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南呼村

魏南呼村 魏南呼村建制沿革 魏南呼村行政区划 魏南呼村人口民族 魏南呼村经济概况 魏南呼村社会事业 魏南呼村历史文化 魏南呼村著名人物


魏南呼村 ,隶属 河南省 滑县四间房乡,位于 四间房乡西部,东距四间房乡政府驻地2公里左右,南邻省道S101,东和魏南呼村相连,西与大吕庄接壤,北和 西呼村毗邻。据民国《重修滑县志》载:汉成帝(前32年)时,东郡金堤决,河堤使者王延世率卒运土塞河,修补金堤,堤上建有金堤驿,民修庐舍皆居其上。此时,便有了该村雏形,因当时村周围遍植国槐、枣树、风杨等,大树上多有乌鸦的巢穴,故与村东的一个自然村并称东、西乌巢村,又因我们这个村在西边,所以谓之西乌巢。另据《重修滑县志》载:隆安二年(398年),后燕范阳王慕容德率4万户自邺南徙滑台,称南燕。一次迁来4万户,乌巢村人口也随之增多,且多居于曹村坡北岸,村南便是无边碧波,禽鸟于此繁衍生息,鸣声此起彼伏,一时改称为南鸣湖。又据村东北宋元祐年间行务碑碑刻,距村东北两华里有五呼镇,商贩众多,贸易繁华,是当时周边各村的集市所在。...

详情

魏南呼村地名网_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四间房镇魏南呼村资料简介
  魏南呼村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四间房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526112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526。魏南呼村与赵拐村、大吕庄村、李南呼村、九间房村、曹村、四间房村、潘寨村、肖村、唐尔庄村、西呼村、北呼村、东呼村、大芬村、高寨村、朱店村、前赵拐村、后赵拐村、潘张村、李寨村、史寨村、花堤口村、王道口村、南召集村、陈庄村、王寨村、王三寨村、马寨村相邻。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四间房镇魏南呼村介绍

魏南呼村 ,隶属 河南省 滑县四间房乡,位于 四间房乡西部,东距四间房乡政府驻地2公里左右,南邻省道S101,东和魏南呼村相连,西与大吕庄接壤,北和 西呼村毗邻。

据民国《重修滑县志》载:汉成帝(前32年)时,东郡金堤决,河堤使者王延世率卒运土塞河,修补金堤,堤上建有金堤驿,民修庐舍皆居其上。此时,便有了该村雏形,因当时村周围遍植国槐、枣树、风杨等,大树上多有乌鸦的巢穴,故与村东的一个自然村并称东、西乌巢村,又因我们这个村在西边,所以谓之西乌巢。

另据《重修滑县志》载:隆安二年(398年),后燕范阳王慕容德率4万户自邺南徙滑台,称南燕。一次迁来4万户,乌巢村人口也随之增多,且多居于曹村坡北岸,村南便是无边碧波,禽鸟于此繁衍生息,鸣声此起彼伏,一时改称为南鸣湖。又据村东北宋元祐年间行务碑碑刻,距村东北两华里有五呼镇,商贩众多,贸易繁华,是当时周边各村的集市所在。所谓“五呼”,有立于集市中心向东西南北四方高呼皆可听到之意,东西南北四方分别为东呼、西呼、南呼和北呼,因南面是两个自然村,所以按姓氏分别称为吕南呼和魏南呼,后来,因吕姓逐渐减少,吕南呼又改为李南呼,而该村“魏南呼”之名至今未变。

据史料载,该村地处黄河故道,是上古时颛顼、帝喾(北距二帝陵10公里左右)封国建都之地,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汉置白马县,隶属东郡,明洪武年间,白马县废,并入滑州。七年(1374年)降州为县,该村属仁寿乡潘张里。清宣统元年(1909年),滑县改为6乡16区,该村属广通区。1946年7月,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建平原省,将该村划入高陵四区。1949年9月,高陵县撤销,该村复归滑县二区。1956年9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南呼乡。1958年3月,合乡并区,南呼乡撤销,该村为四间房乡(公社)管辖至今。

魏南呼姓氏自古姓氏较多,因地处古黄河沿岸,战乱水患较多,人口流动量大。相传吕姓原本就是本地人,其他姓氏都是由周边迁来的,其中李姓迁入最早,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自明朝初年始,魏、张、刘等姓氏的先祖们相继由山西洪洞迁徙至此,徐姓先人不久亦从山东迁入,不同姓氏的居民在村里连片居住。

解放前后,该村约有人口740人左右。目前,全村人口已发展到1631人,有魏、刘、张、周、赵、李、徐、吕、王、单10个姓氏,全部是汉族。其中魏姓260户,653人,住村前街中西段;刘姓81户,298人,居在村中南北街;张姓79户,275人,住在村后街西段;周姓34户128人,大部分住在前街东段,其他居住较分散;赵姓30户116人,李姓19户70人,徐姓9户42人,居在后街东段;吕姓4户27人,王姓2户9人,单姓2户7人,王姓1户6人,均住在后街。

解放前,本村为穷村,没有大户,百姓大多靠租种邻村大户的土地为生,只有个别户属于中农,仅能自给自足,维持生计。目前村内耕地2500余亩,年种植小麦2230亩、玉米2200亩,特色种植有花卉苗木43亩,有大棚蔬菜26座,圣女果等陆地果蔬98亩,建有养鸡、养猪等养殖场8个。其中,鸡年出栏5000只左右;羊年出栏约150只,猪年出栏约2100头。另有长期外出务工人员370人左右,在白道口、四间房以及沿路经商的42人,创办有家具厂和其它生产加工、销售等个体企业4个,年产值350多万元,2015年人均纯收入4260元,为四间房乡中等水平。

民国时,邻村大吕庄、李南呼办有私塾,村内只有少数中农以上的农户子女前往读书,重点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学习一些如《声律启蒙》、《弟子规》、《二十四孝》、《论语》、《孟子》、《龙文鞭影》等。解放后有了南呼小学和四间房中学,据户口统计,全村1631人中,除学龄前儿童外,有小学文化的413人、初中529人、高中中专130人、大专51人、本科及以上27人。村内有幼儿园1所,年收纳学龄前儿童50人左右,有小学校1所,年收纳小学生70人,其他在校生共100余人。

春节:穿新衣、吃饺子、杀猪羊、贴春联、挂花灯、串亲友敬老人。元宵节:吃饺子、吃元宵、拉柴(拉财)。清明节:扫墓。农历三月初三:有“三月三放风筝”的传统习俗,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放飞风筝,享受春天。端午节:吃油茶。重阳节:做凉粉。中秋节:买月饼、水果。婚假:男方娶,女方送,奉行典礼仪式。殡葬:本门人和亲戚朋友举行送殡仪式。当兵:戴花欢送。

魏照乘(?-?)字仲玖,号瑶海,河南滑县魏南呼村人,晚明政治人物。洪武二年(1368年),随父洪洞县迁民于此,家境贫寒,其父不辞劳苦,恳田掘井,大费辛苦,其早年在大吕庄东头和氏学堂读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天启时,为吏科都给事中。崇祯十一年,官至兵部侍郎。崇祯十二年,薛国观将其与张四知、姚明恭引荐入阁,加太子少傅,进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其在位四年,后因疾去职。

魏上乘(照乘之胞弟),号抉秘,字善生,官至南京鸿胪寺序班,内封恭人(相当于今中央特设办事机构)。

魏庄(上乘之子),顺治乙酉可举人,授湖广恭安县知县,内封孺人。

魏志漫,清朝皇帝道光之师。道光元年(1981年)白莲教造反,道光统兵平判,路村扎寨,访村一人花枪甚精,随差人唤之试之,果不凡,兴之,求传之。二人很投缘,随传之花枪数路,急报京中归天,道光随起驾回京。道光登基后,传口谕令师进京。公因慈母染疾不能进京,随号表上疏,托本村地方官执事周德龙进京代传。周进京后道光允他宫内可自由走动;周因水土不服,要求返乡,随封九品军工,还乡有月薪。魏惠伦,字次侨,号东里。道光丁酉科拔贡。家世读文章,节概映一邑,尤好延接儒士,以谈古今伟人大事,酒酣耳热当至丙夜不衰,惠伦行动有常,度既就外,博读经史唐宋大家,文声朗朗澈墙壁,闻者,不知学,士龄童子,其父捶之,喜益督学。年十八邑试冠军。道光丁酉登科拔萃,年二十有七。谓:青紫可掇。但故屡不,既而丁内外艰。其决意进取,然其学益粹,盛德熏乡里,但其父晚患风痹,起居饭食不便,惠伦便足不户,常奉庭帏左右,虽污秽至极,必躬身亲理。其虽年已六旬,犹尽情尽慎,不敢以说志。惠伦享年八十有一时,每谈起先父,依然泣下。惠伦一生著古文辞若干卷,时艺若干卷,古今体诗若干卷。魏惠洽(惠伦堂弟),字春皋,号挹香。道光巳酉科拔贡,任山西直棣州知州。著有:《青诗话》、《古风诗话》及集散记数种,惟散记,发梓传,书画为一时之冠,闻名全国。

周边便利店

义权便利店 地址:安阳市滑县魏南呼村

周边乡镇

四间房镇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周边村庄

魏南呼村 地址:安阳市滑县

四间房村 地址:安阳市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