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湾东乡族乡

小金湾东乡族乡 小金湾东乡族乡概述 小金湾东乡族乡自然环境 小金湾东乡族乡基础设施 小金湾东乡族乡经济发展 小金湾东乡族乡基础建设 小金湾东乡族乡特色产品 小金湾东乡族乡民族风情


小金湾东乡族乡是甘肃省 玉门市的移民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该乡位于玉门市以北62公里,祁连山北麓,总面积23.56平方千米,辖5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小金湾东乡族乡境内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棉花产业和草畜产业为全乡的主导产业。小金湾东乡族乡境内文化资源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墓群魏晋文物保护区和沙锅梁西汉文物保护区,还有东乡手抓羊肉、东乡洋芋、烧壳子、散子等东乡特色风味。小金湾东乡族乡是1990年经 国务院批准,由甘肃省“两西”建设指挥部负责实施的少数民族移民基地。1990年开始移民,1996年移交玉门市管理,1998年8月8日正式成立了乡党委、政府。是 玉门市的移民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该乡位于玉门市以北62公里,祁连山北麓,辖5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乡镇总人口6378人(2017)。小金湾乡位于玉门市花海盆地东南角,平均海拔1297...

详情

小金湾东乡族乡地名网_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资料简介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介绍

小金湾东乡族乡是甘肃省 玉门市的移民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该乡位于玉门市以北62公里,祁连山北麓,总面积23.56平方千米,辖5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小金湾东乡族乡境内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棉花产业和草畜产业为全乡的主导产业。小金湾东乡族乡境内文化资源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墓群魏晋文物保护区和沙锅梁西汉文物保护区,还有东乡手抓羊肉、东乡洋芋、烧壳子、散子等东乡特色风味。

小金湾东乡族乡是1990年经 国务院批准,由甘肃省“两西”建设指挥部负责实施的少数民族移民基地。1990年开始移民,1996年移交玉门市管理,1998年8月8日正式成立了乡党委、政府。是 玉门市的移民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该乡位于玉门市以北62公里,祁连山北麓,辖5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乡镇总人口6378人(2017)。

小金湾乡位于玉门市花海盆地东南角,平均海拔1297米,年均 降雨量29毫米,年平均气温8℃,全年无霜期140天。

小金湾东乡族乡交通、水电、通讯等 基础设施较完善。建成油路11.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等通讯网络无缝隙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7%,农网改造达到100%。农业灌溉以 疏勒河水系河灌为主,机井为辅,有灌溉机井18眼、各种渠道52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灌溉体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小金湾东乡族乡是1991年搬迁至玉门的一个少数民族移民乡,境内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宜 小麦、 玉米、 棉花、 孜然、 红花等农作物生长。所产棉花铃大、壳薄、絮长、洁白;所产花季籽然个大粒饱、色鲜味浓,曾荣获玉门市首届名优农产品评选“名优产品”称号。棉花产业和草畜产业为全乡的主导产业。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40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3.3%。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00头和28000只。小金湾东乡族乡党委、政府立足本乡实际,坚持“保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思路,建成了以棉花种植业和草畜产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外出务工和二、三产业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225万元,人均纯收入798元。

全乡建起高标准设施养殖暖棚750多座,全乡设施养殖户达到了730户,占农户总数的75%。全乡年出栏肉羊4000只、肉牛150头,人均从养殖业中获得纯收入105元。乡政府还引导养羊大户、流通大户、畜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组织成立了“小金湾东乡族乡肉羊养殖协会”,并投资建设牛羊活畜交易市场,推进了规模养殖和产业化发展。全乡移民走上致富路,30%的农户住上了 小康住宅房,50%以上的农户购置了中小型拖拉机或农用车,有不少农民用上了手机。

小金湾东乡族乡唱响“盖房、治水、改碱、修路”四部曲,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上下足了功夫,全乡基础设施面貌一新, 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

在玉门市实施“居者有其屋”和“居者优其屋”惠民工程带动下,小金湾东乡族乡建设砖木结构住房190户,商业门点150户,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集镇建设快速发展,建成了“三纵两横”5条主干道路,新建了民族学校、 信用社、卫生院等,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投资5000万元的建设乡大型农副产品集贸市场。

小金湾东乡族乡相继建成各类灌溉渠道160余公里,全乡农田灌溉网络基本完善,全乡1.65万亩农田灌溉得到了保障。铺设 自来水管线47公里,户户铺上了自来水管线。实施一、二支渠新改建工程,总投资97.5万元,总长13.5公里。有了可靠的水源保证,小金湾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设施养殖、特色种植稳步发展。

小金湾东乡族乡领导带领群众大力实施荒碱地开发工程,改造中低产田900亩。土地变成了财富,为小金湾乡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全乡年种植棉花7850亩,种植 孜然、 红花、 茴香等高效作物4000亩,实现了“人均1亩增收田”的目标。全乡建成设施养殖示范小区18个,搭建圈舍920座。

小金湾东乡族乡修建富源路、永宁路、商贸一条街等乡村油路12公里。投资180万元建成6条4.7公里的村组公路,配套公路桥涵13座,全乡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实现了油路、 闭路电视村村通, 电话、电能、自来水户户通,铺起了走向文明、富裕的“金光大道”。全乡道路网络完善后,该乡规划设计了3000平方米的工业小区,引进了 水泥制品生产项目。

通电的村5个,通邮的村5个,通 电话的村5个,通公路的村5个,通 自来水的村5个,通 有线电视的村5个。

小金湾东乡族乡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东乡手抓羊肉、东乡洋芋、烧壳子、散子都是具有该乡的特色风味。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新疆哈萨克、蒙古、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各民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食品。东乡手抓羊肉肥而不腻清爽可口,四季佳品,肉极软烂,味酸、辣、鲜、香。东乡洋芋

东乡洋芋

即 马铃薯,也叫土豆,在东乡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东乡洋芋因个大、面饱、含淀粉量高、绵软味佳而享誉陇原,在市场中有极高的声誉。东乡洋芋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脂肪含量低,有抗衰老和瘦身美容的功效,俗称“土面包”,并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A、B、D等。食用后可预防 夜盲症、 脚气病、 癞皮病、 佝偻病,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过程。对 皮肤、 神经、 眼睛也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还能增食欲、助消化、美容、壮骨。东乡洋芋在生长过程中基本不施农药,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规定的标准,因此东乡洋芋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欢迎,也吸引了当地许多有志之士和异地客商,投资开发洋芋的运输和加工。东乡洋芋已运销到了兰州、四川、陕西、新疆、广州、深圳等地。

烧壳子

烧壳子用 酵母把面发好对适量碱,将干羊粪在门外堆成一堆点着烧,羊粪全部烧过不冒烟时,把面擀成烧锅大小圆形,放入热锅内盖上盖,扒开烧好的火堆,把烧锅埋入火内。烧锅系生铁铸成,形状似带盖的圆铁盒,盖中间有挑盖的耳子,有大有小。埋入火中,由于上下左右四面加温,里面的烧饼上下和边缘都上火,烤得黄而脆。 裕固族把这种烤饼叫烧壳子。有烤成烧锅一般大的,也有一个个小的,大的吃时用刀切成块。烧壳子吃时香而脆,冬天出门带上不会冻住,再则不易破碎。一般小金湾东乡族乡村民家里有喜庆大事,要做席待客,提前几天先饶好烧壳子,做为席上的主食,有些面活好的妇女,能做出花卷、百叶、石榴、桃形的烧壳子。

散子

散子是 回族的一种小吃,由于地区不同,也别称膏环,捻头等。 它用面粉加少许盐和好,捻成细条,油煎而食,有盘散和酥散之分;以股细、条匀、焦酥、香脆为佳品。每逢节日喜庆,小金湾东乡族乡的回族妇女同胞便各显身手,做出图形各异的多种散子,点缀节日气氛。

小金湾甜麦子 甜醅

俗称甜麦子,是我乡清真小吃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口味香甜、老少咸宜而驰名市内外,其中又以玉门小金湾甜醅最具代表。随着餐饮业的发展,甜麦子已走进了饭店、餐厅的凉菜系列,需要量越来越大,玉门小金湾的甜麦子已打进了酒泉.玉门等外地市场,成了小金湾东乡族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

甜麦子,也叫甜醅,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区到来的传统风味小吃,具有健胃消化、提神益中的功效。酿制的方法是将小麦或青稞或者是小燕麦用水浸透皮,在碾盘或石礁窝中舂去麸皮,煮熟晾凉,加入甜曲拌匀,装草囤或缸内置热处发酵酿造,待二三日有酒香便成。甜麦子甘甜如饴,酒香醇厚,一碗入口,消暑止渴,疲劳顿失,倍觉清爽。

小金湾东乡族乡特色小吃绿化苗木合作社产品 (17张)

临夏发子面肠

发子面肠制作工艺与火腿有异曲同工之处,发子和面肠是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羊杂和面粉灌制而成,外部包装均用新鲜羊肠发子将新鲜羊心、羊肺、羊肉剁碎,拌以葱、油、调味品,撒以适量面粉,制成馅子,装入羊肥肠中,入火蒸好后,切段入盘。面肠以面粉为主料,配以调味品,灌入羊小肠中,放入蒸笼约蒸15分钟,中间须针刺泄气,以防破裂,熟后切段入盘。按临夏习惯,发子面肠为一道菜,盘底放面肠,上面放发子。放入辣椒油、蒜泥、味醋即可享用。发子色泽暗红,面肠通体白净,配以鲜红的辣椒油,色泽亮丽,风味独特。

临夏锅盔

锅盔是临夏最常见的传统面点食品,它以发酵面粉为主料,按辅料葱油、糖等不同,可分为葱油型、糖酥型和白饼型。制作锅盔技术性强,烤制方法独特。

制作时,先在发面中放入食用碱,边揉边加干面粉,反复多次,用手掐成面剂,揉成三角形抹上葱、油、香豆馅或糖馅,摊匀,卷后压扁擀成圆形,中间用特制小锤压窝。将做好的白锅盔放入特制的铁锅叫熬,两层锅下面均可成火,底锅放入面饼,待贴锅面黄皮脆后,取出放入二层平面锅上,旋转反复几次即可出锅。锅盔具有表皮黄脆,里瓤柔软,居家旅行,久放不变质,葱油香味存放十余天而不散的特点。

小金湾东乡手抓

小金湾东乡手抓是东乡族人民的特色菜,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平伙”是临夏民间乡亲、朋友聚会用餐的一种习俗,在农闲或雨雪天,由几个脾气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钱买一只羊,推选一个东家在他家里制做,一般东家不出羊钱,负责加工,但肉照样也有一份。

肉囫囵煮好后,由东家搬到所有参加会餐者的面前,按人头将整羊等分,在切割时必须每个部位都要切到,打成份子,每人一份,然后各吃各的份子,吃不完可以拿走。吃完肉后,在肉汤里揪面片,共同吃一顿会餐饭。从宰羊、制做、分肉、吃面都浓罩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又说又笑、谈笑风生、互相打趣、热闹异常。当然“刮碗子”、“嗑瓜子”、“吃发子”是免不了的。最后头蹄、下水落东家。

在有些地方将生肉按份数等分,用细麻绳捆在一起,下锅共煮,煮好后各人一份,吃拿自便,叫“扎疙瘩”。在有些乡村集镇饭馆,将生肉按一斤或二斤切割扎把,煮熟后按份子售卖。顾客登门,一份“疙瘩”一碗面,既快捷,又饱餐,不误工。

油炸馃馃

油炸馃馃是小金湾穆斯林群众所做的一种面点,它以色泽艳丽,品种丰富,酥脆香甜而被人们津津乐道。在一年一度的开斋节,穆斯林各家馃馃争奇斗艳,大街小巷飘溢着油煎食品的诱人氛芳,令人涎水欲滴。馃馃品种多达百种,有黄亮脆香,形如拉面的馓子;有色泽金黄、甜软酥脆的鸡蛋馃馃;还有造型繁多、色彩鲜艳的花馃馃;更有惟妙惟肖、酥甜爽美、用模具打制而成的海里哇。临夏馃馃以面粉为主料,辅以糖、食用颜料,心灵手巧的妇女各施巧技,便有了拼花的龙、捏花的佛手、秋菊、凤凰等等,经油烹炸后,即成了一件件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工艺品。

临夏油香

小金湾油香是小金湾特有的民族食品,工艺独特、用料考究、香甜脆酥、颇为可口的传统油炸食品。小金湾酿皮子酿皮子是小金湾最有名的凉拌名吃,是由高担富强粉精工细作而成。由酿皮、面筋和蒜水(即调味佐料)组成,吃起来美味爽口,柔中带劲,酸辣度可自行调节,符合众人口味,特别是女性更为喜欢。如今的酿皮已走出民间小吃的深闺,上了席宴大雅之堂,不论在临夏乃至兰州已成了各类饭店、餐厅菜谱上必点的一道凉菜。  制做酿皮工艺复杂,操作技术性强,环节多且必须一环扣一环,环环扣紧,宜于专业化批量生产,需要配套的工具用具:1、搅面用的浆盆,口径约45-50公分,高约40-50公分,可装40-50斤面,直口,结实;2、涮锅子(亦叫转锅子):直径40-50公分,深8-10公分,平底,带耳,一般由白铁皮制做,一套5个,轮替使用。

小金湾东乡族乡镇在玉门市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回、东乡、汉族等十多个民族。“ 花儿”——这支融入了多小金湾民族文化的艺术之花,地方色彩浓郁,风格十分独特。每一首“花儿”都是劳动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流露。  现在进行每年举办“花儿会”,这里汇集了来自青海、临夏及当地数万的老百姓去演唱发自内心的“花儿”,各民族“花儿”歌手引亢高歌,激越动听,低回婉转,微妙微肖,真是响彻云霄,震撼人心。而情歌是“花儿”的主体,是“花儿”中最精彩,最动人、最丰富、最有价值的部分,它保留了远古以来许多爱情语言的精华,在歌唱流传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又在不断发展,是历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按内容分类有:赞美爱慕、试探追求、热恋、分离、相思、重逢、情变、抗挣、悲剧、训诫等。既反映了小金湾东乡族乡爱情“花儿”的概貌,又反映了爱情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东乡族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严禁在清真寺内及其附近随地吐痰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寺;作礼拜时,他人不得从面前走过;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与人谈话时忌咳嗽和擤鼻涕;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礼的行为。  到东乡族做客,必须尊重其宗教信仰,餐饮时避免提及猪肉等词汇。进餐时,忌讳随便拨弄盘中的食物,不要随意靠近锅灶。如果吃抓饭,食前要洗手。

小金湾东乡族乡伊斯兰文化浓厚,穆斯林信仰虔诚。伊斯兰教建筑,尤其是清真寺风格各异。伊斯兰建筑展现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筑群雕梁画栋,刻工精细,古朴典雅,气势雄浑,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玉门市建筑艺术中的“三绝”——砖雕、木雕、绘声绘图。  神话故事主要有《阿旦、哈娲的故事等。东乡族的民间传说主要有《五眼泉的传说》"波日季"腰刀的传说,"甘河滩"的传说等。这些传说虽然手法夸张、幻想,但来自现实,听来显得真实亲切。  民间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寓哲理性浪漫性于一体,在东乡族中流传甚广。经文人加工整理的有20多篇,其代表作有:《神马》、《三邻舍》、《聪明的木匠》、《阿舅与外甥》等。

周边乡镇

小金湾东乡族乡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

周边村庄

金柳村一组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