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镇
月牙泉镇 月牙泉镇乡镇概况 月牙泉镇农业特色 月牙泉镇乡镇企业 月牙泉镇名优特产
月牙泉镇地处 敦煌市南郊区,全镇有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35人(2017),总面积28.53平方千米。景区月牙泉古又称沙井,俗名药泉,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月牙泉镇西南5公里处(坐标 :北纬 40°05′11.98″ ,东经94°40′09.99″ ),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之称。全镇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建成全市有名的蔬菜大镇...
详情月牙泉镇地处 敦煌市南郊区,全镇有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35人(2017),总面积28.53平方千米。景区月牙泉古又称沙井,俗名药泉,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月牙泉镇西南5公里处(坐标 :北纬 40°05′11.98″ ,东经94°40′09.99″ ),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之称。
全镇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建成全市有名的蔬菜大镇、林果大镇、旅游大镇。基本形成了户均一亩棚,人均一亩园,户户有一个从事二三产业的人的产业布局,使农民增收有了支柱性保障。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70元,预计2011年人均纯收入将达到8875元,较上年增加1005元。全镇60%的农户住上了太阳能采暖房,电话入户率达100%以上,100%的农民享有初级医疗卫生保障,全镇基本实现上下水与城市联网,高低压线路全面改造,道路硬化四通八达,通信光缆全面覆盖,渠、田、林网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先后被评为“全省创建文明乡镇工作先进乡镇”和“省级文明乡镇”等称号。
月牙泉镇辖区内除了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以及佛爷庙、民俗博物馆、敦煌宾馆农家园等人文景观外,还有敦煌山庄、邮电山庄、环幕影院、历史博览园、百骊庄、游泳馆、自然博物馆等大中型旅游企业,每年来月牙泉镇观光旅游的游客达百万人以上。
近年来,该镇以发展“三带”、建设“三区”,打造“敦煌城市的后花园、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中外游客的度假村和观光农业的展示区”为目标。按照市场带基地的思路,建成了蔬菜、林果两大基地,建成温室蔬菜、优质林果、旅游等多个高标准专业村。建成了全市最大的李广杏生产基地,每年阳春三月,全镇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杏香,真有“入村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的意境。
近年来,该镇按照市场带基地的思路,该镇建成了鸣山果蔬批发市场和蔬菜、林果两大基地,建成温室蔬菜、优质林果、旅游等4个高标准专业村。全乡温室蔬菜面积达到2700多亩,每年向城市提供蔬菜3800多万公斤;李广杏面积达6100亩,占全市的70%以上,是全市最大的李广杏生产基地。年产李广杏2800吨,其中,月牙泉、合水两村李广杏面积已占到耕地总面积的90%和7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和53%来源于李广杏,形成了"两村一品"特色鲜明的李广杏专业村。
广海棉纺厂:由浙江温州企业主邹广海于2002年12月投资建设,厂区位于敦月公路市金龙石材厂东侧,占地面积73亩,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计划投资1亿元人民币,设计生产能力5万锭,每年可用皮棉5000吨,可消化全市四分之一的棉花,能生产6支-80支12个规格的棉纱,年产棉纱4000吨,年销售收入达到5600万元,实现利润408万元,上缴税金198万元,可以解决500多人的就业问题。
(1)鸣山大枣:敦煌鸣山大枣品质优良,以果实大而得名,其枣呈椭圆形,每颗鲜枣重近四五十克。成熟后外表光洁如玉,呈黑红色,肉质细腻,甘美可口,营养成份十分丰富。据分析,每颗大枣含糖量在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且有多种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是补血、益气、养肾、安神之佳品,故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对劳伤、虚损以及产后失血体弱有显著疗效。敦煌大枣不仅耐贮藏,而且宜制干枣和酒枣。尤其封存在瓦坛中的酒枣,到来年春天启坛,鲜活如初,枣香伴着酒香,确能使人馋涎顿溢,熏熏欲醉。(2)敦煌李广杏:敦煌李广杏为甘肃三大名杏之一,它是引自新疆和田一带,经过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培养,在敦煌形成的一个特殊品种。相传此品种是西汉飞将军李广兵伐大宛后,由新疆引种而来,故名。至今已有 2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李广杏大如李子,外皮淡黄,光泽鲜亮,皮薄肉厚,纤维较少,汁多味美,香气浓郁。李广杏含有酸、糖、钙、磷、铁、维生素等物质,营养丰富,果肉除鲜食外,可制成罐头、杏干、杏脯、杏酱、杏酒等。杏仁还是制糕点、冷食、糖果的重要原料。杏树耐寒、抗旱,因此,李广杏树能够得以在气候干燥的敦煌绿洲茁壮成长。
(2)李广杏,因产地,又名“敦煌李广杏”,是甘肃省敦煌市特产。是毛杏在甘肃敦煌发展而来的一种特产水果,其名称来源于飞将军李广的传说,得益于当地气候地理条件,以味道鲜美可口而闻名。
品质特点
李广杏为敦煌农副产品特产之一,李广杏果实外形规正,近似圆形,果大赛李,果皮金黄色,色泽油光鲜亮,皮薄肉多核小,味美汁多,香气四溢。李广杏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果肉可鲜食,也可制成罐头、杏干、杏脯、杏酱或可用作酿杏酒的原料。杏仁可用来制糕点、冷食、糖果的原料。[1]
品种特征
李广杏的品种引自新疆和田一带,经过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培养,在敦煌形成的一个特殊品种。杏树耐寒、抗旱,因此,李广杏树能够得以在气候干燥的敦煌绿洲茁壮成长。[2]
生长环境
敦煌地处西北高原,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而其沙质土壤又特别适合瓜果的生长,所以敦煌的瓜果味道特别鲜美可口。李广杏可称敦煌水果之王,每年七月是李广杏的收获季节。李广杏因其光泽黄亮、汁甜如蜜而享有盛名。[3]
生产情况
李广杏经过千百年的繁衍,已遍布敦煌全市。改革开放以来,敦煌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杏子产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推动杏子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敦煌市全市李广杏子种植面积1.35万亩,李广杏产量达到5600余吨,已经成为闻名全省的“李广杏集散地”,全市70%以上的李广杏销往兰州、西宁、北京等外地,为当地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200余万元,李广杏子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市内包装业、加工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李广杏子外销量的大幅增长,外商对杏子的包装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市场的有效需求催生了制作杏子包装箱加工厂2个,销售杏子包装箱的门点10多个,在从事包装产品生产中均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另外,杏干,杏脯、杏子罐头等杏产品的加工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2006年生产杏脯200余吨,杏子罐头300余吨。
敦煌市的杨家桥乡是李广杏主要生产基地,2006年全乡种植李广杏6100亩,年产李广杏28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来源于李广杏,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鲜明的李广杏子乡。[4]
相关传说
关于李广杏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西汉年间,飞将军李广率部西征,夏日炎炎,将士焦渴难忍。突然空中袭来一阵奇香,只见两匹彩绸自流云中飘下。李将军策马追赶,拔出神箭射出,其中一匹彩绸应声落地,变成一片果实累累的杏林。众人争食,苦似黄莲。李广愤然砍平杏林,次日清晨,却见杏林又枝繁叶茂,鲜嫩欲滴的黄杏令人馋涎欲滴。李广忍不住摘下一个咬了一口,顿时香人肺腑,将士们纷纷摘杏食之,顿觉精神倍增。原来,那两匹彩绸本是甜杏仙子和苦杏仙子,奉王母之命来救李广的,她们只顾嬉戏,惹怒李广而射落了苦杏仙子,深夜甜杏仙子找到了苦杏仙子,施展仙法,在苦杏树桩上接上甜杏树枝,最后结出了清香甘甜的黄杏。当年曾为李广解危救困的甜杏,随着李广大军传人敦煌,所以敦煌人把它叫作李广杏。
周边
敦煌山庄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敦月路
周边出入口
鸣沙山月牙泉-入口
地址:酒泉市敦煌市敦月路
周边小学
敦煌市月牙泉镇兰州小学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兰州二组
周边乡镇
月牙泉镇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
周边社会团体
月牙泉镇残联
地址:酒泉市敦煌市X274敦煌杨家桥镇泰小学西北侧约120米
周边村庄
月牙泉村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鸣月山庄西南50米(鸣山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