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镇
武功镇 武功镇历史沿革 武功镇行政区划 武功镇地理环境 武功镇经济发展 武功镇社会事业 武功镇风景名胜 武功镇获得荣誉
武功原为古有邰国,是 炎帝后裔姜姓的封地。四千多年前,我国农业始祖 后稷就在这里诞生,教民稼穑,开创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新的辉煌,这里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武功镇作为 武功县(郡)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心,长达1800多年。千年古镇,历史辉煌,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孕育了不少华夏英模: 苏武、 苏蕙、 李世民、 游师雄、 康海、 孙景烈,也留下了“ 武功八景”为代表的特色人文景点。该镇是陕西107个重点镇之一,也是陕西省全力打造建设的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13年被陕西省列入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名单,2014年8月成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8月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有1个社区
武功原为古有邰国,是 炎帝后裔姜姓的封地。四千多年前,我国农业始祖 后稷就在这里诞生,教民稼穑,开创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新的辉煌,这里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武功镇作为 武功县(郡)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心,长达1800多年。千年古镇,历史辉煌,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孕育了不少华夏英模: 苏武、 苏蕙、 李世民、 游师雄、 康海、 孙景烈,也留下了“ 武功八景”为代表的特色人文景点。
该镇是陕西107个重点镇之一,也是陕西省全力打造建设的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13年被陕西省列入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名单,2014年8月成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8月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朝代 | 纪年 | 名称 | 地址 | 备注 |
---|---|---|---|---|
有虞氏,虞舜 | 斄国 | 今镇治 | 《史记》:有斄氏女曰姜原,为帝喾元妃,生弃,以教稼功,管后稷,复封于邰。 | |
禹 | 斄国 | 今镇治 | 《史记》:后稷之兴,在唐陶。禹夏之际,皆有令德。 | |
启 | 斄国 | 今镇治 | 《史记》:后稷卒,子不窋立。 | |
夏、商 | 周地 | |||
周 | 初年 | 畿内邑 | 今镇治 | 《史记》封禅书周兴邑邰,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 |
春秋 | 初年 | 周邑 | 今镇治 | 《史记˙秦本纪》秦文公十六年,伐戎,收周失地,岐以东献之周 |
战国 | 秦邑 | 《元和志》:秦孝公做四十一县,邰、武功、美阳各一。 | ||
秦 | 始皇 | 武功县 | 在渭水南 | 《地理志》:武功有太乙、惇物、斜水。太乙,即终南山。太白,武功两山,故名惇物,均在渭水南。 |
汉 | 武功县 | 在渭水南,今属眉 | 《水经注˙渭水注》东经郿县故城南,又东过武功县北。 | |
新莽 | 9-25 | 新光县 | 渭水南 | |
东汉至晋 | 武功县 | 姜嫄嘴 | ||
北周 | 建德三年(574) | 武功县 | 今镇治 | 《隋书》:周置武功郡。建德三年郡废。《太平寰宇记》:周省武功郡,别立武功县于中亭川(今武功镇) |
隋 | 581-618 | 武功县 | 今镇治 | 属京兆郡 |
唐 | 武德三年(620) | 置稷州,领武功县 | 南立节 | |
贞观元年(627) | 复武功县 | 今镇治 | 《元和郡县志》:州废,以县属京兆郡。 | |
天寿二年(691) | 复置稷州 | 邰封里 | 领县。唐书:天授二年(691),复置稷州。 | |
大足元年(701)-至 乾宁二年(895) | 武功县 | 今镇治 | 《唐书》:大足元年(701),州废,复为县。 | |
后唐 | 同光中(923-926) | 武功县 | 今镇治 | 隶扶风府 |
长兴元年(930) | 武功县 | 今镇治 | 以县隶京兆府 | |
后晋 | 936-946 | 置武功郡 | 隶晋昌军 | |
后周 | 951-960 | 武功县 | 今镇治 | 隶书兴军 |
宋 | 政和八年(1118) | 武功县 | 今镇治 | 改属醴州,属环庆军路 |
宣和三年(1121) | 武功县 | 今镇治 | 隶京兆府,属永兴军路 | |
金 | 大定二十九年(1189) | 武亭县 | 今镇治 | 金志:以显宗讳,更武功为武亭 |
元 | 1206-1368 | 武功县 | 今镇治 | 《续通考》:元复为武功县,属乾州。 |
明 | 1368-1644 | 武功县 | 今镇治 | 隶西安府乾州 |
清 | 初年 | 武功县 | 今镇治 | 隶西安府乾州 |
雍正三年(1725)至末年 | 武功县 | 今镇治 | 改属直隶乾州,是年分乾州为直隶州,以武功、永寿属之。 | |
民国 | 二年(1913) | 武功县 | 今镇治 | 废府设道,属关中道 |
十七年(1928) | 武功县 | 今镇治 | 废道,直属省辖 | |
新中国 | 1950年5月 | 武功县 | 今镇治 | 属宝鸡专员公署 |
1956年6月 | 武功县 | 今镇治 | 撤专属,归省直辖 | |
1958年12月 | 武功公社 | 今镇治 | 武功、扶风、兴平三县合并为兴平县,直属省辖 | |
1961年9月——今 | 武功镇 | 今镇治 | 武功县建制恢复,治所由武功镇搬迁至普集镇,属宝鸡专区。1983年10月武功镇随武功县改属咸阳市 | |
注:上古时期至清由《武功县志(稿薄)》整理而来;民国——今由《武功县志》整理而来 |
相传,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农业师祖 后稷在这块热土上教民稼穑、 武功古镇 (5张) 树艺五谷。武功镇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今留有关中四台之首的后稷 教稼台纪念后稷的功绩。
武功原为古有邰国,现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城建历史,留有以“武功八景”为代表的名胜古迹。
北周建德三年(公元621年),废武功郡,别立武功县于中亭川,即今武功县旧城——武功镇,武功镇始为武功县治,即“宇文造周,易治中亭”。
武功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北周武帝 天和元年(566)秋七月,筑武功城于中亭川(今武功镇)。同年十一月,周武帝观武功城。
武帝建德三年(574),撤武功郡,别立武功县于中亭川新城。 为土筑城,西靠 稷山,东临 漆水。
元末 张良弼、 李思齐首次增筑。县城四角增设炮楼,并根据东、西塬地形,增筑12个卫城。
明 洪武九年(1376)都督耿忠奉诏屯戌于此,再资增筑。城周长三里二百二十步,外有深2.7米的护城沟。有城门五个:东门名“观澜”;南门两个,东名“集贤”,西名“望月”;北门两个,东名“迎仙”,西名“来凤”;城西无门。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徐奇桂重修,增筑各门砖楼。
乾隆十八年(1735),知县龚师胜大修城门。
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张树勋在进行整修时,为缅怀先哲先贤的丰功伟绩和歌颂县城的胜迹美景,专为城门题刻门额:东门外额“思文古治”,内“麟阁勋名”;南集贤门外额“绿野春云”,内“龙图经济”。望月门外额“雍原秋室”,内“许国文章”;北来凤门外额“凤岗晚翠”,内额“虎观淹该”;迎仙门外额“二水朝霞”,内题“璇玑锦绣”。
咸丰末年至 光绪年间,知县张宗睿、郑庆崧、陈子楷、陈尔茀、张世英等也先后进行过修葺,力图恢复古貌。
民国初年,灾荒战乱频繁,城墙多处毁坏。
民国10年(1921) 杨虎城将军率靖国军驻县时,除对城墙补修加固外,又在西城墙修筑了内外两道女儿墙,并在城外西北角的塬边,新筑了一座子城名太白城,为犄角之势,护卫县城。
民国36年(1947)在南廓门上和城墙东北角修建砖碉楼各一座,民国37年(1948)加深加宽护城沟。
建国后,城区建设扩大,古城墙被农民作粪土肥田而逐年拆毁。
北周建德三年(574)至1958年12月,在长达1384年间,老县城皆为县治所在地。
1958年12月武功县并入兴平县以后,老县城成为武功镇(公社)驻地。
1961年9月撤兴平大县,恢复武功县建制,县机关迁至普集镇。
武功镇自古都有 九街十八巷说法,如今还保留着:
九街为:大北街,小北街,学前街,西街,东街( 碾盘街), 宣化街(粮食街),上南街(三槐街),下南街,后街
十八巷为:草场巷、三鉴巷、蒋家巷,当铺巷, 仁义巷,月季巷、韩家巷、马道巷、上阁巷、西寺巷、文昌巷(已无存)、北仓巷(已无存)、分水巷、东厅巷、南顺城巷、北顺城巷、东顺城巷、铁楼巷(已无存)。
武功镇及各行政村
[ 武功镇社区]辖渭源机械厂、四七七处、绿野中学等单位,区内有居民833户,3174人。
[新寨村] 位于武功镇西塬,西宝北线贯穿东西,交通便捷,地势平坦。明初(约1368年),军队曾在此安营扎寨,后又有居民迁往而得名。
现以朱,赵,董,王,周,李姓居多。辖新寨,李家庄2个自然村,523户,现有人口2366人,耕地面积3250亩,小麦、玉米,产量高,质量好,是全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商贸,服务,建筑及运输业发展较快。“二牛”及果业有规模,从事第三产业的户较多。
[八一村] 该村共6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626户,2867口人,土地面积2038亩,是武功镇的主要蔬菜基地之一,面积300多亩。“二牛”、猪、鸡养殖发展较快,规模较大,地处武功镇城区以南,与杨凌隔河相连,杨临、杨武两条道路穿村而过,名副其实的武功镇南大门。
[新庄村] 该村地处武功镇西南,南和杨凌隔河相望。全村共2337人,516户,耕地2080亩,主产小麦、玉米。
[ 聂村] 该村现有人口1543人,343户,土地面积1718亩。主产小麦、玉米,果业发展也具一定规模,境内有金仙观庙,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村] 洛阳村现有人口1623人,350户,耕地面积1406亩。与杨凌隔河相望,以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果树面积较大。
[松林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西与扶风相连,南与杨凌相望。耕地面积1718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尚坡村] 该村地处武功镇东塬,漆水河畔。全村现有1670人,耕地面积147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有少量果树面积。
[北庙村] 北庙村地武功镇东南,南和杨凌区相连。全村共有耕地1200亩,人口986人,238户,农业为小麦、玉米为主。武功八景之一的“喀山晚照晒书卷”就在该村。
[羊圈村] 该村在武功镇东塬,全村共有1750人,419户,土地面积1816亩,主产小麦、玉米、“二牛”发展较快。
[ 张罗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南临湋河。全村共976人,耕地面积为1051亩,207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也有少数果树面积。
[熊黄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湋河北岸,全村共有1024人,244户,耕地面积1028亩,主产小麦、玉米。
[何家堡村] 地处武功镇最西边,与扶风相邻。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205户,867人,耕地面积1241亩,主产小麦、玉米,果业和“二牛”发展较快。
[古凤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边,共有6个村民小组,430户,1969人,耕地面积2162亩,主产小麦、玉米,“二牛”养殖有一定规模。
[凉马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上,全村总面积3.98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463户,2200人,耕地面积3170.4亩,主产小麦、玉米,果树面积也不少。
[桥东村] 该村在武功镇东塬,西宝北线穿村而过。全村共1816人,450户,2139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
[二水寺村] 该村紧邻武功镇,处在漆水河与漠峪河交汇处。武功八景之一的“二水塔映两河湾”就在本村。全村共927人,237户,耕地面积821亩。主产小麦、玉米、蔬菜。
[龙门村] 龙门村在武功镇北一公里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武墓就在境内。全村共980口人,耕地面积近千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徐杨村] 徐杨村地处武功镇城,现有5个村民小组,人口1400人,耕地面积1100亩,主产小麦、玉米。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经商户数较多。
[武塔村] 武塔村地处武功镇城内,有9个村民小组,人口2060人,耕地1490亩,全村共8街3巷1路。城隍庙、报本寺、教稼台等名胜古迹在境内。主产小麦、玉米,建筑业、饮食服务业、商业第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坡底村] 该村在武功镇北边,西塬坡下。全村共有2225人,502户,耕地面积2464亩,主产小麦、玉米,“二牛”、猪、鸡养殖发展较快。
[夏堡村] 该村地处武功镇川道北边,北邻苏坊。全村共894人,190户,耕地面积683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蔬菜产业也有一定规模。
[稷山村] 该村位于武功镇城内,人口2600人,耕地1100亩,主产小麦、玉米。二、三产业规模大,为村之支柱产业。“上阁钟声来九天”,名胜上阁寺就在村境内。
[绿华村] 该村位于武功镇南关,交通便利。全村有耕地547亩,人口925人,547户。主要以养殖、经商、饮食服务为主导产业,养殖规模较大。农业主要以小麦、玉米、蔬菜种植为主。
[紫凤村] 该村位于武功镇南6公里处,共有657人,146户,耕地面积410亩,以蔬菜、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养牛、养鸡也有很大规模。
[上营村] 上营村在武功镇西塬,西宝北线穿村而过。全村共有1020人,345户,耕地面积1820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果业、养殖业发展很快。
[郑坡村] 该村位于武功镇东塬,全村共有1328人,300户,耕地面积1175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果树面积较大。
武功镇地处 武功县西北部,距县城约16公里,南隔小 湋河(后河)与杨凌区相望,西邻宝鸡市 扶风县,是咸阳市西大门,西宝北线穿过镇区、武临路、武杨路南北直达乾县临平和杨凌农业高新开发区。
该镇辖区面积为43.02平方千米,人口42587人(2017),共有28个行政村,1个社区和居委会,34个驻镇单位,27所中小学。
镇域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近两万人。由于是历史古镇,自古以来,以武功八景、人文景观誉满三秦。
逢古历一四七,这里的就成为周围四邻八乡经济贸易的主要场所。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三处。
武功镇地处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南隔 湋水与杨凌区相望,西邻扶风县,北与游凤、苏坊两镇相连,东和代家乡接壤。
全镇地形为“两塬加一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平均日照2095小时,年降雨量500毫升,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境内水系发达,漆水河、漠浴河、渭水河流经全境。全镇面积为43.02平方千米,总人口42587人(2017),共有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4所中小学。
该镇历史悠久,曾是县级机关所在地,人文景观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大,以后稷“教稼台”和“报本寺塔”为首的“武功八景”远近闻名。
境内交通、通信网络发达,西宝北线、杨临二级公路贯穿全境,全镇22个行政村通村路及村间街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化,通信网络覆盖全境。
境内邮电、银行、移动公司等公共职能单位齐全,国民教育水平较高。
全镇耕地面积41056.12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发展快,“二牛”、商品猪、笼养鸡已形成规模,“二牛”存栏3620头,猪存栏7800余头,笼养鸡50万只,果品和大棚菜发展较快。蔬菜批发、生猪交易、瓜果、服装、饮食及生产资料交易量大,市场繁荣。
历史追溯的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七为期十天的东河滩大会,商贸繁荣,享誉西北,在周边形成影响“南有农博会,北有 河滩会”的盛况。形成南关蔬菜批发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热闹异常。武功镇,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向着关中商贸名镇发展迈进着。
教育设施
绿野高中
武功县 绿野高中是省级标准化高中,省级文明校园,市级重点中 绿野高中 (16张) 学。现有54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150名教职工,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学校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该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连续13年被评为市、县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高考工作先进集体”、等,先后被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市级“文明校园”。2004年高考再上新台阶,二本上线人数达236人,上线比例较03年上升12个百分点,总成绩名列全市重点中学前茅。
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县主薄张山甫与 张载先生交情甚厚,故邀其讲学于绿野亭。张载为北宋大儒,与濂溪 周子、洛水 程子并时齐名,奠理学之基,创关学之宗,时学者争师从之。
嗣后,绿野亭即成讲学圣地”。 明弘治九年(1496年),“知县宋学通以绿野亭破败狭隘,难扩修,遂迁稍东葆真庵 重建,一岁功毕,名绿野书院。今绿野高中乃绿野书院旧地。书院成文教大兴,县学训导名儒赵文杰主讲,宋知县亲临督导,关中学子闻风踵至。自明至清,绿野学府绵延数百年不衰”。
清 嘉庆十八年(1813年),“知县张村勋鉴其年久颓毁,仿前明旧式重建。同治初,毁于战乱,仅余张载祠; 同治十三年(1874年),知县陈尔 ,扩制增舍,重兴书院。 光绪十三年(1904年),废科举,遂改为高等小学堂;翌年,又更名绿野小学堂”。
民国时,先定名县立高等小学校,后更名南关小学。1940年,始成立武功县立中学。1942年,附设简易师范班。建国前计有七届十五班四百余名学生毕业。
建国初,先定名为武功县中学,直属咸阳行署,后改归宝鸡行署。1955年,更名武功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两班,改名兴平县武功中学。1961年,定名为武功县绿野中学。十年文革,更迭频仍,绿中遭受重灾;1976年后,方拨乱反正,走上正轨。
1987年秋,撤初中部,成为武功县绿野高级中学,已三十春秋。
在各方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凭借高中标准化建设的东风,校园标准化建设与改造于2001年10月全面启动。按照"一次规划,超前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短短的四年间,已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先后建成了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的教学大楼、综合科技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办公楼等教学基础设施。走进绿中校园,看到的是华美整齐的高楼,听到的是琅琅悦耳的书声;路旁绿树掩映,四季常青,校园布局合理,干净整洁。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连续13年被评为市、县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先后被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市级“文明校园”。
后稷中学
武功县 后稷中学是一所镇办初级中学。位于关中历史名镇农业始祖 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武功镇,东临 漆水,南邻高等学府 绿野书院,西眺稷山,北靠 教稼台。
该校人文环环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过硬,育人效果显明。
校园占地面积29亩,总建筑面积6940平方米。现有28个教学班,1530名学生,114名教职工,其中专任老师75人,中级以上职称23人,本科学历34人,双率均达到95%以上。先后于九八年、九九年、二00一年被命为市级文明校园,省、市两级示范化初级中学。
这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管理立足“三个面向”,注重素质发展,围绕一个中心,力争两个确保,创建“三优”工程,争做“四个一流”和评选“五星”班级,强抓教研活动,推进新课改革。认真做到了学初有专题立项,期中有实施过程,期末有经验论文、成果有展示平台;评估有量化细则。
由于各项工作求真务实,管理创新,教学效果显明,连续三年均被评为县、镇两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县局“创、选、评”暨目标任务考评先进单位和“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先进集体”。二00五年中考,23名学生荣录县实验班,居于农村初中第一名。分别被评为市级体育达标示范校和省级素质教育先进集体。
在校舍建设中,学校立足长远,一步到位,共投资72万余元,先后建成810平方米教学楼一栋,师生灶140平方米和锅炉配套设施。
建设中,学校以远程教育设施配置为契机,抢抓机遇,立足完美。先后投资78万余元,对原有10台计算机进行了更新改造,添置清华同方、方正品牌机73台,多功能投影设施1套,28个教学班和实验田室均配置了光盘播放系统(34寸彩电一台、DVD机一台、机加和音响设施各一套),现有计算机113台。
同时增添了高档次56座物理电学实验室一个,电子琴、琴架13套,各种劳技工具225件,购置图书26000余册,体育器材155件。现有部室20个,达到使用经常,有效促进了新课改的发展,基本满足了现代化教育教学之需要。
成长中的后稷中学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团结、求实、创新、奋进”的姿态,再塑新形象,再创新辉煌,为全面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努力奋斗。
大学街小学
武功镇大学街小学,位于武功县武功镇主城区,是一所镇办中心小学。该校始建于1903年,曾又称过县立女子学校。系中苏友好学校。是武功县唯一一所县立高级小学。该校正中的老办公室,即是三六年的 西北农学院筹建处。1972年代帽初中班。1990年正式名为大学街中学。
1996年8月24日并入后稷中学,后又恢复为小学。现省级示范化小学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先后为少队部、卫生室、实验室、劳技室等增添器材820余件,增添电脑、投影仪多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了现代化教学与学校工作管理的新格局。
大学街小学是一所镇办中心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桃李纷呈,现有15个教学班,625名学生,附设两个学前班,教职工26名,高级教师11名,学校设施建设齐全,部室配备合理,天网地网结合,“班班通”工程到位,远教资源应用经常,
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镇前列,被省教委确立为科研立项学校,被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素质教育先进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素质教育示范校,文明校园和艺术特色学校。连续九年分别被县政府、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教研教改先进集体。先后有5名同志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有8名同志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有76篇教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自强县命名以来,我校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先后添置图书3000多册,硬化路面700多㎡,油漆门窗132合,油漆墙群420㎡和部室添置共投资8万余元,09年三月份又投资3万余元增添了4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投影仪,实现了电子备课、现代化教学与各项工作管理的新格局,实现了办学条件有史以来的新突破。
领导班子将继续坚持以质量立校为主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精细教学管理,狠抓资源、设备的应用,不断强化教学研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这些历史名人,在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业绩中,也给家乡留下了诸 武功古镇自然环境 (19张) 多名胜古迹。如教稼台、 报本寺塔、 苏武墓、 城隍庙、康海祠堂、 隋炀帝陵、 绿野亭、唐太宗晒书处、 姜嫄墓、 后稷祠、 杨虎城守城等。
上述名胜古迹,尽在古城周围,远不过五里。新千年已经通过陕西省关中百强重点发展镇战略,规划镇区景点全面整合,正迈向国家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努力;
东南亚苏氏后裔捐建整修 苏武纪念馆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国家文物局批准全国青少年教育重点基地;后稷文化广场、古镇一条街等景点正蓬勃修缮建设中,正积极打造千年古镇旅游项目,同时已经启动开通杨凌—武功一日游。“大唐第一雄关”——美阳关文化景区已成为丝路古道~乡村-古镇-慢生活旅游体验地。
清代陕西督学使吴大徵篆书“姜嫄圣母之墓”匾额牌坊已恢复原貌,蔚为壮观。清知县陈尔弗重修陵园围墙,方圆约三十亩之大,树大葱茏,罩尽整个山头,历代铭碑林立其间,远远望去,十分巍峨,“姜嫄古墓小华山”为《 武功八景》之一。
墓地中高,两旁垂供如翼,故称“飞凤穴”。《史记》载,姜女原为帝喾元妃,履巨人之足迹而生 后稷,母以子贵,世人尊称姜嫄为圣母。姜嫄古墓位于武功镇华山之巅,姜嫄生“后稷”名“弃”。
尊称“圣母”,经天纬地,后稷又“树艺五谷”,为农业始祖。 姜嫄墓位于武功镇南侧小华山上,199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武功镇南门外西侧,曾异名“葆贞庵”,据县志记载,此处为宋代理学家 张载讲学之“绿野亭”遗址,这里山水明丽,故名曰:“绿野亭”。
小华山地势崎岖,层峦耸翠,古柏森蔚,回栏折槛。90年代,群众集资恢复,修建了“回廊折栏”和“飞檐八卦亭”,且彩绘一新,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旅游之地。
小华山 (4张)
教稼台为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遗迹,教稼台位于武功镇东廓道旁,历经沧桑,几度兴圮之后,1970“文化大革命”损毁无存于1987年,耆宿发起倡议西农大等科研单位筹集恢复原貌,巍巍屹立在武功故城东门外、 漆水之滨为关中“四台”之首,“教稼立台漆水畔”为《武功八景》之一。被咸阳市命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武功镇北门外,龙门村前,幕旷东向,背向风岗,漆水自墓前蜿蜒而过,依山傍水,环
苏武墓 (8张) 境优美,风景宜人,开发、利用前景远大。
苏武字子卿,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后放逐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爱国主义典范,位封“汉典属国”。整修一新的苏武故里 苏武纪念馆迎接八方宾客。
位于城西塬畔上,为人们历代祭奠姜嫄圣母、始祖后稷所立之祠,松柏涛涛、依山间有窑洞、神仙塑像、楼台、亭、阁,曲回之山道,别具景象,楼台高筑,钟声响彻九天。武功有个上阁寺,把天磨的咯吱吱。文革毁损,现修复。庙会如火如荼。
位于武功镇南二里的漆水河畔东崖上,此地理位置奇特,居高远望西山,有夕阳重现之景观,传说唐李世民幼时在武功读书,在漆水河摸鱼嬉水,书没入水中,夕阳落而再现,将书晒干。
为古 丝绸之路经漆水河之古桥,周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之一,先民以河两岸而居,垂柳成荫,水清见底,鱼族其中(遗址已破坏)。
同时其又是自古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 从西安出发,沿西宝北线西行83公里,这里曾经是走 西府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武功镇的东大门的天然屏障。
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 丝绸之路往西通往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必经的关隘。位于武功镇县城东门外,漆水河东岸,是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至 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官道上的一道重要的关口。西汉置关,因在美阳城(今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以东,故名。是当时西汉长安通往西域交通的第一道重要门户。
在河与漠峪河道交汇之塬头上,“风水古来佳、水明塔影秀”。塔为七级八面,玲珑清秀,影映漆水与漠峪河水中,可谓独特之景观。(遗址已破坏)
报本塔坐落在武功镇北廓,东临漆水报,西辅香山,依寺建塔,风景秀丽,为陕西名塔之一,于1957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年间,重建楼阁式砖塔,高39.66米,七级八面,每层辟四门洞,真假相间,变化有序,整个塔势挺拔俊秀。
每年春季总会飞来一群胡燕,嬉戏于塔顶周围,人称“胡燕朝塔”,为《武功八景》之一,地宫文物出土有金棺、银椁、玉棺、 舍利子、豹斑玉奁等百余种。塔为七级八面,高39.66米,雄伟挺拔,为代风格砖塔,陕西名塔之一。2013年五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本寺塔 (8张)
武功城隍庙历史悠久,结构独具明代建筑风格,是一组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山门、献殿、正殿、寝殿皆面阔五楹,东、西陪殿均外接九间回廊,正、寝均为单檐歇山顶,外沿斗拱为五彩重昂,
四角檐柱有明显的侧角和生起,正殿通脊,檐边、勾头、滴水全为琉璃构件,五彩闪烁,富丽堂皇,两侧歇山饰以琉璃“二龙戏珠”浮雕,珠球滚动,龙体飞跃,呼之欲出,为一般庙宇所罕见,特别是已恢复修建的城隍庙牌楼,通高12米,宽11米,全琉璃屋面,堪称关中一绝。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炀帝陵位于武功镇西塬上,洛阳村东,曾树有清乾隆陕西巡抚华沅书“隋炀帝之陵”石碑,陕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县志记载: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被反贼 宇文化及缢弑于扬州后,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
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八月,令其子李世民迁葬炀帝于此,与杨凌隋文帝 泰陵构成一脉之穴,遥遥相望。
金仙观位于武功镇的后河之畔,东倚雄浑辽阔的漠漠周原,西视源远流长的涓涓 湋河。此观始建年代不详,据传自汉朝以来,金仙观代有兴废和 修建,历经战争的洗礼、风雨的剥蚀以及自然灾害,存世的是一组晚清建筑群,山门、献殿、中殿、后殿等,保存较为完整,是武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三山耸立、一水横流,古树浓阴闭日、长川凉风习习,绿树红花满山间,是一处休闲游览之地。
山门西向,为空心筒脊、灰布板瓦的硬山式建筑,其上悬一匾“金仙观”,笔走龙蛇、苍劲有力,出自享誉关中的关中革命前辈,原陕西省农业学校校长 马伯援先生之手。据说“ 封神榜”之后两千年,汉明帝时,聂云霄转世到了武功县的聂村,受灵山老母点化,学道、修仙,后因为聂云霄与 班超将军营救汉明帝有功,被 汉明帝敕封为“救世金仙”,因此这座庙才叫“金仙观”。金仙观周围还有文督祠、圣母庙和戏楼。
2019年9月24日,武功镇(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周边景区,
武功镇姜嫄水乡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S104(旧)
营业时间:09:00-17:00
周边乡镇
武功镇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大庄镇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周边村庄
聂村
地址:咸阳市武功县
新寨村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S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