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卿第社区

宪卿第社区 宪卿第社区社区概况 宪卿第社区社区建设 宪卿第社区社区管理 宪卿第社区社区景观


宪卿第社区于2002年6月组建而成,隶属东北街道。2006年3月,东北街道改名为凤山街道,本社区即隶属凤山街道。本社区境域位于余姚市城区闹市中心,东起三官堂江,西至新建路,南濒姚江,北临候青江。浙江省余姚市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社区概况辖区内包括有旧时的余姚县衙、秘图山、府前路、县东街、城隍庙、都司前、木弄口、金锁桥、宪卿第、直神弄、陈家弄、东水阊等里弄区域,余姚镇政府亦在本境域内。1995年市政府搬离之前,这里是全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是一处以老城区为主体的综合性社区。区域面积达0.5平方公里。由于境域内有“宪卿第”,社区即以“宪卿第”命名。社区历史宪卿第社区地处城区东北廓。在宋代时,城区被分为十个坊,辖区内有履仁坊、待士坊、清和坊、崇理坊等。到元代时,现社区境域分属双桂坊、待士坊、安定坊、还淳坊、肃清坊等五个坊。明代时,本...

详情

宪卿第社区地名网_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资料简介
  宪卿第社区是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凤山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302810020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281。宪卿第社区与梦麟社区、望湖社区、酱园街社区、子陵社区、季卫桥社区、凤山社区、阳明东路、包家、东江社区、东城社区、胜一村、皇山桥村、双河村、剑江村、穴湖村、蜀山村、同光村、九垒山村、五星村、永丰村相邻。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介绍

宪卿第社区于2002年6月组建而成,隶属东北街道。2006年3月,东北街道改名为凤山街道,本社区即隶属凤山街道。本社区境域位于余姚市城区闹市中心,东起三官堂江,西至新建路,南濒姚江,北临候青江。

浙江省余姚市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

社区概况

辖区内包括有旧时的余姚县衙、秘图山、府前路、县东街、城隍庙、都司前、木弄口、金锁桥、宪卿第、直神弄、陈家弄、东水阊等里弄区域,余姚镇政府亦在本境域内。1995年市政府搬离之前,这里是全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是一处以老城区为主体的综合性社区。区域面积达0.5平方公里。由于境域内有“宪卿第”,社区即以“宪卿第”命名。社区历史

宪卿第社区地处城区东北廓。在宋代时,城区被分为十个坊,辖区内有履仁坊、待士坊、清和坊、崇理坊等。到元代时,现社区境域分属双桂坊、待士坊、安定坊、还淳坊、肃清坊等五个坊。明代时,本境区分为九个里。清康熙时,将境域分为十一个里。清末宣统时,本境域归属北城乡。民国十七年,本境域分属于东门镇、候青镇。民国二十九年,本境域隶属阳明镇第十七保至第二十一保,共五个保。1952年改为第十七村至第二十一村。1958年,阳明镇改称余姚镇,本境域归属余姚镇。1985年7月,余姚撤县设市,境域属余姚市余姚镇。2001年9月,调整城区行政区划,撤消余姚镇,组建东北等四人街道办事处。社区境域隶属东北街道办事处。2006年3月,四个街道改名,东北街道改名为凤山街道,境域隶属凤山街道办事处。

社区由原来的中山厅居委、宪卿第居委合并而成。

中山厅居委:中山厅居委位于本社区的南半部,因境内旧有城隍庙于民国时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以大殿改设“中山厅”,居委即以为名。共和国成立前后是余姚县阳明镇十九保、二十保,不久改村。1952年成立中山厅居民委员会。1983年,人民路以南分为中山厅居委,人民路以北为人民路居委。另于1952年将十七村组建为西横街居委,1963年,西横街居委与县东街居委合并,仍称西横街居委,1981年改名为木弄口居委。二十世纪末,木弄口居委和金锁桥居委再并入中山厅居委。

宪卿第居委:宪卿第居委位于本社区的北部。1952年组建直神弄居委;1983年,中山厅居委分出人民路以北部分另立人民路居委。二十世纪末,由人民路居委、直神弄居委合并而成宪卿第居委。

宪卿第社区现有居民二千一百户,六千一百二十三人。有居民住宅楼群四十七幢,十五个墙门,下设十五个居民小组。区域内有市国税局等市直机关、企业单位13家,具有营业网点广、辖区单位多、流动人口多、居民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是省示范社区、余姚市文明社区,荣获余姚市级等荣誉近10项,形成关爱型文明社区创建特色。

作为余姚市的中心区块,这里历史悠久,文风浓郁,余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的政治活动,都与这里有关,遗留的文物古迹众多。通济桥与舜江楼,是余姚的标志性建筑,它经历了千百年风雨,是余姚经历沧桑岁月变迁的证明。县衙东侧原有考棚,是县试秀才之所,这里选拔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名人,自宋代至清代约六百八十多名进士,都是从这里首先考中秀才之后才走向文化领域,或走向官场,为祖国的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伟人的业绩使余姚名闻全国。原先竖立在县衙门上的“文献名邦”匾额,正体现了姚江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显示着余姚的古老,象征着浙东重镇“东南名邑”余姚自古至今的历史价值。

时至近现代,随着旧城的改造,社区境内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建路与阳明东路是姚城的商贸中心,这里有长发商厦、国美电器商场、永乐家电、工商银行、邮政营业、河姆渡宾馆、烟草局、移动通讯公司,以及各类饮食、家纺、服装、鞋帽、灯具、文化用品商店等,各类现代商场、金融企业的建立,正丰富着余姚市民的物质生活,体现着余姚经济发展的前景。以心学大师王阳明命名的“阳明小学”,和总工会成人职工学校,是两所教学质量显著的学校。创办较早的化纤棉纺织厂,是浙东地区较为著名的纺织企业,有着相当雄厚的生产实力。姚江北岸一批临江近代古建筑的修复,随着休闲服务类店铺的开业,面对碧波荡漾的姚江,蕴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和悠然之情调,这里已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三官堂路上自南至北的沿江公园,以及国税局门前的广场,已成为市民清晨锻炼,或暇日活动、娱乐的场所。这里还有初建于晚清、重建于二十世纪末的天主教堂,是天主教徒的活动场所。

由于辖区内公园少、休闲场地缺乏的因素,本社区在建绿护绿的工作中做文章,在小区新村等地广植树木,遍种花草,号召居民种花养草,形成了不少的绿色家庭,创建“绿色型社区”,使社区营造出绿意盎然的优美居住环境。

宪卿第社区在治安、计生、卫生、文艺、绿色等方面,提倡自我型管理、自我型服务,做出了不少成绩。社区还建立有党员志愿者队伍,文艺宣传队伍,医疗服务队伍,有党群阅览活动室等,为社区居民服务,得到社区居民的极大信诚。

社区按教育、服务、治安、卫生、环境、文体等“六位一体”格局,开展居民自治活动。社区设立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和四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现有在册党员一百零二人,在职党员一百四十五人。建有宪卿第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议事委员会、议事监督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负责组织和动员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现有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6人,居民小组长54人。

社区境内有如下人文景观及历史名人故居:

因山体仅方丈之高,旧称方丈山。按古文献记载,此山是大禹治理姚江时收藏秘图之所,到唐代时即改称为秘图山,山前竖有“神禹秘图”石碑。山之南麓有勺水,称秘图湖。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君主孙权派同学朱然任余姚长,即于秘图山前始筑县衙。元代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时有将军刘仁本治师余姚,即仿照一千零八年前在绍兴兰亭举行的兰亭修禊盛会,在余姚秘图山前秘图湖旁举行了一次“续兰亭会”,依照会稽兰亭景物布置,构筑雩咏亭等建筑,召集当时名士赵淑、谢理、朱右、僧白云等四十二人,汇聚于秘图湖沿边,修禊赋诗,流觞品酒,令各人按晋人兰亭修禊原韵,再赋诗倡和。事后即将诗作汇总,镌刻于石碑。秘图山“续兰亭会”诗会,是我国文坛上的第二次盛会。

秘图山前自东汉建安五年(200)年起,历来是余姚县衙所在地,历时已达一千八百多年。东汉晚期,首任余姚长朱然在这里建造县衙。县衙大堂坐北朝南,堂前挖掘一池,种植荷花,称之为秘图湖,形成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后经历代增建,成为一大片古建筑群。秘图山前是历史悠久、格局完整的古县衙遗存。1995年,余姚市政府搬离,秘图山被平毁,改建为商住楼和商厦。

通济桥又称舜江桥,北宋庆历八年(1048),余姚县令谢景初在此始建木桥,取名德惠桥。此后常毁常建。元代中期,有僧惠兴以庙产作建桥经费,改筑石桥,到至顺三年竣工,下设三洞,定名为通济桥。清雍正四年桥崩塌,雍正七年集资重建,于雍正九年(1731)竣工,体势庞大,有“浙东第一桥”之称。

通济桥北首便是舜江楼,俗称鼓楼,与通济桥构成了“长虹腾空,飞阁镇流”的连合体。元代至元元年(1335),余姚州判叶恒于城墙上始筑谯楼,即为舜江楼。制作刻漏(用桶盛水,中置标尺,水滴下漏,按水位来记时的一种古代计时器)、铜钟,作报时之用。通济桥和舜江楼现是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旧称虞宦街,因汉晋时期,虞姓巨族起原于双雁里罗璧山,世代为宦,后聚居于城内龙泉山东麓,府第相联,形成集市街区,即称之为虞宦街。民国十八年四月,虞宦街大火,延烧县西街、鹅行街店房百馀间。火后即时重建,拓宽街面,逐改称为新建路,但民间仍一直称之为虞宦街。

阳明东路原为小石板路,沿路有河,河上有桐江桥、金锁桥、银锁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将小河填平,路面拓宽,改称人民路。1993年11月,为纪念明代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经市政府决定,“人民(东西)路”即日起改名为“阳明(东西)路”;同时将“人民路小学”改名为“阳明小学”。

都司前 明代万历年间于此设立都司署衙门,于1969年改为工人路。

直神弄在陈家弄之南,相传弄内古有“真人庙”,因年代久远,“真”字下两点被蚀而成“直”字,又将“人”字讹成“神”字,后人逐称作“直神弄”。

汉魏以来,御史衙门别称为宪台,将任职御史的人称之为“宪卿”;“第”是府第、住宅。由于此弄内曾有任职御史的某官员府第,故称之为“宪卿第”。

理学旧居在宪卿第弄内七号,原是王阳明的启蒙老师、余姚名儒陆恒的故居,曾由王阳明亲笔题写“理学旧居”巨匾额。1995年被拆毁。

闻人铨故居在宪卿第弄内32号,是王阳明表弟、学生闻人铨的故居所在地,毁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构筑江北城墙时,于此城墙位置开水门以疏通候青江之水引入城内小河,称东水阊,1969年填河扩路,改称为劳动路。

抑抑堂 抑抑堂在阳明东路48号,是明代广西按察使、著名戏曲家、黄宗羲岳父叶宪祖的故居,二十世纪末被毁。

举人房 举人房位于府前路23号,清代前期某举人所建,具有明末清初浙东风格的古建筑。

蒋家洋房 蒋家泮房在合宝弄中段,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的中西结合式建筑。

周家墙门在府前路,由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上海外国银行任职的周姓买办所建,具有西洋风格的中国传统古建筑。

三官之名起因于东汉时期,张角创立的太平道与张鲁、张修创立的五斗米道,信奉天、地、水三神,又叫三官;各地先后建三官堂以奉祀天、地、水三神。三官堂路即因原有三官堂而得名。

周边路口

第卿宪/劳动路(路口) 地址:宁波市余姚市宪卿第

周边门

宪卿第公寓-西门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劳动路宪卿第公寓(中成大厦附近)

周边住宅区 房地产

宪卿第公寓 地址:宁波市余姚市劳动路32号
宁波市余姚市劳动路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