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胜村

阵胜村 阵胜村基本概述 阵胜村大事记 阵胜村经济发展 阵胜村社会进步 阵胜村组织建设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村。明隆庆元年(1567年),姜姓从文登县万户岗陵二村迁来定居。传说因明朝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在此地摆阵与元军决战,击败元军取胜,故命名阵胜村。清朝中期,于姓迁来。后刘、丁、徐姓等迁入。阵胜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现有340户,930人口,位于海阳市北部山区,属于山村,村共有党员38人,其中50岁以上的30人,40岁以上的5人,30岁以上的3人。村两委班子成员2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人,初中文化程度1人。近几年来,村先后荣获得“先进党支部”等称号。全村耕地总面积2000亩,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其中果园200亩,粮田面积1800亩,村集体资产净值3.8万元,集体可支配财力4510元,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2万元,村里有林果等可开发利用资源,粮食、果业、养殖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1600元。 详情


阵胜村地名网_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阵胜村资料简介
  阵胜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68710422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687。阵胜村与郭城一村、郭城二村、郭城三村、郭城四村、郭城五村、西沟村、邢家庄村、簸箕掌村、路南村、王家沟村、车家沟村、西山村、于家庄村、马家沟村、北申家村、迎驾山村、西古现村、窦家疃村、东古现村、肖家庄村、山东村、垛崖底村、土堆村、沙旺村、史家村、晶泉村、建明村、南申家村、东刘家村、龙口村、北朱村、段家村、河南村、南山西头村、桂山村、后夼村、建新村、官庄村、新发庄村、港里村、林东村、柳树村、前夼村、松树夼村、黄草场村、战场泊村、李家岭村、西楼子村、东楼子村、林山村、璋夼村、台城村、东庄村、择善村、山角村、三宝沙村、下十字夼村、上十字夼村、庙后村、宅家夼村、当道村、戴家村、姜家村、大侯家村、后洽河村、前洽河村、葛家村、东鲁家夼村、山前村、埠山后村、西鲁家夼村相邻。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阵胜村介绍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村。明隆庆元年(1567年),姜姓从文登县万户岗陵二村迁来定居。传说因明朝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在此地摆阵与元军决战,击败元军取胜,故命名阵胜村。清朝中期,于姓迁来。后刘、丁、徐姓等迁入。

阵胜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现有340户,930人口,位于海阳市北部山区,属于山村,村共有党员38人,其中50岁以上的30人,40岁以上的5人,30岁以上的3人。村两委班子成员2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人,初中文化程度1人。近几年来,村先后荣获得“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全村耕地总面积2000亩,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其中果园200亩,粮田面积1800亩,村集体资产净值3.8万元,集体可支配财力4510元,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2万元,村里有林果等可开发利用资源,粮食、果业、养殖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1600元。

1941年3月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42年11月日军胶东冬季拉网大扫荡,打死村民2人,打伤2人。

1947年大参军运动中,本村有100余人参加人民解放军,其中有11人先后为国捐躯。 1956年冬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0年冬于长沟水库建成,库容10万多立方米。

1979年投资3万多元,建成蓄水6万立方米的北河拦河坝。

1982年投资5万多元,用上电网供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9年投资1万元,建成北山河塘坝,库容3万立方米。

1991年投资7.5万元,全村吃上了自来水。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0公斤,总产8.84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00公斤,总产41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达500公斤,比19 78年增长了20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07公斤,总产31.5万公斤。 1975年以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栽植桑树和苹果,大力发展畜牧业,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638万元,其中农业385万元,畜牧养殖业250 万元,其它3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仅有红炉、油坊及锔锅等几家小手工业,收入仅够自给。后建起粉坊等,规模不大、收入微薄。1985年前后,村办起了粉面厂、织布厂、榨油厂等小型工业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相继倒闭。之后,个体相继办起了面粉厂、榨油厂、维修厂、食品加工厂等企业,常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80人,总收入300万元,其中工业150万元,建筑业150万元。

第三产业1951年,办起供销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商店及理发、电气焊、修理、客运等20多家个体业户。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人,收入50万元。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设私立小学,在校学生20人。建国后,成立村办小学,在校学生100余人。1969年,建起联中,在校学生200余人。1976年,联中改建为学区小学,在校学生200余人。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有55人考取大中专院校。村民有20余人获得农艺师、助理农艺师、技术员等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28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400公斤。1982年,人均粮食达到600公斤。2002年,全村储蓄存款余额250万元,户均7000元;有机动车辆152部,摩托车86辆,电话185部,电视机300台。 村庄建设解放前夕,村民住房188幢,以草房为主,破烂不堪,人均占有住房不足6平方米。自建国到2002年,建房286幢,有的户还建起了楼房,宽敞明亮,人均占有住房20多平方米。对街道进行了整修,并用石头铺筑了路面。 本村还办起了幼儿园,建起了贸易市场。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姜京元、姜庆元、姜寿春、姜寿太等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批党员。同年5月,成立党支部,姜京元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及大参军和支前工作。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有党员17人。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41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姜京元、姜庆元、姜吉玉、姜喜亭、于喜庆、姜树新、姜洪波、姜仁芝、姜仁林、姜作喜、姜作礼。姜作礼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村党支部被中共海阳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本人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员。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4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姜作民、于德欣、刘成善、姜树芳、姜仁玉、于泮松、姜仁芝、姜仁显、姜作喜、于泮进、姜作礼。

周边

郭城镇役衄迅四退村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周边村庄

阵胜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郭城四村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郭城四村

郭城五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郭城三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郭城二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