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大峪牧场
迭山, 迭山名称由来, 迭山位置境域, 迭山主要山峰, 迭山地理环境, 迭山资源概况, 迭山开发保护, 迭山社会经济, 迭山交通孔道
迭山,也作叠山,是 昆仑山 中支 巴颜喀拉山 余脉 西倾山 南支东段(也是 秦岭 山脉的西段(西秦岭))迭山、光盖山、华尔干山等诸山峰的总称,主峰错美海拔4920米。位于甘肃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 南部 迭部县 北部 卓尼县 边界地带。既是 白龙江 和 洮河 的分水岭,又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一段分水岭。 1935年和1936年,红军长征先后两次经由此道穿越县境北上抗日,举世闻名的天险 腊子口 在迭山东南端。著名风景区 扎尕那 位于其西延段光盖山区。名称由来迭山,即叠山,较早记载见于清光绪《洮州厅志》:“叠山横雪”。但叠山位于叠州之北,叠州之名则始于北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北周始于叠川置叠州(治迭部县电尕镇吉爱那村南),盖取山川重迭之义。于合川(电尕然闹村)置西疆郡,辖霸鸦击合川、乐川(四川若尔盖县铁布区一带)二挨愚邀县。西疆郡及叠川县均属叠...
详情迭山,也作叠山,是 昆仑山 中支 巴颜喀拉山 余脉 西倾山 南支东段(也是 秦岭 山脉的西段(西秦岭))迭山、光盖山、华尔干山等诸山峰的总称,主峰错美海拔4920米。位于甘肃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 南部 迭部县 北部 卓尼县 边界地带。既是 白龙江 和 洮河 的分水岭,又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一段分水岭。 1935年和1936年,红军长征先后两次经由此道穿越县境北上抗日,举世闻名的天险 腊子口 在迭山东南端。著名风景区 扎尕那 位于其西延段光盖山区。
名称由来
迭山,即叠山,较早记载见于清光绪《洮州厅志》:“叠山横雪”。但叠山位于叠州之北,叠州之名则始于北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北周始于叠川置叠州(治迭部县电尕镇吉爱那村南),盖取山川重迭之义。于合川(电尕然闹村)置西疆郡,辖霸鸦击合川、乐川(四川若尔盖县铁布区一带)二挨愚邀县。西疆郡及叠川县均属叠州辖。《迭部县地名志》认为“叠州“是拳旬匪藏汉懂耻体两种语言的组合名称。”叠“是藏语地名“帖武"墓担(迭山地区土著部族)一词的首字音剃蒸盛译,选定汉文译写用字时,既注意了语音的准确性,又兼顾了符合当地地形特征(山峦重叠)的字义;‘州’是汉语行政区划名。’’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迭部”系藏语音译乃匪誉糊而得名,源于古代部族名称。在今译写汉文时,含有藏汉两语组合之潜义,选用“选"(叠)字,寓以群山重叠之义; “部”是藏语语尾,有“部族’’: “部分”地区之义。“迭”与“部”组合起来,想懂亦含有“叠州部族"、“叠州地区"之寓义。“叠山”之名始于何时,尚无定论。 “迭”字,则是1980年代“叠”汉字简化的结果。位置境域
主要山峰
地理环境
地质构造
迭山山区为中高山侵蚀构造区,山体海拔平均4100米以上,最高处达4920米,相对高差在1000米以上。区内峰高谷狭,基岩裸露,由西向东的轴心谷——白龙江河道与南北岸众多南北走向的沟谷形成交叉横切的地貌特征。在这一构造区的山间盆地中,分别接受了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纪的沉积。 迭山一线,山顶有上中石炭统出露,裸露岩石呈巨厚块状灰岩,结晶灰岩,底部为砂砾岩,上部含殛石结核。在中石炭统出露的岩石中还夹杂少量页岩、砂岩。南麓地区全呈厚层一块状的灰岩结晶灰岩,部分地区有泥盆系中统海相碳酸盐岩夹碎砂屑岩出露。 在洮河南岸地区的迭山中部地段,均为下三叠统出露,呈海相砂岩、板岩,底部有薄层灰岩。洮河沿岸及迭山脚下的沟谷地域,则均为中三叠统出露,呈海相砂岩、板岩、灰岩。其中在卡车、纳浪两段,有第四系上更新统的冲洪积层出露。地貌特点
迭山山脉,亦可分为两个自然地理区:一是迭山主脉,呈东西走向,海拔高度3600米-4488米,相对高差1500米-1900米。西延称光盖山。最高峰错美,海拔4920米,为本州群山之冠。山脊多在4000米以上,是白龙江水系与洮河水系的分水岭,亦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势陡峭,基岩大部裸露地表,山脊走向近东西。为侵蚀构造型高山地貌。区内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80%以上。迭山山脉为基岩裸露的冰蚀高山。海拔在3600米以上有冰川侵蚀遗迹,坡度陡峻,基岩裸露、流石遍布。整个山系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是迭山主脉南北两麓地区。南麓,即益哇、当多、哇坝、普若、安子、尖尼、让尕、桑坝、腊子等沟河上游地区,沟谷狭窄,坡陡土薄,地块零星,为土石森林高山深谷地貌和高山草原沼泽地貌。二是上列各沟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山体和沟系方向基本一致,南北走向,山体均由迭山主脉肋骨状向南翼辐射。海拔高度2000米-3600米,比高800米-1600米,为侵蚀构造型中高山地,各沟河沿岸为土石、山地沟壑地貌,土壤多为褐土和黄土,土层较厚;部分为农田分布区。 迭山以北地区,为侵蚀构造、构造剥蚀、侵蚀堆积的低山丘陵构造区。因受太子山南坡断裂带与迭山-西倾山北坡断裂带控制,中、东部地域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西部及迭山北坡山麓地带平均海拔3800米左右,相对高差在300-500米之间。此区由于长期受蚀和构造作用,多呈现低丘残山、宽谷、盆地等蚀原相间的高山高原丘陵地貌特征。洮河水系切割的中岱地形,重峦叠嶂,沟谷纵横。区内除海拔在3600米以上部分为裸露的岩石外,其余均为茂密的森林和沟谷山地草场,植被覆盖良好。洮河沿岸的河谷地带,形成许多冲积滩地。有著名的车巴沟、卡车沟、大峪沟和马烨仓,地形相比南坡较缓,分布大量的高山草甸,成为该区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气候特征
迭山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冬不严寒,夏无酷暑;春季风多雨少,秋季阴雨连绵。年平均气温6.7℃,夏季最高33.8℃,冬季最低零下19.8℃。年均降水量500-730毫米。年均无霜期147天,年均日照时数2248.2小时,年均蒸发量1639.3毫米,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19.7千卡。因高山与河谷相对高差较大,气候的垂直变化显著,高峰常年积雪,河谷气温较高。区域性气温差异亦很明显,受地形影响,气温由东向西递降,东部河谷台地年内可种植两季或两年三季农作物;而西端当多沟却年内一季难能全熟,又因气候的多种差异较大,涝、旱、雹、低温等灾害较为频繁。植被
迭山山体南北两坡均为叶脉状沟谷呈南北向展布,海拔3200米以下均有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是甘南州境内面积最大的森林区。 阴坡均被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山体阳坡大部分由灌丛、阔叶灌木林、荆棘和杂草相嵌覆盖,多利用为草场;平缓地带间有农田分布;谷间河岸开阔处则有耕地和砂砾滩涂相间分布。森林地带主体土壤为暗棕壤和棕壤,农作物种植区主体土壤为褐土。水文
迭山山系是黄河流域洮河和长江流域白龙江的分水岭。北麓属于洮河流域,南麓属于白龙江流域。南麓水系有:白龙江及其支流哇曲、安子沟河、尖尼曲、腊子曲、桑坝曲,及一些山间堰塞湖。北麓水系比较大的有大峪河。 北麓洮河水系 黄河支流 洮河 在迭山北麓卓尼县属中游区。境内河流以干流洮河为轴线,大小支流网系呈放射状分布。干流洮河由西向东分两段贯穿县境,流经距离174公里。 大峪河 ,洮河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卓尼县木耳乡境内西倾南支的迭山主峰扎伊克嘎北麓,河源由桑布沟、阿角沟、旗布沟诸水汇成。大峪沟内峻岭谷壑纵横,数条支流在扎烈村聚汇后水量突增。北流经扎那村入云江峡,河岸紧束,宽仅5米左右,峡长200余米,两岸石崖对峙,河道迂回曲折,崖间松柏青青,河水清澈见底。河水又北流经木耳乡境拉路村、石灰窑村后注入洮河。全长81公里,落差1525米,多年平均流量11.06立方米/秒。多坝附近河面宽50米左右,水深近1米,流速每秒1.5米。 车巴河,洮河南岸主要支流,发源于县境内的车巴沟垴、华尔干山北麓,它又由尼巴大沟、江车沟、石巴沟、尕扎沟、阴家山河、石矿沟、郭卓沟等支流汇集而成,全长82.8公里,流经县境尼巴、刀告、扎古录三乡辖境,在扎古录乡麻路村北流汇入洮河,集水面积107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8300万立米。 卡车河,洮河南岸主要支流,全长43.4公里。主流源于光盖山主峰久波隆北麓,由卡车沟、诺莫:纳沟、车路沟、色树纳、郭扎等沟水汇流而成,在卡车乡境内北流注入洮河。集水面积5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0500万立米。 拉力沟水,洮河南岸支流,全长20.7公里。源于县境内光盖山系的分支色树纳主峰的北麓,北流至大族乡拉力沟门村北汇入洮河,集水面积104.7平方公里,多年径流量2720万立米。 卓尼沟水,洮河南岸支流,全长约5公里,发源于卓尼沟垴,在木耳乡卓尼沟村东北流入洮河,集水面积11.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10万立米。 南麓白龙江水系 白龙江 ,发源于州境碌曲县郎木寺乡郭莽梁东峰德合拉布则北麓的曲哈尔登木西南,分南北两源,源头相距约3公里,平行东流至郎(木寺)-玛(曲)公路与兰(州)-郎(木寺)公路交叉处汇合入四川省若尔盖县境,过境长度约60公里,东流至奔巴塘复入州境迭部县内。白龙江干流自西向东穿流于州境内迭山、岷山两大山系之间,沿途重峦叠嶂,沟深谷狭,两岸最开阔处仅500米左右,形成小片滩地,如迭部的电尕、白云、旺藏、花园及舟曲的立节、峰迭、大川等地。 哇曲,又名哇巴河,白龙江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迭部县电尕乡境迭山南麓。有二源,南流至吾子村汇合,又南流经哇巴沟,于电尕乡西注入白龙江。全长42公里,年平均流量2.14立方米/秒,落差1380米。 安子沟河,白龙江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迭部县卡坝乡境迭山主峰措美南麓的江东干玛附近。东西两源南流于日秀卡附近汇合后流经安子沟,于卡坝乡政府驻地附近汇入白龙江。全长36公里,落差1515米,多年平均流量2.3立方米/秒。 尖尼曲,白龙江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迭部县尼傲乡境迭山主峰东南侧的加嘎鲁、古麻山附近,南流经尖尼沟后于沟口尼傲乡政府驻地西侧注入白龙江,全长25公里,落差1160米,多年平均流量2.03立方米/秒。资源概况
草场资源
林木资源
迭山南麓,南麓属于白龙江林业局管辖的迭部林区,分布地域为舟曲、迭部两县全境。其中迭部林区包括白龙江上游、岷山以北区域。南接松潘,北连叠山,东起洛大,西至郎木寺。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50-75公里,森林面积约200000公顷。迭部林区是甘肃省最大最古老的原始林区,白龙江北的当多沟、益哇沟、尖尼沟、哇巴沟、安子沟、腊子沟的森林最为茂密,各沟的森林绵延达三、四十公里以上。 区内海拔1100-1700米山坡林地分布天然落叶阔叶林带和人工经济林木,主要分布区为迭部县的卡坝、花园、腊子、洛大诸乡和舟曲县的巴藏、大峪、铁坝等乡。 海拔1700-2500米的浅山林地主要分布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迭部县的达拉、尼傲、旺藏等乡和舟曲县的大峪、博峪等乡。海拔2500-3600米高山地主要分布暗针叶林,是白龙江林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林带,遍及迭部、舟曲两县白龙江南北岸的各乡有林地。另外,该林区内海拔3600-3800米高山林区还分布生长缓慢、林木低矮的针叶疏林;海拔3800"-4200米巅峰处分布白龙江林区(包括白水江中路河博峪施业区及迭部、舟曲两个县)用材林蓄积4213.3万立方米,占全州用材林蓄积的79.58%;防护林蓄积2656.4万立方米,占全州防护林蓄积的83.18%;特用林蓄积16.18万立方米,占全州特用林蓄积的45.58%。 迭部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是甘肃省内的主要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解放前,除当地村民就近选采少量林木用于盖民房、水磨、畜棚,制作简易农具、麦架、围栏,修木桥和烧柴等民用之外,别无采伐外运先例。全境确系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闭塞的交通保全了境内原始森林的完整。 北麓属国有洮河林业局。西倾南支诸山沟谷亦是县境内主要的林业区,有丰富广袤的森林资源,由西向东分别分布在扎古录、尼巴、卡车、大族,木耳、纳浪等乡境内。 洮局所属之大峪林场在木耳乡,大族乡辖区南岸的拉力沟是全县主要林区之一,有洮河林业局的卡车林场设于此沟口。“拉力沟的木头’’与。车巴沟的犏牛”、“喇嘛崖的石头”、“卓尼族的丫头”同为卓尼四最。林场 | 权属 | 总面积 | 合计 | 有林地 | 用材林 | 防护林 | 特用林 |
---|---|---|---|---|---|---|---|
卡车林场 | 国有 | 70653 | 38635 | 16139.5 | 10783.5 | 5357 | |
车巴林场 | 国有 | 110189.6 | 44992.2 | 1607.5 | 10465.7 | 5551.8 | |
大峪林场 | 国有 | 107251.5 | 44419.8 | 25893.1 | 15592.8 | 10290.3 | 10 |
林场 | 权属 | 总蓄积量 | 合计 | 用材林 | 防护林 | 特用林 | 蔬林 | 散生林 |
---|---|---|---|---|---|---|---|---|
卡车林场 | 国有 | 3068404 | 2773643 | 2139291 | 635352 | 283829 | 10932 | |
车巴林场 | 国有 | 2526360 | 223669 | 1650897.5 | 85722 | 282430 | 7271 | |
大峪林场 | 国有 | 5296093 | 4837615 | 3338441 | 1498974 | 200 | 451045 | 6433 |
矿藏资源
迭部西部益哇乡花尔干山地区有少量煤储藏,有雅安煤矿开采。铀已探明储量185.1吨。铁矿:已查明矿点11处,总储量14000万吨:黑拉,位于县境桑坝乡北已探明远景储量5322.8万吨;表外储量1463.7万吨;牙那北,位于益哇乡,东探明储量:D级(远景)储量234万吨,表外储量78万吨;地质储量,表内富矿210万吨,贫矿258万吨。共计780万吨。馒头山-帕热,位于迭部县城北电尕乡境东,已探明储量:D级储量415.9万吨,地质储量49.93吨,共计465.8万吨。派利-牙列巴,刀扎河坝,位于桑坝乡道藏河坝村东约1公里处东,已探明远景储量238.9万吨。 当多磷矿,位于益哇乡当多村北1公里,近期工业储量5万吨。遂白云岩下吾那一当多,位于益哇乡下吾那沟及当多沟,探明储量:8亿吨。属大型矿床。 沙金矿:主要分布于洛大乡的洛大、代古寺,旺藏乡的麻牙,花园乡的水泊沟,桑坝乡的赛当寺。矿脉分两线,白龙江沿岸洛大花园九龙峡一线;腊子河入江处至翠古店子、人桑坝乡至赛当寺一线。产于古河床堆积层中。最好的矿床品位可达2.1619/T和7.3199/T,一般0.359/T。矿床形态主要有两种,洪积砂金矿、阶地堆积砂金矿。此外还有砾岩砂金矿。群众中相传百余年前曾大量开采,出现过淘金热,并留有很多沙洞遗迹。草药资源
迭山山区,是甘肃省的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资源分布广,产量大,质量好,为全省之冠。甘南州有中草药653种,动物药28种,矿物药近10种。普查的363个品种中,甘南有227种,占62.5%。稀缺名贵药材有麝香、虫草、豹骨;特有药材有岷贝、半夏、羌活、野党参;在全省占主要地位的质量优良药材有大黄、丹参、赤芍、秦艽、猪苓、红芪、当归等。据1984年的中药材普查,全州中药材蕴藏量有5243万公斤,其中植物性中药材储量1742万公斤。品种在200种以上的有舟曲、迭部两个县;在100种以上的有临潭、夏河、玛曲3个县;在100种以下的有碌曲、卓尼两个县。主要药材还有细辛、鹿衔草、甘松、七叶一枝花、鬼臼、沙棘、祖师麻、刺五加、五味子、南沙参、金樱子、麦冬、兔丝子、雪莲、狼毒、女贞子等。 中藏医共用或藏医专用的药用植物有水母雪莲花、藏黄连、裸茎金腰子、美丽凤毛菊、卷叶贝母、短管兔耳草、二叶獐牙菜、甘青蚤缀、甘青乌头、奇林翠雀、兰石草、白苞筋骨草、西藏沙棘、红花绿绒蒿、五脉绿绒蒿、狭叶红景天、小丝红景天、异叶米口袋、粗茎秦碎补、掌叶大黄、唐古特瑞香、红花角蒿、鲜生马苋蒿、猴头菌、骨碎补、伸筋草、华山松、侧柏、粗榧、祖师麻、五味子、藏麻(人参栗)、蒲公英、黑蕊虎耳草、沙苑子等。开发保护
旅游开发
迭山旅游业发展潜能极大,至21世纪初,已经开发的有腊子口、大峪沟和扎尕那,形成比较成熟的保护和开发的综合理由体制。 大峪沟景区,位于 卓尼县 城东南,沿岷麻公路东南行约10公里处即为大峪沟口,沿途景点有石媳妇碉楼遗址、博峪土司衙门故迹,力赛口子,云江峡、旗布寺、三角石等胜景。直到4920米的迭山山脉,其上悬崖百丈,脚下林深苔滑,羊肠古道盘桓于其间,又有。鹦哥架”(古栈道)多段。这是古代洮迭间的又一通道,翻山即可达迭部。 卡车沟景区,位于 卓尼 县城西南部,景区包括多架电站、阳坝古城、卓电古驮道、迭山横雪、石门(光盖山石门)天险等景点。从麻地卡吊桥渡洮河沿岷麻公路西行约10公里,即达卡车沟口,沟口右侧的悬崖上,著名的古洮州八景之一“迭山横雪”。越山至南麓,是洮州八景中原称的“石门金锁”。 车巴沟景区,景区位于卓尼县境最西南部,包括迭当古城、峪古儿墩、麻路小镇、贡巴寺院、尼巴山寨牧场等景点。车巴沟口的麻路藏语意为“下游部落”,沿沟直达华尔儿干山北麓,可见巍峨奇岭,白雪皑皑,涧底一径,直通迭部,每当大雪封山,悬崖冰瀑万丈。 腊子口腊子口至洛大景区,位于迭部县境东部,包括腊子口乡和洛大乡境内。该景区的自然景象与其它景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的景观。主要景点有:录坝湖、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腊子口战役纪念地(县政府在附近修建了接待游人及来往车辆的腊子口宾馆,为游人观光创造了食宿等必要的条件和服务设施)、八隆隧道、铁尺梁(藏语名叫铁杰日,意为“额头山”,是甘肃省内公路盘山之最,亦是公路建设中的一大奇观)、腊子水帘洞。 扎尕那景区,北自迭山主脊光盖山,南至布岗山巅古城遗址。其景以迭山风光为主,而且是集迭山诸景于一处的最佳观赏点。主要景点有:迭山雄姿.迭山主脊光盖山,是洮叠古道必经之地。若从南而至,由迭部县城朝北进入益哇沟到纳加石门处,仰面北眺,便可二览迭山横脊雄姿。浩瀚的百里石峰,峻岩崛露,怪石嶙峋,融入天穹,而且光洁铮亮,无树、无土、无雪、无垢、无任何异物,峭壁峥嵘,石峰耸秀,重峦叠嶂。碧空艳阳天,在烈日的照耀下烟波浩渺,璀璨生辉,巍峨恢宏,堪称迭山奇景之一绝。若从山北临、卓而来,远望迭山l犹如盘龙巨蟒横卧东西天际,终年白雪皑皑、恢宏壮观,素有“迭山横雪’’之称。光盖山巅尚有一对石峰对峙组成巨型石门,屹立于雪峰与蓝天之间,称为“迭部石门”。亦为一大景观。清代诗人陈钟秀有诗云:“迭山南望白无边,雪积遥峰远接天’’。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938年从临潭旧城东山南望迭山景观时作诗道:“雪压南山是迭州,石门金锁望中收,白云锁住石门里,添得雪山几个丘?"从光盖山巅鸟瞰迭、岷群峰,万山苍翠,雄浑肃穆,茫茫林海雪原,松涛汹涌澎湃,千峰耸秀,浩瀚恢宏,旖旎多姿,无限壮美,迭山风光尽收眼底。 扎尕那石城。扎尕那是迭山主脊光盖山南麓一处地形奇特的自然奇观。扎尕那本意为“石箱子里",实际是一座完整的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用岩壁修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璀璨生辉、巍峨恢宏、雄伟壮观的光盖山石峰。其余四周秀峰环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犹如高峻浑厚、坚不可摧的城墙,把扎尕那4村一寺围在城中,其中东哇村和拉桑寺院正巧座落在石城中央。城内左上角还有一道出城进山的北门(或内通道),是由石山断裂形成的陡坡状石质狭道,走向南北,长百余米,宽仅数米,石峡两面是垂直挺拔的岩壁,一泓小溪悬泻而下,声响如雷。此道亦是洮叠古道必经之险关。石城正南方,是一道石山对峙而成的“城门”,扎尕716第六编文化那4村及洮叠古道必经此门。城门外是一条走向南北的十里峡谷,恰似城外长廊,“长廊”南端高竖着两道数百米高的对称岩壁,犹如两堵巨型“门墩”对成一座宏伟的石城“前门”,俗有“鬼门关”之称,这就是纳加石门。 虎头雄峰,藏语称玛莫,意为美女山,神话传为美女之化身。因山巅形似虎头,故冠以“虎头山”之名。位于县城之南,举目观之,俨然一尊巨型猛虎,竖耳横卧,巍峨恢宏,“虎头"双耳前翘,虎面朝北。“虎头’’以下遍山森林茂密,青松葱笼,四季如春,苍翠欲滴,给县城的自然环境披上了绚丽的盛装。已被县政府划定为县城南山风景林保护区。随着气象的变幻,虎头峰时而浮云飘绕,时而腾云驾雾,时而藏匿迷雾,数日不露。夏日,从白头雪峰至河谷麦浪,天工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四季集锦图,能同时欣赏到春夏秋冬各色胜景。’虎头峰背侧(阳坡),有一泓奇异的湖泊,名日“措让”。此湖恰似镶嵌714第六编文化在“虎脖”上的一颗珍珠,碧波如镜,湖光潋滟。生态保护
1982年始建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12月6日,国家林业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全面完成了对甘肃省洮河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活动,发现甘肃新记录植物17种。2006年12月甘肃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递交申请函,申请将洮河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北至北石山,南达迭山,东接岷县,西连碌曲草原。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临潭、迭部和合作四县境内,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天然原始山地寒温性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社会经济
社会政治
迭山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之缘,西接藏区,东连汉地,向称“汉藏走廊’’。远自秦汉至唐,为氐、羌、吐谷浑、汉族封建割据势力交替统属。三国东汉末至三国初,为魏、蜀相争之地。至蜀汉建兴六年(227年),蜀相诸葛亮伐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后,迭部遂归蜀汉益州阴平郡(治今文县)辖。境北迭山主峰成为魏、蜀之界山。蜀汉名将姜维于境东沓中屯兵种麦贮粮,曾由此越迭山攻洮阳(今临潭境内),与魏将邓艾战于候和(今临潭境)。蜀汉炎兴元年(263年)姜维被邓艾所败,退出沓中,迭境即归魏所辖。 北周后,迭山南北先后置叠州、洮州,迭山地区大多在此行政区域内。唐代广德后,洮、叠、芳、宕及河、岷、阶州皆为吐蕃占领,世居各族一度沦为吐蕃属部。中唐之后直至五代、北宋,藏区部族因吐蕃王朝内乱而种族分散,无复统一,形成各自为政,不相统属的局面,多年从属于吐蕃的吐谷浑、党项羌部也离蕃自立。北宋时,厮啰政权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各州得失无常;金、元朝时设县亦少,至明清,甘南地区的建置才大体定局。但由于中央政权实行土司制度,迭山地区长期处于土司管辖下。 明永乐四年(1406年)番人酋长些地率叠番达拉等族内附,永乐十一年(1413年)授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并接管卓尼大寺住持大权,逐步成为政教合一地方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到第四代旺秀时被明廷赐姓名杨洪,始冠杨姓。由于杨氏世代承袭者效命朝廷,不遗余力,因而封官晋爵,势力范围也随之扩展,至清道光时,甘南地域之近半几为其所统。辖卓尼、迭部2县及舟曲、临潭、夏河县部分地域。民国建立,卓尼地区仍为杨土司属地。1937年卓尼设治局成立。1949年9月11日,洮岷路保安司令杨复兴率众起义,卓尼和平解放。1950年,杨复兴宣布废除土司制度。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卓尼工委和卓尼藏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成立。1951年开始组建基层政府。1953年10月,卓尼县(区域含迭山南部地区)成立,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 1954年,迭山南部地区上、下迭分别建立区党组,1956年1月,两个区(乡级)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8年12月下迭区原属地及原届岷县的洛大、腊子、桑巴等地域并人舟曲县,组成龙迭县;1959年1月上迭地区并人临潭县。1961年,撤销龙迭县,1962年1月迭部县成立。民族宗教
农牧业
迭山北麓、洮河北岸区为卓尼县主要产粮区和林区。森林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卡车沟、拉力沟、木耳沟、博峪沟、大峪沟五条沟内的木材更以其蓄积量和材质称雄全县。各沟内纵深处的开阔地带,均为牧草丰茂的优质天然牧场,沿河岸处的冲积滩地,平坦肥沃,极宜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此地又是全县的主要产粮区和牧业区,牧、农、林兼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纳浪乡乡境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为全县主要的产粮区和中草药种植基地,盛产当归、党参及各种野生药材。木耳乡区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是主要的产粮区。洮河北岸有插花的3个村委会,区内山大沟深,农牧兼营。一沟即大峪沟,内有3个村委会,区内再加上大峪河丰富的水力资源,更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县属大峪牧场、多坝电厂及洮局所属之大峪林场均建在此地。大族乡广阔的河滩川地适宜小麦、青稞、大豆、洋芋等农作物的生长,山川大量种植小豆、燕麦及油料作物。卡车乡,著名的古城阳坝,就在乡境西端之阳坝村。卡车沟又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三国时蜀、魏间的许多战争,就是以此为进退兵通道的。1958年,曾在沟内修通了卓(尼)电(尕寺)公路,但因无人维修养护而废弃。辖区内有丰富的牧业草场资源,是全县的牧业基地之一。种植农作物以小麦、青稞、大豆为主,油料:洋芋、甜菜次之。 车巴沟地区,是卓尼县境内最大、最长的一条沟,主沟纵深一百公里左右,沟内森林茂密,草场广袤,是全县最大的牧、林业基地。牲畜存栏数居全县第一位。全乡为纯牧区。车巴沟的犏牛即是当地的优良传统畜种,是黄牛与牦牛杂交的畜种,以耐力强、体格高大健壮著称,是耕地、拉车的理想役畜。沟内贡巴寺院护林中有闻名全省的优质红柏木树种,其枝叶可制高级熏香,树本木材可与紫檀等香料木材相媲美。 大峪牧场,位于迭山北麓卓尼县境东南部的大峪沟内,初建于1956年,是由甘肃省农垦局投资兴建的,曾征用卓尼县柳林区多坝乡大峪沟草场约15万亩,直辖于省农垦局畜牧处。1966年初移交卓尼县接管,称卓尼县大峪国营牧场,为县辖科级生产单位。1976年2月,改称为卓尼县大峪国营种畜场,变体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1986年又改为卓尼县大峪牧场,为自负盈亏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海拔在2700-一3500米之间,适应当地优势传统畜种——牦牛的生长。1990年代有草山地15万亩,牧群16个,1990年末牲畜存栏总数为2099头(只),以牛为主,共2076头,其中1827头是牦牛,占总数的88%犏牛473头,占总数的26%。 南麓,西部山原亚高山灌丛草甸牦牛、羊、马区包括益哇、电尕、达拉、卡坝四乡。全区土地面积325.6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4.95%。1990年区内人口13067人(不含县城人口)占全县总第二章畜牧245人口的26.02%,有各类牲畜67607头(只),占全县牲畜总数的42.56%。其中牛33620头,占本区牲畜总数的49.73%,内有牦牛16579头,占全县牦牛总数的60.70%;马1555匹,骡245匹,驴74头,山羊12355只,绵羊9670只,猪10088口。全区人均占有牲畜5.17头(只)。 北部迭山南坡亚高山草甸地区,包括腊子、桑坝、尼傲三乡。全区土地面积158.2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1.86%。1990年区内人口8201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6.33%。1990年有各类牲畜26209头(只),占全县牲畜总数的16.50%。其中大牲畜10625头(匹),占本区牲畜总数的40.54%;大牲畜中,牛9098头,占本区牲畜总数的34.71%,马690匹,骡516匹,驴261头,山羊8119只,246第三编经济绵羊4353只,猪3112口。全区人均占有牲畜3.20头(只)。 腊子口牧场,创建于1984年。位于县境东北端腊子口乡境内,东与岷县毗邻,北与卓尼县接壤。至1988年牛发展到1454头,马68匹,绵羊117只;全场总产值8.068万元,纯收入4.48万元,户均纯收入2488元,人均722元,比全县农村人均收入平均数415元高出73.98%。其中,1984年最早进场的10户牧民,户均收入达到4360元,人均1090元。林业
迭山山区林业生产是当地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林业资源归属国有白龙江林区。白龙江林区1952年开始开发建设。当时,为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经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白龙江伐木场筹备处在武都县城北山药王殿正式成立,至此开启了林区开发建设的序幕。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全面开发建设,1966年正式成立林业部白龙江林业管理局,1969年下放甘肃省管理,同时将管理局下辖的南坪林业局划归四川,将洮河林业局和白水江林业总场划归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后又将一部分森林划归地方管理。到21世纪初,全林区经营总面积1691万亩,森林面积1338万亩,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1/3,活立木蓄积量636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1.44%,其中林区内林木绿化率达到72.12%。其中,迭山林区占到较大比例。迭山地区林业主要归迭部、洮河2个下属林业局管辖。到1970、80年代,林区林业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年产木材数十万立方米。林区在从事森工生产的46年间,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累计生产木材1686万立方米,生产纤维板3.5万立方米,机制纸4.7万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林副产品。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6亿元,实现利税35.6亿元。完成更新造林145万亩,更新造林面积为采伐面积的124%。 1998年,为保护长江、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白龙江林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于当年9月16日率先在全省停止天然林采伐,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截止1990年,迭部县境内,甘肃省属林业企业迭部林业局下辖迭山地区有益哇、旺藏2个林场;舟曲林业局在迭部县境内设有腊子、安子沟林场,1992年移交迭部林业局管辖;县属林业办有尼傲、益哇、桑坝3个林场。益哇林场1900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762.77万元,累计实现利税1603.02万元。旺藏林场截止1990年底,全场形成固定资产550.61万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42.53万元,实现利税1031.38万元。安子沟林场1990年共形成固定资产595.04万元,累计生产木材61.45万立方米,完成工业总产值4649.38万元,实现利税1778.90万元。交通孔道
峡谷隘口
交通线路
周边农林园艺
大峪种畜场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
周边景区,名胜古迹
大峪沟生态旅游景区
地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镇大峪沟
营业时间:07:00-18:00
周边景区,
大峪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
营业时间:08:00-17:30
周边乡镇
大峪镇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五八七乡道
周边村庄
牧场沟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
大峪库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
大峪林场一工段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
大峪沟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大峪林场二工段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