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岭夼村

九岭夼村 九岭夼村基本概况 九岭夼村大事记 九岭夼村组织建设 九岭夼村经济发展 九岭夼村社会进步 九岭夼村地理位置


九岭夼村位于朱吴镇东南部,地处东经121°09′,北纬36°52′。东南与缪家村为邻,西靠烟风公路,西南与丁家夼村相交,西北与前、后山中涧村 接壤。隶属朱吴镇,西北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南距市政府驻地15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另一说为清朝初年,李姓先祖李潘来此建村定居,因建村于九条山岭之间,故命名九岭夼村。清朝末年,孙、邹、缪姓自外地迁入。全村辖区面积2.5平方 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樱桃、 山楂等。 2002年,全村有134户,403人。有李、孙、邹、缪等4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李姓。1941年10月16日日军扫荡进村,抓去 村民3人。 1942年春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50年春本村发生特大火灾,烧毁房屋50多间。在党和政府的关...

详情

九岭夼村地名网_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朱吴镇九岭夼村资料简介
  九岭夼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朱吴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68711222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687。九岭夼村与朱吴村、后寨后村、下院口村、崖南头村、桑园村、北洛村、杨格庄村、龙湾泊村、东朱吴村、前山中涧村、后山中涧村、牛岭山村、宝玉石村、宅夼村、蜜蜂涧村、后庄村、楼底村、上孙家村、七寨村、莱格庄村、瓮窑头村、纪家庄村、乐畎村、丁家夼村、张家兰村、湖河头村、上碾头村、上院口村、陶家沟村、西栓马岛村、上涝泊村、东栓马岛村、西乐畎村、刘家疃村、东刘家疃村、锁子前村、清泉夼村、下涝泊村、高家村、台子村、北长仙村、南长仙村、小夼村、河北村、西石现村、中石现村、东石现村、前寨山沟村、后寨山沟村、下尹家村、上尹家村、沟杨家村、二王家村、峨山后村、吴家沟村、南河东村、北河东村、虎龙庄村、三王家村、冷家村、北桃口村、大桃口村、河西村、乔家村、黑崮村、清泉庄村、垛崮村相邻。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朱吴镇九岭夼村介绍

九岭夼村位于朱吴镇东南部,地处东经121°09′,北纬36°52′。东南与缪家村为邻,西靠烟风公路,西南与丁家夼村相交,西北与前、后山中涧村 接壤。隶属朱吴镇,西北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南距市政府驻地15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另一说为清朝初年,李姓先祖李潘来此建村定居,因建村于九条山岭之间,故命名九岭夼村。清朝末年,孙、邹、缪姓自外地迁入。

全村辖区面积2.5平方 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樱桃、 山楂等。 2002年,全村有134户,403人。有李、孙、邹、缪等4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李姓。

1941年10月16日日军扫荡进村,抓去 村民3人。 1942年春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50年春本村发生特大火灾,烧毁房屋50多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村各单位支援下,很快建起新房。 1953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 年村集体投资20万元,建起山楂烤干厂,有工人40多人。 1992年5月28日海阳县第一届樱桃节庆祝活动在本村举行。中共海阳县委书记孙庆传陪同来宾和省、市领导及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孙玉敏、于化虎等参加活动。 同年本村被中共海阳县委、县政府评为治山治水第一村及文明村。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李克恩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2年,成立党支部。1945年,组织支前人员20多人,到万第参加讨伐赵保原战斗。1947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反恶霸、斗地主斗争。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有党员8名。2002年,全村有2个党小组,党员23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李永顺、孙希胜、李永俭、李永胜、李方国、李永泽、李方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李善、李永平、李永洪、李永俭、李永胜、孙希胜、李方国、李永伦、李方学。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30公斤,总产9.61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88公斤,总产20.16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540公斤,比1978年增长252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597公斤,总产12万公斤。 1985年以来,村支部发动群众,栽植樱桃、山楂。1998年,开始栽植烟台大樱桃、板栗、柿子、大枣等。2000年,果园总面积30公顷,产量4.5万公斤,收入18万元。 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152万元,其中农业60万元,林业8万元,畜牧养殖业58万元,其它收入26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织小机布等手工业,从业人员10多人,收入仅够自给。1970年,大队建起了红炉、砖厂,从业人员20多人,每个劳动日收入1元左右。改革开放后,发展了刺绣、勾花。1984年,建面粉厂,从业3人;山楂干厂,从业40人。1989年后,个体相继建立了山楂干厂、汽水厂及酱油厂。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0人,总收入154万元,其中工业137万元,建筑业17万元。

第三产业1955年,办起供销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先后发展起理发店、电气焊部、商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0人,收入98万元,其中运输业28万元,商饮业40万元,服务业30万元。

文教科技1943年,成立九岭夼小学。1973年,建起新校舍,有学生90余人。1978年,成立幼儿园。1998年,新建1所幼儿园,内有滑梯、翘翘板等娱乐性设施。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3人。 本村大秧歌是海阳大秧歌的重要流派之一。1956年,成立了京剧团,从里口村请来老师指导。21世纪后,业余京剧爱好者仍有增无减。村剧团先后到盘石店镇的大薛家、缪家和本镇的其它村巡回演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50公斤左右,许多人外出讨饭。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8年,全村人均粮食18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230公斤,全村总收入50万元。2002年,人均存款余额2000元,全村有各种运输车18辆,摩托车42辆,电话75部,彩电130台,电冰箱28台,洗衣机2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齐,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住房面积不过4平方米。1963年,大队建起办公楼。1974年以来,各户相继盖起了新瓦房,旧房逐年翻新。2000年,修了两条能通车的街道和一条加宽的通向烟风公路的村路。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20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0年,村合作医疗站建立。村民在村治疗报销药费50%,重病人经村介绍到医院的,报销70%。1981年,投资2万元,用上电网供电,并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自放电影。1986年,投资3万元,村民吃上自来水。2000年以来,年满60周岁的村民,享受养老待遇。

周边政府机构

九岭夼村礻退飞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民俗旅游路

周边村庄

九岭夼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烟台市海阳市

大田沟 地址:海阳市
海阳市

小夼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中山夼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清泉夼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璋夼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笤帚夼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下十字夼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野鸡夼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