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兰村
张家兰村 张家兰村大事记 张家兰村经济发展 张家兰村社会进步 张家兰村组织建设
清初,一说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姓建村于 野兰盛开处,故命名张家兰村。后有于姓自上碾头村、杨姓从石剑村迁此定居。 张家兰村位于海阳市中部偏西,朱吴镇西南部,地处东经121°02′,北纬36°51′。东与上碾头村为邻,西南与锁子前村相连,东南与下碾头村交界,北与湖河头村接壤。隶属朱吴镇。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距市政府驻地20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101户,265人。有张、于、杨等姓,均为汉族,其中于姓人口较多。1941年本村解放。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年在村西挖大口井1个,蓄水量2000立方米。 1994年春修桥1座。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5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6...
详情清初,一说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姓建村于 野兰盛开处,故命名张家兰村。后有于姓自上碾头村、杨姓从石剑村迁此定居。 张家兰村位于海阳市中部偏西,朱吴镇西南部,地处东经121°02′,北纬36°51′。东与上碾头村为邻,西南与锁子前村相连,东南与下碾头村交界,北与湖河头村接壤。隶属朱吴镇。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距市政府驻地20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101户,265人。有张、于、杨等姓,均为汉族,其中于姓人口较多。
1941年本村解放。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年在村西挖大口井1个,蓄水量2000立方米。 1994年春修桥1座。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5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63公斤,总产6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提高到549公斤,总产16万公斤。 1998年冬,村党支部、村委会发动群众建樱桃大棚9个,总面积3015平方米;简易蔬菜大棚11个,总面积5336平方米。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266万元,其中农业200万元,林业1万元,畜牧养殖业63万元,其它收入2万元。 第二、三产业改革开放后,发展起工业、商业。2002年,第二、三产业总收入38万元,其中工业20万元,建筑业5万元,运输业5万元,商饮业5万元,服务业3万元。
文教科技1933年设私塾1所,执教塾师1名,学生5人。1949年以后,设立小学,学生20余人。1995年,本村小学合并到湖河头小学。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8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粮食不足百斤,靠糠菜充饥。建国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10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提高到200公斤。2002年,人均粮食达到575公斤,人均存款余额3000元,全村有各种运输车35辆,摩托车11辆,电话22部,彩电34台,电冰箱6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民住房主要是草房,住房拥挤。建国后,旧房逐年翻新为宽敞的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前的7平方米,增加到25平方米。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6年1月,于保善在夏泽村由孙作英、孙世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同年,成立党小组,于保新任组长。1947年3月,成立党支部,时有党员9名。2002年,有党员23人。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于保善、于良发、于保海、于保财、于保金、于春江、于春山、于春悦。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春,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恢复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兵、调解、民政、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于良发、于保财、于保海、于春江、于保金、于春义、于保贞、于春山、于春国、于春悦、杨国纯。2002年4月起,于春悦再任村委会主任。
周边政府机构
村张噎兰家蚣臂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周边村庄
张家兰村
地址:烟台市海阳市
小张家
地址:烟台市龙口市