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镇
金江镇 金江镇简介 金江镇历史沿革 金江镇综合发展 金江镇发展因素 金江镇发展思路 金江镇突出重点 金江镇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金江镇加强基础建设 金江镇打造旅游文化产业 金江镇存在问题
金江镇“花马国”的重要领属地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中甸归属云南后为江边境。位于 香格里拉市西南部介于北纬26°52′至27°21′,东经99°39′至100°01′之间。海拔1900米,距县城188公里。金江镇地处 金沙江河谷地区,地形狭长,北高南低,人口沿金沙江东岸分布而居。年平均气温14.3℃,极端最低气温 34.6℃,最低气温-6.6℃,年降雨量609.3毫米,无霜期247天,全年日照1766.3小时。现有人口17405人(2017)。国土面积626.83平方千米。镇内居住着普米、汉、纳西、傈僳、白、苗、彝、藏、回、黎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杂居镇。 金江镇气候宜人,雨量充足,素有香格里拉“江南水乡”之美誉,属香格里拉市乃至 迪庆州的农业第一大镇。改革开放以来,金江镇的经济如雨后春笋,经济稳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镇镇2...
详情金江镇“花马国”的重要领属地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中甸归属云南后为江边境。位于 香格里拉市西南部介于北纬26°52′至27°21′,东经99°39′至100°01′之间。海拔1900米,距县城188公里。金江镇地处 金沙江河谷地区,地形狭长,北高南低,人口沿金沙江东岸分布而居。
年平均气温14.3℃,极端最低气温 34.6℃,最低气温-6.6℃,年降雨量609.3毫米,无霜期247天,全年日照1766.3小时。现有人口17405人(2017)。国土面积626.83平方千米。镇内居住着普米、汉、纳西、傈僳、白、苗、彝、藏、回、黎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杂居镇。 金江镇气候宜人,雨量充足,素有香格里拉“江南水乡”之美誉,属香格里拉市乃至 迪庆州的农业第一大镇。改革开放以来,金江镇的经济如雨后春笋,经济稳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镇镇2007年大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45778亩,粮食产量1542.96万公斤,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541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677万元;工业总产值18733万元;全镇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41万元,完成计划的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3.42万元;完成2800人的农村劳务输出,创收56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027元。
金江镇唐属吐蕃神川督府,宋为磨些尊长地,称花马国。元属巨津州,其金沙江东岸分布有木哭和寨(木可湾),纳末邑(良美)、大芦珠奴邑(格路湾)、索蒲和寨(土旺)、蒙师枨邑(木师扎)、娑夷邑(所邑)、沙逻邑(冷都)、阁姑罗邑(吾竹格古)、车月场邑(车轴)、大莲邑(达林)、细莲邑(士林)、淋都邑(冷都)、大机邑(天吉)、白帖和寨(巴岔湾)等村寨,以东直达样东阁(永胜牙权角)与小旦当(小中甸)为界。明成化十九年后,木氏土司派呗色管理。清雍在二年中甸归属云南后为江边境。民国改为第三区,民国27年编组保甲,改称金江区,设吾车、良美、木笔、三坝4个乡。 1949年,中共滇西北工委在金江设立中共金江特区工作委员会。1950年1月,建立金江特区人民政府。5月,中甸解放,仍设金江区,三坝单独设立三坝乡。1958年,建立金江人民公社,下辖良美、福格、木高、士旺、新建、兴隆、吾竹、车轴、士达、兴文、新仁、里仁等乡。桥头、永胜、长胜划归下江公社。1960年,缩小公社规模,复改为金江区,辖良美、士旺、兴文、吾竹43上小公社。1962年撤销小公社,恢复区、乡、镇建置,新仁、里仁划归虎跳江。1968年改为公社。1973年划出士旺、福格、良美、木高成立由江公社。1983年改为金江区。所辖大队改为乡。1988年区改乡、乡改村。至自然村,共3067户,15273人。其中汉族6633人,纳西4116人,傈僳1428人,白族1606人,苗族1010人,彝族297年,藏族117人,其他6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6.57%。
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得到提高。到200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5384.3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548.37万元,比上年增379.17万元,增长率7%;工矿企业总产值9869万元,增长率74%。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311.5万公斤,财政总收入426.5765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81.5271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491.42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841公斤,人均经济收入1557元。 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多年来,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农开项目,提灌工程修复、水利工程及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安居温饱工程和异地扶贫开发工程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稳步提高,加快了全镇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支柱产业培育成效显著,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蚕桑业是近年来金江镇党委、政府重点培育的一大支柱产业。加快畜牧品种改良和人工草场建设。2005年,全镇共引进种猪42头,短角种牛5头,种植欧洲菊苣草1630亩,以菊苣草为主料的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生猪养殖基地正在形成。以采集野生食用菌类和野生药材为突破口,有重点的培育发展生物产业。兴隆打芝坝的黑木耳基地,兴隆、安乐村的药材种植基地等已成为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大勘探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外资进行矿山及水电站建设的产业逐步形成。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的框架基本形成。全镇初步形成了能够连接四面八方交通网络,小城镇建设规划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了以镇政府所在地吾竹村为核心,以县际油路为主干,连接村社的交通框架。小城镇建设面积由原来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8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从原来的5000人发展到8000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
全面落实科技兴镇战略,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普九”工作通过验收,教育基础设施逐年改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广泛开展,文化、计生、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福利保障、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就业服务、残疾人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景观。一是旅游资源。境内有著名的旅游景观“长江第一湾”,有吾竹龙潭森林公园、下所邑百丈飞瀑、车轴龙王庙、达林阿萨咪胜地、安乐黑海、青海、兴隆双海、三叉河、老虎房小石林等自然景点;有兴文礼都的金江特区旧址和贺龙、肖克的红军长征渡口等极具内涵的人文景观。
二、是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突出,有菌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类225科,630属。植物药材有168科,788种;动物约67科,90种;矿物药种丰富,其中冬虫夏草、贝母、天麻等名贵药材有一定知名度;有哺乳动物26科97种;境内各种野生花卉品种繁多,以杜鹃花、山茶花为首的观赏性植物有1200多种。
三、是矿物资源。金江镇地处“三江有色金属成矿带”,地质构造复杂,土壤种类多样性特点突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物资源有铅锌矿、磷镁矿、硫铁矿、滑石矿、大理石、彩红石、石灰石、白云岩等。
四、是水能资源。金沙江水系在境内流程89公里,镇内大小河流、支流繁多。其中兴隆河、安乐河的平均流量在439立方米/秒以上,流域面积0.4平方公里,流长40多公里,落差大,总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小水电开发潜力大。目前,已在兴隆河投资开发3万千瓦的小水电站建设,预计在两年内完成整个投资开发建设任务。
五、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全镇年外出务工2300多人,为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通过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为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劳动力保障。
六是环境保护工作。随着国家对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进一步加强,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完成退耕还林(草)5500亩,荒山造林面积1100亩,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农村的燃料能源消耗型向发展煤、液化灶、太阳能、沼气灶等节能型转变,农作物秸秆、家禽畜粪还田的生态农业已初步形成。
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正在崛起。以蚕桑产业、生猪养殖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并成为了全镇农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通过加快畜牧品种改良、畜牧网点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人工草场(欧洲菊苣草)建设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全镇畜牧业产品的商品率;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桑养蚕在金江镇初具规模。矿产业稳步发展。在全州开发旅游大产业、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下,积极争取把“虎跳峡—长江第一湾—梅里雪山”一线的生态红色旅游列入上级开发规划。
独特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随着松园至五境油路建设加快,吾竹至丽江玉龙县金庄乡之间车马吊桥的开通,金江镇将北连本县上江乡,玉龙县巨甸镇,南连我州开发区,玉龙县石鼓镇,西连玉龙县金庄乡、黎明乡,为金江镇对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便利,加之“香格里拉”品牌的打响,“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确立,都为金江镇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金江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思路是:基础先行、调整结构、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创新特色、提高效益、协调发展。 全面规划。即全面制定金江镇“农村新型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协调发展规划”、“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规划为依据,促进粮食、经济林果、中药材、蔬菜、畜牧养殖、蚕桑产业、矿产业、水电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
突出重点。即突出生物产业发展、矿电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等四大产业。
创新特色。即努力开发具有金沙江流域山河随季节变化的如诗如画的景色,利用红军渡、特区旧址、崖壁画等,培育金沙江红色旅游及金江苗寨特色,着力打造原生态的民俗旅游及金江大龙潭原生态旅游度假村。另外,根据金江已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机遇条件,快速培育江边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畅通的农产品转换通道。
协调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协调发展、对内结合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发展定位。结合金江镇自然、区位、气候,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挖掘和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镇的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化建设,努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全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把金江镇建设成为全州金沙江沿线最好的乡镇。
根据金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原则来确定规划建设重点,认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结合实际规划农产品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和农业支柱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镇耕地稳定在23760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8000亩以内,农民人均占有1亩高产稳产田地;全镇粮食生产总量保持在1450万公斤;到2010年建成5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3大农产品支柱产业。
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是:
1、建设青稞商品粮生产基地。青稞是我县的特色农作物之一,又是青稞作为青稞酒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目前市场前景极为看好,拟在新建、兴隆、仕达等村建设3000亩青稞种植基地,到2010年,计划累实现产值达500万元。
2、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目前,我镇发展害蔬菜生产基地300亩,建大棚10亩,地膜蔬菜栽培200亩,年生产无公害蔬菜120万公斤,产值70余万元,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到2010年拟计划发展到无公害蔬菜基地1500亩,建大棚40亩,地膜蔬菜栽培700亩,年生产无公害蔬菜400万公斤,产值240万元。
3、发展药材生产基地。可依托气候及山区半山区林间空闲地的条件大量培育人工中药材生产基地。2005年以当归、木香、川芎、秦艽、岩白菜等药材品种为主,在兴隆、安乐等村试范种植100亩,实现产值20万元,到2010年推广到全镇各村,扩大种植面积1500亩,计划产值达300万元。
一、是蚕桑产业。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进一步加大和完善蚕桑产业的投入和管理,到2010年,实现该产业平均年产值500万元,建成“万亩桑园”。 二、是生猪和肉牛养殖产业。 “十一五”期间,全镇拟计划年均肉牛存栏15000头,年出栏3000头,实现年产值500万元;生猪年均存栏50000头,年均出栏35000头,实现年均产值1500万元以上。
三、是经济林果种植产业。全镇有林地781285亩,未利用荒山40999亩,气候适宜,具有培植经济林果产业的优良条件,镇内的经济林果主要有核桃、花椒、木瓜、苹果、梨、桃、板栗和人工培育野生黑木耳等。“十一五”期间计划改良当地桃、梨、枇杷等品种,种植泡核桃1000亩,其它干果类种植面积2000亩,黑木耳种植面积1500亩,力争产值达1400万元。
四、发展壮大矿电产业。我镇矿产资源丰富,要在保护和开发好现有矿资源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矿资源的勘探工作;二是理顺勘探投资体制;三是强化精深加工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创新运作机制和开发思路。处理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开发商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关系,有效控制对资源的乱开滥采,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做好兴隆河电站、吾竹龙潭河电站的改造和投资工作。
1、完善道路通达条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金江县际油路建设,吾竹车马吊桥建设,积极做好规划,推进金江车马吊桥至吾竹龙潭公路桥段、吾竹至安乐段、车轴村巴迪路、仕达村巴迪路等路段加宽改造,提高公路等级,进一步改善村与村,社与社之间的通达条件,力争基本实现硬化路,积极争取推动兴文村至石鼓镇、新建村至巨甸镇之间的车马吊桥前期工作以及环镇西线公路的建设等。 2、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服务功能。结合县际油路建设的有利时机,配套完成街道绿化带,街道供排水、排污、街道灯光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并推进基层文化站、文化中心广场灯光球场等一批项目的实施,使镇政府所在地街面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观,进一步完善集贸市场规范化运营机制及集镇建设规划,积极加强集镇外沿的开发,充分发挥小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
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争取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进一步抓好金江中型大沟、兴隆洪文沟、新建瓦金街大沟等沟渠的险段改造,进一步做好提灌抽水站设施的管理维护,有计划地争取实施农开项目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化程度,使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争取并实施中低产田地综合改良项目,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积极争取立项并实施金沙江沿岸防洪工程建设,继续争取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通过五年的努力,力求使全镇群众都喝上洁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继续争取并推进扶贫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节能项目建设。
拟建成原生态旅游区,形成以虎跳峡、长江第一湾、金江龙潭为一体的旅游片区,融入全州开发旅游产业的大氛围。努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积极巩固和探索生态建设的新模式和新办法,广泛吸引全社会参与,人均每人每年植树5株,建设样板林,实现以林养林。在加强植树造林的同时,加强全镇的农村电网改造建设,推进以电代柴、以煤代柴,推进沼气、太阳能、节能改灶等项目的建设。 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全面进步,切实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方式,为全镇人民创造便捷、舒适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全镇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巩固和发展幼儿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三免费”工作,巩固“普九”成果。培养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提高农民的素质,力争到2010年全镇有80%的劳动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全镇文化事业发展。积极争取“金江镇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工程建设。鼓励、引导全镇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的优秀舞蹈节目健康发展,挖掘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的原生态文化。
1、经济总量小,底子薄。金江镇的经济社会工作虽得到较大发展,但起点低、底子薄,经济总量小,非公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支柱产业单一,本级财政增长缓慢,收支矛盾突出,建设性、生产性投资远远不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差距大,与全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不相协调。 2、基础设施条件差,尤其是交通条件急待进一步改善。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对金江县际油路的建设力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建设未能如期完工,全镇的公路等级低,人均路程短,通行能力差,抗灾能力弱,特别是镇村公路大部份是晴通雨阻,山区和二半山区的公路状况还很差,给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3、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村、社之间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不平衡,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广种薄收的情况依然突出。
4、全镇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镇内矿电产业的开发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镇内群众每年对燃料建材等原料仍有较大的需求。
5、人的素质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金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人的个体素质差异大,综合素质不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落后,解放思想意识不强,自我保护主义浓,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等现象突出。
周边乡镇
金江镇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
上江乡
地址: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金江线
周边道路
金江线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
周边村庄
格古
地址: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
兴文村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