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白镇

羌白镇 羌白镇历史沿革 羌白镇行政划分 羌白镇乡镇农业 羌白镇工商业 羌白镇社会事业 羌白镇基础设施 羌白镇城镇建设


羌白镇位于大荔县城西南13公里处,地理坐标北纬33度44分,东经109度48分,南北长8.6公里,东西长14公里,总面积129.58平方千米。东与东七、石槽乡相接,南与八鱼、下寨镇毗邻,西与渭南市的官路乡连畔,北与浦城县的钤铒、本县的冯村乡隔河相望,形成了与蒲城、埝桥、冯村的天然分界。驻镇的县属单位有羌白交警中队、羌白路政管理所、羌白国税分局、羌白中学和公安派出所等22个。总人口53033人(2017),总耕地面积69000亩,农民人均耕地2亩。2005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2.1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56%。羌白一名始于东汉 光武帝建武时期 (25—55) ,迄今已1960多年。 羌白镇 相传,奴隶社会的游牧民族——羌族曾在这一代繁衍生息。其部落首领羌王白纳目希汉居住此城,故名羌白。现在 羌白中学旧址,就是当年羌王皇宫遗址。历代在此都没有管理机构。明...

详情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所有特殊区域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介绍

羌白镇位于大荔县城西南13公里处,地理坐标北纬33度44分,东经109度48分,南北长8.6公里,东西长14公里,总面积129.58平方千米。东与东七、石槽乡相接,南与八鱼、下寨镇毗邻,西与渭南市的官路乡连畔,北与浦城县的钤铒、本县的冯村乡隔河相望,形成了与蒲城、埝桥、冯村的天然分界。

驻镇的县属单位有羌白交警中队、羌白路政管理所、羌白国税分局、羌白中学和公安派出所等22个。总人口53033人(2017),总耕地面积69000亩,农民人均耕地2亩。2005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2.1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56%。

羌白一名始于东汉 光武帝建武时期 (25—55) ,迄今已1960多年。 羌白镇 相传,奴隶社会的游牧民族——羌族曾在这一代繁衍生息。其部落首领羌王白纳目希汉居住此城,故名羌白。现在 羌白中学旧址,就是当年羌王皇宫遗址。历代在此都没有管理机构。明时置羌阳乡羌白里。清乾三十一年 (1766) 改为镇,是皮货生产销售的集散地,其繁荣兴盛仅次于大荔县城,号称“ 大荔首镇”。光绪二年 (1877) 年,羌白为西南乡第二保。民国时期,置羌白乡。建国初设四区、羌白乡。1958年改称羌白人民公社。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建制镇,仍名羌白镇。

现辖22个 村(太丰、 明水、羌东、羌西、新桥、伴道、焦家、留村、 白村、石碑、南德、梁家、姚寨、小寨、东营、 八鱼、阿寿、罗何、南庄、布头、寺前、沙苑)和羌白社区。

羌白镇地势平坦,土质属亚粘土,以种植业为主,主产粮食、棉花、果菜等农作物,盛产西瓜。素有同州西瓜第一镇之美称。 2002 年申报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同州牌西瓜”商标,2003年5月被省农业厅批准为无公害生产基地。近年来,镇领导一班人结合本镇实际,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设施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反季节瓜果菜,突出发展肉食类牛羊禽,积极发展以冬枣为主的优质杂果的经济发展思路, 全面实施“一万八千”致富工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镇特色农业多元发展,规模效益不断增长,基本形成了以大棚西瓜为主导产业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新格局。

截至2005年,全镇种植西瓜25000亩,建棚30000个,其中4~6米棚18000座;8~12米棚12000座,比露地西瓜提前2个月上市。 品种有早冠农、秦绿二号、新缰龙人、 黄河黑抗5号等20多个品种,总产量6.25 万吨,总收入6000万元,亩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同时全镇建立了优质冬枣、甜瓜、哈密瓜、黄花菜、秋延椒、日光温室、杂果林及畜牧业养殖为主的“八个千”示范基地,种植冬枣1200亩,黄花菜3500亩,日光温室56棚,哈密瓜1500亩,甜瓜5000亩,秋延椒2500亩,优质杂果2000亩。

畜牧业养殖牛存栏1600 头,羊存栏3200只,猪存栏4500头,养鸡专业户35家,鸡存栏13580只。全镇特色农业总产值达到9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840元上升到2100元。

在“抓项兴镇、以工促农”的思路指导下,全镇的工商业及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民营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在政府指导和扶持下,依托当地麦秸和棉花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以造纸、棉花、纺织、粮食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总数已达到90个。2001年,全镇棉花加工迅猛发展,个体、联办、股分上齐上,农民纷纷办起了棉花加工厂,总投资1000 多万元,建厂面积4万平方米,成立了“鑫桥”等棉花加工有限公司6家,建立起了以新桥村、布头村为中心的棉花加工基地。截至2005年底, 棉花加工业已发展到56家,成为全县最大的棉花加工交易市场,年产量为10489吨,总产值可达8000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4850人。同时改造更新设备,引进科技人才,加强科学管理,提升企业品位,目前全镇有中级管理科技人才12人,初级管理科技人才33人。此外建立了电子农务信息和网上销售网络,设备产品已达国标。为加快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投资400万元的恒瑞纺织有限公司和投资150万元的白村纸制品公司。投资80万元的刘村明珠面粉厂等相继建成投资,新增个体户49家,个体工商户350个。逐步形成了 造纸、 棉花、纺织、粮食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总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180万元。

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全镇现有中小学 21 所,在校学生 5840 人,教职员工 682 人,其中达标的中小学 4 所。羌白初中建有四层高的教学大楼和公寓楼两幢,各类教学设施完备,教室、电教、仪器、图书室、试验室全部达标参在校学生 1500 余人,教职员 213 人,每年中考名列洛南片前茅。先后获得了“五星级文明学校”。“市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羌白地段医院建有门诊大楼一幢,设有外科、内科、妇科等 8 个门类,医疗设施先进,有 B 超、透视机等现代化仪器,设有床们 68 张,已成为 大荔西南部农民投医看病的中心。全镇有村级及个体医疗站 32 所,遍及各村,为农民防病、看病提供了方便。文化体育事业日益活跃,镇有文化站,影剧院,村有自乐班,每逢农闲和假节日,镇村组纷纷举办形式多粹钓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2000 年以来,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群众性的 秦腔演唱大赛。羌白镇木偶剧团、自乐班等塞艺团体常年活跃在全县农村的各个角落,占领了农村阵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健全,镇有科技服务站,村有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组有农业科技指导员,服务站定期向农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每月 向农民发放《羌白农业》等科技资料,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实用技术,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的能力。

近年来,先后投资600万元实施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17个 行政村,38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用电;投资800万元实施镇村主干道硬化升级改造,完成了新桥至布头,梁家至白村,羌西至焦家,羌西至石碑,刘村路、户军路全长40公里的水泥路铺设工程;投资350万元对18.5公里渠道进行了衬砌,新打 机井770眼, 变压器147台,架设线路380千米;投资500万元,实施了人饮改水工程,在镇东建有西苑供水站,解决了全镇14个行政村3万余人饮水问题,投资600万元,实施了中小学危漏房改造工程。改造面积8000平方米,17个村办小学都新建起了标准化教学楼。全镇基础设施良好,实现了“四通两化”目标,即:村村通电路,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村办小学楼房化,用电设施标准化。目前,全镇交通方便,道路平坦,交通四通八达,邮政、 电信网络遍及农户,固话率达90%以上。

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按照“规划为纲,基础先行,突出重点,分段实施 " 的思路,对镇区街道进行了规划和建设。近年来,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对东街、西街、北街进行了扩宽改造,整修了排水设施,硬化铺修了水泥路面,实施了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同时开辟扩建了 羌白镇综合贸易市场,新建两层26间综合贸易大楼,吸引了客商、个体工商门店发展到275个,使小城镇的聚合功能和辐射功能很快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街道平坦宽阔,路灯彻夜通明,商业网点布局合理,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齐全,每逢农历四、九集会,市场繁荣,日营业额在300万元左右,羌白小城镇已成为洛南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周边乡镇

羌白镇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政府

周边村庄

白村 地址:渭南市大荔县

阿寿村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南庄村 地址:渭南市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