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镇

郝家镇 郝家镇经济状况 郝家镇村镇建设 郝家镇农家新时尚 郝家镇旅游观光 郝家镇特色农产品 郝家镇下辖村 郝家镇乡镇所属学校 郝家镇各村委会


郝家镇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 垦利区,位于垦利区的西南部、东营市西郊,耕地面积3.3万亩。全镇共有油(气)井400余口,胜利油田二、三、四级单位8个,是一个典型的油区乡镇。2002年,该镇被评为东营市第一家“文明信用乡镇”。 该镇创新的农村会计委派制、村务大事村民公决、村级事务“三监管”等一系列先进经验在垦利县乃至东营市得到推广。该镇有中学1处,小学1处,2014年在校生共10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郝家镇位于县(区)境西南部,距垦利城区30公里,面积60.77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28个村民委员会。该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主要农作物以棉花和小麦为主。该镇围绕农业抓工业的发展思路,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以高科技为基点的协会式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实现农业资源优势与外来优势对接。到2008年,建成了耿家高科技示范园区,鼓励农民...

详情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介绍

郝家镇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 垦利区,位于垦利区的西南部、东营市西郊,耕地面积3.3万亩。全镇共有油(气)井400余口,胜利油田二、三、四级单位8个,是一个典型的油区乡镇。2002年,该镇被评为东营市第一家“文明信用乡镇”。 该镇创新的农村会计委派制、村务大事村民公决、村级事务“三监管”等一系列先进经验在垦利县乃至东营市得到推广。该镇有中学1处,小学1处,2014年在校生共10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郝家镇位于县(区)境西南部,距垦利城区30公里,面积60.77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28个村民委员会。

该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主要农作物以棉花和小麦为主。该镇围绕农业抓工业的发展思路,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以高科技为基点的协会式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实现农业资源优势与外来优势对接。到2008年,建成了耿家高科技示范园区,鼓励农民发展无土蔬菜种植,发展花卉种植以及各种绿色蔬菜的种植。

该镇有葡萄种植传统,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该镇组织果农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积极改良葡萄品种,并出台了相关扶持和重奖的优惠政策。2007年新增葡萄种植面积500亩,有半岛、巨峰、红提、玫瑰香等10余个品种,并把采摘期延长到50天左右,为发展自主采摘提供了有利条件。建成1.2万亩的绿色生态观光园,并全面推行生物肥和生物农药,提高葡萄品质。该镇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乐好佳”大田蔬菜和“昊嘉”葡萄、葡萄酒商标。2007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葡萄文化旅游节。

绿色农业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业基地之一,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黄河三角洲开发”与“海上山东”建设两大跨世纪工程主战场,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第一个优先项目。自1988年实施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以来,该镇已累计开发荒碱地2.5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5万公顷,年均生产粮食1.65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居山东前列。畜牧、水产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冬枣、留兰香、黄河口蜜桃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科技化、企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该镇工业以郝家工贸发展基地为载体,发挥城郊优势,大力招商引资。该镇依托郝家工贸发展基地的优势,做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用工与劳动力转移的文章,着力引导群众洗脚上岸进厂务工。在该镇劳动保障所的引导下,在大力发展企业内部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该镇还积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工作,不断为农民增收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该镇以改善村居环境为突破口,强化村庄规划建设,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新村”现象,全面实施村容村貌整治,突出抓了“四通”:即村村通油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四化”:即街院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三清”:即清理三大堆、清理残垣断壁、清理空闲宅基;“两改”:即改厕、改圈。2013年垦利县政府对郝家镇主干道之一的南一路进行整修拓宽,极大改善了郝家镇交通网络。

该镇为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在2008年下发了在全镇农村开展农产品经纪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有关文件,并将这一要求纳入新农村建设年度目标考评。凡参加培训的农民经考试合格,就可以获得农产品经纪人初级证书和推销员初级证书。截至2009年1月,该镇有600多名农民参加了由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已有112名农民取得农产品经纪人初级证书,137名农民取得推销员初级证书。持证后的农民成为农村流通领域的主力军,不仅为当地农产品外销做出了贡献,自己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截止到2008年,该镇75%的农户拥有摩托车和电动车,有的农户家里甚至有两辆以上,私人汽车也开始进入了农户家庭。摩托车、电动车和私人小轿车在公路上往来穿梭,奇瑞、比亚迪、桑塔纳、吉利等国产品牌比比皆是,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该镇抓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旅游精品路线和精品景区建设。

郝家绿色生态观光园

2007年,该镇发挥交通便利优势,在耿家蔬菜和薛家葡萄的种植基础上,规划建设了郝家绿色生态观光园,重点发展乡村游、生态游。该观光园总规划面积1.2万亩,辖耿家、薛家、孙家、宋沙、王沙、迟沙、黄店、大务等8个村。规划有:耿家蔬菜园、薛家葡萄园、宋沙香瓜园、黄店文化遗址、绿色长廊观光亭、游船码头等景点。西与 广利河总干绿色长廊,北与东营天鹅堡童话主题植物园、西郊工贸发展基地、白石温泉生态园相连,实现了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的最佳结合,达到观光园、生态园、工业园、植物园、物流园等多赢效益。2008年,该镇投资600万元建成了五星广场引景区和旅游服务中心,观光园特色种植5000多亩,大棚180个,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乐好佳”蔬菜已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乐好佳”纯天然自酿葡萄酒,品质优良、口感独特、市场供不应求。该镇带动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规模、优化品种、提高质量,集全镇之力尽快把郝家绿色生态观光园打造成油城的“西花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农家乐乡村游的典范。

白石温泉生态园

该园位于郝家工贸发展基地核心地块,邻近油田住宅区,道路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该项目占地面积78.6亩,是东营市首家集餐饮、休闲、度假、观光、温泉、采摘、农副产品加工于一体的温泉生态园。主要建有智能温控室、高档餐饮楼、职工公寓、商务会所、采摘园、垂钓园、温泉洗浴、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 该项目中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成为镇特色农业的龙头项目,带动该镇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被评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

郝家工贸发展基地

郝家工贸发展基地创建于2001年,是该镇发展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的良好载体,2002年被山东省建设厅、中小企业办公室联合命名为“省级民营经济园区”。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投资4600万元,解决了工贸基地的供水、供电、修路、排水以及通讯和土地整平,基础设施达到了“五通一平”。 截止到2008年,累计修建道路3100米,完成道路两侧绿化6000余米,道路已形成了两纵三横的框架格局,还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业管理公司,把工贸发展基地内的供水、供电、道路维护及卫生管理全部纳入统一管理,专门成立了警区,实行24小时巡逻,为各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极大改善了工贸发展基地的投资环境。截止到2008年共引进项目63家,投产项目达到53家,限额以上企业29家。初步形成了汽车贸易、机械加工、石油化工、建筑建材、餐饮旅游五大产业。尤其是汽车贸易初具规模,聚集了一汽丰田、北京现代等19家21个品牌汽车4S店,年销售汽车占全市汽车销量的70%以上,成为东营地区最大的汽车贸易市场。

浓浓乡情

郝家镇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县,居民来自11个省107个市县。他们带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西部多为利津籍人,多灵气,善思辨,长于经商贸易;中部多为寿光籍人,尊克俭,善持业,长于勤奋劳作;东部则以鲁西移民为主,耐艰辛,性刚烈,长于拼搏创业。多种类型的风俗民情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经过长期的融合同化,不少习俗渐趋一致。形成了既具有传统特色,又极具时代气息的独特精神。

旅游资源

该镇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地球暖温带地区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1.3万公顷槐林,万顷柳林,2万公顷芦苇荡亦野趣天成,构成了黄河口“野、奇、新、特”的独特景观。

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水产

下辖村
宫家村 侯家村 北张村 北王村 孟家村 店子村 前缪村 后缪村 许家村 十五图村 南张村 大赵村 小赵村 十八图村 郝家村 前岳村 前岳村 后岳村 八里村 孙家村 宋沙村 迟沙村 大务村 吴杨村 樊家村 黄店村 薛家村 耿家村

垦利区郝家镇中学

垦利区郝家镇中心小学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郝五公自山西省洪洞县迁至直隶枣强县复又迁此建村,因此地原有一坐地户名郝安吉,故以姓氏命名"郝家"。1958年立郝家大队,1984年建郝家村民委员会。耕地90.9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南部,北纬37°26′东经118°22′。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吴寿仁自直隶枣强县迁至今本县垦利镇吴家旺村址处,同年因海潮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吴家"。同年,杨林、杨志、杨兴3兄弟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得"杨家"。1957年并称"吴杨",系取所辖自然村吴家、杨家之首字而命名。1958年立吴杨大队,1984年建吴杨村民委员会。共219户,641口人,耕地78.2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北部,北纬37°27′东经118°25′。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盖辛自直隶枣强县郝家沟分发迁此,盖屋时,正逢下大雾,故得名"大雾头"。后演变为"大务头"。1942年后简称"大务"。1958年立大务大队,1984年建大务村民委员会。耕地211.3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北部,北纬37°27′东经118°25′。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樊纲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建村,故名"樊家"。1958年立樊家大队,1984年建樊家村民委员会。耕地81.2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北部,北纬37°27′东经118°25′。

据传,明宣德年间(1426~1436),张奎从本镇十八图迁此建村,故名"张家"。后因南有"南张"村,故改名"北张"。1958年立北张大队,1984年建北张村民委员会。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北部,北纬37°27′东经118°19′。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王氏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建村,故名"王家"。后(时间失考)因本村在王家(今东营区史口镇南王)北,故改名"北王"。1958年立北王大队,1984年建北王村民委员会。耕地59.1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北部,北纬37°27′东经118°20′。

据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8),岳庆林从前岳北迁0.5公里至此建村,故以方位姓氏得名"后岳"。1958年立后岳大队,1984年建后岳村民委员会。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北部,北纬37°27′东经118°21′。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侯氏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建村,故以姓氏得名"侯家"。1958年立侯家大队,1984年建 侯家村民委员会。耕地63.2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部,北纬37°27′东经118°20′。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9),岳林自直属枣强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岳家"。明成化年间(1465~1488),因岳林的六世孙岳庆林北迁0.5公里建村为"后岳",故相应改名为"前岳"。1958年立前岳大队,1984年建前岳村民委员会。耕地75.5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北部,北纬37°27′东经118°21′。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迟姓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在一小河(此河现已不复存)北岸低洼沙地处建村,故以姓氏及村址土质特点得名"迟家沙窝"。1942年后简称"迟沙"。1958年立迟沙大队,1984年建迟沙村民委员会。耕地100.8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部,北纬37°27′东经118°24′。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王氏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在一小河(此河现已不复存)北岸低洼沙地处建村,故以姓氏及村址土质特点得名"王家沙窝"。1942年后简称"王沙"。1958年立王沙大队,1984年建王沙村民委员会。耕地41.4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部,北纬37°26′东经118°24′。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宋氏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在一小河(此河现已不复存)北岸低洼沙地处建村,故以姓氏及村址土质特点得名为"宋家沙窝"。1942年后简称"宋沙"。1958年立宋沙大队,1984年建宋沙村民委员会。耕地95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部,北纬37°26′东经118°24′。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宫九先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建村,故名"宫家"。1958年立宫家大队,1984年建宫家村民委员会。耕地68.7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部,北纬37°26′东经118°20′。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盖氏自山西洪同县迁此落居,与坐地户孙氏同住,故名"孙家"。后虽盖氏繁昌,但仍沿用"孙家"。1958年立孙家大队,1984年建孙家村民委员会。耕地116.3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部,北纬37°26′东经118°24′。

据《孟氏家谱》(孟氏西支谱)记载:"余四十九代祖自邹县移居蒲邑东北距城六十余里,族姓藩衍相传,以孟家名至今数百年"。可见"孟家"村是以姓氏得名。1958年立孟家大队,1984年建孟家村民委员会。耕地70.8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部,北纬37°26′东经118°20′。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徐狄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建村,因村东北隅有一寺院,人称"玉皇殿",由此得村名"皇殿"。后演变为"黄店"。1958年立黄店大队,1984年建黄店村民委员会。耕地41.9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部,北纬37°26′东经118°25′。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薛永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建村,故名"薛家"。1958年立薛家大队,1984年建薛家村民委员会。耕地94.1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部,北纬37°26′东经118°24′。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张氏一家自山西洪洞县迁至直隶枣强县,同年复又迁此建村,故名"张家"。清系蒲台县十八图驻地,遂以政区名改称为"十八图"。1958年立十八图大队,1984年建十八图村民委员会。耕地145.5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南部,北纬37°26′东经118°21′。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傅氏自郝家湾西"傅家小庄"(今郝家镇西南部)迁此建村,因村距史口八华里,由此得名"八里"。1958年立八里村大队,1984年建八里村村民委员会。耕地39.1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南部,北纬37°26′东经118°23′。

据传(时间失考),张九林从今本镇南张北迁此大道(自利津城通往史口)旁开店,故名"张家店子"。后简称"店子"。1958年立店子大队,1984年建店子村民委员会。共64户,217口人,耕地37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部,北纬37°26′东经118°19′,自然村为店子村。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耿事修自山西洪洞县迁至直隶枣强县复又迁此建村,故名"耿家"。1958年立耿家大队,1984年建耿家村民委员会。耕地61.2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东南部,北纬37°25′东经118°25′。

相传,明洪武二年(1369),许刚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定居,时名"小李村"(名称来历佚考)。后许姓繁衍兴盛,故渐改称"许家"。1958年立许家大队,1984年建许家村民委员会。耕地78.5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南部,北纬37°25′东经118°19′。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杨文赞从山西洪洞县迁至直隶枣强县复又迁此建村,故名"杨家"。清因行政区划(属蒲台县十五图)更名为"十五图杨家"。1942年后简称"十五图"。1958年立十五图大队,1984年建十五图村民委员会。耕地58.8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南部,北纬37°25′东经118°19′。

据传,清道光年间(1821~1851),张朋、张金、张敬3兄弟从博兴县"窑窝"迁此建村,故名"张家"。后(时间失考)因与村北五华里一张家重名,故以方位姓氏改名为"南张"。1958年立南张大队,1984年建南张村民委员会。共135户,409口人,耕地52.5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南部,北纬37°25′东经118°19′,自然村为南张村。

据《缪氏家谱》得知:明洪武二年(1369),缪中元及其三子缪守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前、后建村,因本村在后,故以方位姓氏得名"后缪"。1958年立后缪大队,1984年建后缪村民委员会。耕地52.9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南部,北纬37°25′东经118°28′。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赵氏自直隶枣强县迁赵家东建村庄,故得名"东赵庄"。据《赵氏家谱》(中华民国22年癸酉十七世孙宗耀撰词注谱)得知:约清雍正年间(1723~1736),部分赵氏后裔从博兴县"老管赵"移居东赵庄,因村增大,故改称"大赵家"。后简称"大赵"。1958年立大赵大队,1984年建大赵村民委员会。耕地22.8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南部,北纬37°25′东经118°20′。

据《缪氏家谱》得知:明洪武二年(1369),缪中元及其三子缪守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前、后建村,因本村在前,故以方位姓氏得名"前缪"。1958年立前缪大队,1984年建前缪村民委员会。耕地79.4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西南部,北纬37°15′东经118°18′。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赵来阳从山西洪洞县迁至直隶枣强县复又迁此建村,因村距史口八华里,且在八里西南,故以方位距离及姓氏得名"西八里赵家"。后(时间失考)因比村西大赵家小,故改名为"小赵"。此后增入邵姓住户,遂改称"赵邵家"。之后,简称"邵家"。1984年建小赵村民委员会。耕地5.6公顷,地理位置位于郝家镇南部,北纬37°25′东经118°21′。

垦利县郝家镇侯家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八里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前岳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前缪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北张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北王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十五图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十八图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南张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后岳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后缪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吴杨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大务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大赵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孙家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孟家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宋沙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宫家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小赵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店子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樊家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王沙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耿家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薛家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许家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迟沙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郝家村村民委员会

垦利县郝家镇黄店村村民委员会

周边乡镇

郝家镇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

周边村庄

郝家村 地址:东营市垦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