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乡

热水乡 热水乡地理气候 热水乡行政区划 热水乡地形地貌 热水乡气候特点 热水乡自然资源 热水乡经济概况 热水乡社会事业 热水乡著名景观


热水乡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总面积为606万亩,人口0.3万,东与果洛州玛多县相邻,东南与海南州兴海县接壤,为海西州都兰县所辖。热水乡地处 柴达木盆地东南隅,属 青海省 都兰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境可分为汗布达山区和柴达木盆地平原两种地貌类型。戈壁、沙漠、谷地、河湖、丘陵、高原、山地等地形依次分布。境内有沙柳河、托索河、察汗乌苏河等大小河流40多条。属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7℃,年降水量179.1毫米。热水乡深居内陆,地处高原。按地理区域划分,属青南牧业区与环湖农牧区中柴达木盆地干旱农牧业副区之范畴。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为606万亩,其中草场面积454.54万亩,饲草饲料地4346亩。热水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人口0.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

详情

热水乡地名网_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资料简介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介绍

热水乡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总面积为606万亩,人口0.3万,东与果洛州玛多县相邻,东南与海南州兴海县接壤,为海西州都兰县所辖。

热水乡地处 柴达木盆地东南隅,属 青海省 都兰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境可分为汗布达山区和柴达木盆地平原两种地貌类型。戈壁、沙漠、谷地、河湖、丘陵、高原、山地等地形依次分布。境内有沙柳河、托索河、察汗乌苏河等大小河流40多条。属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7℃,年降水量179.1毫米。

热水乡深居内陆,地处高原。按地理区域划分,属青南牧业区与环湖农牧区中柴达木盆地干旱农牧业副区之范畴。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为606万亩,其中草场面积454.54万亩,饲草饲料地4346亩。

热水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人口0.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3%,还有汉、蒙古等民族,面积0.4万平方千米。辖赛什堂、扎麻日、智尕日3个牧委会。1950年建日安乡,1958年、1960年先后改为上游、热水公社,1984年改为热水乡。

热水乡地貌类型大致可分为山地和滩地两大部分,主要以山地地形为主。整个地势呈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倾斜。

山地地形以昆仑山支脉为主,呈东西走向,海拔3500—5000米。特征是地势高峻,气候恶劣,不少山峰常年积雪,降水比平地多。以山地草原,高山草原和高寒草原为主要类型。分布少量的是耐寒中药材以及石羊、雪鸡、麝、马鹿等野生动物。

热水乡属温带荒漠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1、少雨干燥,蒸发强烈。境内年降水量37.9—296毫米,6—8月份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7—66%。由于地形的影响,地区间分布极不平衡,基本上是由海拔低的地方向海拔高的地方递增,由西北向东南增多。

2、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全乡多年平均气温为3.8℃,日照时数在2964—3253小时,年总辐射是158—177千卡/厘米,年日照时数长,辐射强,加之降雨量集中在6—8月,雨热季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牧草及药材的生长。

3、夏凉冬寒,无霜期短。冬季寒冷长达五个月,最低气温为-28.5℃,多在12月至6月份出现。

4、大风天气多,且集中于春季。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0—52天,平均为43天。3—5月的三个月为风季。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最大风速25.6米/秒,大风带来了大量沙土、沙尘,造成空气混浊。

热水境内河流较少,水资源缺乏。自东向西只有察汗乌苏河流经乡域,另有几条支流和时令河。这些大小河均起原于南部昆仑山高山地带。

全乡总占地面积为606万亩,其中草场面积454.54万亩,饲草饲料地4300亩,其余均为石山、河流、沙地及乡村工交用地。由于盆地干旱气候的影响,全乡土壤层簿,质地粗砾,有机质含量低,生草层发展较差,局部地层富有盐分。

热水植被的特点是:由东向西逐步变稀。一般规律是:热量条件较好的草场植株高,而热量条件差的草场,草场植株矮小。水分条件影响草场植株的密度,降水量小的草场,植株稀疏,随着降水量的增多,草场植株也趋于稠密。在温度较高而降水量少或温度很低而降水量较多这样的水热条件不相协调的草场,则形成低产草场,如干荒漠类草场和高寒草甸草场。

热水乡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境内有丘陵、滩地、湖泊、河流、大面积的天然草场,为各种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除饲养着马、牛、绵羊、山羊、骆驼、鸡等家畜、家禽外,还有许多野生动物资源。

热水乡是都兰县主要牧区乡之一。全乡辖3个行政村、16个牧业社。总人口3787人,870个劳动力,包括汉、藏、蒙、回等民族。非农业人口1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

2007年农牧业生产总值为917.3万元,2007年人均纯收入2548.17元,全乡粮油总产量347.22吨,粮食单产300公斤。

“两基”教育工作在完成责任目标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2007年全乡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9.3%和98.6%,巩固率均达到了95.8%,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优惠政策。继续落实“少生快富”和“奖励扶助”两项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妇女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参合率达到96%以上,有效地防范了农牧民因病返贫的问题。全乡现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3处。设有民族完全小学1处,教学点4处。

热水吐蕃墓葬群位于 都兰县察汗乌苏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属唐代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吐蕃墓葬,共有墓葬200余座,其中最大的墓葬坐落在一座自然山丘之上,墓冢背靠热水大山,面临察汗乌苏河,高出地面约30多米,远望犹如城阙一般雄伟壮观。这座 墓葬封土堆高11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墓堆下还有3层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围墙,每层高约1米,宽3米,其上是泥石 混凝夯层,以及砂石夯层和夯土层组合而成的墓墙。墓冢从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横穿冢丘的穿木,计有9层之多,一律为粗细一般的 柏木。这种封土堆构筑形式和风格,为我国以往考古发掘中所仅见。  墓冢从封土堆顶部往下约6米处,是一座长方形的动物陪葬墓,墓葬四周用石块圈砌而成,墓口以上棚有大型柏木数根,墓内有动物骨架若干,计有牛、马、羊、狗、鹿等70多个动物 尸体。约9米处,有一座十字形陪墓葬,陪葬墓南北长21米,东西宽18.5米,由墓门、照壁、东室、西室、中室、南室等组成,各室均有开门,并有回廊相连。中室为木棺室,其余各室均为石室。其中,东室葬有许多兽骨,西室储有大量兽骨,中室和南室出土有大量的毛、丝织物,以及各类木结构物品。在回廊中也挖出大量的木件,以及丝、毛残片,可见随葬品之丰富。在众多的随葬品中,有古代皮靴、古藏文木片、古蒙古族文木牍、彩绘木片,以及金饰、木碗、木碟、木鸟兽和大量绚丽多彩的 丝绸遗物。这些丝绸遗物质地良好, 图案清晰,花纹艳丽,色泽鲜明,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丝绸品种有绵、绫、绢、刺绣等。图案有各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车马人物等。其中佛像、人物射猎、西域人图像、织锦袜等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珍品。粮食陪葬品只有显贵墓中才有发现。

1982年,青海省 文物考古队在都兰县热水乡进行古代文化调查时,意外发现此处古墓群,这些墓葬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距都兰县城30公里。这一墓葬群的发掘,对研究吐蕃文明史,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对藏族族源的探讨均有重要价值,被文化部认定为我国1983年六大重要发现之一。90年代考古发掘中又有新的成果,成为1996年全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行政单位

秦皇岛市抚宁区中医医院-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地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段都兰县热水乡人民政府东侧约130米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段都兰县热水乡人民政府东侧约130米

周边政府机关

都兰县热水乡人民政府 地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黑山公路热水乡政府

周边景区,

热水墓群 地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热水黑山公路北)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热水黑山公路北)

尕海 地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

周边乡镇

热水乡 地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政府(热水黑山公路北)

周边村庄

都龙 地址:海西蒙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