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鲁克山塔斯特林场
托里县, 托里县历史沿革, 托里县行政区划, 托里县地理环境, 托里县自然资源, 托里县人口, 托里县经济, 托里县交通运输, 托里县社会事业, 托里县地方特产, 托里县民俗风情, 托里县风景名胜, 托里县荣誉称号
托里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地处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断山区、塔额盆地南缘, 亚欧大陆地理内心 。位于东经82°28′~85°20′,北纬44°58′~46°24′之间。总面积21300平方千米。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截至2021年10月,托里县辖4个镇、4个乡,另辖4个乡级单位。 县人民政府驻 托里镇 。 截至2019年末,托里县有户籍人口91280人。 托里县自古地处西域,秦汉时期,县境属 匈奴 、 塞种 、 乌孙 等诸多民族的游牧之地。1981年7月,撤销托里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托里县人民政府。 托里一词源于蒙古语,意为“镜泉”。因城中有一旺泉,泉水清洌甘美,远望犹如明镜,故而得名。省道221线、省道318线及省道201线贯穿全境,托里县乡村公路通达率90%。2020年5月,托里县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主要景点有玫瑰谷、孔繁森纪念碑、老风口...
详情托里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地处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断山区、塔额盆地南缘, 亚欧大陆地理内心 。位于东经82°28′~85°20′,北纬44°58′~46°24′之间。总面积21300平方千米。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截至2021年10月,托里县辖4个镇、4个乡,另辖4个乡级单位。 县人民政府驻 托里镇 。 截至2019年末,托里县有户籍人口91280人。 托里县自古地处西域,秦汉时期,县境属 匈奴 、 塞种 、 乌孙 等诸多民族的游牧之地。1981年7月,撤销托里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托里县人民政府。 托里一词源于蒙古语,意为“镜泉”。因城中有一旺泉,泉水清洌甘美,远望犹如明镜,故而得名。省道221线、省道318线及省道201线贯穿全境,托里县乡村公路通达率90%。2020年5月,托里县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主要景点有玫瑰谷、孔繁森纪念碑、老风口生态旅游区。 2021年,托里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4.78亿元。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托里县辖4个镇、4个乡: 托里镇 、 铁厂沟镇 、 庙尔沟镇 、 哈图镇 、 库普乡 、 多拉特乡 、 乌雪特乡 、 阿克别里斗乡 ,另辖4个乡级单位:白杨河林场、老风口林场、巴尔鲁克山塔斯特林场、兵团农九师一七零团; 县人民政府驻 托里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托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 准噶尔盆地 西侧,塔额盆地东南部, 亚欧大陆地理内心 。东至克拉玛依市,西连 裕民县 ,南望乌苏市、精河县、博乐市,东与克拉玛依市、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邻,西南与 哈萨克斯坦 共和国接壤,北与 额敏县 交界。托里县地处北纬44°58′~46°24′,东经82°28′~85°20′,边境线约长58千米。县境东西长221.6千米,南北宽159.3千米,总面积21300平方千米。县城托里镇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512千米,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 伊宁市 703千米,距地区驻地 塔城市 123千米 。 托里县地形地貌
地质
托里县境出露地层多样。古生界地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属奥陶系、志留系、 泥盆系 、碳系。中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铁厂沟、白杨河谷地,分属 侏罗系 、 白垩系 。侏罗系属陆相湖沼沉积层含煤层,白垩系属河湖相地层,多分布于加依尔山、玛依勒山。 新生界 地层主要分布在托里谷地、铁厂沟东部、阿克别里斗区,分属第三系、第四系。第三系属河湖相地层。第四系成因较为复杂,属陪相地层。因是河流、湖沼堆积风积等组成,土层厚薄不等。北部土层较厚,托里谷地至东部白杨河区地层较薄。气候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2019年9月,托里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3037.8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4214.2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18.1公顷。生物资源
2019年9月,托里县除拥有优良的羊、牛、马、骆驼等家畜外,还有野生动物200余种。其中兽类31种、鸟类39种、鱼类20种、两栖爬行类6种、昆虫类150余种。属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动物有雪豹、北山羊、紫貂、天鹅、雪鸡、马鹿、黄羊、棕熊等。 野生植物1400余种,其中草木植物约1300种,木本植物约150种。经济植物药材种类较为丰富,约200余种,已开发利用的有50余种。产量较大的有贝母、甘草、锁阳、麻黄、黄芪、党参、肉苁蓉(大芸)、芍药等。列为珍稀保护的树种有云杉、胡杨等,植物有新疆贝母、新疆阿魏等。矿产资源
2019年9月,托里县80%区域处于西准噶尔成矿带,矿业开采条件好,具有明显开发优势。主要矿种有煤、金、铬、铁、铜、 花岗岩 、石灰石、石棉等39种416处,其中探明铬矿储量约260万吨,居全国首位;黄金的远景储量约500吨。人口
截至2019年末,托里县有户籍人口91280人。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2021年,托里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全县总播面积49.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7.34万亩,测土配方施肥35万亩,推广鹰嘴豆、红花、塔尔米等特色农作物1.34万亩,打造香菇、辣椒、小板栗南瓜等特色种植示范户660户。建设良种小麦、鹰嘴豆种子基地2000亩,推广玉米密植增穗抗倒伏种植技术500亩。高度重视抗灾保畜工作,储备饲草料3000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率达到100%。加强与新疆畜牧科学院技术合作,选定7个核心群,开展巴什拜羊“同期发情、同期授精”1040只,鉴定后备巴什拜种公羊500只,开办大畜冷配站20座,冷配牛3800头。加大与福润德在肉食品深加工领域合作力度,锦帝畜牧优质多胎肉羊、奶羊繁育推广、阿方提驼奶制品深加工等项目落地实施,完成饲草料交易集散物流中心(一期)建设,不断延伸了畜牧养殖产业链。第二产业
2021年,托里县加快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强化落实企业包联、“一企一策”、驻点指导等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生产黄金2660千克。聚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二期、国电玛依塔斯三期建成并网,各风电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98亿元,同比增长20.5%。稳步推进石材产业集控区建设,建材加工集约化、产业化初具规模。第三产业
2021年,托里县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优势促进消费升级,全年电商交易额达到5580余万元。依托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发展“电商庭院经济”,电商农产品网销额达1000余万元。加快推进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乡(镇)村快递配送站点实现全覆盖。新建旅游民宿8套,新增床位24张,新建旅游厕所1座,沙孜湖景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铁厂沟镇阿勒帕萨勒干村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旅游乡村。交通运输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托里县实施第四小学、义务教育学校薄弱改造等项目,县一中分校区建成投用,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等政策,惠及全县1.75万名学生。坚决落实“双减”政策,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文化事业
2021年,托里县“文化润疆·文润托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以及“讴歌建党百年,谱写新疆变化”阿肯弹唱等50余场活动成功举办。医疗卫生
2021年,托里县实施准噶尔社区卫生院、疾控中心公共卫生能力提升等项目,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机构增至11家,推进兵地医疗资源共享,与兵团第九师医院实现系统互联互通。社会保障
2021年,托里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1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720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0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达98.55%,发放低保金1758.18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69.96万元。地方特产
新疆褐牛 新疆褐牛是以本地土种牛为母体,引用瑞士褐牛、阿拉托马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与之杂交改良,经长期选良而成的乳内兼用的良种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能耐严寒和粗放饲养,放牧性能好,抗病力强,并具有较高的产乳和产肉性能。新疆褐牛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生产性能高等优点。 哈萨克族的小刀 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哈萨克男子差不多都有一把小刀。小刀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宰杀牲畜、剥皮、收拾杂碎、修理鞍具、制作木制工艺品、吃肉、吃瓜、打猎等等都离不开小刀。在哈萨克族男子系的皮带中,专门留有挂小刀的位置。哈萨克的刀子分为两种:一种是30多厘米长的长刀;另一种是折刀。大多数男子都带折刀。在折刀中又分大、中、小三个号。哈萨克小刀在式样上也很多,如剑式、鹰嘴式等,刀把用金属、牛角、塑料镶面及混合用料,讲究的还在刀把上镂花纹和压图案,有的还镶嵌金属条、宝石、彩石做点缀品。刀刃的制作也讲究淬火、沾水、沾油等工艺,小刀的钢材选择也十分注意,大都用弹簧钢板做刀的原料,使刀刃锋利而坚硬牢固,能长期使用。在哈萨克族的部落里有专门从事制作各种小刀的民间匠人,他们手艺高超,技艺一代传一代,而他们制作的各种精美锋利的小刀,也被哈萨克群众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珍珠鸡 珍珠鸡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优质的野味肉禽。珍珠鸡富含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达23.4%,并含有较高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所含维生素比家鸡高一倍以上。年产珍珠鸡蛋40吨,年销售量40吨。 奶疙瘩 奶疙瘩是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少数民族喜欢吃的一种食品,是奶子的结晶体。奶疙瘩有两种,一种是甜奶疙瘩,一种是酸奶疙瘩,可带油可不带油。做法大都是靠手工,用新疆放牧天山牧场奶牛的新鲜牛奶经特制加工而成。它是哈萨克民族手工制作的一种奶制品,具有奶味浓郁的特点。哈萨克族牧民做奶疙瘩时,先将牛或羊奶发酵,把发酵后的酸奶倒入锅里熬,然后装入布袋里吊起来,使其水份滴尽,用手捏成小块,放到铺有芨芨草编制的席子上凉干即成。晒干的奶疙瘩可以存放很长时间,日常可以和一起奶茶食用,外出放牧或远行又可以充当干粮。民俗风情
冬不拉 冬布拉 在草原上流传很广,式样也有很多种,铲子形冬布拉叫“阿巴依式冬布拉”,马勺形冬布拉叫“江布里冬布拉”。后来经不断改革,将这两种式样的冬布拉加以结合,出现了一种“民族新式冬布拉”。冬布拉是阿肯手中的武器,它既可叙事又可抒情,特别当它描绘草原新生活时,那明快的旋律,充满了浓厚的草原气息。 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 是 哈萨克族 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他们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 哈达 献 哈达 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风景名胜
玫瑰谷 玫瑰谷地处托里县加斯哈拉盖林区,这里满山遍野生长着香气溢人的野玫瑰、野蔷薇,故由此得名。夹在野玫瑰之间还生长着冬虫草、锁阳、大芸、党参等珍贵野生药用植物,马鹿、盘羊、松鸡、棕熊等30余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在繁衍生息。 孔繁森纪念碑 新疆有一座孔繁森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就位于托里县省道221西侧,距托里县城4.5千米。孔繁森同志系山东聊城人,生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7月,生前曾任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记兼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4年11月29日上午赴新疆塔城地区考察途经托里时,发生车祸,不幸遇难。孔繁森同志生前两次援藏,历时十载,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称号,当地群众称他为“新时期的雷锋”、“九十年代的焦裕禄”。 为纪念孔繁森同志,1995年11月29日,在孔繁森同志以身殉职一周年之际,在孔繁森同志遇难地点附近,托里县各族人民为孔繁森同志修建了纪念碑。纪念碑坐西朝东,高2米,上宽1.18米,下宽1.18米,是用雪花青色花岗岩料砌成,分基座和碑体两部分。 老风口生态旅游区 老风口生态旅游区,地处塔城地区托里、额敏两县之间,是塔城地区公路交通的咽喉,也是地区经济建设、东联西出的要道。老风口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大风频繁,特别是冬季盛行偏东大风,其风速之高、移雪量之多、危害之大,为世界所罕见,并因此而闻名全国。清光绪十年(1884年),老风口就设有驿站DD平安驿,后来又在附近小山建有一座风神庙,门上匾额为光绪皇帝御笔“福佑岩疆”。民国时期,这里修有专供行人避风的官房若干间。隆冬寒天过一趟老风口犹如走了一趟“鬼门关”,令人不寒而栗。老风口的大风,向西可延续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阿拉湖、巴尔喀什湖,故哈萨克斯坦称此风为“阿拉风”或“艾比风”。荣誉称号
2017年3月10日,托里县喜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哈萨克族阿肯之乡”、“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2020年5月,托里县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周边行政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塔斯特东路司法局16号
营业时间:10:00-20:00
周边五金店
布炫坊床上用品
地址:哈拉布拉镇塔斯特西路31-1
周边景区,
巴尔鲁克山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裕民县
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