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镇
终南镇 终南镇人民政府 终南镇历史沿革 终南镇行政区划 终南镇地理环境 终南镇自然资源 终南镇人口民族 终南镇经济概况 终南镇社会事业 终南镇交通 终南镇领导班子 终南镇历史文化 终南镇名人
终南镇隶属于陕西省 西安市 周至县,位于县城正东12千米,镇域面积65.86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8°22′,北纬34°09′。辖30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59361人(2017)。终南镇历史悠久,约形成于 西周初期,为矢侯封地为矢国。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于终南初次置县,称宜寿县。后曾历置终南郡、周南郡、恒洲,仅置县历史就达700余年。2014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万元,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13万元,劳务输出完成9500人次。终南镇在商末周初(约前11世纪)就基本形成。因面对终南山得名。古书云:终南山因“在天之中,居都(沣)之南”而取名“终南山”(古时中,终通用)。终南镇为历史名镇,汉武帝 太初元年(前104年)在此置周至县。东汉 建武三年(27年)周至县并入武功县,西晋建兴三年(3...
详情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有1个社区
终南镇隶属于陕西省 西安市 周至县,位于县城正东12千米,镇域面积65.86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8°22′,北纬34°09′。辖30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59361人(2017)。
终南镇历史悠久,约形成于 西周初期,为矢侯封地为矢国。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于终南初次置县,称宜寿县。后曾历置终南郡、周南郡、恒洲,仅置县历史就达700余年。
2014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万元,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13万元,劳务输出完成9500人次。
终南镇在商末周初(约前11世纪)就基本形成。因面对终南山得名。古书云:终南山因“在天之中,居都(沣)之南”而取名“终南山”(古时中,终通用)。
终南镇为历史名镇,汉武帝 太初元年(前104年)在此置周至县。
东汉 建武三年(27年)周至县并入武功县,西晋建兴三年(313年)恢复。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于终南镇置终南郡,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废终南郡,在终南镇设恒州。同年周至县城从终南镇迁至户县西北三十五千米处(今甘河镇一带),不久迁回。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周至县城从终南镇迁至今址。
随文帝 开皇三年(583年),以黑河为界划出周至东部地区设终南县。
唐太宗 贞观八年(634年)撤销终南县并入周至县。
宋徽宗 大观元年(1107年)在终南镇设清平军,并划出周至东部地区设终南县、郡、县治所均在终南镇。
元代 至元初撤销终南县,撤县留镇。
明、清、民国均为终南镇,曾设终南里、终南所、终南联保。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临川寺农民共产党员周七,抗议收税警察吊打农民。终南镇成为当时起义农民的指挥中心。后起义军攻下周至县城,震动全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22日(农历6月19日)中午,徐东海、程子华率红二十五军4000余人,从长安、户县进入周至,22日下午至23日100多名红军攻入终南镇,西去甘肃迎接中央红军。
1949年5月30日,终南镇解放。1956年3月,成立终南镇人民委员会。1958年9月,成立东方红(即终南)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为终南镇。
北宋时, 周至县境内划分17个乡,终南设有长杨乡。
明清时,周至县境内划分四十个里,终南有终南里、豆村里、禅定里、辛庄里。清末恢复乡约制度,全县划分三十六所,终南有终南所、豆村所、马蓬所。
民国初年,周至县划分中、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五个区。终南镇属东北区,驻终南镇,辖6所,112村。6所为终南所辖16村,豆村所辖14村,马蓬所辖13村,鹿马所辖21村,阿岔所辖22村,钟徐所辖13村。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九年(1934年—1940年),划分23个联保,辖179保,其中终南辖三个联保,25保。民国二十九年冬至解放,全县划分13个乡,终南为终南乡,辖26个村。
1949年解放后,终南镇为第九区公署,辖8个小乡。1950年行政区划调后辖11个小乡,57个自然村。1956年3月成立镇人民委员会,1958年9月,成立东方红(即终南)人民公社,辖集贤、富仁三个乡,37个生产大队。1960年社队规模调整,将富仁划出成立园艺场,将集贤乡划归秦岭管区。其时终南公社辖21个生产大队,140个小队,1962年社队调整后,终南公社辖24个生产大队,154个小队。1980年行政区调整,终南公社辖27个生产大队,208个小队。
1984年5月,改为终南镇人民政府,辖30个行政村,214个村民小组,47个自然村,1个居民社区。
2015年,终南镇辖终南社区1个街道社区,毓兴村、东关村、双明村、甘沟村、三湾村、东大坚村、西大坚村、辛庄村、三联村、大庄寨村、豆村第一村、豆村第二村、豆村第三村、豆村第四村、高庙村、勒马村、王才屯村、西禅定村、东禅定村、马蓬村、庞家堡村、寨子村、竹园头村、吴家屯村、解村、新村、任家村、老堡子村、杨家大墙村等3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终南社区。
终南镇位于周至县东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千米,中心位置在东经108°22′,北纬34°09′。东与 尚村镇为邻,南和 九峰乡、 集贤镇、 楼观镇相连,西与 司竹乡相接,北与 黑河与界,同 富仁乡相望。终南镇东西长约9千米,南北宽约7.5千米,全镇总面积65.86平方千米。
终南镇地处渭河二级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终南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暖气团渐强,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天气炎热,暖湿气团凝云致雨,多雷暴,间有冰雹。秋季连阴多雨。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气温低,降水少。
终南镇水利资源丰富、黑河、田峪河、天井河穿境而过。
终南镇西部田峪河是镇内第一大河,是周至县第二大河,源秦岭主峰北侧,由深山流出,经本镇豆村、毓兴、东大坚、三湾、双明等,域内流程7.5千米,于三湾和双明村接壤处归于黑河;东部赤峪河是镇内第二大河,原自赤峪沟深山,流经本镇王才屯、西禅定、马蓬、甘沟、新村等村,域内流程6.5千米,于甘沟、新村北部接壤外归于黑河。还有天井河、鸭子河、周兴渠等小河流。
2015年,终南镇耕地面积53616亩 ,其中6等地342.3亩,7等地0亩,8等地0亩,9等地0亩,10等地0亩,11等地2701.3亩,12等地7700.4亩,13等地17994.4亩,14等地38641.2亩,15等地8075.7亩,16等地12347.7亩,17等地23353.6亩,18等地16936.7亩,19等地2705.7亩,20等地2498.3亩。
2015年,终南镇总人口6.8万人,占周至县总人口的九分之一,以汉族为主。
总人口59361人(2017)。
2013年,终南镇工农业生产总值突破6.5亿元。镇西以三湾为中心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1.65万亩,镇东以甘沟为中心的万亩花卉基地面积达8500亩,年产值达7500万元,全镇果品面积6500余亩。
2014年,终南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占2014全年总任务102%。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13万元,占2014全年总任务100%。劳务输出完成9500人次,占2014全年总任务107%。
2013年,终南镇苗木基地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蔬菜基地日成交各种蔬菜560余吨,年产值达到5000余万元;生猪养殖年出栏达到8000余头,年产值达到4000余万元。
2014年,终南镇粮食完成2.6281万吨,占全年总任务99.6%(因秋季连续干旱减产)。蔬菜产量完成8.3588万吨,猕猴桃及时令水果6.9290万吨。终南镇是周至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所在地,形成涉及7个行政村,3500户,1.9万人,中小拱棚3600多座、总面积1.35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并通过了全省无公害产地认定,年产量达8.3万吨,远销8个省区,年产值近1.5亿元。老堡子村万亩无公害水蜜桃园区建设投资6500万元,园区150栋钢架大棚和园区2.8千米路网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终南镇豆三村养猪场建设投资3500万元,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生猪出栏2000头。投资160万元,新增苗圃种植面积200亩。投资260万元建设马蓬村300亩蔬菜基地。共发放各种涉农惠民资金820.83万元。
2015年,终南镇有蔬菜面积1.65万亩,芹菜种植面积达2800亩。平均亩产1.3万斤,日销售量300余吨 。发展以三湾村为中心的12个蔬菜专业村,使全镇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65万亩,年产量达10万吨,产值近2亿元。并带动了包装、运输、劳务等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年参与该产业的超过9万人次 。40余户苗木大户落户,总面积近万亩。
2015年,终南镇有冷库36座,贮量3400吨,纸箱企业6个,年产值达1500万元。
2011年7月19日,总投资100亿多元的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开园;2012年3月1日,道教文化区、化女泉和延生观景区开园。2012年3月1日至7日,首届西安楼观·中国老子文化节成功举办。道文化展示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荣获“2012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胜地”称号。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18亿元。
2014年,劳务输出完成9500人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亿元,比2013年增长10%,服务业比2013年增长10%。
2014年,终南镇成功举办老堡子村第二届桃花节暨陕西农村报记者采访基地挂牌仪式、终南镇“平安杯”群众广场舞大赛 。举办猕猴桃、蔬菜、粮食等病虫害防治专题培训6场次,受训群众达5500余人。
2015年,终南镇有一所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19所全日制小学,1所武术体校 。有线电视转播台一个,电影院一座,专业秦腔剧团2个。
2014年,终南镇出动宣传车六辆,每日逐村宣传,安排专人每日早晚对村内消毒,对0—6岁儿童进行入户访查,每户发放84消毒液1瓶(共发放6900瓶),增强了广大群众对手足口病的防控认识。
2015年,终南镇共有医疗单位三十多所,其中村级医疗保健站30所,镇中心卫生院1所,痔瘘医院1所等。
2014年,终南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投资8500万元,在终南镇镇区西北方投资建设终南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工程已通过市、县验收。豆一村至南横线宽6米,长1.2千米水泥硬化工程,投资72万元。杨家大墙村宽6米,长700米的出村路水泥硬化,投资42万元。2014年全年完成水泥硬化道路12千米。解决勒马等5村1446户人畜饮水工程,投资500万元。完成了西气东输分输站征地工程、108国道改扩建工程、750电网建设工程、周富路加宽征地工程 。有邮电支局一所、程控电话通往各村,总装机3400余门,移动、联通建立信号放大基站10座。
2016年,终南镇出动80余人,对镇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乱搭乱建等违规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7天共清运垃圾470立方米,发放拆除通知120份,拆除乱搭乱建彩钢棚200余间。
2014年,终南镇医疗救助35人次,13.1万元;发放面粉174袋,棉被170床,棉衣254件,救济款10.43万元;完成低保复审574户1776人。
终南镇交通便利,310国道横贯终南镇东西,西宝公路过境,南北有终台路、终集路、终殿路、终富路等4条公路,与107省道旅游路贯通。
庞金峰 | 镇党委书记。负责党委全盘工作。主管组织、人事、武装工作。 |
赵忠宝 | 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负责人大全盘工作。分管计划生育、工会、工商联工作。包计育办、南片。 |
任孝根 | 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负责政府全盘工作。分管财政、审计、国税、地税、土地、项目建设工作。包财政所。 |
宋立 | 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组织、宣传、纪检监察、信访维稳;目标考评、人防、节能降耗、教育、文化体育、广电、政协、统战、老干、关工委、政法、宗教、共青团、妇联、机关支部等工作。包党政办、信访维稳中心、东南片。 |
高辉 | 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分管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兽医、防汛抗旱、科技(协)培训、农业产业、秸秆禁烧、农业保险、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动物防疫、农产品检测、扶贫开发、民政残联工作。包农业办、民政办、西片、东北片。 |
侯兵 | 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分管城乡统筹、医疗卫生、病媒生物、合疗、食品药品监督、旅游、工商质检、消协、新农村建设、新型社区建设、统计、劳动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安全生产、企业管理、招商引资工作。包统筹办、经发办、豆村片。 |
王锋 |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负责武装部日常工作。分管小城镇建设、危房改造、创卫、环保、交通、道路、治污减霾。包街道办、污水处理厂、中片。 |
孟鹏飞 | 镇党委委员。协助镇党委搞好阶段性工作。 |
(截至2016年2月)
终南镇历史悠久,约形成于 西周初期,为矢侯封地矢国。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于终南初次置县,称宜寿县。后曾历置终南郡、周南郡、恒洲,仅置县历史就达700余年。
终南古镇早在秦汉时期就被视为风水宝地, 秦昭王时被封为上林苑。
汉初“休养生息”之时曾开放秦的苑囿园池让人民耕种,成为米粮之乡。 汉武帝时期,于是命中大夫吾丘寿王征购户,杜民田,扩建上村苑。此举亦引起朝臣不满,时有从臣东方朔上《谏起上村苑疏》极力劝阻兴建宫苑,建议武帝重视农桑,恤民疾苦。武帝虽然肯定了进谏的好意,并进行了嘉奖,但按照自己原先的计划扩建了上林苑。《汉书·元帝纪》载: 永光五年(前39)上幸长扬射熊馆,大事骑猎。《雍胜略》载:长扬宫在周至东南三十二里(今终南镇竹园头村),“宫门建有高台射熊馆(亦作观)”。汉武帝曾多次此狩猎,而且喜好亲自与兽搏斗。司马相如见武帝以万乘之尊亲履险境不以为然,乃作《长杨赋》。王龙标在《青楼曲》曾写道:“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少妇呜筝坐,遥只飞尘入建章”。描写的就是汉武帝射猎的宏大场面。汉成帝元延二年(前11年),下今扶风郡调集民众,西自褒斜谷,东达弘农郡,南到汉中秦岭中,张设捕兽网点。捕到熊罴、豪猪、虎、豹、长尾猴、狐、兔、麋鹿等,运到射熊馆,建围栏圈住,令少数民族使者入栏与野兽搏斗,谁捉到什么野兽,就奖赏给谁。汉成帝以观赏为乐。关中地区因这次民众捕兽,致使秋收无法进行。
终南镇终南村是“唐·赐福镇宅圣君” 钟馗出生和长期生活的地方。现存 钟馗故里庙位于终南镇南门外终南上清太平宫内。
钟馗,字正南,世界华人心目中的“镇宅赐福圣君”。据道教史、民俗学方面专家学者考证,钟馗为唐初 雍州终南故城(即今之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人。豹头环眼,铁面虬髯,相貌奇异,少有大志,性情豪爽,为人光明磊落,胆气过人,以“正气满身”闻名乡里。钟馗从小仰慕高贤,隋唐年间,终南山下楼观道迅速崛起,天下高人隐士多聚于楼观。楼观距终南故城十里之遥,少年钟馗频繁活动于此,期间幸遇异人,异人观其相貌虽奇,考其人品,知其前途不可限量,遂收钟馗为徒,异人以其终身所学倾囊相授,遂使钟馗文武双修。学成赴长安应试,获进士首位,唐皇以貌取胜人,使钟馗名落孙山,抗辩无效,报国无门,舍生取义,以头触殿柱而亡。为获天下学子之心,唐皇以状元礼厚葬钟馗。钟馗托梦驱鬼愈唐明皇之疾,唐明皇命画圣吴道子画钟馗驱鬼图像,诏告天下臣民除夕之夜悬于家门,以其避邪。由是钟馗声名远播,全国各地多建其庙,彰显其德,故乡终南,首开其风,于北帝宫(即宋代大名鼎鼎之终南上清太平宫)祭祀钟馗。钟馗广结善缘,在道教被封为“镇宅赐福圣君”。历经沧桑巨变,其庙被毁。乡人深怀其德,于2009年,在终南山下钟馗故里终南镇南门外(钟馗故居遗址)重建规模宏伟的终南上清太平宫,其主体建筑为充满神密色彩的钟馗地宫。
终南山在历史上被称为洞天福地,因其植被优良又长期地处京郊故别称地肺山。
以宗教文化特区形出现的终南县,建制始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宋初,盩厔县民 张守真声称于建隆元年(960年)在终南山听见空中人语,自称是玉皇大帝的辅臣,号黑煞大将军,奉玉帝命降显于世,以辅佐大宋皇朝,并要其虔心崇奉,前往楼观求观主梁筌度为道士。张守真取得道士身份后,即在自家旁边建了一座庙为出家之所,名为北帝宫,专奉黑煞大将军。
时为晋王的 赵光义听说张守真遇神的传说后,于 乾德年间(963年至968年)遣近侍往终南山北帝宫致祭,并许诺为“天神”修建殿宇。太祖 赵匡胤闻听此一异事后,遣使召张守真询问其事。后太祖暴死,太宗继位。赵光义取得帝位后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把“天神”故事接续下去。登基当天,就命令张守真在琼林苑作延祚保生坛,举行周天大醮。又下令于终南山建造上清太平宫,于宫内专门供奉此天神,并由张守真任宫主。国家凡有重大政治军事活动和水旱灾害,太宗都要派人前往终南上清宫致祭。祭神之日,太宗还率群臣在京师遥向太平宫参拜。张守真除主持上清宫外,还统管楼观事务。事见《翊圣保德真君传》和《宋朝事实》。
宋徽宗将崇道活动推向了极致,当时终南山又出了一位神奇的道士,名叫虞仙姑。据宋人所撰《 清波杂志》等文献记载,虞仙姑为清平军人,年三十余,善辟谷,有饮茶自指尖溢出的奇术, 大观元年被宋徽宗召至朝廷,授“清真冲妙先生”之号。当年朝廷即有设立清平军辖终南县专管上清太平宫的举措。虞仙姑还在朝堂当面讥讽权臣蔡京,进谏徽宗重新起用被蔡京迫害的元祐党人,因此受到朝野敬重。
上清太平宫在宋金元三代存续了300余年,明清之后荒废。而终南县一直延续到元代,直至 中统三年(1262年)并入盩厔县,连续建制155年。金元两代,终南县不仅管辖上清宫和古楼观,新起的全真道祖庭重阳宫也在其管辖区域之内,这个行政区继续扮演着宗教文化专区的角色,成为一个管辖三个道教宫观的风景名胜区。
延生观曾称玉真祠,升仙台,是唐代 玉真公主出宫入道的地方,也是玉真公主为父母和大唐江山延生祈福的地方,寓意天下所有人长生不老。唐代 景云年间,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曾在京城入观修道,唐玄宗为其在楼观修建别馆,道号“延生”,因此,赐馆名为“延生观”。延生观在宋代曾被整修扩建,到了明代仍很兴盛。历史上很多文人学士曾来此游览,李白、王维、苏轼等曾在此留下了许多诗篇、故事和轶闻。主要景点有紫庆门、延生殿、应道馆、悟道馆、上清殿、修真堂等建筑。
延生观景区位于终南古楼观景区西约3.5 公里的就峪口,占地面积约114亩,景区以唐代玉真观遗迹为核心,以道家养生文化为背景,总体规划布局为“一条轴线、三大主体建筑区”,是集道教祈福和养生于一体,以游客参与体验为载体的中国养生文化主题景区。
景区以唐代玉真观遗迹为核心,以中国女冠文化、道教养生文化为内容。在地势上,延生观南高北低,景区内建筑依山势而建,坐南朝北。在建筑上,采用了唐代古建风格与制式,等级分明,气势恢弘。
据明嘉靖年间《重修古楼观宗圣宫下院延生观记》记载:公主宅心仁厚,在楼观以东开设泉渊,救民疾苦,旱涝有益,公主道成,于泉渊之东飞升。当地群众为纪念公主,将她奉为“水母”,称公主开设泉渊为“化女泉”,意为度化帝女成仙之泉)相传老子将吉祥草变化为一个美女,借以考验弟子徐甲是否修道心诚,徐甲动凡心后,老子勃然大怒,以仗杵地,地下霎时出现清泉,徐甲有所领悟,深受教育终而得道,后人因此将此泉命名为“化女泉”。
化女泉景区是西安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终南古楼观景区以西,环山公路以南,是在原化女泉遗迹之上修建的,占地面积104亩。以老子点化徐甲的故事为基础,融合了女子养生、品泉文化、道茶文化等内容。主要由三大广场和五组建筑组成,三大广场分别是:凤舞广场、品泉阁广场和化女泉广场;五组建筑主要有:山门、竹里馆、品泉阁、鑫盛坊和庙宇区。建筑理念上在原泉水遗址的北边一块较大的天然平台上以太极八卦为主题形状,周围以廊、茶店等各种功能型建筑围合形成茶马古道驿站,在中心设计“品泉阁”,彰显泉、道文化交融。整个园区中还点缀以老子徐甲殿,化女雕塑、老子手杖涌泉,碑亭等人文景观,营造出道家文化氛围。
终南镇的“老王会”,共有甘沟、解村、三湾等十三个村堡联合举办,庙会祭祀的所谓老王,是指唐代的两位爱国英雄—— 张巡和 许远。
安禄山发动判乱后,张巡与许远合兵守睢阳,坚守数日,援绝粮尽,城陷被杀。张、许二人在唐代就被立庙祭祀。《 新唐书·张巡传》:“天子下诒,赠巡杨州七都督,远荆州七都督……皆立庙睢阳,定时称祀。睢阳至今祠享。号‘双庙’“云”。后来在南各有立庙奉记,进而遍及全国。宗时封张巡为东平威烈昭济显庄灵佑王,许远为孚应昭烈王。故十三堡古会称张、许为老王。
人们何以对张、许二人如此敬仰,这主要是被他们的英雄气概所感染。按《 旧唐书·张巡传》:巡绅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皆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正是由于张巡有“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之语,所以民间都以张巡为驱鬼辟疫之神,其形象则赤发青面,吻出四牙,状其狞恶。
老王会最早的发起,为甘沟村人司际虞所首倡。由于当时清□正处于外患日剧之时,司际虞出于爱国心,号召人们效法张巡、许远,爱国忠君。联合甘沟、梁家村、陌阡、强家庄、解村、徐家村、南北圪塔兴、千家湾、韩家湾、黑河三湾等十三堡,于每年正月二十七、八举行盛会祭祀,每年轮流一村主办,唱戏,耍社火,赛纸,赛锣鼓,至今不衰。
路德字润先,号鹭洲,终南镇北堡(毓兴村)人,资质颖悟,刻苦好学。清嘉庆十二年举人,十四年(1822年)进士,后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散馆后改任户部湖广司主事。
路德历讲诸书院二十余年,订立课程,因材施教,陕、晋、江、浙从多士子恭拜门墙,其中进士,任京处各职者数以百计,举人、生员及再绪弟子数以千计。一生著作有《仁在堂示集》十一种,《柽华馆示集》《柽华馆诗集》《蒲编堂训萦草》,还有评改的《明示明》,厘定他人著作的《五经文漪》、《三老人诗集》、《周易本义爻□》、《二竹斋诗集》等、皆风行海内,甚至流传到朝鲜、 日本、越南、 俄罗斯。
纪弦(1913~2013年7月22日,享年100岁),原名 路逾,笔名路易士、青空律 。原籍陕西周至 终南,生于河北清苑。1924年定居扬州。
1929年以路易士笔名开始写诗。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专,举办画展。1934年创办《火山》诗刊,翌年与杜衡合编《今代文艺》。1936年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1948年由上海赴台湾,曾编辑《 和平日报》副刊《热风》,创办《现代诗》季刊,发起成立现代诗社,引起台湾诗坛关于现代诗的一次论争。著有诗集《易士诗集》、《行过之生命》、《火灾的城》、《爱云的奇人》、《烦哀的日子》、《不朽的肖像》、《在飞扬的时代》、《纪弦诗甲辑》、《摘星的少年》、《饮者诗抄》、《 槟榔树》(分甲乙丙丁戊5集)、《晚景集》、《纪弦诗选》、《纪弦精品》,诗论集《纪弦诗论》、《纪弦论现代诗》以及《纪弦自选集》等。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 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 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周边诊所
终南镇终南村卫生室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终南村南三街
周边乡镇
终南镇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委(粮市路东)
周边村庄
大庄寨村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