0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1亩。

该村下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15个。目前共有党员142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的1.4%;女党员32名,占党员总数的22.5%;35岁以下的党员27名,占党员总数的19%;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的6.3%;外出流动党员15名。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6个,共有团员45人。

白云村党总支部,设党总支书记1人,总支委员7人,有党员149人,下设15个党支部。村委会下辖15个村民小组,设村委会主任1人,副主任1人,村委会委员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2人。

交通水利:白云村民委员会,距离苴力镇政府7公里,距县城18公里,分别有柏油路可通达;六个自然村都村村通硬化道路,但路面狭窄、通行困难。水利资源贫乏,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无工程蓄水,旱季无水灌溉、雨季排水困难。

经济收入:2016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25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57元。其中,除去政策性惠农收入和高物价成本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 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大麦、蚕豆等为主。2015年,全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62亩,粮食产量27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735公斤;大牲畜存栏6600头,出栏11764头;其中,生猪存栏5015头、出栏10577头,羊存栏338只、出栏423只。

社会事业:全村有1所完全小学,在校学生共195人,有教师14人;有1个村级卫生室,有村医3名,六个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场所。

一、基本情况

白云村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50户1636人,到2017年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45户884人,是全省扶贫工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村。

1.罗腊村: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153亩,有农户86户人口268人,其中:2013年建档立卡户30户116 人,2017年在册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15户57人。

2.大村: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耕地797亩,有农户420户,有人口1435人,其中:2013年建档立卡户180户613人,2017年在册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92户311人。

3.西村: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7户,有人口546人,有耕地241亩,其中:2013年建档立卡户61户234人,2017年在册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30户116人。

4.矣者棚: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5户,有人口166人,有耕地145亩,其中:2013年建档立卡户22户80人,2017年在册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10户37人。

5.小街: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户,有人口173人,有耕地138亩,其中:2013年建档立卡户19户72人,2017年在册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9户32人。

6.小村: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3户,有人口1118人,有耕地607亩,其中:2013年建档立卡户138户521人,2017年在册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89户331人。

二、贫困现状

(一)、贫困现状分析

由于受历史、自然、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白云村农业基础设施滞后, 经济基础薄弱,规模经营尚未起步,支柱产业尚未形成,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层次低、发展缓慢。

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2016年,全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57元,低于国家扶贫标准,是全县44个贫困行政村之一。2013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50户1636人,2017年在册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245户884人。目前在册的建档立卡户都是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户。其中:住房困难户103 户、360人,因病致贫 4 户11人、因残致贫10户28人、因学致贫8户27人、缺技术54户210人、缺发展资金的203户752人。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从交通建设看:虽然村村通路,但路面狭窄、通而不畅;特别是贯穿全村、内引外连的唯一一条主路,仅够一辆车通行,群众出行仍存在困难。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看:白云村地处山间沟谷区,缺水又无工程蓄水,河道、沟道、沟渠老化堵塞,旱季无水灌溉、雨季排水困难,既影响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又严重制约了经济林果业的发展。全村几片主要农田耕种区没有机耕路,田间劳作靠驴驮人挑,劳动生产率低。白云大村、罗腊村地处地质滑坡、泥石流灾害地带,严重影响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教育方面:教育设备落后,师资数量、质量有待提高,学校无运动场。卫生方面: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不够完善,房屋、医生、仪器、设备无法满足村民看病需求。文化方面:村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开展文化活动较少。科技方面: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率低,科技含量不高。信息方面:村民各类信息来源主要是看电视、听传言、听广播,信息相对闭塞,思想观念落后。

四是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生产方式以传统耕作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无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二)贫困原因分析

1.缺主导产业致贫。白云村属于典型山间沟谷地区,旱地多水田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瓜豆、薯类、蔬菜等,缺少能够稳定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煤炭开采政策受限后,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几乎为零,传统生产方式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再生产。

2.缺水利设施致贫。全村无工程蓄水、无重点灌溉设施、无重点沟渠工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全村人畜饮水设施老化,人畜饮水难以有效保障,其中罗腊村需要项目投资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3.缺农科技术致贫。全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3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2%,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式、新观念速度慢,农业生产科技运用率低,缺少技能型劳动力,其中缺少技术致贫53户。

4.缺青壮劳力致贫。扶贫大数据平台显示,白云村缺劳力致贫达到 167户、580人,分别占建档立卡贫困户450户的37%,在转走访过程中群众反映,由于缺乏生产发展资金和致富技术,大多数青壮劳动力不得已外出务工,因无专业技术收入不高,目前居家多为老人和儿童,农业生产发展受限。

5.缺发展资金致贫。从大数据平台看,全村缺资金致贫163 户。大多数农户种植、养殖规模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表面上资金需求量不大。但是,在转、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群众反映扩大种植、养殖规模贷款困难,抵押物少、受信额度小、用款周期短、利息高,群众承受能力有限。

总体来讲,白云村除以上原因外,还有因大病致贫4户、因残疾致贫10户、因就学致贫8 户、因地处地质滑坡、泥石流灾害地带需要易地搬迁71户271人,同时,由于水利资源贫乏,旱季无水灌溉、雨季排水困难,干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不足等,导致区域内资源型、素质型、条件型、结构型贫困交织,致贫原因复杂多样。

白云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情况统计

(2017年在册根据扶贫大数据平台)

主要致贫原因 户数(户) 人数(人) 备 注
因病 4 11
因残 10 28
因学 8 27
需改善供水 30 116 罗腊村
缺技术 54 210
缺劳动力 7 20 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生产缺劳动力
缺资金 203 752
住房困难 103 360

(三)发展机遇分析

1.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经过多年来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及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支持,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脱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特别是经过前几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发展后劲有所加强,各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加之广大基层干部、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愿望迫切,积极性高,为白云村脱贫出列定了基础。

2.白云村地处山间河谷地区,立体气候明显,光热资源充足,很多的坡、台地面积面适宜种植核桃、石榴以及各种水果;生猪、肉牛、土鸡等养殖有一定基础,有发展生态绿色农产品生产、优质畜禽养殖的潜力,有走龙头带农户规模化经营,培植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条件。

3.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共同作用,项目资金重点倾斜支持,提振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士气。同时,省州、县挂钩帮扶单位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帮扶措施的,并重点在卫生健康扶贫、金融投入扶贫方发挥优势,为白云村如期脱贫致富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脱贫思路和路径

(一)、白云村精准脱贫总体思路

按照“ 以点带面、整村推进,种养结合、长短互补、村风文明、山绿村美”的脱贫思路,积极配合抓好小村箐水库建设,按时完成白云大村易地搬迁、第三批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村卫生室、公益性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发展后劲。以培植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为引领,着力抓好枇杷、无筋豆种植和生猪、肉牛及土鸡养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培育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加大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贫困户年内经济收入增加。建立贫困户和贫困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着力抓好村风文明建设,深化基层党建扶贫“双推进”,完善村规民约,构建“山绿村美、和谐幸福”的新农村。

(二)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标准

1.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标准

2.按照贫困户脱贫认定6项内容及标准要求,加大帮扶力度,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确保2017年底脱贫。

3.白云行政村贫困退出标准按照贫困村退出考核9项内容及标准要求,加强脱贫攻坚增收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确保2017年底退出。

(三)白云行政村精准脱贫路径

白云行政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采取完善思路绘制蓝图、细化路径贫困退出、巩固提升全面小康3个阶段推进。

1.完善思路绘制蓝图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州、县、镇挂钩单位指导下,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组干部,进村入户深入调研、地头田间踏勘、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干部群众意见,认真分析致贫原因、梳理发展思路、研究脱贫对策、细化发展目标,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紧扣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村情社况绘制发展蓝图——《弥渡县苴力镇白云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方案(2017——2020年)》。

2.细化路径贫困退出

2017年是白云脱贫出列年,针对白云行政村致贫原因,采取实事求是的方式,用好用活用足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方针政策、扶持措施和攻坚手段,细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1)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大力实施 “一村一业、一村多品”产业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参与1—2个增收项目,做到产业扶持全覆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补助达到3000元以上。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电商扶贫”,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全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全体群众增收致富。

(2)转移就业培训一批。加强对全村青壮劳动力培训力度,通过劳动力引导性技术、职业技能、致富带头人等专业技能培训,解决1000人(次)缺农科技术、缺务工技能的问题。

(3)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年内完成71户271人搬迁,建设2个安置新村。抓好贫困户危房改造、抗震安居、特困户住新房等项目,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安全稳固的住房。

(4)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完善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力争对考取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生给予补助。协调有关职业技能学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意愿接受培训的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将有意愿接受培训的新增贫困劳动力优先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

(5)健康救助脱贫一批。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大病保险和重大疾病救助工作,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实现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

(6)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坡耕地综合整治。采取林果种植、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7)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把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低保标准。

(8)社会帮扶脱贫。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畅通社会参与渠道,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实现社会力量帮扶全覆盖,社会帮扶工作常态化。

3.巩固提升全面小康

2018至2020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的巩固提升期,也是确保白云村与全乡、全县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1)建立健全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巩固制度。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成立白云村后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脱贫攻坚的后续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督促检查等工作。二是做好脱贫期完成项目的巩固提升工作,特别是做好产业发展项目的管理和抚育,确保产生增收效益。三是完善制度。进一步完善针对性强、可操作、好执行的村规民约,用制度巩固提升产业发展、到户设施和公共设施管理使用效果,发挥“双推进”建设作用,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成果。

(2)加强巩固提升期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实施好行动方案明确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确保群众生产发展和生命安全;进一步做好进村道路硬化,确保群众出行方便、家用物资供给、农副产品入市便捷;进一步做好村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和巩固美丽新村建设成果;积极配合抓好小村箐水库及配套工程建设,彻底解决白云村无工程性缺水问题。

(3)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使用群众主体作用。群众是各类脱贫攻坚项目的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大部分工程建设完成后,按照规定要移交群众自行管理使用,因此要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集中民意,形成制度,强化管理。健全完善饮水工程管理协会、道路管理协会、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协会、产业发展经营管理协会等村民自我管理组织,进一步动员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共同管理好各项公共设施,组织开展“卫生庭院”、“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创评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

四、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以“两不愁、三保障”和村出列、户脱贫的基本标准,采取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式,突出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产业发展、村容整治、素质提升、组织建设等重点,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增收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工作,确保白云村脱贫出列、为实现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坚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

1. 坚持“三委”主导,聚集各方力量。村“三委”是脱贫攻坚的领导集体和责任主体,是脱贫攻坚的前线指挥部,聚集村、组、挂钩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投入,形成村、组、贫困户主动,部门支持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是长期扶贫开发实践的成功经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

2. 坚持精准扶贫,着力改善民生。在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必须结合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具体实际,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以造血式扶贫为主、坚持总体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做法,把提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

3. 坚持自力更生,强化挂包帮扶。把“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和政府、社会扶贫攻坚项目资金投入与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劳动致富精神有机结合,发动贫困群众“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事业自己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将“要我发展”转为“我要发展”,充分发挥贫困群众脱贫发展的主体作用。

4. 坚持转变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立足白云村资源优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培植支柱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新房、新村、新景”和“新产业、新生活、新发展”。

5. 坚持鼓励探索,创新扶持模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白云村实际,大胆创新探索脱贫发展路子,制定有效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率,由“输血”扶持转入“造血”扶持。坚持试验示范先行,由点及面,逐步实现全面覆盖,最终实现全面脱贫发展。

(三)发展目标

按照精准扶贫六到村户和“新产业、新发展、新生活”的总体目标,通过1年建设,3年巩固提升,到2020年白云村实现自然村五通、农户五有、全村五达到的具体目标。

1.自然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所在村,“五通”,即:

——通道路。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进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实现通达通畅。

——通电力。村农网改造升级全覆盖,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实现同网同价。

——通饮水。全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通广电。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确保有条件的群众能够收听、收看中央、云南省广播电视频道。

——通网络。互联网宽带村村通,村委会有电子商务平台。手机通讯信号自然村全覆盖。

2.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实“五有”。即:

——有房住。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特困户住新房和抗震安居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确保户均有一套安全、稳固的安居房。

——有产业。户均有一项以上增收产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增收产业发展规划要全覆盖。

——有学上。按照基础教育布局,确保农户孩子,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就近上学前班、上小学、上中学,合理负担上学费用。

——有就医。村委会卫生室,要按照“三房一室”规定,配备基本药品和医疗设备,有合格乡村医生,提高农村健康服务水平,做到小病不出村基本要求。

——有技能。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就业技能、“两后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和教育,每个劳动力至少学会和掌握一门以上致富的实用技术。

3.全村到2017年末或者2020年前,必须做到“五达到”,并持续发展。即:

——收入指标达到。到2017年末或2020,全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指标达到县平均水平。

——脱贫目标达到。到2017年末,全村达到如期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要求,确保全村贫困人口比重下降到5%以下,2017年绝对贫困现象消除。

——服务指标达到。建立健全完备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全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法治指标达到。建立健全各项村规民约,并有效执行,农村治安秩序井然,村民和村干部因违法犯罪现象减少或零发生为率,依法依规治村,成为法依治国的前提和坚实基础。

——文明指标达到。全村居住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成为乡村文明、整洁宜居的新农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精神文明全面展现;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家庭团结、邻里和睦、习惯科学的文明村风誉满全村。

五、建设任务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内主干道拓宽改造,村、组内道路硬化、村内入户道路硬化、农田水利建设、泥石流滑坡综合治理、信息网络建设等项目。

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扩宽、改造村内主干道2500米。

(2)、新修小箐路(小村箐水库配套工程):村委会至小村箐水库主路4公里,路面硬化及两边挡墙。

(3)、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第三批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3个。即:大村硬化村内道路1528平方米;小村1483平方米;罗腊村1350平方米。

(4)、修建机耕路 5000米。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重点工程建设:积极配合抓好小村箐水库及配套工程建设;

(2)、人畜饮水工程:完成罗腊村人畜饮水改造提升工程,架设主引水管5千米;改造、更新白云村人畜饮水主管道。

(3)、河道治理工程:白云河道治理4500米,白云大村异地搬迁点改河450米。

3、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大村四个组71户、27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

4、信息化网络建设:全村15个村组光纤接入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高通讯网络优质服务水平,搭建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

专栏1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地 单位 建设规模 开工年度
主干道扩宽、改造 小街村至白云大村 2500 2017-2020
新修村组路 小村 公里 4 2017
村内道路硬化 大村、小村、罗腊村 平方米 4361 2017
饮水工程 罗腊村 公里 5 2017
搬迁点改河 大村异地搬迁点 450 2018
河道治理 白云河河道治理 4500 2017-2020
机耕路建设 大村、西村、小村11个村民小组 公里 5 2017-2020
易地搬迁 大村4个村民小组 71 2017
信息化网络建设 罗腊村等15个村民小组 1 2017-2018

(二)产业发展增收工程

增收产业发展,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等项目。主要任务是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育增收产业,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

1.种植业:发展枇杷种植145亩,种植葡萄300亩,种植无筋豆种植1000亩,蔬菜(大棚)200亩,组建产、供、销一体的香橼种植销售合作社一个,引导发展种植香橼种植500亩。

2、 养殖业: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户20户,发展能繁母猪400头,年出栏肥猪(仔猪)11000头;引导肉牛(羊)集中饲养示范户10户,带动发展肉牛养殖500头、商品羊出栏500支;采取生态放养的方式,在15个村小组发展养殖生态鸡50000羽;

3、金融资产收益:新建1100标准化大棚两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每户年增收3000元。

专栏2:增收产业发展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地 单位 建设规模 开工年度
枇杷、无筋豆、蔬菜经济林果种植 罗腊村等15个村民小组 枇杷种植145亩、种植葡萄300亩,无筋豆种植1000亩、蔬菜大棚200亩、经香橼500亩 2017-2018
生猪(能繁母猪)、生态鸡、肉牛(羊)养殖 罗腊村等15个村民小组 头、只、羽 出栏肥猪(仔猪)11000头发展能繁母猪400头;肉牛存栏500头;商品羊出栏500只;养殖生态鸡50000羽 2017
正大模式项目 罗腊村等15个村民小组 个、户 新建大棚2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 2017

(三)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人居环境改善建设,包括公益性项目和入户性项目,着力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特困户住新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消除农村危房,整治村容村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1、易地搬迁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大村易地搬迁点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新农村示范点。

2、安居工程建设: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88户;完成特困户住新房15户。

3、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卫生公厕3个,规范垃圾清运、处置;启动农村污水处理。

4、太阳能热水器:涉及15个村小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台(套)。

专栏3:人居环境改善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地 单位 建设 规模 开工年度
搬迁点公共设施配套建设 大村易地搬迁点 1 2017-2018
卫生公厕 村委会、大村、小村 3 2018
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大村、小村 1 2018-2020
垃圾清运处置系统建设 罗腊等15个村民小组 1 2016-2020
危房改造工程 罗腊等15个村民小组 88 2017
特困户住新房 特困户住新房 15 2017
太阳能热水器 罗腊等15个村民小组 100 2017

(四)基本公共服务工程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计、科技、文化和新农村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

1、教育:规划实施白云完小运动场建设。

2、卫计:完成村卫生室建设180平方米。

3、公共服务:完成公益性综合服务室建设300平方米。。

4、亮化工程建设:安装路灯200盏。

5、文化建设:建设一个村文化健身小广场。

专栏4: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地 单位 建设规模 开工年度
教育 白云完小运动场 平方米 6500 2018-2020
卫计 白云村卫生所 平方米 180 2017
综合服务室 白云村委会 300 2017
文化健身广场 村委会、 1 2018
亮化工程建设 大村、小村 200 2017-2018

(五)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能力素质提升,包括引导性适用技术培训、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雨露计划—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教师培训计划等等项目。

1.引导性适用技术培训。有计划对4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53户缺技术的建档立卡户中无技能的普通劳动力进行引导性适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和转移务工能力,开展农村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和创业培训,深入推进科普进村入户,提高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能力。

2.雨露计划—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有针对性的对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就业人员开展以思想教育为主,以先进技术技能为辅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支适应我村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

专栏5:能力素质提升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地 单位 建设规模 开工年度
引导性实用技术培训 罗腊村等6个贫困自然村 人次 1000 2017-2018
两后生职业技术、技能培训 罗腊村等6个贫困自然村 人次 80 2017-2018

六、投资概算

(一)总投资规模

白云村精准脱贫发展规划,总投资13590.58 万元,其中各级政府政策性投入及各部门整合资金11264.9万元,农户和受益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1305.68万元,金融信贷资金1020万元,。

脱贫期(2017年):项目投资规模5979.68万元,其中各级政府政策性投入及各部门整合资金 3784万元,金融信贷资金990万元,群主自筹及投劳折资1205.68万元。

巩固期(2018--2020):项目投资规模7610.9万元,其中各级政府政策性投入及各部门整合资金7480.9万元,金融信贷资金30万元,群主自筹及投劳折资100万元。

(二)、五大发展任务投资概算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修村组路、村内道路硬化、村内入户道路硬化和水利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信息网络建设等项目。概算总投资 11209.5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 9968.9万元,群众自筹820.68万元,金融贷款420万元。

1、道路建设总投资824.88万元,其中其中上级补助790万元,群众自筹34.88万元。

(1)、扩宽、改造村内主干道2500米,概算投资250万元。

(2)、新修村组路4公里(小村箐水库配套工程),概算投资300万元。

(3)、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大村、小村、罗腊三个村第三批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村内道路硬化4361平方米,投资94.8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90万元,群众自筹4.88万元。

(4)、机耕路建设5000米,概算投资18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50万元,群众自筹30万元。

2.水利建设总投资8756.7万元,其中上级补助8730.9万元,群众自筹25.8万元。

(1)、小村箐水库建设总投资8060.9万元,其中主体工程投资6760.9万元;沟道配套工程投资1300万元。

(2)、人畜饮水工程。概算投资85.8万元。罗腊村35.8万

元,其中上级补助35万元,群众自筹0.8万元;村委会主管道更投资5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4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

(3)、河道治理总投资610万元。白云河道治理4500米,45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44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大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改河工程投资16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5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

3、大村易地扶贫搬迁71户,概算总投资1482万元,其中上级补助352万元,群众自筹710万元,金融贷款420万元。

4、信息化网络建设。全村15个组光纤接入和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概算投资150万元;其中政府(企业)投资100万元,群众(业主)自筹50万元。

-------增收产业发展工程投资

增收产业发展,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正大模式(金融资产)增收等项目。主要任务是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相关农户培育增收产业。概算投资1071万元,其中省级部门资金257万元,业主群众自筹资金214万元,金融支持贷款600万元。。

1、种植业总投资351万元,其中引导性政策补助157万元,群众自筹94万元,金融支持贷款,100万元。

(1)、枇杷种植145亩:总投资11万元,其中上级补助7万元,群众自筹4万元。

(2)、无筋豆种植1000亩:总投资40万元,引导性政策补助10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金融支持贷款10万元。。

(3)、引导发展蔬菜大棚200亩:、总投资200万元,引导性政策补助100万元,群众自筹50万元,金融支持贷款50万元。

(4)、种植香橼500亩:总投资100万元,引导性政策补助40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金融支持贷款40万元。

2、养殖业总投资420万元,其中引导性政策补助100万元,群众自筹120万元,融支持贷款200万元。。

(1)、养殖生猪(能繁母猪),其中:生猪出栏(仔猪)11000头;养殖能繁母猪400头,总投资260万元,引导性政策补助80万元,群众自筹80万元,金融支持贷款100万元。

(2)、肉牛(羊)养殖,其中:肉牛出栏500头;羊500支,总投资160万元,引导性政策补助20万元,群众自筹40万元,金融支持贷款100万元。

3、正大模式项目总投资300万元,融支持贷款300万元。

-----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投资

人居环境改善,包括公益性项目、入户项目等。总投资1025万元,其中上级政策性资金补助78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36万元。

1、公益性项目总投资90万元。

(1)、路灯安装:在11个组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概算投资60万元。

(2)、公厕建设:村委会、大村、小村建设3个公厕,共建概算投资30万元。

2.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505万元。

(1)、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1项概算投资100万元。

(2)、垃圾清运处置系统建设。垃圾清运处置系统建设1项。概算投资50万元。

(3)、大村异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总投资355万元。

3、入户项目总投资430万元,其中政策补助194万元、群众自筹236万元。

(1)、贫困户危房改88户,总投资264万元,其中政策性补助88万元;农户自筹176万元。

(2)、抗震安居工程加固20户,总投资6万元。

(3)、特困户住新房15户,总投资120万元,其中政策性补助90万元;农户自筹30万元。

(4)、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0台,概算投资40万元,其中补助10万元、群众自筹30万元。

-----基本公共服务工程投资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计、公共服务、文化等项目,总投资概算投资26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230万元,村委会自筹30万元。

1、教育:白云完小运动场建设,概算投资15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30万元、自筹20万元。

2、卫计:村卫生室建设180平方米,概算投资2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20万元、自筹5万元。

3、公共服务:公益性综合服务室建设300平方米,概算投资3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30万元、自筹5万元。

4、文化建设:新建村文化健身广场,总投资50万元。

-----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投资

能力素质提升,包括引导性适用技术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概算投资2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20万元,村委会自筹5万元。

1、引导性适用技术培训。对全村100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个无技能的普通劳动力进行引导性适用技术培训。概算投资20万元,其中补助15万元。

2、雨露计划—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对全村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就业人员80人,进行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概算投资5万元,其中补助5万元。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通过白云村脱贫规划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白云村基础实施脆弱的状况,为后续建设和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项目建设可为今后开辟贫困山区多渠道扶贫开发方式提供可复制的新样板,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随着国家对产业的重视、关心与支持,大力发展产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探索一条把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白云村脱贫规划实施后,基础设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将成为白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以上项目产生效益后,每年可增收1200万元,人均纯增收近3000元以上。

2、社会效益

通过白云村脱贫规划的实施,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一是可以使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让贫困地区群众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提高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就业机会。实施项目将为项目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减轻当地人口对土地的依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当地能找到适宜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项目实施后,可以促使项目区农业生产结构趋于合理,改变单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通过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土地效益。

3、生态效益

白云村脱贫规划的实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白云村的生态环境加以改善,水土流失有很好的防范和保护作用,对山区农田、耕地起到良好的屏障作用,积极促进实施区生态建设的开展,对维护生态平衡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改善全村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4、扶贫效益

白云村脱贫规划辐射全村15个村民小组,对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重要作用,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增强白云村贫困农户发展后劲,达到“新产业、新发展、新生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全村贫困人口脱贫进程,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生态良好、民生改善、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预计项目实施完成后贫困发生率将下降到5%以下,贫困村摘帽,贫困户大部分脱贫。力争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实现与全县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七、保障措施

(一)、 加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州、县、镇挂钩单位、企业的帮助指导下,村“三委”和住村工作队成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导组,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村、组及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贫困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全程参与脱贫攻坚建设过程,发挥群众脱贫攻坚建设者、受益者、监督者的主体作用,将“要我脱贫”转为“我要脱贫”,“要我发展”转为“我要发展”,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加强帮扶责任落实、创新多元帮扶新机制。认真落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建立挂钩单位(企业)包村(组)、帮扶人员包户、住村扶贫工作队员协调联系的工资机制。深化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双推进”。围绕一个好班子、一条好思路、一项好基础、一套好机制、一支好队伍,加强村委、村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总支、支部战斗堡垒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致富带头人带动群众致富积极作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向基础党支部输送新鲜血液,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挂包帮各项任务。

(三)、 加强项目实施督促检查。规划方案设置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五项建设任务,并明确到建设年度。按照全县脱贫攻坚规划落实要求,乡村两级签订脱贫攻坚目标管理责任状,将脱贫目标和行动方案建设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责任人。实行进度倒计时制,强化项目建设督导落实、审计监督、纪律检查,做好进度跟踪问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用好用活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政策,确保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强化扶贫资金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加强对项目审批、实施以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引导脱贫对象参与扶贫资金监管,严格落实扶贫公告公示制度,发挥驻村工作队、村基层组织、扶贫志愿者、社会组织、媒体等监督作用,筑牢资金管理使用防火墙,杜绝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 、加强贫困退出后续扶持。贫困村退出后,继续保留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有关扶持政策不变,保持对退出村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强化乡村级规划或实施方案、年度计划与县级脱贫攻坚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脱贫、退出巩固期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原有定点挂钩扶贫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关系不做调整,进一步加大定点帮扶力度。做好退出村零星分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出大数据平台的动态管理,保持并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确保不返贫。建立健全各类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项目持续帮扶作用,巩固脱贫、退出成果,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基础。

2017年年末总人口1114户3688人,其中男性1849人,女性1857人,劳动力2344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601人,彝族62人,其他少数民族25人。
  截止201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4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692人,参合率达98%;享受农村低保140户418人,享受五保2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为1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距离镇卫生院7公里。建有垃圾处理厂1个,村内共有100个垃圾堆放点,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白云村(别名:木古兰 语种: 汉语 )

该地名来源于清朝初期,据查,因此地原有一棵古老的木兰花树故名木古兰,木古兰系片村名,包括大村、小村、西村、小街,后因此地有一白云寺故名,解放初属三区称白云乡,乡政府驻地木古兰大村。解放初属云华乡,1956年属云华乡,建白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 人民公社化时,属五一人民公社称白云管理区,1961年属苴力人民公社称白云大队,1963年 属苴力区称白云人民公社 1970年属苴力人民公社称白云大队,1984年 属苴力区称白云乡,1988年苴力改乡,更名为苴力乡白云村公所,2001年苴力撤置镇,更名为苴力镇白云村民委员会至今。

周边行政单位

南涧镇白磔薪云村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

周边诊所

弥渡县苴力镇卫生院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苴力镇祥临公路苴力小村115号

周边乡镇

苴力镇 地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苴力镇政府(祥临公路西)

周边村庄

白云村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

苴力大村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二一四国道

白云村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