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郑村
慕郑村 慕郑村基本信息 慕郑村村组概述 慕郑村本村人物 慕郑村教育简史
慕郑村位于阎良城西5公里处,南邻清河,北靠咸铜铁路,西与三原县芬李村交界,东临西禹高速。青松路从东至西穿村而过。辖西刘、永合、邓家、陈家、郭家、慕郑6个 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青松路边。1952年有村民502户,2010年有村民507户,1832人,耕地面积2392亩。 1934年-实行保甲制,该村分属临潼县阎良镇第四保和第五保,新中国成立后属阎良镇聚合乡,1964年划归谭家公社,更名为和平大队。1984年称慕郑村。1987年8月1日起划归西安市阎良区振兴乡(后改为街道办)至今。解放前,慕郑村的农田均为旱地,靠天吃饭,村民生活甚为贫困。农业合作化后,在慕郑组修建了抽水站,全村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农业生产有了保障。十一五期间,慕郑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建成蔬菜基地400亩、果园100亩、高产农田1800多亩,夏秋两季粮食亩产超过1吨,加上村民外...
详情慕郑村位于阎良城西5公里处,南邻清河,北靠咸铜铁路,西与三原县芬李村交界,东临西禹高速。青松路从东至西穿村而过。辖西刘、永合、邓家、陈家、郭家、慕郑6个 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青松路边。1952年有村民502户,2010年有村民507户,1832人,耕地面积2392亩。 1934年-实行保甲制,该村分属临潼县阎良镇第四保和第五保,新中国成立后属阎良镇聚合乡,1964年划归谭家公社,更名为和平大队。1984年称慕郑村。1987年8月1日起划归西安市阎良区振兴乡(后改为街道办)至今。
解放前,慕郑村的农田均为旱地,靠天吃饭,村民生活甚为贫困。农业合作化后,在慕郑组修建了抽水站,全村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农业生产有了保障。
十一五期间,慕郑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建成蔬菜基地400亩、果园100亩、高产农田1800多亩,夏秋两季粮食亩产超过1吨,加上村民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已达7000多元。
各村民小组道路全部水泥化,直通青松路,交通四通八达。慕郑十字、学校十字已形成两大商业网点,群众购物十分方便。
(一)慕郑组 慕郑村
慕郑组位于振兴街办西南4.5公里处,东邻郭家,西与三原连界,南靠清河,北至咸铜铁路。很早的时候,此地住有慕姓、郑姓两族人,故名为慕郑村。后有张姓、于姓、王姓从山东迁入,村庄变大,人口增多。现有人口400人,耕地面积400多亩,村民以农耕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
解放前,慕、郑两姓人家以农为主,兼营商业,多名村民在兰州做生意,部分人在外学徒,是周围早期外出做生意人较多的一个村子。王姓迁入后,油坊、织布机都发展较快,村民日渐富裕。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兼营其它,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的不断增加。如郑学斌的振兴机械厂、慕振昌的建筑队、于保安的房产公司等,都发展较快,既促进了村民就业,提高了村民收入,又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二)郭家堡
郭家村位于振兴街办西南4公里处,南靠清河,东邻陈家,西连慕郑,北与咸铜铁路交界,全村160人,耕地面积230亩。因村民多为本地人,且郭姓居多,故名郭家堡子。该村以农业为主,村民大多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经济情况一般。改革开放以后,多种经营和外出务工发展很快,村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是慕郑村发展较快的一个组,人均收入年年增加,村民吃、穿、住、行都比较现代化。
该村以郭姓、周姓、袁姓为主,村民和睦相处,靠勤劳、科学致富。全村注重文化,先后走出了20多名大学生。
(三)陈家村
陈家村位于振兴街办西南3.5公里处,东接邓家庄,南靠清河,西邻郭家村,北至青松路,现有村民28户,109人,耕地面积169亩。
因陈姓、张姓村民沿清河北岸凿窑定居,故名陈家窑。解放前,村里有一富户张姓,有地数百亩;同时还出了一个团长张成良,人称神枪 手,属李虎臣部下,在河南与红枪会作战时阵亡。该村村民以种地为主,兼营务工及其它。水利条件较好,宜种小麦、玉米及其它。改革开放以后,村民收入剧增,粮食连年丰收,全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张宝亮、黄建学的建筑队吸纳了当地不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四)邓家庄
该村位于振兴街办西南3公里处,东接绵远村,西邻陈家,南靠清河,北与永合村连界。村民多数为山东移民后裔。山东高密县移民于1900年前后迁此定居,村名为邓家庄子。村中以张、孙、邓、毕姓居多。 现有95户,400口人,耕地面积514亩,全可灌溉,主产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该村村民以种粮种菜为主,不少人在外打工。目前建有大棚近200亩。村民收入多,致富快,生活越过越好。重视文化是本村二十多年来的传统,从本村走出的大学生有30多人。
(五)永合村
永合村位于振兴街办西南2.5公里处,东邻西刘组,南接邓家庄,西至郭家村,北靠咸铜铁路。现有村民124户,500人,耕地面积692亩。
1900年,山东移民迁陕后,在官刘村东南定居,初名官刘庄子。1934年,取永久和睦之意,更名为永合村。该村有刘、陈、杨、宿、阎等姓氏,其祖上均属山东青州安邱县人。该村人和睦相处,世代友好,勤于耕织,解放前部分村民以织布、耕种为主,织布、织口袋是该村的强项。
解放后村民以种地为生。农业合作化后兴修了水利,旱地变成水浇地,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后,村内变化更大,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永合村人以前不重视子女上学,吃了苦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村民重视文化,把读书识字作为第一要务。从这儿先后走出的大专以上学生有100多人。年轻人都有初中以上文化,兄弟、姐妹上大学的就有十几户。文化水平提高了,科技致富使村民有了增收保障,村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数户进入了小康行列。
(六)西刘村
西刘村位于振兴街办西南2.5公里处,东邻赵家,南接绵远村,西连永合村,北靠咸铜铁路。现有村民65户,263人,耕地面积387亩。
西刘村初名大有屯。据《临潼县志》载,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陕西屯田总管府将安西王府所辖编民700余户迁至临潼县栎阳镇一带,置九屯,大有屯即栎阳九屯之一。后因刘姓较多,故名西刘村。该村旧时有城,西北角建有纪念唐代宰相、晋国公裴度的晋公祠。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临潼县令赵于京应村民穆振祖之请,为晋公祠题写了“既定淮蔡”的匾额。
该村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兼种瓜菜等,现有机井10眼、U型渠200米,渠井双灌,双季粮食亩产过吨。目前该村有小汽车5辆、拖拉机两台,楼房、平房占全村房舍90%,居住出行十分方便。
据传,该村清代有一刘姓虽然经商有方有家产万贯,却入仕无门。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奔西安避难,为了满足其糜烂生活之所需,采取鬻官卖爵之法搜刮钱财。刘家为给儿子争取功名,变卖家产,出了5万两白银为儿子买了一个兵部侍郎的钦赐冠带,从此倾家荡产。后在村北留有“侍郎墓”、“舍饭场”、“刘氏祠堂”等遗址。
刘学书(?~1853)字景羲,西刘村人。乡饮大宾。善理家政,喜济人急。遇乡里贫乏及亲友求告者,无不加意周恤。咸丰间,有匪滋扰,屡捐资济军饷,无吝色。同治年间兵燹后,兵荒交迫,邑中凋敝异常,惟公后裔士农工商各占一业,丰裕如初,识者以为有善报焉。以孙志烈贵,诰赠中宪大夫、布政司理问衔。
慕世忠 生于1942年,慕郑村慕郑组人,0党员。1965年考入西安科技大学。1969年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窑街矿务局工作,任技术员。因工作能力强,后调任甘肃天祖煤矿-,后又调至甘肃华亭矿务局任副局长。2002年退休,职称为高级工程师,副局级干部。
慕明宣 生于1942年,慕郑村慕郑组人,0党员。1964年考入西安理工大学。1969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国营523厂任技术员,从技术员升至总工程师,从科级干部升至523厂厂长。1985年调入陕西人民出版社任社长、总编辑,现已退休。
郭成运 生于1943年,慕郑村郭家组人。小时家境贫寒,勤奋好学。1969年毕业于西安空军导弹学院,被分配到广州某研究所,从事军事科研工作。后又调至福州、上海等地工作。郭成运一直从事军事科研工作,从技术员开始,直到军事研究员、博士学位,从连级干部、团级干部直到正师级干部,为我-事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已退居二线,全家定居上海。
刘新政 生于1961年,慕郑村西刘组人。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历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阎 平 生于1961年,祖籍山东安丘阎戈庄,慕郑村永东组人。0党员,高级会计师,研究生,行政副厅级。1986年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后在陕西省财政厅综合计划处工作,先后任陕西省财政厅后勤管理中心副主任,陕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陕西省财政厅会计处处长。 2009年任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至今。
于保安 生于1962年,慕郑村慕郑组人。改革开放以后,他开始在西安打工,后与三原大程吕氏合作组建了佳鑫实业房地产责任有限公司,于保安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是慕郑村目前有名的私营企业家,先后为慕郑村的道路建设多次捐款。
姚文明 生于1964年,0党员,慕郑村邓家组人。现任四川七色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1994年由华中理工大学硕士毕业。1995年在广东粤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1998年到成都粤海装饰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兼工程师,2003年投资创办成都海德机械制造公司,任总经理。2008年与山东七色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合资,共同组建了四川七色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陈顺利 陈家组人。生于1971年,1989年参加工作,曾任阎良区北屯街道办主任、党工委书记,阎良区供销联社主任、农业局局长,现任周至县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慕郑小学】慕郑村于1956年在西刘东南两孔土窑内创办小学,第一任教师是关山镇的刘宝德,后有三原义和村人董江斌继任。设有一、二、三、四4个年级,为初级小学。1958年迁入永合村,更名为慕郑小学,校园占地10亩。1968年后设有初中班,上世纪八十年代改为六年制小学,九十年代建有教学楼,时有学生180人,教师13人。2010年撤销,学生转至振兴中心校就读。
【晨曦幼儿园】 2002年,刘秀启在自己家二层楼内创办,设小班、中班、大班。现有儿童120多名,教职工10多人,备有校车、食堂等多种设施,师资力量强,管理规范,学前教育有声有色。
周边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振兴十字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1号
周边门
慕郑村文化娱乐中心-西门
地址:西安市阎良区官刘路与阎南路交叉口南200米
周边村庄
慕郑村
地址:西安市阎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